籠子夠大,讓我們覺得自己自由

sunnielei-avatar-img
發佈於往內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然而,真正束縛我們的,不是外界的因素,而是我們自己對自我的設限

生活的品質取決於我們與自己的關係。
當我們與自己和解,接納自己的優缺點,才能真正擁有掌控人生的力量。

我們為自己設限,用自我懷疑和恐懼的故事來限制自己的可能性。
我們常常對自己說「我做不到」、「我不夠好」、「我沒有機會」,這些念頭就像無形的枷鎖,阻礙我們前進。

是時候打破這些限制,擁抱無限可能了!

  • 第一步,覺察自己的限制。
    扪心自問,生活中哪些方面讓你感到受限?這些限制的根源是什麼?是來自他人的評價,還是來自內心的恐懼?
  • 第二步,挑戰自我認知。
    不要輕易相信自己的負面念頭。試著用積極的眼光看待自己,相信自己有無限潛能。
  • 第三步,採取行動。
    即使只是邁出小小的一步,也能為突破自我設限奠定基礎。從你最渴望改變的地方開始,循序漸進,不斷取得進步。
  • 第四步,相信心想事成。
    我們的內心蘊藏著巨大的力量。當我們全心全意地相信某件事時,宇宙就會為我們打開實現的通道。

記住,只有一扇門,那就是你內在真理的門,它永遠敞開著。 只要你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就能踏上通往無限可能的旅程。

raw-image

生命,像一場永恆而矛盾的拔河競賽
愛與傷害,
總是同時現身它們站在彼此的對面,
粗暴地將我們扯向自己且不計一切代價……

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

~瑪雅·安傑盧
籠中鳥之所以唱歌,不是因為牠有答案,
而是因為牠心中有一首歌

raw-image


自由的鳥跳躍在風的背上,
漂浮到下游,
直到水流結束,
然後將其翅膀浸入橙色的陽光中,
敢於宣稱這片天空。


raw-image

但是一隻潛伏在狹小籠中的鳥
很少能看穿他的憤怒,
他的翅膀被剪短,
腳被綁住,
所以他張開喉嚨歌唱

被困在籠中的鳥以恐懼的顫音歌唱
未知但仍渴望的事物,
他的曲調在遠處的山丘上被聽見,
因為籠中的鳥自由歌唱

自由的鳥想著另一陣微風,
交替的微風吹拂著嘆息的樹木,
又胖的蠕蟲在黎明的明亮草坪上等待著,
他將天空視為自己的。

但一隻被困在夢想之墓中的鳥站在那裡,
他的影子在夢魘般的尖叫聲中呼喊,
他的翅膀被剪短,腳被綁住,
所以他張開喉嚨唱歌。

被困在籠中的鳥以恐懼的顫音歌唱
未知但仍渴望的事物,
他的曲調在遠處的山丘上被聽見,
因為困籠中的鳥歌唱自由

raw-image

世界系統的籠子

我們生長在地球上,這裡有一個 世界系統 被加諸在這顆有生命的星球上,滋養這個世界系統的不是哪個神或佛或任何神秘的力量,而是 所有的人類。所有的人類透過在生活中每一刻的言思行,共同交織創造/推動了世界系統的運作。

在整個世界系統中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位置,有總統、革命領袖、大老闆、富豪、明星、宗教/靈性導師、政客、商人、農人、上班族、黑道、奴隸、童工、流浪漢、罪犯、.......。不論自己喜不喜歡目前的位置,我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過著每日的生活。

每個人/位置有自己特定活著的目標、理由、責任、和壓力。顯然的,很多人並不滿意目前的生活,也就是不滿意目前自己在世界系統中的位置,或者對於這整個世界系統並不滿意;但仍有人在這個世界系統中是滿足的、快樂的;當然也有人也不管那麼多,反正應付每天的生活就夠了。

然而不論如何,每個人都在世界系統中作為一個小元件,盡責的推動世界系統的運作。大部分人常會在自己的位置上遭遇一種情況,那就是會遇到自己不願意做某些事情,但是基於這個位置上的壓力而不得不做的兩難抉擇

  • 例如某個警察被上級長官要求去鎮暴,但其實這個警察心中並不想這麼做的,甚至這樣做會讓自己的良心備受煎熬,但基於這個位置的壓力而不得不去做,否則就會丟了工作而失去收入的來源。
  • 或者某個工廠老闆,即使知道用了黑心的原物料來製做食品是會危害消費者健康的,但為了確保工廠的競爭力還是選擇了黑心。

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系統中,如果不依照著系統運作的規則,自己的位置就會被另一個人所取代掉,而自己則面臨生存的壓力,或者甚至無法生存,因此為了生存還是得去尋找世界系統中的另一個位置待著

在這之中有個有趣的問題可以探討,那就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系統中真的有選擇的自由嗎?還是其實只能在有限的範圍中去做選擇?每個人/位置的差別只在與選擇的限制較少或較多罷了。

raw-image

沒有一個社會希望你變得智慧: 這違背了所有社會的投資。 因為如果人們變得智慧,他們就無法被剝削,投資者將無法在人們身上獲利。- 奧修

raw-image

例如金字塔頂層階級的人們,或者某些可以自給自足、與世無爭、物質和精神滿足的人們,他們的位置限制較少選擇較多;但有些位置的人們則選擇很少,甚至沒有選擇,例如那些第三世界的奴隸、童工們、被賣去做妓女的女孩們。

