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分析Podcast市場:耳朵經濟越來越受矚目|見識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raw-image

我是一個重度的音頻服務使用者,我經常使用的服務有得到App、Apple Podcast和NPR One。

而我最近發現,Spotify上越來越多Podcast。

這引發了我的好奇心:為什麼音樂串流平台開始往Podcast發展?

越研究越發現,這個市場好熱鬧,Apple、Google、Amazon、Spotify都來了。

爭奪完眼睛的注意力資源,各路玩家開始搶佔用戶耳朵的注意力,開始布局「耳朵經濟」。

讓我們從Podcast行業的市場趨勢、行業格局和商業模式入手,看懂這一切現象的本質。

raw-image

Podcast是一個人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事物。

Podcast和Broadcast(廣播)的相似程度,給我們熟悉感;Podcast和Broadcast的不同之處,讓我們覺得陌生。

我們將從最本質的定義入手,來認識Podcast的市場現況。




定義Podcast行業

維基百科上,關於Podcast的條目是這樣寫的:Podcast是一系列的數位音頻檔案,用戶通常是訂閱模式下載收聽,每次有新的集數時,自動下載到用戶的裝置中。

Podcast一開始指的是承載內容的「檔案」,後來推而廣之就成了此模式的代表,泛指「透過網路接收音頻內容的數位媒體」。

從Podcast的起源,也就是需要下載至本地裝置中的模式,可以清楚知道Podcast和即開即播的Broadcast(廣播)是有差別的。

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Podcast的定義是「透過網路接收音頻內容的數位媒體」。




Podcast的行業趨勢

現代社會,每個人的時間越來越碎片化,這正給了Podcast很好的機會登場。

The Podcast Consumer 2019這份數據報告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美國超過12歲的人口中,曾聽過Podcast的人口比例首次過半。

Podcast的收聽比率日益攀升(圖片來源:The Infinite Dial)

Podcast的收聽比率日益攀升(圖片來源:The Infinite Dial)

Podcast很適合城市通勤者,尤其是上下班時,無論是開車還是搭乘大眾運輸時,都很適合聽個節目。

要放鬆可以聽閒聊的節目,要吸收最新資訊可以新聞類節目,要學習知識可以聽知識型節目。

不同類型的用戶,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節目,這就是Podcast日漸受歡迎的原因。

Podcast的形式,與其說是「上課」,更像是「分享」,這也讓Podcast的內容較為輕鬆,讓用戶能夠在開車或做家務的同時,一邊聽Podcast。

對我自己來說,聽Podcast不只是放鬆身心,更是上班看一整天電腦螢幕之後,放鬆眼睛的一個選項。

Podcast不僅放鬆身心,同時也讓我可以放鬆眼睛

Podcast不僅放鬆身心,同時也讓我可以放鬆眼睛

Podcast多元的內容,靠的是多元的內容創作者,也就是「Podcaster」。

著名的Podcast有不少,介紹幾個我曾經聽過的Podcast吧!

第一個是《The Tim Ferriss Show》,作者是Tim Ferriss,他是《一週工作4小時》的作者。

這是Apple Podcast上第一個商業/訪談型Podcast,其下載量超過4億,很受歡迎。曾參與此秀的來賓包括NBA球星Lebron James、橋水基金創辦人Ray Dalio、矽谷大老Peter Thiel等名人。

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此處上Apple PodcastSpotify收聽。

第二個是《佐編茶水間》,作者是Zoey,她是一名平面設計師。

這是一個目標對象為年輕人的節目,內容是關於年輕一代會遇到的議題,像是自我成長、遠端工作等等。從節目迴響來看,確實為年輕一代提供很好的內容,頗受年輕人喜愛。

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此處上Apple PodcastAndroid Podcast收聽。

第三個是《星艦廣播》,由三創基金會編輯部製作,每周更新。

這是一個專注於科技和創新故事的Podcast。講到這樣的議題,內容一定是包羅萬象,有筆記工具Notion的設計哲學、產品的推播通知如何設計等等。內容每周更新,值得科技愛好者來關注。

感興趣的話,可以點擊此處上Apple PodcastSpotify收聽。

在喜馬拉雅App上,也有很多不錯的Podcast,像是蔡康永聊情商的議題,李開復談AI的發展,都是很受歡迎的內容。




Podcast的行業階段

Podcast行業現在處於什麼階段呢?

