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Workflowy實作卡片盒筆記法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Workflowy是清單式筆記軟體,其特點在於打破「頁面」的概念,每一則內容都被放置在一個節點下,而整個筆記庫本身就是由一個無盡的、無限層級的節點所構成。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作者論述Workflowy如何重塑自己的知識管理方法,其中讓我茅塞頓開的要點是:在Workflowy中,每一個節點彼此間如何能夠關聯起來,都需要經過思考,而這恰好是Workflowy直接或間接地對於知識建構有所助益之處。在Workflowy中,每個節點代表特定內容(無論是日常事務、工作事務或知識內容),而節點彼此間的關聯,需要使用者自己去衡量,進而才能排序節點之間的關係(平行或層級關係)。

從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的設計原理來看,卡片之間的關聯及其所形成的樹狀結構,恰好是其精髓所在。稍微在網路上搜尋,即可發現每個人操作卡片盒筆記法所使用的筆記軟體不盡相同,但大多依賴「雙向鏈接」的功能來結構筆記之間的關聯。我自己也嘗試過在Roam Research、Logseq、Obsidian等筆記軟體中,以「雙向鏈接」來建立我自己的知識網絡,但當我意識到,「雙向鏈接」與盧曼使用的「編碼」是不同的東西時,我於是開始在Obsidian中為每個筆記建立「編碼」,並以「編碼」來呈現知識內容的分枝情況。

相較於以「雙向鏈接」來匯聚圍繞某個字詞或問題的相關筆記,改採「編碼」後,我發現其優點在於強迫我自己得思考筆記之間的邏輯關係。「雙向鏈接」就像是以某個特定的主題或概念來作為匯聚相關筆記的媒介,但即使相關的筆記被匯聚起來,它們彼此間的邏輯關係,仍需要進一步地梳理,這種情況尤其會發生在學術研究上,因為在進行學術研究時,往往需要在茫茫的資料大海中找尋與自己想探究的課題的相關資料,而為了形成屬於個人的觀點,往往會需要依賴與該課題相關的資料來逐步地累積出思考脈絡。倘若我只透過「雙向鏈接」來為每一則資料打上該課題的名稱,其結果是「雙向鏈接」只能表達「這些資料都與這個課題相關」,但資料之間存在的各種我尚未深究的情況,則反映不出來。基於這個痛點,我才理解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的「編碼」方式,其實是透過思考卡片之間的關聯,逐漸地構建出對於某個課題的相關知識網絡,而惟有當這個知識網絡被建立起來時,我才有可能理解自己所研究的課題究竟涉及哪些知識點,及其所呈現的路徑。

以上對於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的「編碼」方式的理解,是在我利用Obsidian將每一則筆記進行編碼後所得到的心得。雖然如此,但在實際的操作上,我還是遇到一些問題,例如,當我回顧某一則筆記時(假定其編號為1.1a),我可能發現,其內容需要被修正,而這可能是我當時在撰寫這則筆記時,誤讀了這則筆記中所引用的文獻資料。當我修改這則筆記的內容後,可能它就不見得適合被編碼為1.1a,而可能需要被改為1.3a。也許是因我對於卡片盒筆記法還沒有非常地熟練,又或者是我對於文獻資料的解讀能力有待加強,因而遇到這樣的狀況,無論如何,筆記的編碼需要被修改,因而相應地必須被擺放在其他的分枝上,是困擾我的問題。

在Obsidian裡面,當頁面的編碼被修改時,還需要在Index上做相對應的修改,否則,Index如果不能清楚地反映筆記的「編碼」所呈現的分枝狀況,就會使得筆記的排序變得相當紊亂。

raw-image

如上圖所示,倘若1.1a_XXX這個編碼需要被改為1.3a_XXX,我可能也必須將1.1b_XXX修改為1.1a_XXX。或者,當1.1a_XXX被改為1.3a_XXX時,1.1b_XXX可能會因缺少前一則筆記的導引,因而我也必須對其內容修改,這樣我才能在未來回顧時,明確地知道它與1.1_XXX的關聯為何。顯然地,這樣的情況增加了「編碼」的阻力。

