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在里斯本:聯展的創作策展紀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Prisma的駐村系統內,每一個月會舉辦一次當期藝術家的聯合展覽,為了能讓作品待在牆上久一些,這個月的開幕選在自由紀念日前一天,也就是4月24日的晚上。

說到底我4月8日才落地啊!

剛開始覺得很趕,但是也覺得或許就是因為十分緊湊,大家都很盡力地將許多精力放在作品之上。

我自己很享受後來一個星期在工作室裡當大家都在做作品時的擁擠跟熱鬧,也會因為彼此的討論,鼓勵,互相評圖,分享而產生許多新的激盪,這樣的過程讓我覺得十分過癮。

陸續進行著大量的速寫,不論是城市或是咖啡廳都好

陸續進行著大量的速寫,不論是城市或是咖啡廳都好


這段期間除了平日的插畫工作之外,我畫了大大小小的壓克力畫作,在里斯本各處的速寫,以及一張小小的拼貼。

這次的每一張作品都沒有任何的計畫,讓自己在安定的環境裡專心地和當下還有自己相處,去體會也體驗時間,去感受每一份對話。說到底就也是好奇自己在這樣的自由裡,還能遇見什麼,學到什麼。因此每一張作品對我而言都是這裡,都是現在。


以下是目前有展出的作品創作記錄,因為想要盡可能的誠實,如果有些流水帳也就只能自己包容自己了。


初步色塊的樣貌、面對粉紅色發呆的自己、以及漸漸找到細節的樣子

初步色塊的樣貌、面對粉紅色發呆的自己、以及漸漸找到細節的樣子

《只是想要塗滿粉紅色而已》

第一張作品來自於第一趟美術社之旅之後,當時什麼都沒有想法的狀態下,想說先將畫布塗滿即可,又在隔天刷上了底色,長出了色塊,才在腦中漸漸地有了想要去的方向。


每一個決定都十分地當下,沒有什麼太多明確的理由,盡情的用自己本來擁有的邏輯跟元素和畫布互動,像是這裡想要出現植物,這裡需要出現燈串,這裡想要畫上一叢花。

也是在這叢花畫完之後,忽然對於自己窩在小小的範圍進行很細緻的筆觸刻畫這件事情感到無趣而決定拆開巨大的畫布,讓「想用手臂畫畫」這件事情得以成真。


在畫這張圖的過程中,才理解到原來刷滿不同的底色對於我來說是一個很適合處理以往面對乾性媒材和現在壓克力媒材之間畫面上的一個和解。

就算最開始刷出來的底色和後面想要呈現的東西沒有關聯甚至會被完全蓋過去,但是其中對於疊上去的顏色選擇,以及產生的氛圍卻有許多推動的可能。

努力填滿巨大畫布的我、第二層顏色之後的色塊、在陽光下確認顏色的時候

努力填滿巨大畫布的我、第二層顏色之後的色塊、在陽光下確認顏色的時候

沒有入山的路,這就是我眼前的時間

《入山的路》

作為第二張開始繪製,也是最早完成的作品,入山的路是一張40F的畫作。

最開始選擇這麼大的畫布,是因為我想要知道自己面對這麼大的畫布時會成為什麼樣子。


當畫布大的時候真的好累(笑)光是塗滿第一層手臂就酸了,然後每一次想要做些什麼事顏料就會呼嚕呼嚕地不停地消失。

但也不得不說當顏色是如此完整而巨大的呈現在眼前時,和過往想像中的樣子,小畫面中的樣子又完全不一樣了。

很像是看到更廣闊的天空的那個當下,理解世界還能再更大的時候的那種感動,只是這次有一部分是從自己手中創作出來而已。


我憑著印象將像是屋頂一般的形狀疊在畫面上,一直到3/2的時候,忽然之間腦中出現了一些字句:

「這座山上必須下雨

於是這座山上有了湖泊

於是這座山上有了瀑布


沒有入山的路

這就是我眼前的時間」

當下的我喃喃自語,在將這些字句寫下來之後,心底忽然變得很滿,很想哭,也很清楚這就是我想要去的方向。


剩下的路是逐步清楚也經過設計的,包括光線裡的粉紅色,層層堆疊的雲朵,閃閃發亮的雨滴,以及在山裡湖泊中的那一艘小船。


我很喜歡寫字,雖然文筆很簡單,但是非常喜歡將想法落實成文字的那個瞬間,也很喜歡畫面跟文字互動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自己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無論抽象或是具象的作品,那些無止盡的自我對話都令人無法自拔啊。