因此,在這個世界系統中的自由/選擇是有限制的,而自由的程度則是看位居系統中的什麼位置而定。

但如果看看這個世界系統的實際運作方式/本質:衝突、控制、競爭、適者生存....,我們可以了解到為何人們那麼渴望/提倡/追尋自由了,甚至創造了宗教、靈性來催眠人們 - 這些實際在發生的衝突、掙扎只是幻象,我們的本來面目是完滿、是愛、是自由。

因為這至少給了每日在自己位置掙扎的人們一點活著的希望(感覺良好的麻痺),或者可以讓我們活在靈性/精神/心智的滿足中而不用去看看/了解世界系統和物質世界中真實發生了什麼事。

如上面所言,所有的人類共同創造這個世界系統的,很奇怪的是人類為什麼要創造一個讓自己和所有生命活得不自由,或有限自由的世界系統,而不去創造可以讓所有生命都無條件活在平等自由的系統呢?

因為我們不了解自己作為創造者是怎麼創造每日的生活/這個世界系統的,我們與自己的創造物分離了。而只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用抗爭/革命、順從/臣服、忽視/冷漠的態度和方式來面對並延續這個世界系統,如同延續自己和所有生命的體驗。

我們將自己侷限在只能/只想追求在世界系統中有個較好/較優越的位置,而不是去改變世界系統如同我們整體的生活方式,讓自己不論處在這個世界系統中的哪一個位置都可以是自由與滿足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sunnielei-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18
有人陪我一起當奴隸,我就不寂寞了~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熵妮的沙龍☆
92會員
77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熵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人們真的需要自由嗎? 大約一半的時間。其餘時間我們都可能討厭它。 不確定原理 可以將人類視為量子粒子。 我們總是在自由與確定性之間搖擺,從未真正停下來休息。不確定性原理?這非常符合人性。我們的本質就是不斷變化。然而,有時候,情況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Thumbnail
2025/03/20
人們真的需要自由嗎? 大約一半的時間。其餘時間我們都可能討厭它。 不確定原理 可以將人類視為量子粒子。 我們總是在自由與確定性之間搖擺,從未真正停下來休息。不確定性原理?這非常符合人性。我們的本質就是不斷變化。然而,有時候,情況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Thumbnail
2025/03/14
現代社會最大的幻覺是,自由純粹是個人主義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自由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 「一體」即「除非所有人都自由,否則沒有人自由」 觀察我們的世界以及整個人生中所「接觸」的人類存在(無論是透過「真實」生活、電視、歷史書籍、電影、廣播、記憶、圖片等各種形式)——我們會發現對於不同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14
現代社會最大的幻覺是,自由純粹是個人主義的,而實際上,我們的自由與每個人的福祉密切相關 「一體」即「除非所有人都自由,否則沒有人自由」 觀察我們的世界以及整個人生中所「接觸」的人類存在(無論是透過「真實」生活、電視、歷史書籍、電影、廣播、記憶、圖片等各種形式)——我們會發現對於不同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3/12
在生命的旅途中,每個靈魂都有屬於自己的探索之路。將你的出生日期、月亮星座和出生月份對應到的文字,依序連在一起,就會找到你在哪裡探索你的靈魂之旅! . 出生日期透露出內在能量場域 . 神秘森林→ 靈魂探索的起點,代表未知與智慧,尋找內在指引與直覺覺醒。
Thumbnail
2025/03/12
在生命的旅途中,每個靈魂都有屬於自己的探索之路。將你的出生日期、月亮星座和出生月份對應到的文字,依序連在一起,就會找到你在哪裡探索你的靈魂之旅! . 出生日期透露出內在能量場域 . 神秘森林→ 靈魂探索的起點,代表未知與智慧,尋找內在指引與直覺覺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獨處是人生必經功課 1. 自我認識: - 獨處給我們機會去深入了解自己,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只有在安靜的環境中,我們才能真正聆聽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和願望。 2. 增強內心力量: - 獨處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內心的堅韌和自信。通過獨自面對挑戰和困難,我們可以變得更加獨立和堅強。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
Thumbnail
我們大多數人就像一群籠中鳥,習慣了安逸舒適的生活,卻不知不覺中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虛假的自我傾向於留在舒適圈,尋求安全感,就像鳥兒呆在籠子裡,即使門敞開著也不願飛出去。 我們身邊的人,家人、朋友,甚至整個社會文化,都可能無形中塑造著我們的思維和行為模式,讓我們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自我。
Thumbnail
人生的牢籠,不是只有困在一段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不得不面對的生存環境。
Thumbnail
人生的牢籠,不是只有困在一段無奈的關係裡,還有不得不面對的生存環境。
Thumbnail
我們有沒有辦法窩在各自的角落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覺得尷尬、感到自在,相信對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Thumbnail
我們有沒有辦法窩在各自的角落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覺得尷尬、感到自在,相信對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人是群體動物。 這不是我說的,是在許多書籍文章裡看到各個學者們說的。 也是人們普遍對「人」的解釋之一。 人是群體動物,那麼總是獨來獨往的人呢? 由於天生高敏性格,在很小很小的時候身上就伴隨著一股憂鬱;而這份憂鬱通常沒什麼人能夠察覺到,只有我知道,是因為從小我就發現,大家都比較喜歡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