就在我嘗試思考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應付這樣的情形時,我才想到,其實「編碼」只是一種手段,目的在使連續的編碼狀況能夠反映特定序列的筆記能夠延續對於某個問題的思考脈絡,如1.1到1.3是針對1.1所提出的某個問題的延續性思考,而「編碼」的作用在於提示這一串編碼是「有延續性的」。基於這樣的理解,我於是想,如果不對筆記進行「編碼」,但又能維持其在特定序列中,對於特定問題進行探討的「延續性」呢?我於是決定,在Workflowy中來嘗試看看。

如前所述,Workflowy的設計核心是節點。在此,我們先嘗試看看,以「編碼」方式來呈現筆記之間的關聯,它在Workflowy中可能會是什麼樣子:

raw-image

如圖所示,藉由為筆記編碼,仍然能夠呈現出具有延續性的筆記序列及其分枝情況。到此為止,這和我在Obsidian中,透過Index來呈現的樣子是相同的。然而,正如我在Obsidian中遇到筆記可能需要修改內容、重新編碼,從而得面對某些「阻力」,倘若我要在Workflowy中應付這樣的需求,我可以直接修改筆記編號及其內容,並透過「拖動節點」來快速完成筆記的移動。或者,倘若我在撰寫每一則筆記時,即依照「編碼」的原理來處理節點之間的關係,如1.1、1.2、1.3、1.4是有連續關係的,那麼,我其實也可以不要對筆記進行編號,而只要告訴自己「在同一個層級下,筆記之內容必須是圍繞某個特定主題而排序的」,這樣我就能夠知道,從圖中1.1到1.4這個層級上的筆記,是對於1.1所提出的問題的思考脈絡,而1.1a、1.1b則是從1.1分枝出來的思考脈絡。

在Workflowy中,它設計有收折節點的功能,能夠讓同一層級的節點簡潔地展示出來,如下圖這樣:

raw-image

當我將1.1、1.3底下的節點收折起來,我就能夠只看1.1到1.4這個序列的筆記內容,而因為他們是處於同一層級,所以只要寫筆記時,依照盧曼的編碼方式來寫筆記,顧及筆記之間的關聯性,那麼,即使筆記不做編號,單看筆記內容也可以知道關聯性為何。而當筆記需要被移動時,「拖動節點」就能夠使筆記在不同序列中快速調整,並對該則筆記做相應的修改。

在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的做法中,他非常重視特定概念出現在筆記網絡中的哪個位置,因為它代表我們可以回顧自己的思考路徑。在Workflowy中,當我們需要搜尋某個內容時,其搜尋結果恰好可以呈現出盧曼所側重的結果,如下圖:

raw-image

當我要搜尋某個概念,而這個概念出現在1.1b1中,Workflowy的搜尋功能展示了1.1b1之前各個層級的節點,此即卡片盒筆記法中的「分枝」情形。這樣的搜尋結果的呈現,讓我們可以馬上知道1.1b1位處於整個知識網絡中的哪個位置。

