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主義』對企業用人的十大傷害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真正的難題不在於接受新的想法,而在於擺脫舊的想法。”~ 英國經濟學家 凱恩斯 Keynes

定義說明

學歷主義,也稱為”學歷偏見”或”學歷歧視”,是指企業在招聘和晉升過程中,過度依賴學歷作為評估個體能力和潛力的主要標準。這種做法過分強調學習成就作為職業成功的預測指標,而忽略了個人的實際技能、工作經驗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學歷主義也可能導致對非傳統教育背景人士的不公平對待,從而忽視了那些可能透過非正式教育途徑獲得豐富技能和經驗的人才。

歷史發展 

學歷主義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工業化初期,那時企業為了快速篩選並識別具備必要的文化水準和專業知識的員工,依賴學歷作為一種簡單而有效的篩選工具。這一做法在當時或許合理,因為學歷往往與某些基本技能和知識水準相關聯。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結構和經濟條件發生了變化,教育水準普遍提高,學歷主義逐漸暴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這不僅阻礙了真正基於能力和表現的人才晉升,也限制了企業發掘和利用多元化人才的機會。

學歷主義雖然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作為篩選工具,但過度依賴則可能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企業應更加關注候選人的實際能力和潛力,以促進創新和多樣性,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如同美國商業大亨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言:“在聘用時,尋找智慧、能量和誠信。如果他們沒有最後一項,前兩項會殺了你。”這提醒我們,在評估候選人時,應超越學歷的狹隘界限,全面考量其綜合素質和個性特徵。這種全面性的考量不僅有助於建立一個公正、包容且具創新能力的工作環境,還能使企業更加靈活地應對未來挑戰。

學歷主義的問題時常反映在社會新聞中,例如多次被報導過的"招聘歧視"事件,這些事件凸顯了社會對於教育公平的深刻關注。學歷主義在企業用人過程中有其深遠的影響,不僅可能造成人才錯配,還可能導致企業整體工作氛圍與企業文化的扭曲。

對企業用人的十大傷害

學歷主義對企業用人的影響可以分為三大類:人才管理問題、組織效率問題以及企業形象與社會責任問題。每一類別中的問題都進一步削弱了企業在全球競爭市場中的持續發展能力。

人才管理問題

   1.才能錯配:學歷主義導致企業可能忽視或錯過那些學歷不高但具備出色能力和創新思維的人才。這種策略錯誤阻礙了企業從多元才能池中挖掘真正有價值的人才,從而限制了其創新與競爭能力的提升。

   2.創新能力受限:過分依賴學歷作為人才選擇的主要標準,企業可能會忽略那些學歷不符但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候選人。這種狹隘的招聘視角妨礙了企業擁抱創新思維,減少了從非傳統角度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3.員工流動率提高:當員工認為學歷主義影響其職業發展時,他們可能會尋求其他更加公平評價其能力和表現的工作機會。這導致企業人才流失增加,尤其是那些高潛力的員工,從而影響企業的長期穩定與成長。

4.員工激勵問題:當員工認為晉升和發展機會主要依賴於學歷而非其實際表現和貢獻時,可能對工作感到沮喪,進而影響其工作熱情和效率。

組織效率問題

   5.多樣性缺失:缺乏背景和文化多樣性的工作團隊,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會受限。多樣性是推動創意和有效團隊合作的關鍵,學歷主義削弱了這種多元化的發展,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6.培訓成本增加:由於過度重視學歷所帶來的技能不匹配,企業不得不在員工入職後投入額外的資源進行技能培訓。這不僅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延遲了新員工的工作效率。

   7.組織彈性受阻:學歷主義可能使企業在面對市場和技術快速變化時的適應能力受到限制。企業需要快速反應和學習新技能的能力,而過度依賴學歷可能導致缺乏這種靈活性。

企業形象與社會責任問題

   8.公平性問題:過度依賴學歷作為評價標準可能對那些來自非主流教育背景的候選人造成不公平待遇,這不僅違反了職業公平的原則,還可能觸犯相關的法律和倫理問題。

   9.社會責任缺失:過分強調學歷可能使企業忽視其對社會公平和平等的責任。這種偏見可能削弱公眾對企業的信任和支持,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強調透明度和公正性的背景下。

   10.品牌形象損害:若公眾認為企業僅重視學歷,可能會對企業品牌形象產生負面影響。這種觀感尤其在創新行業中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行業特別需要廣泛和多元的思維來推動發展。

通過重新評估和調整人力資源策略,企業應致力於促進更加公正和全面的人才評價機制,以建立一個具有競爭力、創新和包容性的工作環境。這不僅有助於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還能夠提高企業的社會聲譽和長期穩定發展。

