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甚麼學生「讀不懂」離別詩?

陳星晴-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觀察日記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離別時,總是覺得痛苦,不捨之情欲語還休。猶記得我從香港機場出發來英國,面對送機的家人仍能強顏歡笑;可是一過海關,就不能自控地哭得慘絕人寰。初到步一個月,甚至試過幾次半夜三更偷偷哭着入眠。

我們不捨得一個人,一個地方,因為我們跟其他人地事建立了連結。在看不見的感情紐帶之中,是「記憶」、是「故事」令人與人不捨得分開。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因為學生還小,沒有生離死別的「記憶」嗎?

不,我認為原因是沒有「故事」。

學生有離別的經驗,當然較容易處理,因為他們可以將個人情感投射在文字上。然而,回想我們小時候只要聽到引人入勝的故事,不用有「自身經歷」,也可以投入在故事當中,久久不能忘懷。例如,我們為小魚仙Ariel流淚時,何曾愛過上渣男?讀金庸讀到手不釋卷的少年,相信大部分都未試過與八大門派交手。


要讓詩歌進入學生心裏,老師可以先娓娓道出一個故事,甚至請學生當說書人或作家,或用其他媒介來創作都可以。

從來,我們都是受故事感動——沒有人會在背註釋、默語譯的時候,突然想像到深閨思婦獨守空房那滴無聲眼淚。

歡迎追蹤:

陳星晴Facebook

陳星晴Instagra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星晴老師-教育斜棟人生
21會員
115內容數
由小一教到中六,由精英班教到特殊需要,由實習教師做到教師培訓。離開前線卻從未放棄教育體制,紀錄一下多年來的觀察與反思。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六月呀是鳳凰花開的季節,也是離別的季節,更是象徵開花結果的季節,或許在學生時期的我們總是特別期待未來的日子也特別不捨得過去和現在的美好,又或許已離開校園許久再次翻開紀念冊時我們仍是如此惦記著過去的歡笑和景象,這些回憶承載著歡笑與淚水,也承載著彼此最真誠的祝福,讓再次想起的我們不禁感嘆歲月不饒人
Thumbnail
六月呀是鳳凰花開的季節,也是離別的季節,更是象徵開花結果的季節,或許在學生時期的我們總是特別期待未來的日子也特別不捨得過去和現在的美好,又或許已離開校園許久再次翻開紀念冊時我們仍是如此惦記著過去的歡笑和景象,這些回憶承載著歡笑與淚水,也承載著彼此最真誠的祝福,讓再次想起的我們不禁感嘆歲月不饒人
Thumbnail
畢業季,離情依依,怕感情變疏遠!送別禮物特別能延續感情,但要送什麼好呢?讓友情歷久彌堅,分享好朋友送禮攻略!好書推薦「長輩沒教,但你一定要懂的81種送禮大學問」!
Thumbnail
畢業季,離情依依,怕感情變疏遠!送別禮物特別能延續感情,但要送什麼好呢?讓友情歷久彌堅,分享好朋友送禮攻略!好書推薦「長輩沒教,但你一定要懂的81種送禮大學問」!
Thumbnail
「一路小心,前往你想前往的地方。」 父母師長的責任,就是培養你們擁有,能夠離開我們的能力。 這是高中三年國文課,羊咩的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我們學著在起飛前,和老巢說再見。
Thumbnail
「一路小心,前往你想前往的地方。」 父母師長的責任,就是培養你們擁有,能夠離開我們的能力。 這是高中三年國文課,羊咩的最後一課。 最後一課,我們學著在起飛前,和老巢說再見。
Thumbnail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Thumbnail
離別詩是現代中文課程必教的課文,某個出版社在中一時已會選讀古詩十九首、《送友人》等。以字詞理解層面而言,這幾首詩的確不太難。可是,學生做過語譯,背過景色的深層意思,卻難以無法感受那依依不捨的感情,為甚麼?
Thumbnail
三天兩夜的小學畢業旅行,兒子早早準備好背包,迫不急待地踏出門。 我撐著雨傘、小跑步想追上他的腳步,同時也期待著他會回過頭來看看我。
Thumbnail
三天兩夜的小學畢業旅行,兒子早早準備好背包,迫不急待地踏出門。 我撐著雨傘、小跑步想追上他的腳步,同時也期待著他會回過頭來看看我。
Thumbnail
他,還記不記得當年那些小事,於我無所謂,可能我們並無緣分當朋友吧。
Thumbnail
他,還記不記得當年那些小事,於我無所謂,可能我們並無緣分當朋友吧。
Thumbnail
在畢旅之後 學校方面 大小考試接踵而來…
Thumbnail
在畢旅之後 學校方面 大小考試接踵而來…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