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逃走鮑伯?逃走鮑伯於去年11月發行的同名專輯其簡介是這樣寫的:「團員們在台大椰風搖滾社相識,2018年春天由主唱思岑發起,和Bass手培睿組成逃走鮑伯。2019年底,一直默默喜歡鮑伯創作的子翔,通過了聽說很嚴格的面試,接任鼓手與合音,樂團開始整理創作、到處演出。這三個看起來功課很好的年輕男孩,對音樂的研究很博學,從老搖滾、90年代吉他搖滾、爵士樂、重金屬、龐克甚至巴西音樂都有涉略,他們喜歡The Beatles、喜歡Weezer也喜歡透明雜誌,喜歡在Live House和音樂節蹦蹦跳跳,這些體驗融合成了逃走鮑伯;旋律和節奏是搖滾樂的直球對決,思岑的歌詞又為逃走鮑伯加入了青春的酸甜。」
台大電機葉丙成老師最近寫到:「其實,不是老歌變好聽了,而是,新歌我們都聽不懂。」
在談為何聽不懂新歌之前?我想先問問各位,上次認真從頭到尾聽完一首新歌是什麼時候?聽到一首覺得好聽、感興趣的新歌,且演唱者是新人是什麼時候(不一定是發第一張專輯的新人,而是過去沒聽過、沒在聽的「新」人)?甚至花錢買了專輯(實體或數位)聽完整張專輯又是什麼時候?
現在人聽音樂(包括我),通常是在串流平台上聽,如:Spotify、Soundcloud或Youtube。好處是免費,壞處則是並非整張專輯的歌都有,且聽到新人&新歌的機會,靠的全是串流平台的演算法(Algorithm)。
臉書(下稱FB)最近除了大當機的新聞外,最受注目的莫過於前員工郝根(Frances Haugen)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FB明知仇恨、暴力和錯誤訊息傷害兒童、引發政治分裂和削弱民主等問題,卻還是利用演算法,將煽動性的內容推送至用戶眼前,為的是更多的商業利潤。
FB的演算法,一直是個謎,雖然知道高曝光度的貼文不外乎按讚數最多、留言數最多、貼文瀏覽時間、舊文補推、剛加入的好友或粉絲頁等。然而,其背後的機制;針對貼文內容審查的機制(要素、權重等)卻不得而知。身為演算法專家的郝根建議,除了增加FB演算的透明度及公權力的介入,或可將貼文按日其排列而不透過演算法來推播。
回到音樂,當我們時常聽某類型的音樂,串流平台便會不斷推薦給我們類似的音樂,如:同歌手的其他音樂或類似曲風的音樂。久而久之,便不再自行搜尋新歌、新人,形成了音樂的同溫層;不斷聽著聽過的舊歌或相似、聽得懂的歌,而不再買專輯、甚至聽整張專輯。如何打破演算法下的同溫層,讓我們聽得懂新歌?
國中的時候,老師要我們寫下三個擇偶條件,其他兩個我忘了,只記得有一個是「要有幽默感」。學生時期我們的世界是精神重於物質,沒有很多錢,卻有很多時間、很多夢想,擇偶條件最重要的是喜歡在一起的感覺。出了社會後的世界則是物質重於精神,有很多錢,卻永遠覺得錢不夠用,要買車、要買房、要結婚、要養小孩,很少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不再有夢想,擇偶條件除了感覺,更重要的是,是否門當戶對,另一半的身高、工作、學經歷、是否有車、有房等一切可量化的項目。
我想之所以聽不懂新歌的原因在於,我們不年輕了。年輕非指年齡上的年輕,雖然跟年齡有正相關,但我說的年輕是指─「青春的精神」。聽新歌要以青春的方式聽;以青春的感覺、記憶、眼界聽。如同逃走鮑伯在〈一如往常〉唱到:「躺在床上,看著天空,想著你的句句憂愁,什麼都不能做。」在青春的爆炸、憂愁、不安、笑臉、喜歡、焦躁、失落、浪漫、衝撞、安慰、後悔的情感中聽見青春。
青春的精神讓我們聽得懂新歌,行動;即衝動(買)與活動(聽)則讓我們逃離演算法的世界。以我為例,現在買專輯的順序是,先在網路上聽到幾首覺得好聽的歌或得獎的歌(如:金曲獎最佳專輯獎),接著上網找該歌手過去的音樂,聽過覺得不錯有被感動到就馬上下訂了(今年就買了四張專輯)。雖然一張唱片普遍比看一場電影還貴,不過換算下來,平均一首歌大概就一杯飲料的錢(約30~45元)。聽整張專輯與僅聽一首主打歌的差異在於,站在創作者(歌手、製作人)的立場,聽音樂是有順序的、有脈絡的、整體的。演算法只會提供我們片段、感興趣或熱門的音樂,然而,正是藉由行動,讓我們有了突破、逃離演算法的可能,認識不同自我、世界的可能,聽見完整、新的興趣、獨門的音樂。
2021/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