入山的路完成的樣子和比例尺、自畫像和新的藍色打底畫布、站著用大筆刷點上顏色的我

入山的路完成的樣子和比例尺、自畫像和新的藍色打底畫布、站著用大筆刷點上顏色的我

能夠紀錄這樣的當下,便是我存在的本質

《自畫像/存在》

自從上次作品分享之後,我跑去美術社抱了整卷的畫布回來, 想要嘗試將畫布貼在牆壁上直接畫的做法。也是在這個時候想要畫一張自畫像。


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和自己進行了一次為期30天的自畫像挑戰,媒材主題不限,但就是要看著當下照片/鏡子裡的自己,好好地畫下來。

每一天的自畫像讓我不得不用最誠實的眼光看著自己,也在忙碌的日子裡盡力的在每一天裡有至少10-30分鐘的時間和顏色相處。我自己覺得也因為這樣的過程,我對於光線打在自己臉上的觀察變得更細緻,也對於自己的臉部變化更熟悉。


因此在這張作品裡我也只是想要表達最當下的自己,能夠紀錄這樣的當下,便是我存在的本質。

某個當下和作品們的合影、累積期間的進程

某個當下和作品們的合影、累積期間的進程

《累積期間》

接在自畫像之後,理解了自己對於現在/這裡的延伸是存在本質之後,接下來想要畫的作品是兩張曾經出現在腦中的草圖,一是長得很高的樹,一是向下延伸而精彩也色彩斑斕的根,於是裁了兩張相對長的畫布貼在牆上。


在一次藍綠色剩太多的情況下,將顏料或著大罐的米白色,扎實的塗滿了整張畫布。

那樣的藍色太像是天空,太乾淨,太刺眼,瞬間我對於這張畫布上該出現什麼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可能也是在這個瞬間忘記了本來對於長出大大的樹的想像。


剛好那陣子的手臂很痛,好幾天連拿手機都不太舒服,後來在面對這張畫布時,便是用手邊最大號的圓刷將各式各樣的顏色累積在畫布之上。

當更多的顏色被刷在畫布上,那些混亂的筆觸融合出的顏色,以及大小不一的不規則色塊,逐漸地讓這張作品的存在變得合理。


展覽前的一個週日晚上,大家都已經回到宿舍休息,我自己一個人留在工作室,沒有再畫些什麼,就是靜靜的坐在這張畫布之前,看著他,把每一個角落產生的問題都寫下來。

「這裡必需有深色在這些色塊之後嗎?」「那像是光,光線重要嗎?」「為何我懼怕著中間?」

還有很多無止盡的問題都被快速地寫在大本子上。

大部分的問題最終都沒有解答,但是卻建立了我完成他的想像。


我很喜歡這張作品,不論是因為不熟悉的尺寸形式讓構圖上產生了新的自由,巨大的筆刷和顏料互動在畫布上的成果讓人驚喜,以及他實在地展現出時間累積進程和作品之間的關係,那些毫無頭緒,到中期的迷惘,到最後的完成都如此美麗而誠實。

過往在面對大張畫布時總覺得畫出來的東西和世界格格不入,直到最近經歷了毫無規劃直接在畫布上作畫的過程,才理解到過去很多時候我都只是想要將小張的草圖速寫放大到大畫布上,那種感覺就像是在講另一個語言時,先用熟悉的中文在腦中放送一遍,再翻譯出口。但事實是我說英文是完全不用經歷腦內翻譯的,就連再說其他語言,只要會說的單字我都會盡量已那些語言作腦內思考的聲音而直接說出口。或許也是因為直接面對大張的畫布和顏料,少了翻譯以及放大的過程,產出來的畫面都讓自己覺得更加能同理以及喜歡許多。

右下角是已經上過第一層顏色的畫布、憑著肌肉記憶畫的屋頂、接近最後的樣貌

右下角是已經上過第一層顏色的畫布、憑著肌肉記憶畫的屋頂、接近最後的樣貌

明天是滿月呢,我們來畫滿月吧。

《因為今天是滿月的緣故》

在前面幾張作品的進程中間,也曾經因為一度毫無頭緒,又或是想要把當時剩下的顏料用完,而用隨便亂塗的手法開了一張新的畫布。

展覽開幕前兩天的星期一晚上,可能是因為群體混雜的賀爾蒙作祟吧,幾個女生都呈現一股意興闌珊的不快樂,聚在其中一位藝術家的房內喝酒。

在彼此好好地分享當下的焦慮跟生氣後,Esrin和Emily訂了poke bowl做宵夜,而我則負責將第二瓶粉紅酒冰到冰箱裡去。

這樣的聚會在什麼時候結束已經不記得,只記得我們一起看著窗戶外面的月亮,說到,啊,明天是滿月呢,我們來畫滿月吧。


於是早上起床時的第一個念頭便是到工作室畫一輪滿月,本來的底色忽然因為像是樹梢而合理,也在直覺之下畫了大大小小的屋頂,那些是來自於前天在山頂上看著城市風景速寫時的肌肉記憶。

