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險

意外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意外的基本定義「外來、突發、非疾病」,也是很常發生理賠糾紛的險種,因為大家對於意外的認知就是「意料之外」,但保險公司的條款有明定「係指非由疾病引起之外來突發事故。」常常會與疾病搞混!


我覺得很意外,意外險會賠嗎?


這邊簡單舉個例,如果長輩在家中跌倒過世,意外險可以理賠;但如果是因為心臟病發,而後昏倒從樓梯上摔下來,解剖後死因爲心臟病過世,這樣就不算是意外險的保障範圍,因此要以醫生或是法醫判定為主!並不是所有我們覺得「很意外」的事情都能理賠喔!

 

不過也並非所有疾病情況皆不理賠,還是以「主力近因」原則,簡單來說,若是因意外而導致疾病併發症,還是可以請領意外險,這部分就很看業務員的專業度,是否協助申請理賠,維護權益。


意外險賠什麼?


1.     身故/失能:一筆一次金

2.     住院日額:看住院天數,其中骨折如果沒住院,也會對照下表,固定給一筆金額

3.     意外實支:看收據,限額內花多少賠多少

4.     其他加強:燒燙傷、骨折、個人責任險等


完全骨折日額對照:

raw-image


附註:不完全骨折,按完全骨折日數二分之一給付;龜裂者按完全骨折日數四分之一給付。


為什麼我的保單沒有理賠意外醫療費用?


常見的糾紛是,意外醫療,原因是有些保單是只有理賠身故或是失能,而沒有投保到意外實支,因此我幫大家整理了以下幾個投保意外險的基本注意事項:


  1. 身故/失能一次金的額度是否足夠
  2. 是否有意外實支

意外實支是所有保險裡面「理賠機率最高」的,跟醫療險不一樣的是,不一定要住院或手術,單純可能只有急診掛號,這樣就能申請理賠了!

只要有診斷書證明意外導致,院所開立的收據都可以申請理賠ex超額病房費、單純掛號費、復健費、包紮費等等,只要是收據裡面必要性的開銷都有包含在內。


❗️需注意一定要是「必要性治療行為」,也就是疤痕美容或者是預防性的醫療處置,不包含在內喔!

avatar-img
保險媽媽
1會員
11內容數
嗨,大家好,我是三寶媽宛庭,這是我跟先生一起創立的平台,希望可以用輕鬆、簡單的方式,讓大家更了解保險。 「保險媽媽」是我當時在各大保險版使用的暱稱,同時也是我當媽媽的第一年,希望用媽媽愛護子自女的心情,去守護每一位客戶的家,保障客戶的權益! 保險媽媽官方LINE:https://lin.ee/YDrab3J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保險媽媽 的其他內容
是愛與責任的防護傘,身故留給家人的一筆錢,像是有遺產稅、喪葬費用考量、貸款責任、經濟支柱的人最為需要,避免債留家人。 定期壽險 主要保障「一段時間」,為消費型保險,跟終身壽險最大的差異在,沒有用到也不會退還保費,因此保費設計親民很多!   有分成自然費率(逐年遞增),也有平準費率(固
失能與長照是所有風險裡最難去「預估損失」的風險,原因是我們無法確定失能狀態會維持多久?像是植物人,可能一躺就是十年、二十年,不只收入中斷,還有持續性的開銷,是一個一但發生,就會拖跨全家的風險! 什麼是失能險? 理賠條件主要以醫生診斷書對照下圖等級表,有分為1-11級一次金給付及1-6級扶
重大傷病險,保障範圍共22大項、可細分至超過300種的疾病項目,主要理賠條件是看是否領有「重大傷病卡」,或是有取得「區域醫院」層級以上,且符合投保或續保當時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範圍之診斷書及病歷摘要等證明文件,也能作為理賠申請依據。   我需要保嗎? 根據衛福部統計重大傷病卡有效領證數,截
是愛與責任的防護傘,身故留給家人的一筆錢,像是有遺產稅、喪葬費用考量、貸款責任、經濟支柱的人最為需要,避免債留家人。 定期壽險 主要保障「一段時間」,為消費型保險,跟終身壽險最大的差異在,沒有用到也不會退還保費,因此保費設計親民很多!   有分成自然費率(逐年遞增),也有平準費率(固
失能與長照是所有風險裡最難去「預估損失」的風險,原因是我們無法確定失能狀態會維持多久?像是植物人,可能一躺就是十年、二十年,不只收入中斷,還有持續性的開銷,是一個一但發生,就會拖跨全家的風險! 什麼是失能險? 理賠條件主要以醫生診斷書對照下圖等級表,有分為1-11級一次金給付及1-6級扶
重大傷病險,保障範圍共22大項、可細分至超過300種的疾病項目,主要理賠條件是看是否領有「重大傷病卡」,或是有取得「區域醫院」層級以上,且符合投保或續保當時全民健康保險重大傷病範圍之診斷書及病歷摘要等證明文件,也能作為理賠申請依據。   我需要保嗎? 根據衛福部統計重大傷病卡有效領證數,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