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日誌 113.04.18 美麗的孩子 楊立騰】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看紀錄片的孩子

今天的食農課,因為下雨,改在室內進行。


食農老師靈機應變,找到了一個講有機稻田農夫紀錄片讓孩子欣賞,看了五分鐘,我心想:完了,上次阿亮老師提到孩子在看長片的時候很容易茫掉,那次還是看在Netflix上架的影片,會兼顧點娛樂性,這次的紀錄片是實實在在的紀錄台灣有機農夫的困境,孩子會不會茫到睡著?


課堂進行到一半,我跟Tony老師去裝水而離開,十幾分鍾後回來,我看到全班仍然是25雙在發光的眼睛,著實地在發光。到影片尾聲,內容講到各個農夫的經歷與擁有幾甲的農地時,想不到的是,孩子們發出驚嘆的:「哇!」,幾個孩子甚至開始小聲討論影片細節,這樣的畫面,好美。


我想,有幾個原因,在看影片的當下小蘭老師也有做到上次阿亮老師做的補充發言,隨時在影片中間提出問題與知識點讓孩子思考;另外,這可是群可是親自種過菜、下過友善稻田、插過秧、撿過福壽螺的孩子,生活與做農如此的貼近,想必紀錄片看起來更有感吧,這也驗證了我相當喜歡的教育著作《童年與解放》中提到的孩子學習的知識必須與現實生活有所連結,才能使他們學習的更有感的論點。

raw-image

能融入團體的孩子

上一篇日誌中提到右腳脛骨被重擊的阿語,在今天又笑容滿面地跟我說:「腳不痛了!」


這不禁讓我想到阿語被踢到的當下,反應出的情緒的只有腳很痛,她絲毫沒有把一點情緒放在意外重擊她的同學身上,雖說那位同學絕非故意,因此也不能怪他,但仔細想想,我們這些成熟的大人,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因為對方不是故意傷害你,就完全不對他生氣呢?


在我的觀察中,阿語算是比較成熟的孩子,她時不時會提醒同學降低音量;在任何小組討論的狀況下經常能看到她帶領討論的身影;另外在運動英文課時,英文能力極佳的她也幾乎不舉手,看得出來,她並不是不想回答(老實說可以從她眼神以及幾次與她的對談中感受得到她是有想回答的欲望),因為她知道需要這個練習機會的人是其他英文能力沒這麼好的同學,以上行為,可以看出阿語是一個良好的領導者,也是一個善解人意的團隊夥伴,我想這跟實人的團隊意識教育脫不了關係。


我想提到的另一個孩子是阿湘,今天的她被旁邊的同學多次罵了一連串的髒話。


在食農課時,這個同學把兩支原子筆扣在一起並拿在手上旋轉,阿湘、阿映、阿博提醒他停止,他卻用全班都聽得到的音量回罵了一句髒話,我上前關心,他再對提醒她的同學罵一句,我轉向阿湘,阿湘透露出受委屈的表情,因為她做了正確的事,卻被回覆非常難聽的語句,但她沒有陷在委屈的情緒中,她整理思緒,把事情的原委有條理地訴說給我聽,我肯定她的正義,肯定她即使受委屈還願意理性地向我描述事件的發生。


這讓我想到,上星期的食農課的一個事件,阿湘看見在菜畦裡的阿雨在做上一階段的步驟於是上前提醒,但阿雨將阿湘的提醒視作責怪,於是也用了不太禮貌的行為回覆阿湘,我在阿湘臉上看到同樣受委屈的表情,於是我上前肯定她,她回答:「沒關係,她一直都是這樣子的。」阿湘的語氣並不是責怪,而是理性並且富有同情心的態度闡述她理解阿雨有這樣的困境,如此同理能力,實在令人驚艷。

raw-image

給予善良回應的孩子

剛剛重新回想今天的寫作課開場的整個過程,的確就如小品老師跟Tony老師說的,我沒有做什麼互動,想了想自己在演練時怎麼就沒發現這件事,反而沈溺在自己設想的完美情境中,沒有做到「目的方思考」。


但在回想的過程中,我發現一件事,幾個孩子當下的反應其實是相當熱情的,我想,身為實孩,絕對有能力看出在台上的老師哪裡做的好、哪裡做不好,但當下的他們卻還是願意用專注的眼神凝視著生疏的我,並且給予非常善良的回應,實在讓人感動。


我認為以上種種行為,都與實人相當重視的一個精神有關,也就是「真、善、美」,這是每個人在團體中對待他人都該保有的態度,身而為人,我們很容易因為被他人的行為干擾而產生負面情緒,但若帶著此負面情緒去提醒他人並不會得到制止他的效果,相反的可能會有新一波的爭執,且以長期團隊經營的角度來看,這是會傷害團隊感情的,因此「真、善、美」確實重要,在互相熟悉的孩子間時而還是會看到帶刺的提醒,但因他們彼此的信任關係夠厚實,且平時老師與孩子們在這方面的討論是足夠的,因此這並不會傷害到團隊感情,但由此來看我上面提到的幾位孩子,他們能看見他人的缺失,並對他同理並或是進行善意的提醒,有時雖反被攻擊但能快速消化自己的情緒再重新相信自己,能夠習得這樣的能力又能一貫的展現出來,實在難能可貴。

raw-image


    11會員
    1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