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居族:逃離社交壓力的人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繭居族指這種人明顯不願參與日常生活中普通的人際互動,躲避至個人的安逸空間。

其實從小時候就覺得很累,我的每個假日到過年過節一直都要跟我爸去找我阿嬤吃飯,或是我平時要接我阿嬤的電話,一講都是兩三小時,我大學畢業後我阿嬤一講都是五個小時起跳。

所以對我來說講話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上班不要跟人社交就不要,可是現在很多剛畢業沒多久的人工作會一直找話聊,真是覺得她們很閒,遇到這種人的機率向來是越死板的工作內容越多這種人,有的工作需要很多時間去拍上屬的馬屁,真的覺得那種工作會做不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繭居族的咖啡廳
110會員
310內容數
我是i人一點都不喜歡跟人社交所以創立繭居族咖啡廳,想跟我一樣不喜歡社交,喜歡獨自生活的人交流書單或看哪些韓漫、寫連載小說。為自己減少消費和整理房間,開始寫部落格。
繭居族的咖啡廳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作家寫作遇到瓶頸時常會聊到痔瘡,本文作者分享自身便祕經驗,以及如何藉由規律生活改善便祕問題。
Thumbnail
2025/04/28
作家寫作遇到瓶頸時常會聊到痔瘡,本文作者分享自身便祕經驗,以及如何藉由規律生活改善便祕問題。
Thumbnail
2025/04/24
描述與外婆相處的點滴,以及外婆中風後13年來的照護過程與家族成員間的互動,最後感慨富不過三代。
Thumbnail
2025/04/24
描述與外婆相處的點滴,以及外婆中風後13年來的照護過程與家族成員間的互動,最後感慨富不過三代。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了不想結婚的理由,並從作者「路人甲」的個人經驗出發,描述其人際關係的困境與感受,包含了在職場與朋友間互動的無力感,以及面對社會比較和性別歧視的無奈。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了不想結婚的理由,並從作者「路人甲」的個人經驗出發,描述其人際關係的困境與感受,包含了在職場與朋友間互動的無力感,以及面對社會比較和性別歧視的無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後,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
Thumbnail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後,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
Thumbnail
在日本的漢字中,人類被形容為「人間」,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著脆弱而需要仰賴他人的關愛才能生存。 長大成人後,我們仍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存。哪怕選擇隱居山野,獨自自給自足,仍難以全然遠離與人的牽絆。就算我們天生獨立,當感受到人間溫暖時,也會被打
Thumbnail
在日本的漢字中,人類被形容為「人間」,意味著人與人之間的關聯。作為人類的一員,我們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社會之中,因著脆弱而需要仰賴他人的關愛才能生存。 長大成人後,我們仍須在這個社會中求生存。哪怕選擇隱居山野,獨自自給自足,仍難以全然遠離與人的牽絆。就算我們天生獨立,當感受到人間溫暖時,也會被打
Thumbnail
走出家門,我一點也不想跟鄰居寒暄。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鄰居又開始怕尷尬硬要扯話題,這種社交對我這個沒能量的人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這時候就一律回答「我不知道」。 今天我給自己的任務就是接小孩,然後買便當。我很少在外面買便當,但今天我告訴自己,只要一家人能準時坐在餐桌吃飯,其餘的都不重要。
Thumbnail
走出家門,我一點也不想跟鄰居寒暄。勉強擠出一絲笑容,鄰居又開始怕尷尬硬要扯話題,這種社交對我這個沒能量的人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這時候就一律回答「我不知道」。 今天我給自己的任務就是接小孩,然後買便當。我很少在外面買便當,但今天我告訴自己,只要一家人能準時坐在餐桌吃飯,其餘的都不重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