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生活趣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說,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事和家長以外,其他人我都沒再聯絡了,那時在工作上我需要這些人際關係,但是卻不是真心想要,離開了職場,我當然就變成「偶遇對面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而我生活的原則向來以不干擾到朋友生活為原則,久而久之就習慣這種安排自己時間、獨自面對自己的生活。

這種生活有一個好處,少了喧囂和身不由己,卻多了獨處和安然自在,原來在一大堆的人際關係中,對我而言只是去扮演自己的角色,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的,年青時喜歡這樣的熱鬧,因為怕孤單,現在則覺得有些不由自主,特別是你早就預想到整個聚會的內容發展,就像那些我們所曾經經歷的往日一般。

不過很多事畢竟不同了,隨著閱歷的增加,看待人事物的角度就開始變得不一樣了,有些人好事壞事都遇過,學會了感恩,有些人則學會了埋怨、有些人學會了豁達、有些人學會了固執,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境界,除非要一直聊共同的記憶,不然總是會覺得牛頭不對馬嘴。

以前聽過一句原住民講過的話說「你不了解我的明白,我也不明白你的了解!」,覺得這句話深有智慧,每個人看待人事物的明白或了解不一樣,然後也就形成不一樣的層次和境界,除非是同個境界或層次,不然常常都是雞同鴨講。

在教會有一個退休教師朋友,去找他時總講到教會的事,言談間有許多不滿,可是卻還是一直待著,而我早就從教會現況思考到整個宗教體系,甚至開始追求自己的信仰了,所以有時覺得無言以對,只好跟著他的思路來對話。

他那時一說到兩岸,就一副悲觀的模樣,意思是中共國那麼大,我們那麼小,簡直是螳臂擋車,我那時已經了解到台灣是中美對抗的一部份,是第一島鏈上的關鍵地位,更是美國國家利益所在,他的想法已經被對岸中共國的認知戰洗腦,我還是一樣覺得無言以對。

常常遇到這些事,發現如果道不同、志不合,說起話來你會很累,倒不是想說服對方,而是你的觀點和理解不能被對方所認同,那時心中常常升起一種「夏蟲不可語冰」的感受。

如果一個人比較自在,為什麼要加入一個群體來擾心呢?而且就我以往的經驗來看,我大部份的困擾都來自人際關係,不是把麻煩帶給你,請你解決,不然就是言不由衷地想來結交,再來就是嫉妒,看不慣你過得比他好等等。

退休其實已經表明心力不足了,所以所考量的都是能不能省心的事,這才是我真正需要的事,就像前段時間去打籃球,神準依舊,可是一下子手指就受了傷,體力也沒有年青時代那麼容易恢復,雖然打籃球是我想要的,可是一考慮到身體狀況,健走就成為需要了。

隱居的最大樂趣,就是日復一日的行禮如儀,把每天的行程走完,時間完全花在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早上寫作、練鋼琴、吉他,中午休息到兩點,看個新聞影片,四點再去走路,每隔一段時間就約個朋友星巴克喝咖啡、聊是非,生活雖不算精采有趣,但在平淡中卻帶有不一樣的滋味。

生活是需要專注和忘我的,這樣你比較不會被一些生活上的瑣碎事物給打倒,可是這兩件事需要訓練,你要專注在那裡?忘我在什麼地方?有些人將一顆心專注忘我在吃喝玩樂上,至於我則放在學習精進中,我的想法很簡單,吃喝玩樂過了十年還是吃喝玩樂,搞不好身體都會出現問題,可是學習精進就不一樣了,過了十年,那可就真真不得了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石的沙龍
26會員
398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新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1
本文探討創作與人生課題的共通點,強調改變現狀的重要性,並以樂觀態度面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2025/02/01
本文探討創作與人生課題的共通點,強調改變現狀的重要性,並以樂觀態度面對人生挑戰。
Thumbnail
2025/01/26
本文探討如何克服憂慮和恐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年少時的煩惱到透過閱讀戴爾卡內基的書籍,學習改變信念,進而擺脫憂慮恐懼的困擾。文章也探討憂慮恐懼的根源,以及如何用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5/01/26
本文探討如何克服憂慮和恐懼。作者分享自身經驗,從年少時的煩惱到透過閱讀戴爾卡內基的書籍,學習改變信念,進而擺脫憂慮恐懼的困擾。文章也探討憂慮恐懼的根源,以及如何用積極正向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2024/12/31
最近去參加學生的同學會,勾起了許多往事。 這些學生是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過了三十年以後居然還記得我,真是讓人感動,那是我教學生涯的起點,或許也是最快樂的兩年。 那時我們一群新進老師剛進教育界,心態上顯得年青朝氣,有時候甚至和學生差不多,學生頑皮,老師也頑皮,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倫不類-----。
Thumbnail
2024/12/31
最近去參加學生的同學會,勾起了許多往事。 這些學生是我教的第一屆學生,過了三十年以後居然還記得我,真是讓人感動,那是我教學生涯的起點,或許也是最快樂的兩年。 那時我們一群新進老師剛進教育界,心態上顯得年青朝氣,有時候甚至和學生差不多,學生頑皮,老師也頑皮,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倫不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人屬群居性, 或許你會認為每個人都需要做好人際關係, 但有人卻選擇獨來獨往, 疏遠親朋好友, 或許有伴侶, 或許獨居生活, 除了伴侶與子女, 鮮少與親戚朋友互動. 究竟是什麼原因? 通常他們都經歷了一些事情, 所以選擇走自己的路.   1.沒遇到有愛的父母及親戚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在爸爸離開後,我有覺察自己也有點轉變 除了心態、思想、性格等 還有重新好好整頓了交際圈‼️ 有時,也挺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可以好好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慢慢的自己也很清楚的意識到 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波折時 免不了會有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好好 做
Thumbnail
在爸爸離開後,我有覺察自己也有點轉變 除了心態、思想、性格等 還有重新好好整頓了交際圈‼️ 有時,也挺享受一個人的時候 可以好好安排自己想做的事情 😊 慢慢的自己也很清楚的意識到 在經歷一些事情的波折時 免不了會有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而要如何在這樣的情境下好好 做
Thumbnail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後,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
Thumbnail
退休以後,大概就把以前很多的人際關係給疏離,甚至斷了。 這其實表明我已經慢慢體會「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差別,舉個例來後,以前常常上教會,跟著教會的活動忙來忙去,後來發現這些活動都是要以它為主,而不是考慮到我的實際狀況,基於「需要和想要」之間的尊重原則,我慢慢就遠離了。 職場上也是,除了少數的教師同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最近在走的關, 學會與自己獨處, 即使手機不再旁邊, 我不會在感受到焦慮了, 也很少在看社交圈的日常生活了, 開始專注自身身上,把時間拿來創作與看書, 往內在發展, 了解每個情緒來源, 練習放鬆,敞開心胸, 練習無條件的去愛伴侶每個面向, 好與壞都愛. 練習往內在取愛,那是源源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Thumbnail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