很喜歡這顆月亮,也很喜歡屬於自己的山邊城市風景。

每一個筆觸都是這兩個星期以來的成長,好像所有體驗和累積都在這一刻回到一個畫面之中。

整理想要展覽的作品的時候

整理想要展覽的作品的時候

放在地板上的作品、大家的作品進行排列組合、最後中間牆壁的樣貌

放在地板上的作品、大家的作品進行排列組合、最後中間牆壁的樣貌

開幕當天下午的時候Batu如約來到工作室,和大家一起討論作品呈現方式以及順序。

他在大家各自作品裡的畫面中找到線索和連結,打散在重新組合在一起。

首先先選出了最有關聯性的作品放在最中間的牆,比從其中在延伸出去各個牆面要放哪些作品。

不停地在視覺,顏色,大小,內容中找到對話以及平衡。


「因為有些人的作品很巨大,如果各自獨立集中的話,整體會看起來像是一個人的個展。」

「但事實上你們一起經歷過這段創作的期間,讓這些作品彼此對話,更能夠理解到這段時間產出的和領性。」


過往大多是處理自己的個展,或是畫面性質相近的合作聯展,和另外三位視覺風格語氣截然不同的藝術家的作品混搭在一起,這樣的方式是我從來沒有想過也沒有經歷過的。

於是視覺的多元,個體的獨立,以及身為群體的一部份的我們,也都被完整的呈現在這次的聯展之中。

展覽的另一個角落、非洲之夜還有另一個音樂活動的樣子

展覽的另一個角落、非洲之夜還有另一個音樂活動的樣子

在展覽開幕之後

展覽開幕之後大家都呈現一種忙後的筋疲力盡,連我在內的大家都呈現一股慵懶的情緒。

我和Josh參加了週四自由紀念日的大遊行,也和大家在週五晚上時在工作室的非洲音樂之夜跳舞。

音樂很美,那些生命跟愛還有一起跳舞的人們都很美。

也因為自己的作品能成為這個畫面的其中一部分而感到感動。


在其中一個午後,我抱著速寫本到一個沒有去過的咖啡廳,給自己一段寫寫畫畫的時間,一邊思考著已經完成的作品,已經擁有的顏料,一邊決定好接下來想做的企劃。

企劃先讓我保密一下,但是整體而言讓我很興奮,也很期待,期待回到工作室裡畫畫的日子,也期待在里斯本待著的剩下的這一個多月。

心底還是充滿著感謝,能夠存在在此時此刻,真的是困難而美好的事呢。



駐村地點:Prisma Estudio, Portugal

我的Instagram:cincin.illustration

最近嘗試用自己的速寫、實驗的東西剪了很多的reels,大部分都放在instagram上,歡迎追縱,可以更即時的看到在里斯本的創作生活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的日子裡顏色很多》 ft. cincin chang
34會員
8內容數
cincin是一個插畫家,擅長移動,也擅長躺著。 試著在宇宙裡找到一個適合承載腦內文字的空間,於是《我的日子裡顏色很多》自此存在。
2024/09/27
「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會掏出紙筆將眼前的景色畫下來」 這兩年總覺得自己和台北城南這塊土地有許多有趣的緣分,除了在廈門街滿滿教課、時常因為合作需要去國語日報開會之外,也陸續在生活在他方、河神的丸子等地舉辦了自己的個展《時間的中心》,以及和朋友的聯展《關於界線》等。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再重新審視自
Thumbnail
2024/09/27
「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就會掏出紙筆將眼前的景色畫下來」 這兩年總覺得自己和台北城南這塊土地有許多有趣的緣分,除了在廈門街滿滿教課、時常因為合作需要去國語日報開會之外,也陸續在生活在他方、河神的丸子等地舉辦了自己的個展《時間的中心》,以及和朋友的聯展《關於界線》等。 去年年底,今年年初再重新審視自
Thumbnail
2024/06/06
作為一名藝術家在里斯本的旅行經歷成為了創作的靈感與起點。在這篇文章中,藝術家將自己在里斯本的散步、咖啡廳體驗、設計企劃等內容展現出來。展覽主題以「孤島意識」為核心,透過藝術品揭露身份和集體意識的創作,呈現了藝術創作對於自我認知和存在主義的對話。
Thumbnail
2024/06/06
作為一名藝術家在里斯本的旅行經歷成為了創作的靈感與起點。在這篇文章中,藝術家將自己在里斯本的散步、咖啡廳體驗、設計企劃等內容展現出來。展覽主題以「孤島意識」為核心,透過藝術品揭露身份和集體意識的創作,呈現了藝術創作對於自我認知和存在主義的對話。
Thumbnail
2024/04/15
