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億萬年尺度的台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談像地景一樣的思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何謂地質公園(GeoPark)?地質公園與國家公園也和不同?差別在於是否將「居民」作為保育的一環。國家公園的概念來自美國,美國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保育時傾向「無人荒野」的概念,當初成立國家公園時也未考慮印第安人的權益。地質公園的概念則來自歐洲,因其地狹人稠的特性,在思考保育時必定要考慮到居民,而取得居民認同的最佳途徑就是邀請他們共同參與。


  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提出「促使各地具有特殊地質現象的景點共同形成全球性的網絡」之計畫,獲得聯合國大會會議(General Assembly, UN)核准,並於2004年成立世界地質公園網絡(Global Geoparks Network,GGN)。而推動地質公園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環境保護與促進小區域的社會經濟,整合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使其能永續發展。並藉此提升大眾對地球遺產價值的認知,增進我們對地球與環境承載力的認識。使我們能更明智地使用地球資源,進而達到人與環境之間的平衡關係。不同於過去以保育為主,而改以將人類的活動與永續生活考慮進來,是一種全球的新觀念、新趨勢與新做法。


  本書介紹了我國目前的9座地質公園,分別是:台東利吉惡地地質公園、東部海岸小野柳地質公園、野柳地質公園、鼻頭龍洞地質公園、草嶺地質公園、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雲嘉南濱海地質公園、澎湖海洋地質公園,及馬祖地質公園。


  透過文學的筆觸,介紹了許多地理的專有名詞及形成原因,如:「小野柳地質公園的『底痕』就是濁流反覆堆疊所留下的痕跡」、「台南關子嶺著名的『水火同源』,因穿越地層泥沙含量少,僅噴出地下水與天然氣,點火可燃燒,屏東恆春的『出火」』,地表純粹只噴出天然氣」。


  或是以彷彿地理偵探般的考究地質的成因差異,如:「小野柳粗粒在上,細顆粒在下,明顯為倒置地層,因為在板塊劇烈推擠的過程中,頭上腳下翻轉了180度,水域中才會出現的沉積構造『粒級層』,因為浮力的作用,水中的沉積物會依照顆粒大小依序沉積,形成底部以沙礫為主,頂部為細緻泥岩的層序」、「野柳不僅沒有地層倒轉,也不像富岡砂岩能觀察到如此高密度、型態豐富的斷層,兩者的差別就像一個長途旅行的流浪者和一從未離開家鄉的人一樣」,由此看出野柳與小野柳地質本質上的不同。


  除了豐富的地質學知識外,因地質公園亦以「居民」為保育主體,因此也書寫了如田野調查般的「人地故事」。如:泥岩中的氧化鎂等微量元隨雨水沖刷,為燕巢土壤帶來豐富的礦物質,受到1952年政府推動4期4年經建計畫輔導農業轉型園藝作物的影響,燕巢農民透過修枝與控制施肥,讓芭樂一年四季都能採收。1975年由泰國引進越南大果種子培育,讓泰國芭成為世紀芭、珍珠芭樂、帝王芭樂等現有品種的始祖。


  受到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屬呂宋島弧的蘭嶼每年以約8公分的速度旋轉、移向台東,預計120萬年後就會在台東縣台東市位置連接,成為海岸山脈的一部份。宜蘭平原每年以約1-2公分下沉,台北盆地每年則以2公厘下沉。中央山脈每年以約0.5~1.0公分的速度抬升。600萬年前台灣島被擠出海平面,而當北部浮出海面時,南部還在海底。從上述種種跡象看來,台灣宛如一個生物,如同英國科學家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 1919-)於1972提出蓋亞假說(Gaia hypothesis)認為:「地球整個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構成一個自我調節的整體,這就是我所說的蓋亞」。將地球視為一個有機體、最大的有機體。而這個有機體既跨越歷史(早於人類歷史的46億年前)、又創造歷史(持續以非常緩慢、不知不覺的方式活動著)。那麼,這跨歷史的有機體若是一個人會是什麼感覺呢?而他又是如何思考的呢?  


  地景如何思考(這邊談的地景是地質公園內的地景,而非地景藝術節的地景)?談的其實是「人」如何思考地景、如何宛如地景跨歷史、又創造歷史的思考。地景如何思考?地景的思考不會是效益論式的,地景不會思考地球資源如何善用的問題。地景的思考也不是義務論式的,若說人的義務是道德,那麼地景的義務似乎是自然法則,但什麼是自然法則?法則代表著某種規律、標準、目的,然而,正因為地景跨歷史又創造歷史的特性,而顯得地景是沒有目的、沒有規律、沒有法則的。各地的地景有各自不同的地質特性、成因及人地互動所產生的故事、語言、傳統、歷史等文化。  


  地景如何思考?人與動植物的活動、歷史、地質變動等都是地景的一部分。地景是小草上的晨露、地景是火山活動留下的蹤跡、地景是夜晚蛙鳴聲響的迴盪、地景是人們認識、學習、利用的對象、地景是老鷹展翅翱翔的俯覽、地景是陽光、雨水滋養的大地、當日光沉沒時,地景在黑幕中觀星。地景既是獵物、也是狩獵者,是恐懼、也是希望。地景對動植物提醒著近在咫尺的死亡、並做出有食物吃的諾。地景跨越無數春秋,它客觀地聆聽、訴說、碰觸、品嘗景觀中人事物。地景的思考便是破除二元對立的思考、去中心化的思考、一種解構主義式的思考。 