我認為是條件成熟,處於即將邁入高速成長的階段。

對於內容創作者Podcaster來說,這個行業是有很好的基礎的,無須從頭來過。

這個基礎就是廣播行業多年來的經驗,關於如何錄製、選材、進行訪談,廣播行業都很十分成熟的方法論,對於Podcaster來說,並不用全部從頭來過,很多經驗可以借鑑。

再加上消費級的電子錄音設備普及,最新的設備越來越小巧,音質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這部分得歸功於YouTube行業的崛起,需求急遽增加的同時,也讓供給方更有動力改進產品。

從前廣播行業從業者不敢想像的低成本,給Podcaster很好的機會。

Podcast的用戶情況,也對Podcast行業來說是利多。人人一支手機,網速又快又便宜,用戶的每日手機使用時長很長,這些對於Podcast生長來說,是非常好的商業土壤。

Podcast目前有非常好的基礎,條件已趨於成熟

Podcast目前有非常好的基礎,條件已趨於成熟

以上這些條件,是Podcast邁入快速成長的基礎。

那我們來看看在用戶習慣上,還有什麼特性可以支持Podcast會快速成長的觀點。

根據Discover Pods的年度報告The Podcast Trends Report 2019,有超過82.4%的Podcast用戶,每周收聽Podcast超過7小時。

也就是說,只要開始聽Podcast,就很有機會成為Podcast的重度使用者,Podcast的黏著度很高。

這不只給了Podcaster機會,也給了Podcast平台非常有潛力的商業前景。

作為Podcast平台,伴隨Podcast節目日益豐富,將能收獲用戶巨大的注意力資源。

就像YouTube不需仰賴特定YouTuber是否火紅一樣,作為Podcast平台的好處之一就是「不用賭某一檔Podcast節目是否會火紅」。

在視頻行業,全世界最大的平台就是YouTube;在音頻行業,這個一家獨大的玩家還沒有出現。

由於在全世界範圍內,目前還沒有某個Podcast平台一家獨大。因此,目前Podcaster會把內容在多平台上發布,以求在某一個Podcast平台形成巨大的網絡效應時,自己已經在這個平台上耕耘多時,能收穫更多商業價值。




Podcast市場格局

一個行業的前景明不明朗,就看有多少玩家已經在布局。

目前Podcast行業有哪些玩家呢?

你所知道的互聯網巨頭Apple、Google、Amazon都已入場,還有音樂平台Spotify、音頻內容平台喜馬拉雅、知識問答平台知乎。

以進入市場方式作為區分,分別有以「系統原生App」進入市場的Apple和Google,以「有聲書」進入Podcast市場和以「音樂平台」身分切入市場的Spotify。

在詳細介紹之前,再說一次定義,Podcast的定義是「透過網路接收音頻內容的數位媒體」。

Podcast市場上比較大的4間公司

Podcast市場上比較大的4間公司

Podcast的Pod據說就是iPod的意思,如果真的是這樣,可以見得Apple對Podcast行業的開創,有著深遠的影響。

挾著自家iOS系統原生App的優勢,Apple Podcast一直都是Podcaster在多平台發布內容時,幾乎都會上架的Podcast平台。

凡是有iOS的地方,肯定少不了Android的身影。2018年6月,Android也有了自己的原生Podcast App,名叫Google Podcasts。

Podcast收聽圖標就像App下載圖標,未來可能在網頁上無處不在(圖片來源:PODCAST INSIGHTS)

Podcast收聽圖標就像App下載圖標,未來可能在網頁上無處不在(圖片來源:PODCAST INSIGHTS)

和Apple、Google以系統原生App入場的方式不同,Amazon切入Podcast市場的進入點是「有聲書」。

以線上售書起家的Amazon,以有聲書切入Podcast市場也是很合理的入場方式,他們推出的這款App叫做Audible。

因應Podcast常見的使用場景,Audible開發出「行車模式」。

在行車模式下,「加入書籤」的按鈕會變大、更好點擊。按下書籤鈕,可以往前節錄一個段落。

Audible行車模式的介面

Audible行車模式的介面

動作頻頻,對於Podcast市場最為積極的玩家,莫過於來自瑞典的音樂平台Spotify。

Spotify在全球75多個地區擁有2億多聽眾,是世界上第二大的Podcast平台。

過去一年,Spotify投資4–5億美元,收購了3間Podcast公司,平台上的Podcast數量超過50萬個,類型包含歷史故事、懸疑故事劇、前男友訪談、角色扮演的音頻遊戲等等,類型非常多元。

根據Spotify的說法,自2019年初以來,平台上的Podcast用戶數幾乎翻倍,使用總時長增加超過一倍,未來Spotify平台上20%的使用行為將來自Podcast。更重要的是,Spotify表示:從Podcast用戶轉化成付費訂閱用戶的比率「高到難以置信」。

在Spotify的介面上,Podcast的位置都非常顯眼

在Spotify的介面上,Podcast的位置都非常顯眼

為了提供更多的Podcast資源給用戶收聽,Spotify提供兩套工具Anchor和Soundtrap,協助Podcaster製作、分發、變現。

為Podcaster賦能,就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Podcast。

Spotify提供工具,幫助Podcaster更高效的生產內容(圖片來源:Spotify)