簡而言之,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的精髓在於「編碼」,而「編碼」的目的是為了結構起筆記之間的關聯。在Workflowy中,倘若我們將「編碼」的原則時時放在心裡,留意每個層級及其分枝所代表的意義,那麼,也許我們就不一定非得使用「編碼」不可,且它對於移動筆記節點的位置相當友善,操作上非常便捷。在盧曼的時代,因為他只能依賴紙張卡片寫筆記,因此,必須透過為每張筆記編碼,才能夠讓自己知道知識網絡的樣貌為何。對於現在的我們而言,已有許多便利的筆記軟體可以使用,這些軟體不僅能夠便利地結構知識網絡,也有強大的搜尋功能,讓我們可以快速地概覽知識網絡中特定知識節點的位置,而Workflowy也許是練習卡片盒筆記法的好工具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個大學兼任老師的教學與自學
10會員
55內容數
一個在大學兼任通識課教學的打工仔 偶爾寫點教學或自學的心得
2025/01/04
堯舜禪讓之事,眾所周知,但在確認舜是否真的具有治理天下之德時,堯用了一些方法測試他,所謂「歷試諸難」。按照《尚書》記載,舜在五倫、各種職官、招待外國賓客等事上,都有好的表現,甚至讓他進入山林而遇到烈風雷雨,他也沒迷路(「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這些考驗長達三年,於是堯決定要禪位給舜。
2025/01/04
堯舜禪讓之事,眾所周知,但在確認舜是否真的具有治理天下之德時,堯用了一些方法測試他,所謂「歷試諸難」。按照《尚書》記載,舜在五倫、各種職官、招待外國賓客等事上,都有好的表現,甚至讓他進入山林而遇到烈風雷雨,他也沒迷路(「納于大麓,烈風雷雨弗迷」)。這些考驗長達三年,於是堯決定要禪位給舜。
2025/01/04
在某校通識中心兼課已經四年半,常常在想的是,很多人對於思想史這種東西,覺得很有距離,那到底有無可能讓它變得有趣一點呢? 以我自己的研究經驗來想,思想,尤其是我研究的政治思想,其實並不虛無縹緲,而是與我們如何理解群體生活密切相關。
2025/01/04
在某校通識中心兼課已經四年半,常常在想的是,很多人對於思想史這種東西,覺得很有距離,那到底有無可能讓它變得有趣一點呢? 以我自己的研究經驗來想,思想,尤其是我研究的政治思想,其實並不虛無縹緲,而是與我們如何理解群體生活密切相關。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手寫筆記到 Notion 子彈筆記日月誌,探討我的個人管理演變。從學生時期開始,探索了不同的規劃工具,在這過程中提高個人管理效率,保持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和秩序。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在數位筆記管理中,標籤混亂是一個常見問題,尤其是當出現許多重複標籤時。例如,“#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源管理”,“#旅行”和“#旅遊”,“#啟發”和“#啟示”這些類似的標籤會導致分類繁複而臃腫,長期下來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Thumbnail
你有在使用卡片和筆記系統嗎?這是一種強調有效連結和處理知識的知識管理系統 因為Notion沒有視覺化的連結與白板,所以其實我曾經嘗試過使用其他軟體 最後還是回來Notion 加上自動編號之後,目前這個模板讓我寫作輸出的時候輕鬆很多 只需要專注地寫下所有想法跟收集來的摘要,最後簡單排序就能組成文章了!
Thumbnail
你有在使用卡片和筆記系統嗎?這是一種強調有效連結和處理知識的知識管理系統 因為Notion沒有視覺化的連結與白板,所以其實我曾經嘗試過使用其他軟體 最後還是回來Notion 加上自動編號之後,目前這個模板讓我寫作輸出的時候輕鬆很多 只需要專注地寫下所有想法跟收集來的摘要,最後簡單排序就能組成文章了!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它將筆記拆分成小的知識點,讓您更輕鬆地紀錄和檢索。這篇文章介紹了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思想、四大優點,以及Heptabase和Obsidian兩款受歡迎的數位筆記工具,並通過實際案例呈現了卡片盒筆記法的具體應用。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非常實用的知識管理工具,它將筆記拆分成小的知識點,讓您更輕鬆地紀錄和檢索。這篇文章介紹了卡片盒筆記法的核心思想、四大優點,以及Heptabase和Obsidian兩款受歡迎的數位筆記工具,並通過實際案例呈現了卡片盒筆記法的具體應用。
Thumbnail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讀《卡片盒筆記》,如何 30 年寫 60 本書的底層邏輯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Thumbnail
01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種對自己的想法存檔和構建研究結果的技術。 02 卡片盒筆記法將檔案作為科學工作與創意寫作的記憶輔助和創意生成器。 03 學生常見的三種輸入輸出工作:考試準備,文獻研究,參考文獻管理。 04 學期開始時,教授總是會提供一份多頁的閱讀清單,但準備考試時,你的注意力只會集中在講
Thumbnail
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 專注在寫作上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區別看似不錯以及真正優質的論點 卡片盒筆記讓人可以專注在思考上,而不是記憶 關於寫作,你需要知道這些 處理複雜度的最好方式,就是盡量讓事情愈簡單愈好,只遵守幾個基本原則 改變工作習慣,會經歷一段一直回想到舊有模式的時期 成功並不是靠著強大
Thumbnail
寫下來是唯一重要的事 專注在寫作上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區別看似不錯以及真正優質的論點 卡片盒筆記讓人可以專注在思考上,而不是記憶 關於寫作,你需要知道這些 處理複雜度的最好方式,就是盡量讓事情愈簡單愈好,只遵守幾個基本原則 改變工作習慣,會經歷一段一直回想到舊有模式的時期 成功並不是靠著強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