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想討論「關鍵字」的用處與如何讓筆記推促進一步地「探究」的問題。
- 根據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所定義108課綱中「探究與實作」課程的目標,明確地將學生視為「主動建構知識的探究者」,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呼應核心素養的理念」(https://ghresource.mt.ntnu.edu.tw/nss/p/BiologyApproach06)。
- 「獨立思考」、「問題解決」、「自主學習」的能力,其主體都是學生,而這意味著學生必須先了解自己對什麼問題感到興趣,如何為自己所感興趣的問題設定可執行的探究步驟,從而展開以自己所提出之問題為核心的延伸學習。在此「探究與實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知識建構的經驗,且若能將這樣的經驗轉化為習慣,或許就能夠在當前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中,建立一套屬於自己的處理資訊的流程,而這個流程的目標即是建構知識。
- 本文基於授課教師在教學現場與學生互動的經驗,擬從「如何處理自己所閱讀到的資訊」的角度來探討知識建構過程的一個環節:如何為資訊設定「關鍵字」,以使收集資訊的動作能夠成為推促學習的可能動力。
如何選擇關鍵字
- 在教學現場中,筆者讓選修通識課程的大學生練習如何為一個文本段落設定「關鍵字」的簡單問卷調查。
- 問卷調查中關於「關鍵字」的選項,預先設定以「文本內出現的字詞」為主。
- 這樣做的目的是在於凸顯我們平常可能是從「分類或歸檔這份資訊」的角度來思考如何收集資訊的習慣,但卻沒有反問自己未來可能會「如何使用這份資訊」。
- 「關鍵字」需要有脈絡性,脈絡性是使得特定字詞具有意義的關鍵
- 從上述引用《卡片盒筆記》一書中的這個段落來看,作者其實是反對寫作活動以「腦力激盪」開始,而建議以平常所累積的筆記作為寫作的基礎。
-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腦力激盪」、「筆記方法」是最多人勾選的項目。以下討論為這份資訊設定這兩個關鍵字所可能產生的問題
- 如果這段文字的「關鍵字」被設定為「腦力激盪」,那麽,在未來回顧這則筆記時,可能會誤以為這份資訊是關於「腦力激盪」的定義,或是「與腦力激盪有關的資訊」,而無法在第一眼看到「關鍵字」時,就知道作者的用意。
- 如果這段文字的「關鍵字」被設定為「筆記方法」,那麽,在未來回顧這則筆記時,有可能會因為「筆記方法」這個「分類」所涵蓋的範圍過大,而難以快速地看出這份資訊的要點。
改從「如何使用這份資訊」的角度來設定「關鍵字」
- 若將「關鍵字」作為一種「促進思考的提示」,那麽,它必須要能夠「讓我們想到更多的問題」,從而有助於我們做進一步的探索。
- 所謂「探索」,需要先反問自己:「我對什麼樣的問題感興趣?」或者也可以這樣問自己:「如果我對任何問題都不感興趣,那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並且紀錄下這份資料?」
- 當我們這樣反問自己時,其實我們也就是在問:「當我覺得這份資料很有趣,或者感到共鳴時,理由是什麼?」
- 倘若我要將將在這份資料中感到共鳴或有興趣的問題設定為「關鍵字」時,我可能會以如下的詞語來作為關鍵字,且可能不會僅以單一字詞來設定
關鍵字的目的在於促進思考
若就以上第一點來看,不同於將關鍵字設定為「腦力激盪」的效果,而是改為「腦力激盪的缺點」,那麼,當我看到「腦力激盪的缺點在哪裡」時,我就將「腦力激盪」放在一個問題脈絡中,而這有可能引發我進一步地去思考相關問題。
- 「腦力激盪」究竟是什麼?(定義問題)
- 「腦力激盪」的什麼原理可能會限制好的想法的產生?
- 好的想法產生的過程可能是什麼?
- 頂尖的作家或創新者如何產生好的想法?
- 如果我也想要產生好的想法,那我可以怎麼做?
學習的目的
- 學習的目的不只在於「記憶」,更在於「探究未知」。所謂「未知」,可以是推進人類的知識深度,也可以是對於自己感興趣、但有待解答的問題。從我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學習大概都屬於後者居多。
- 中學階段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其目的就在於讓學生練習「研究」的過程,而這其中必然包含反問自己究竟對什麼問題感興趣,以及如何將自己所搜集到的資料被轉化為推動「探究問題」的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