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兒童坐好上課--玩具要怎麼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孩子來這裡,唯一有興趣的就是玩

只要老師不兇,老師長的是圓是扁對他的吸引力都是零~

唯一孩子有興趣的就是要去拿有很多顏色、有很多凸凸凹凹的玩具

所以為了讓在實習時期學到的語言治療的引導技巧可以放進來,當然要讓孩子看到琳琅滿目的玩具

然後孩子就會~~~哇!玩具耶(地衝進來!)

 

所以重點來了,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那玩具可以放在遠遠的櫃子上,放在遠遠的教具籃子裡

讓手長的治療師可以很快拿到玩具,再由自己拿給孩子,讓孩子滿足的玩

讓手長的治療師可以很快的先拿到玩具暫且hold住在手上,接著要求孩子坐在椅子上,再給出玩具

 

讓孩子重複連結坐椅子-->拿到玩具


所以在教室裡的玩具要讓孩子在伸手的範圍內無法觸及,看得到但不輕易總是拿得到

而孩子最快可以拿到的,是椅子,要最快讓孩子先屁股碰到椅子才能讓孩子有最快產生規範的連結

坐椅子-->拿到玩具;玩膩了,孩子起身要拿別的玩具,

治療師先馳得點拿到另一樣新玩具(耶!~~),又是再一輪的要求:先坐椅子-->才有玩具

 

所以玩具放在高高的遠遠的櫃子上,放在遠遠治療師腳邊的籃子裡,

而孩子的桌面淨空,

孩子身旁最快碰得到產生連結感的是椅子

治療師的身手矯健快到孩子來不及反應,孩子哭哭鬧鬧的情緒來不及牙起來

就被治療師快速將椅子拉到孩子的屁股後,快速引導著坐下,快速下一秒玩具就出現在桌面上讓孩子摸到

就是藉由這樣快速的重複的連結,孩子就會逐步可以坐在椅子上上課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語言治療邱邱老師的沙龍
3會員
46內容數
早療碩士x語言治療師,我想讓孩子,因信任想學說話,因開心開口說話。
2024/05/11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2024/05/11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2024/04/14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2024/04/14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2024/03/30
孩子面朝桌子的短邊,治療師就變成面朝桌子的長邊坐於孩子的另一個側邊,通常會與孩子來個約45度的斜角,治療師不會坐在孩子的正右方或正左方, 一方面還是保留一點空間感給孩子不致於太靠近壓迫孩子,一方面保持略45度的斜角才能夠有效的在溝通互動中看到彼此的表情、眼神、口型動作、動作引導…等等
Thumbnail
2024/03/30
孩子面朝桌子的短邊,治療師就變成面朝桌子的長邊坐於孩子的另一個側邊,通常會與孩子來個約45度的斜角,治療師不會坐在孩子的正右方或正左方, 一方面還是保留一點空間感給孩子不致於太靠近壓迫孩子,一方面保持略45度的斜角才能夠有效的在溝通互動中看到彼此的表情、眼神、口型動作、動作引導…等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家庭版)     讓孩子玩出一片天   每每到外頭喝杯午茶、偷個閒,總會看到一些父母在閒聊,然後一旁的孩子就會開始自顧自的玩耍,每當大人們的交談結束後,我總是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語:「就知道玩玩玩!也不會用點時間讀書!」然後,父母就會擺著臉將孩子帶走。   這個戲碼相信在台灣並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你知道「玩」是兒童的基本人權嗎?」「你知道孩子最喜歡的一堂課是「下課」嗎?」「你知道嗎?其實只要「玩」得盡興,許多兒童行為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幾句話是我有一天在社群軟體上偶然看到的訊息,而這看似短短的幾個字,卻深深的引發我渴望探索的好奇心。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父母默默的和孩子在同一空間忙自己的事,孩子是無法感受到這份寧靜的愛。期待照顧者能與孩子互動,一起創造美好的童年時光。孩子每個時期的遊戲方式、自我探索,都是有趣且有意義的。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有的孩子能力變好了,很明顯課堂上(這是什麼形?--> 圓形) 這種封閉式的問句已經不能滿足他了, 對!沒錯!當孩子蓄積的能量變強後就是開始往外找事情做找事情忙,這孩子忙得很棒!如法炮製開始模仿班級教師照顧起別的孩子!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教具對於孩子是很迷人的!當孩子因為想家而哭泣時,可以藉由示範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安靜下來,專注地觀察學習。而教具有以下共同點,一、錯誤控制:讓孩子能自己發現錯誤。二、美觀:色彩形狀適中。三、活動:提供孩子動手做的機會。四、限量:使孩子腦中能條理化。教具如同大自然中美麗的花朵,會吸引不同的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所以如果孩子對人有壓力感,那就換玩具派上用場,將玩具玩的生動有趣,喔喔哇哇的自己喊的開心,用開心的氛圍渲染住孩子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帶孩子體驗幼兒園外的上課環境,培養對人事物的觀察,應因地制宜。
Thumbnail
帶孩子體驗幼兒園外的上課環境,培養對人事物的觀察,應因地制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