  人如何思考地景?相較於地景本身,人們描述、觀察的地景,都顯得極其短暫。若將地球46億年的時間當作一天,人類不過是最後20秒才出現,何況我們又是在近20年才有地質公園的概念(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地球科學部提出「地質公園計畫」 (Geoparks programme))。人所思考的地景是「意義」的地景、是有「差異」的地景。「當人將意義投注於局部空間,然後以某種方式依附其上,空間才會成為『地方』,命名則是為空間賦予意義的其中一種方式」。因此,人們透過文字思考地景、賦予地景空間意義。  


  為何思考地景是當前重要的議題?不只是因為全球暖化、人口不斷成長、地球資源分配不均,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地當下,思考在地性的地景,讓自然與文化更緊密性地結合。先建立一套在地認同的價值論述,才有可能讓地方參與永續經營。

2019/5/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辯證人生
54會員
592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辯證人生的其他內容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12/20
  什麼是無限?《無限旅程》(A TRIP TO INFINITY)為Netflix於2022年上檔的紀錄片,內容訪問物理、數學、哲學等領域專家,對於「無限」的看法。   首先,如何想像無限?先試著在心中想像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然而,該數相較於無限,如同想像一個最小、最小、最小的數一
Thumbnail
2024/03/16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2024/03/16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2024/03/16
  「人是必須被超越的,你們做了什麼來超越呢?」─查拉圖斯特拉   運動科學,係指在運動方面應用到的任何科學方法、知識以及原理,以求提升運動者的運動表現。運動科學不僅幫助「運動員」提升身體與心理強度,突破自我;也可幫助「一般休閒運動者」,提升運動表現與效率、避免發生運動傷害。然而,在「
Thumbnail
2024/03/16
  「人是必須被超越的,你們做了什麼來超越呢?」─查拉圖斯特拉   運動科學,係指在運動方面應用到的任何科學方法、知識以及原理,以求提升運動者的運動表現。運動科學不僅幫助「運動員」提升身體與心理強度,突破自我;也可幫助「一般休閒運動者」,提升運動表現與效率、避免發生運動傷害。然而,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隸屬於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百年日式町屋宿舍群「0km山物所」,跟知名的勤美集團的合作,鄰近古亭捷運站且佔地寬廣的園區,真是近期最具美感設計的老屋整修! 除了將三棟百年木造建築整頓成為選物餐飲空間,也很講究於戶外綠地的規劃,分別以四個不同主題:複森林、裏花園、次森林與蒔光巷,做出別致的庭園景觀。
Thumbnail
隸屬於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百年日式町屋宿舍群「0km山物所」,跟知名的勤美集團的合作,鄰近古亭捷運站且佔地寬廣的園區,真是近期最具美感設計的老屋整修! 除了將三棟百年木造建築整頓成為選物餐飲空間,也很講究於戶外綠地的規劃,分別以四個不同主題:複森林、裏花園、次森林與蒔光巷,做出別致的庭園景觀。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臺灣濕地紀錄大片《野性濕地》共4集涵蓋高山湖泊、農田、河川、海岸等濕地,歷經十年拍攝,獲拉姆薩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學會Best of Best Award等大獎,不僅讓臺灣濕地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臺,更是國民濕地生態素養最佳在地教材。 ————— 日期:2
Thumbnail
🍀內湖永續社造通訊2024🍀 臺灣濕地紀錄大片《野性濕地》共4集涵蓋高山湖泊、農田、河川、海岸等濕地,歷經十年拍攝,獲拉姆薩公約東亞中心、國際濕地科學學會Best of Best Award等大獎,不僅讓臺灣濕地生態之美躍上國際舞臺,更是國民濕地生態素養最佳在地教材。 ————— 日期:2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景觀的意思和範圍,包括景觀的定義和空間的類型。並解釋為什麼景觀不直接叫戶外,而是以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命名。
Thumbnail
本文將分享景觀的意思和範圍,包括景觀的定義和空間的類型。並解釋為什麼景觀不直接叫戶外,而是以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概念命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北歐國家自然景觀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對旅行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一種尋求純粹感受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對北歐國家自然景觀的憧憬,以及對大自然生命力的感慨。作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描繪了對旅行的嚮往和對自然的敬畏,展現了一種尋求純粹感受和心靈寧靜的渴望。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何謂地質公園(GeoPark)?地質公園與國家公園也和不同?差別在於是否將「居民」作為保育的一環。國家公園的概念來自美國,美國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保育時傾向「無人荒野」的概念,當初成立國家公園時也未考慮印第安人的權益。地質公園的概念則來自歐洲,因其地狹人稠的特性,在思考保育時必定要考慮到居
Thumbnail
  何謂地質公園(GeoPark)?地質公園與國家公園也和不同?差別在於是否將「居民」作為保育的一環。國家公園的概念來自美國,美國是地廣人稀的國家,保育時傾向「無人荒野」的概念,當初成立國家公園時也未考慮印第安人的權益。地質公園的概念則來自歐洲,因其地狹人稠的特性,在思考保育時必定要考慮到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