Spotify提供工具,幫助Podcaster更高效的生產內容(圖片來源:Spotify)




Podcast市場的商業模式

Podcast市場目前百花齊放,主因是Podcast屬於內容產業,而內容產業不容易出現贏家通吃的局面。

贏家不通吃,是內容產業的常態。

Netflix已經很強大了,但Disney +還是可以靠獨家內容進入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的市場。雖然行業有一定的規模效應,領先者有優勢,但優勢不是絕對的,需要不斷投入資源確保市場地位。

Podcast市場和影視市場一樣,都屬於內容產業,也有著相同的規律。

對於用戶來說,轉換到其他內容平台的成本極低,這也是內容產業不容易形成一家獨大的原因之一。

用戶轉換到其他Podcast平台的成本極低,只要換個App就行了。

於是形成「只要哪裡有好內容,用戶就會跑去哪裡」的現象。

這點塑造了Podcast平台現階段的特性:增長靠「供給」驅動。

作為內容平台的用戶,轉換成本非常低

作為內容平台的用戶,轉換成本非常低

由於Podcast靠的是網路來接收內容,因此商業模式也離不開互聯網常見的「免費內容加廣告變現」的模式。

Podcast的內容本身是免費的,透過獨家贊助或介面上的廣告版位來賺錢。

左手用內容抓住用戶的注意力資源,右手把注意力資源化為廣告版位變現。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Podcast用戶的含金量極高,因為他們可以說是「沒時間看YouTube的一群人」。

這是因為很多聽眾是全職上班族,對他們來說沒有多餘的時間和注意力,可以放在YouTube這樣的影音內容上。

要吸收資訊,他們更偏好Podcast這樣的形式,可以一邊聽、一邊做別的事。

Podcast的產品性質,造就了Podcast的用戶群往往是收入較高的族群。這些高收入用戶的注意力,自然比較有價值。

事實上,已經有品牌這樣做了。在我收聽NPR One的經濟學節目《Planet Money》時,就發現Microsoft經常購買這個節目的贊助廣告。

廣告的內容通常非常簡短,不會推銷任何商品,只會說此節目由Microsoft贊助播出,然後加上一段簡短的品牌文案。

我想應該是因為《Planet Money》的用戶,很對Microsoft的胃口吧!

當Podcast節目的聽眾是品牌想要的目標對象,贊助廣告自然就會上門

當Podcast節目的聽眾是品牌想要的目標對象,贊助廣告自然就會上門




我們來回顧一下,讀完這篇文章你會有哪些收穫。

Podcast是什麼?

Podcast泛指所有透過網路接收音頻內容的數位媒體。

Podcast的市場趨勢如何?

Podcaster越來越多,收聽的用戶數也越來越多,使用時長越來越長。

Podcast的發展階段到哪裡?

趨於成熟。前有越來越便宜、輕巧、高品質的消費級錄音產品;後有長久以來的廣播行業方法論,一切無須從0開始。

Podcast的市場格局?

互聯網大公司已進場,其他領域的內容平台也紛紛進入Podcast市場。互聯網巨頭Apple、Google和Amazon,以及音樂平台Spotify、音頻內容平台喜馬拉雅、知識問答平台知乎…… 等等都開始進入Podcast市場。

Podcast的商業模式?

