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Architect 100:你對自己未來3至5年的事業規劃有了打算了嗎?出生時間可能給你的破局啟示 (E人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人類圖的導遊Isaac Yu.今天我們繼續深掘上一篇其實有人和你說過,解讀人類圖是要分所處的事業階段嗎的一些延伸性問題:

  1. 是否在未來3至5年仍然以雇員的身份作為收入來源 (E人的考慮)
  2. 如果是打算從事兼職或副業,應該從什么地方開始?(E人轉向S人的考慮)
  3. 如果我已經知道自己已經有業務,但仍屬於單干狀態,該如何擴展自己的業務?(S人的考慮:擴展藍圖)


這裏會涉及比較多要關注的點,所以都會分多篇文章在往後解說,各位有興趣可以回來看看,有沒有讓你值得參考的地方.


我們先看第一個問題:是否在未來3至5年,仍然以雇員的方式作為收入的唯一來源.


筆者並不能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的個人情況都有所不同,但可以給出一個考量方向,讓各位結合個人情況再作選擇:

  1. 適合個人體質的收入方式
  2. (在上一篇其實有人和你說過,解讀人類圖是要分所處的事業階段嗎談及E人時說過,有興趣可以重温這次分享)
  3. 外在環境趨勢


為什么筆者會把適合個人體質的收入方式列為第一要點,而不是把外部環境的趨勢作為第一要點呢?這是因為能改變自身環境的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力量根基就是從自己開始,即便一個人的故事開展方式從來都是自我與外部環境的互動軌跡.如果不從自身的了解和投入作為改變的根基,那是沒有力量的,也不會帶來穏定和恒久的結果.

然而,過去好像並不是很多人對自我了解這個議題感興趣,但其實其中一個自我了解的收獲是:它會指引出自我發展之道.放在目前的社會中,就是打造自己財富和物質豐之道.當然,這只是其中之一的收獲而已.

現在,隨着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轉變,其春分點開始由過去的雙魚座,進入水瓶座,可能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我了解這個議題,因為從占星學流傳下來的指引總結出,地球在宇宙中的相對位置,會因所處的宇宙能量區域的影響,繼而影響整個世代的思想意識.

當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我了解的議題,他們就自然地知道屬於自己的發展之道,繼而能在社會背景下的位置發光發熱,也不其然地呼應了從現在開始20年的離火九運的社會趨勢.不過,筆者相信,即便之後離火九運過去,它的影響力也不會因此而過去.

關於自我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方式,有些人從心理學出發,有些人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有些人從觀察或與人互動的體驗出發.當中的優劣勢,筆者已在之前”Life Architect 71- 人類圖,西洋占星,八字,紫微斗數,MBTI,奇門遁甲,哪門工具才比較好?"說過,在這裏就不再詳述了,而目前筆者會以人類圖結合八字的方式,來撥開適合個人體質的收入方式的問題,因為八字說明的是自我與外部環境互動方式的大體走向,而人類圖說明的是兩者互動的實際情況的詳細操作手冊.

各位現在可以打開自己的八字格局,看看在八個字中代表自己那個字的五行是什么,以及其餘七個字中,有哪個字是剋着自己的.

生的循環關係如下:金—>水—>木—>火—>土

剋的循環關係如下:金—>木—>土—>水—>火

非常粗略地理解,如果八個字裏面,代表着自己的日元五行,加上生旺着自己的日元五行,在氣勢上是強於剋着自己的五行的,那么可以考慮依然以目前受雇或以體制內成員的身份作為獲取收入的主要來源,因為這種方式基本上是有利而自然的.反而成為自營業者或創業,那就要看更多因素,是否中間有助力了.


當確定這個大方向後,就可以再用人類圖看,有利於你的職場環境是什么,可以會公司效力的點又是什么,或是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可以如何一步步靠近容易讓自己發揮特長的崗位等等.這些細節操作,人類圖可能比起八字會來得更加細膩. (筆者之所以這樣確定,是因為有多位客戶同時看過八字和人類圖而作出的反饋)