回顧這個星期在駐村的創作生活,迷惘、自我對話、實驗、創作,探索充滿好奇心的時空,大面積空白的牆壁和畫布成為創作的起點,快節奏的生活、參與各種藝術活動,也讓自己的創作得以自由發展。
Thumbnail
2024/04/15
回顧這個星期在駐村的創作生活,迷惘、自我對話、實驗、創作,探索充滿好奇心的時空,大面積空白的牆壁和畫布成為創作的起點,快節奏的生活、參與各種藝術活動,也讓自己的創作得以自由發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爲什麽還每天匯報自己幹什麽? 大家也許很奇怪,不用連休息都每天出post來匯報吧?我只是想以這個為動力來支持自己,並記錄一下如果一人工作室,來製作MV、有聲小説,並慢火經營Youtube頻道等的創作日志。 也希望大家真切感受到,所謂的創作並不如大家所見,很快就能完成的一個過程。從策劃到出成品
Thumbnail
爲什麽還每天匯報自己幹什麽? 大家也許很奇怪,不用連休息都每天出post來匯報吧?我只是想以這個為動力來支持自己,並記錄一下如果一人工作室,來製作MV、有聲小説,並慢火經營Youtube頻道等的創作日志。 也希望大家真切感受到,所謂的創作並不如大家所見,很快就能完成的一個過程。從策劃到出成品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分享心得 之所以在1300篇創作時分享心得中向各位報告,純粹是想讓大家了解文創工作者的辛苦。在沒有成功之前,這是一段絕對的寂寞和孤獨的旅程。文創工作者的生活常常伴隨著無數的挑戰和困難。創作過程中,靈感的枯竭、創意的瓶頸以及對作品的自我懷疑,都是每天要面對的現實問題。每一篇文章、每一幅畫作、每一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當創作者開始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策展——摘選高品質的內容、組織結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在資訊過載的今天是很棒的創作方式。
Thumbnail
策展——摘選高品質的內容、組織結構、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在資訊過載的今天是很棒的創作方式。
Thumbnail
藝術創作源自內心的呼喚,但藝術家面臨金錢、時間、家庭等問題。本文提供藝術家實用建議,包括列出興趣清單、制定財務計劃、藝術家的時間管理等,希望能幫助藝術家實現創作夢想。
Thumbnail
藝術創作源自內心的呼喚,但藝術家面臨金錢、時間、家庭等問題。本文提供藝術家實用建議,包括列出興趣清單、制定財務計劃、藝術家的時間管理等,希望能幫助藝術家實現創作夢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藝術家在Prisma駐村的創作日記。文章描述了藝術家在里斯本的創作過程以及作品的實驗性質。藝術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靈感、畫作的創作記錄、以及個人感悟和成長。文章充滿了對創作和生活的熱情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藝術家在Prisma駐村的創作日記。文章描述了藝術家在里斯本的創作過程以及作品的實驗性質。藝術家分享了自己的創作靈感、畫作的創作記錄、以及個人感悟和成長。文章充滿了對創作和生活的熱情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簡單的開啟創作旅程,在旅程中一步一步裝備好自己。與你分享我走過的路,沿路上的風景和收獲。
Thumbnail
簡單的開啟創作旅程,在旅程中一步一步裝備好自己。與你分享我走過的路,沿路上的風景和收獲。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Thumbnail
是紀錄我所追求的旅程。 圍繞著插畫、設計、美好的事物、熱情...,所有令人引發深刻感想的事物。 不斷追求能持續創作的自己,在當下所有的進程都是緩慢的,時間線如果拉長,回頭一看可能也不記得自己實際上多努力或哪個時間點怠慢了,這些過程是成就未來的養分,也希望分享給他人時產生的共鳴能有新的碰撞與感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