「有什麼好哭的」、「有什麼好難過的」、「不可以生氣」,已經忘記是什麼時候開始接收這些刻印在生命中的句子,封印了認識自己情緒的那扇門,無處被理解的情緒轉化成不同形式的暴力外顯在日常生活中。曾經,摔門、砸玩具、咆嘯、冷言冷語、看什麼都不順眼都想抱怨等行為模式開始成為常態,成為「我的個性與處事風格」。
而面對學生的各種情緒,我也抱持著「學生怎麼可以這樣對老師發洩情緒」或是「我不想處理你的情緒(其實是不會處理),請收起情緒繼續專心上課」的想法度過「期待下課」的每一天。直到有一天,螢幕前的6歲學生放聲大哭,課上不下去了;直到有一天,我發現自己的孩子看著我的眼神充滿恐懼與悲傷,讓我意識到自己應該好好認識並處理「情緒」這件事。
此後,我閱讀了好多正向溝通與正向教養的書籍,與其說是學教養,更像是自我療癒的一段路程:就像來到實人,每一次踏入校內接收到的資訊與經歷,比起「學習」,更像是一段「面對自己」的過程: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對我來說是最知易行難的一句話,每天都在實踐與練習中,感謝有Lulu老師提出的「真善美」,我看見了努力的方向,阿亮老師將其詮釋為:
有說真話的勇氣,並確認開口的動機是出自善意,進而修飾表達方式
以此做為明確的步驟,我給自己的新任務就是在開口前給自己5秒鐘的時間,確認自己是否處理好心情了,即將出口的這句話是否符合真善美的原則。我想這很難,但慢慢練習,終能成為一個貼近孩子與學生的好大人。
今天在閱讀課中,不斷看到寶寶老師對學生的觀察與賦權如何帶著全班前進。
首先是上課一開始,請學生只留4樣東西在桌上,並強調要自己判斷「會分心的東西就要收起來」,讓學生自己決定並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但在這裡寶寶老師也展現對小仲的觀察與細心,跟小仲溝通保留的物品是否可以協助他維持專注。
第二次是在教學主題中,老師對全班說:「我現在賦予你權力決定故事結局,一旦你決定了某一邊,就拍板定案了,那就是你故事的結局,但不管你怎麼選,我都會站在你的對立面,你要來說服我。」這樣的操作讓我學到很多。首先,比起「你比較喜歡哪個結局、請你說一說為什麼喜歡這個結局」,寶寶老師的話語呈現出一種正式感,讓學生感受到真的被賦權了,要認真表達立場了;接著強調自己一定會站在對立面,是不讓學生迎合老師的預設答案而作答,才能放心去思考自己的答案;最後,提出要說服老師的任務,讓學生的思考路徑不再只是膚淺的「為什麼喜歡」,而是要更深入去思考正反兩方的立場、找出自己的立論。
最後一次,是回收書寫筆記,寶寶老師讓全班自己決定筆記繳交的時間:馬上繳交、放學前繳交或是明早第一堂課之前繳交,讓想停筆的孩子沒有書寫量的壓力,想繼續抒發想法的孩子也有充分的時間完成論述。在實人,「高自主性」的原則落實在分分秒秒與各個課堂中,我也期許自己從今以後在課堂中也給學生更多的自我決定。
優先處理自己的心情、以真善美為開口原則、給學生自主決定權,這是我今天開始給自己的新課題,願我們都成為更好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