我們下一次會談談E人應會面對的第三個問題-外在環境趨勢.如果你信任筆者能幫助你解開職場定位和規劃的問題,可以到Life Architect 的官方網站訂購人類圖說明書.我們在下一集再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fe Architect的沙龍
64會員
147內容數
在這裏,你會了解到各大門派對Human Design的不同理解,包括BG5;OC16幫助你更整全地窺探這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以及如何應用至生命的各層面,讓你找到生活全方位的蛻變之道.Life Architect提供個人職涯解盤/人類圖合盤/心理及情感人類圖解盤/親子關係人類圖服務,幫助各位在生命道路上達到自我實現的狀態.
2025/04/29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們常常在探索人類圖、了解自己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活出更真實、更順流的自己。但你有沒有發現,即使知道了自己的設計,有時還是會覺得卡關,好像總有些無形的力量在阻礙我們前進? 如果各位當中是經營自己的中小企或初創公司的負責人,可能更能感受到所述的情況與
Thumbnail
2025/04/29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們常常在探索人類圖、了解自己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活出更真實、更順流的自己。但你有沒有發現,即使知道了自己的設計,有時還是會覺得卡關,好像總有些無形的力量在阻礙我們前進? 如果各位當中是經營自己的中小企或初創公司的負責人,可能更能感受到所述的情況與
Thumbnail
2025/04/08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最近身體有些過勞現象,所以都給自己稍作休息,放慢自己的節奏,讓自己可以休養生息,也因此沒有如預期般更新.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和來信,往後仍在身體狀態和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為各位繼續解釋筆者對人類圖研究的各種心得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4/08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最近身體有些過勞現象,所以都給自己稍作休息,放慢自己的節奏,讓自己可以休養生息,也因此沒有如預期般更新.感謝各位讀者的支持和來信,往後仍在身體狀態和時間允許的條件下,為各位繼續解釋筆者對人類圖研究的各種心得和理解.
Thumbnail
2025/02/03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Yu. 由於筆者現在另一項業務,透過人類圖的指引,漸漸地變得忙碌起來,而有些難以分身,希望各位讀者可以見諒.這次,筆者把自己親身在商業上的人類圖實踐的心得和各位分享,盼望各位透過人類圖所指引,同樣達到靈性和物質雙豐盛的狀態.
Thumbnail
2025/02/03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的人類圖導遊Isaac Yu. 由於筆者現在另一項業務,透過人類圖的指引,漸漸地變得忙碌起來,而有些難以分身,希望各位讀者可以見諒.這次,筆者把自己親身在商業上的人類圖實踐的心得和各位分享,盼望各位透過人類圖所指引,同樣達到靈性和物質雙豐盛的狀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工作即生活」的哲學,分享個人如何從高薪工作,轉向追求更符合自己價值觀的生活方式。雖然放棄了穩定的職位和新加坡的PR資格,但作者認為真正的幸福在於能夠選擇自己的工作內容、合作夥伴和工作地點。透過反思和行動,本文旨在啟發讀者思考如何構建一個更具意義的生活,並實現自我價值。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怎麼說呢?人生經歷了3階段工作來說,潛伏期,事業心必須在檯面下,因為能力不足。 成長期,開始被重視了,當時經過許多不看好,看不起之類的,以為是好的,實際上暗潮洶湧,總之目前應該有點挺過了。 下一個階段,去我去我想去的地方,學我想學的事情,人生不要遺憾,剩下2/3不能浪費啊! 對自己喊話,相信看
Thumbnail
在現在的環境中,相信很多從事設計師的朋友都有很多的擔憂以及對於未來的茫然。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對於未來很清楚,但這幾年來接觸的人變多,也對於設計產業和 AI 都有一些接觸,所以有了一些觀察與看法。 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在現在的環境中,相信很多從事設計師的朋友都有很多的擔憂以及對於未來的茫然。雖然我也不敢說自己對於未來很清楚,但這幾年來接觸的人變多,也對於設計產業和 AI 都有一些接觸,所以有了一些觀察與看法。 希望可以透過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一點我自己的看法。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28歲,理應是奮⼒為事業打拼的年紀,⽽我正式開始自己的青春廿八。 為何想去⼯作假期? 畢業不久後,到了銀⾏上班,發現⾃⼰每⽇的⼯作都係重重覆覆,果陣就諗⾃⼰係咪成世都要過咁嘅⽣活,⾃⼰係咪會鍾意呢啲冇靈魂嘅⼯作。當⾒到⾝邊嘅好友分別去唔同嘅國家⼯作假期,漸漸都萌⽣出國⽣活的念頭,並打算在20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科技發達讓發展第二人生越來越有可能,自己本身也透過不同的嘗試,希望可以拓展更多我可以做的事,就來看看這本書會教我們甚麼吧!
Thumbnail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人類圖的導遊Isaac Yu.今天我們繼續深掘上一篇其實有人和你說過,解讀人類圖是要分所處的事業階段嗎的一些延伸性問題: 是否在未來3至5年仍然以雇員的身份作為收入來源 (E人的考慮) 如果是打算從事兼職或副業,應該從什么地方開始?(E人轉向
Thumbnail
歡迎各位來到life Architect.我是你們人類圖的導遊Isaac Yu.今天我們繼續深掘上一篇其實有人和你說過,解讀人類圖是要分所處的事業階段嗎的一些延伸性問題: 是否在未來3至5年仍然以雇員的身份作為收入來源 (E人的考慮) 如果是打算從事兼職或副業,應該從什么地方開始?(E人轉向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開了《人生進化中》這個房間,主要是想放我個人的人生觀、成長領悟與心路歷程。 標題來自去年12月ig 網友的問答內容。當時回答比較簡短,今天來延伸回覆一下。 目前的行業是? 我目前的行業是自由業,過著富足、愜意、慵懶的生活。
Thumbnail
(禁止轉發、轉貼,有任何需求需經過本人同意) 開了《人生進化中》這個房間,主要是想放我個人的人生觀、成長領悟與心路歷程。 標題來自去年12月ig 網友的問答內容。當時回答比較簡短,今天來延伸回覆一下。 目前的行業是? 我目前的行業是自由業,過著富足、愜意、慵懶的生活。
Thumbnail
我們一生的工作時間很長,從大學畢業22歲或是研究所畢業24歲,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加上近幾年來,中高齡求職者比例逐年遞增,退而不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都超過了40年。我們在思考未來個人專屬的職涯路徑時,可以由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立體維度思考。
Thumbnail
我們一生的工作時間很長,從大學畢業22歲或是研究所畢業24歲,一直工作到65歲退休;加上近幾年來,中高齡求職者比例逐年遞增,退而不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一輩子的工作期間都超過了40年。我們在思考未來個人專屬的職涯路徑時,可以由高度、寬度、深度三個立體維度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