承襲互聯網的模式,免費內容引流,利用廣告將流量轉化為利潤。

最後,你還有聽過哪些有趣的Podcast?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這篇文章介紹當下Podcast市場狀況,下一篇文章我們將把目標放在未來,看一看怎麼把握未來機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產品人來信
15會員
112內容數
關於產品,關於生產力。
產品人來信的其他內容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2023年致股東信中,亞馬遜CEO Andy Jassy詳細回顧了公司的業績,包括總收入同比增長12%,雲計算AWS與廣告業務亦創下新高。信中強調了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善,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與創新,描繪了亞馬遜對未來的願景與持續領先的決心。這封信不僅反映了過去的成就,還展示了未來的發展潛力。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本文翻譯和解讀了Amazon CEO Andy Jassy在 2022 年致股東的信件,詳述其面對的挑戰與成就,並展望公司的未來策略。Jassy強調了創新、運營調整及對員工文化的重視,並在物流效能與 AWS 的發展上提出了改善方案。這封信為投資者和業內人士提供了對Amazon未來增長潛力的深入分析。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2024/11/15
在首次以執行長身份寄送年度股東信時,亞馬遜執行長Andy Jassy回顧了公司在COVID-19疫情期間的應對策略和表現。他強調了亞馬遜在線購物及雲端服務的重要貢獻,並分析了AWS與消費者業務不同的增長軌跡。信中提到的長期投資和對客戶體驗的持續改進,展現了亞馬遜的創新精神和靈活應變的能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市場逐漸擴散且普及,各平台積極爭奪市佔並提供付費會員機制,這篇文章深入觀察了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等平臺的優勢與特點。歡迎讀者與優雅阿姨分享使用哪個收聽平台,對於想經營Podcast市場的人來說,一定要進來🎧聽看看囉。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Podcast原本只是iOS體系中的一個APP,到現在託管商、音樂串流平台等都可以收聽🎧大家都想爭取使用者關注,從中置入廣告進而獲利。🧐未來Podcast市場會是怎麼樣的大亂鬥呢?
Thumbnail
Spotify,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聲音串流平台,創立於2006年。早期其商業模式非常單純,支付訂閱費的會員在平台上能收聽全球的音樂,而使用免費版的用戶,在音樂前則會聽到一段廣告。
Thumbnail
Spotify,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聲音串流平台,創立於2006年。早期其商業模式非常單純,支付訂閱費的會員在平台上能收聽全球的音樂,而使用免費版的用戶,在音樂前則會聽到一段廣告。
Thumbnail
〈Podcast觀察筆記〉以聽眾視角來筆記,介紹Podcast及收聽平台操作方式;本篇只說明Apple Podcast及Spotify,操作介面大同小異也相當直覺,可延伸閱讀上一篇〈歡迎收聽|吉白職場|優雅阿姨的Podcast 開張〉。
Thumbnail
〈Podcast觀察筆記〉以聽眾視角來筆記,介紹Podcast及收聽平台操作方式;本篇只說明Apple Podcast及Spotify,操作介面大同小異也相當直覺,可延伸閱讀上一篇〈歡迎收聽|吉白職場|優雅阿姨的Podcast 開張〉。
Thumbnail
自從YouTube 盛行之後,電視相關產業就沒落了 人人都可以開頻道,做自媒體 那麼podcast就是取代,調頻廣播的一種領域 大家手邊在忙其他的事情 像我動森在海裡面撈海鮮,根本不用聽聲音的時候 就可以開這個來聽,不過對蕭煌奇來說 聽podcast跟YouTube是沒差,對他來說是都一
Thumbnail
自從YouTube 盛行之後,電視相關產業就沒落了 人人都可以開頻道,做自媒體 那麼podcast就是取代,調頻廣播的一種領域 大家手邊在忙其他的事情 像我動森在海裡面撈海鮮,根本不用聽聲音的時候 就可以開這個來聽,不過對蕭煌奇來說 聽podcast跟YouTube是沒差,對他來說是都一
Thumbnail
蘋果「取消」30%的蘋果稅,未來將免除利潤抽成。 這項 app 免抽成的措施明年初在全球生效,適用對象為所謂的「閱讀器」軟體,包括書報雜誌、音樂和影音串流 app,Netflix、Spotify 等公司將是直接受惠者。
Thumbnail
蘋果「取消」30%的蘋果稅,未來將免除利潤抽成。 這項 app 免抽成的措施明年初在全球生效,適用對象為所謂的「閱讀器」軟體,包括書報雜誌、音樂和影音串流 app,Netflix、Spotify 等公司將是直接受惠者。
Thumbnail
2021年的4月20日,蘋果正式公布要推動「Podcast訂閱制」的消息,這點相信對於許多Podcast創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大佳音。現行的Podcast市場,還沒有一個穩定的變現模式,這個訂閱制能不能發展起來呢?
Thumbnail
2021年的4月20日,蘋果正式公布要推動「Podcast訂閱制」的消息,這點相信對於許多Podcast創作者來說,絕對是一大佳音。現行的Podcast市場,還沒有一個穩定的變現模式,這個訂閱制能不能發展起來呢?
Thumbnail
現今YouTube、抖音(TikTok)、臉書(Facebook)等視覺影片當道,娛樂綜藝等各式惡搞影片,瘋狂分享傳遍世界各地,博取觀眾注意力的視頻「眼球經濟」多方夾擊之下,為何光靠聲音傳遞內容的音頻Podcast,還能火熱起來? 外界認為音頻興起主要原因有五個...
Thumbnail
現今YouTube、抖音(TikTok)、臉書(Facebook)等視覺影片當道,娛樂綜藝等各式惡搞影片,瘋狂分享傳遍世界各地,博取觀眾注意力的視頻「眼球經濟」多方夾擊之下,為何光靠聲音傳遞內容的音頻Podcast,還能火熱起來? 外界認為音頻興起主要原因有五個...
Thumbnail
Spotify 的大軍殺向 Podcast 市場,花大錢買下了 Joe Rogan 的獨家。到底 Spotify 的計畫是什麼?這樣的投入真的能夠得到足夠的回報嗎?
Thumbnail
Spotify 的大軍殺向 Podcast 市場,花大錢買下了 Joe Rogan 的獨家。到底 Spotify 的計畫是什麼?這樣的投入真的能夠得到足夠的回報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