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兒童閱讀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昆蟲,而孩子會自己選擇在當下自己需要的教具。   在剛開始時,教具必須結合老師的聲音一起呼喚孩子,老師所用的第一個教具就是自身的心靈。孩子一開始會把各種教具混在一起玩,這時向孩子示範他最有興趣的教具,讓他知道教具正確用法,而他可能會在操作中感到生氣或沮喪,陪伴他,重複示範,或引導他操作其他更適合的教具,一天一天的觀察孩子的進步,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塞根建議,教育特殊兒童的老師的舉止、動作、聲音都要經過調整準備,就像舞台上的戲劇表演者一樣,為要征服心智薄弱且脆弱的孩子。而正常孩子的老師又何嘗不是呢?我也曾被他人在背後說,穿得那麼好看去工作是不是做特殊行業的,這真是有趣,其實我和她一樣是照顧幼兒的,只是她在家工作。然而我的舉止動作還需要再多加調整,才能符合蒙氏口中的優雅,才能展現出老師也是環境的一環。   讀這本書我瞭解了接受幫助及接受服務的差異,教育者教孩子學著自己吃、自己穿脫衣服。僕人則是餵食孩子、幫孩子穿脫衣服。後者較不需要費力,前者需要瞭解孩子、具專業知識,才能夠預備好環境,知道孩子發展到哪何時可以學習,以及孩子心理活動正向與否有無準備好能夠學習的心情。一個小王子因社會觀念不能夠自己穿衣服,就如一個小癱子沒有辦法自己穿衣服一樣,孩子應該知道自己不是那麼重要到需要別人服侍,卻應該互相幫助讓社會更好。   只要有正確的環境,在三歲時,孩子就應該能夠讓自己發展出很多獨立和自由,自己吃飯吃得很好,自己穿脫衣服鞋子,自己上廁所洗手,能做出一些簡單的決定。並且有禮貌,會看著成人的臉說話,會向熟人打招呼,用禮貌用語。在托嬰中心內,每個孩子的成長環境都不同,如何讓每個孩子能夠朝正常化發展,就需要不斷學習精進自己,成為能瞭解孩子,控制情緒,正向引導孩子,並與家長良好溝通的老師。

avatar-img
13會員
37內容數
願改善人們的生活。 基督/關係/心理/進步。 嚐起來溫暖香甜的果醬, 裡面閃爍著基督的晨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晨光暖果醬nuan 的其他內容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十六   我們活到今天,已經知道如何推理,那是因為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學會的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六   我們基本的教育觀念是:我們絕不能變成孩子發展的障礙。   小心得:所以說太多負面的詞彙,不如不要說話,然而最好的方式還是簡潔、清楚,並給予鼓勵。 七   聲音、微笑和眼神,會成為彼此間的特殊溝通。   小心得:提醒自己不只話語內容,語調也要注意,並且常保持微笑,不要常皺眉頭。
   在看這本書之前,還沒有看過蒙特梭利女士本人的書,僅看過其他人對蒙特梭利教學的看法見解,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可以督促自己看一看本人所著寫的著作。   首先不應該有太多教導式的教育,要知道兒童真正的需要以及童年時期的奧秘。倘若幼兒時期受到不正確的教育,極大可能導致往後的精神疾病,要減少精神疾病須
  在課堂上我學習到一個觀念,不要用學習筷,學習筷是讓孩子用夾的方式去使用,拿掉學習筷之後反而不會用筷子,而兩歲可練習使用真筷子。剪刀也是兩歲可練習。也學習到可以問孩子對溫度的感覺「很冰嗎?還是一點點冰?」讓孩子回答時能感受自己的感覺,增進語言的表達。以及沙、水、石頭,是孩子不哭的三寶。  
學習蒙特梭利教育,不只改變孩子也能改變自己,最明顯的點是我們園所告訴我們,蒙特梭利老師的衣著也是環境的一環,請我們要常穿長裙,原本的我是著運動褲、素面T-shirt,到蒙氏環境後,沒有打掃的日子就會盡量著長裙,有打掃的日子也選擇好看一些的衣褲,衣櫃整個大翻新。當然那是外在,而內在的部分
十六   我們活到今天,已經知道如何推理,那是因為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學會的
十一   孩子越能夠專心,就越能從工作中得到平靜,就越能發自內心地紀律或規則。 小心得:這就是為甚麼工作能夠改善問題行為的原因。 十二   要給兒童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必須努力了解兒童的需要。 小心得:應瞭解孩子面臨的發展危機,給足所需。
六   我們基本的教育觀念是:我們絕不能變成孩子發展的障礙。   小心得:所以說太多負面的詞彙,不如不要說話,然而最好的方式還是簡潔、清楚,並給予鼓勵。 七   聲音、微笑和眼神,會成為彼此間的特殊溝通。   小心得:提醒自己不只話語內容,語調也要注意,並且常保持微笑,不要常皺眉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引導囝囡提升學習興趣,避免錯誤標籤小朋友,不要放縱他們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犧牲品。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在幼兒教育中,將大自然的元素融入教學,不僅豐富了課程,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意思維和動手能力。教材的創作也變得更有趣,例如使用植物製作書籤、手環等,這些都是孩子們獨特的想法和作品。幼教工作者應該持之以恆,將自然與學習融合,為孩子帶來更多驚喜與啟發。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在帶領自己的孩子跟眾多學生的經驗中,我發現對孩子來說,探索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的各項事物就是他們認識世界方法也是認識自己的方法!
Thumbnail
開學後逐步更新,孩子也喜歡著他們的教室,而老師也因方案的需求新增提供或替換教具,這是一種不斷更新的環境互動。 每種教學法都有其核心精神與特色,但老師怎麼和孩子說話、怎麼安排環境和進行課程,才是真正的關鍵。 蒲公英家採取方案教學。它的特色是依孩子的興趣,對某一主題作深入的探究,主題的產生可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