質疑與解答

著名管理學者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曾言:「真正的能力無法僅通過文憑來衡量。」這句話反映了對學歷主義態度的深刻批判。有趣的是,學歷主義的弊病大家似乎也不難察覺,但為什麼學歷主義還是在企業界頗為盛行呢? 關於這個疑問,我的看法是 : 雖然學歷主義忽視了實踐技能和創造力的重要性,但一方面,學歷作為一種標準化的評估工具,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公平性,確保候選人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從成本考量,相較於其他評價方法,學歷可以說是最為明確與低成本的評價分類模式。

改進策略與方案

當企業在面對學歷主義所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時,可以考慮採取一系列更加全面和創新的策略來改進其人力資源管理,以更好地評估和發掘人才的真正潛力。以下是一些推薦的策略和方案:

1. 多元化評估方法:

企業應當擴展其評估候選人的標準,除了考慮學歷之外,更應該深入瞭解候選人的專業技能、實際工作經驗、參與過的項目成果,以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通過實務測試、情境模擬和行為面試來評估候選人的實際工作表現。

2. 實施無偏見招聘:

為減少招聘過程中的偏見和主觀性,企業可以實施匿名化的簡歷評估和結構化的面試流程。這包括去除簡歷中的姓名、年齡、性別和學歷資訊,並使用標準化問題來評估所有候選人,以確保每位候選人都在公平的環境下被評估。

3. 培養內部人才:

積極推動內部培訓和職業發展計劃,幫助現有員工提升他們的技能和職業素質。這不僅有助於減少對外部招聘的依賴,還能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和忠誠度,並逐步建立一個更加專業和多元的工作隊伍。

4. 強化組織文化:

建立一種企業文化,其中重視個人的能力和實際表現,而不是過度依賴學歷作為人才評估的唯一標準。通過內部宣傳、培訓和領導力的榜樣作用,強調能力和成就的重要性。

5. 進行持續的反思和改進:

企業應定期檢視和評估其招聘和晉升政策的實際效果,確保這些政策能夠真正反映公司的多元化和包容性目標。這包括從多方面收集反饋,分析數據,並根據需要做出調整,以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和提高整體組織效能。

兩個實例

通過這些策略,企業不僅能提高公平性和效率,還能為所有員工創建一個更有支持感和歸屬感的工作環境。因為這種環境是促進創新和長期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例如Google就曾公開表示,學歷不再是他們評估候選人的重要指標,他們更重視實際技能與創新思維。而創立Tesla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也明確指出,對於許多職位,公司更應該注重候選人的經驗和問題解決能力,而非學歷背景。拋開學歷主義的桎梏,並全面評估人才的實際能力,將使企業更具競爭力和適應性,進而在日益變化的全球市場中脫穎而出。正是企業在招聘實踐中應當追求的目標。

社會責任與企業倫理

更重要的是 : 企業在選擇放棄過度依賴學歷作為主要評價標準的同時,也展現了對社會責任的認識和承擔。這表明他們不僅追求利潤最大化,同時也關注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力求為所有潛在員工創造平等的機會。這種態度對於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和客戶忠誠度是非常有利的。同時,透過破除學歷的界限,企業能夠激發更多的創意和創新。因為來自不同的學習和生活背景的員工,更能夠帶來多樣化的想法和觀點,這為解決複雜問題提供了更寬廣的視角和更創新的策略。

結論與策略性洞見

在當今這個強調知識與技能的時代,企業必須從新的角度審視並調整其人力資源政策,以更公正且有效的方式評估個人的能力和潛力。這種改變不僅展現了對個體能力的公平評價,也是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正如著名導演及慈善家史蒂芬·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所強調的:“一個人的價值,應該基於他的成就,而非出身。”此外,蘋果公司創辦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也提出:“人應該以其所做的事情來評價,而不僅是其學習的方式。”這些觀點應成為企業在評估候選人時的核心理念,鼓勵超越傳統的篩選標準,尋找能夠真正推動組織發展的人才。當企業對其招聘和評估標準進行調整時,不僅可以提高員工的工作滿意度和忠誠度,還可以大幅提升組織的整體表現和競爭力。這種策略轉變同時也增強了企業對外的吸引力,尤其是對那些在尋求職業機會時期望獲得平等和公正待遇的求職者來說,顯得尤為重要。這不僅是對個體公正的體現,也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策略的一部分,有助於創建一個更加包容和多元化的工作環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幸福與尊敬是人類普世價值,但可能不適合作為企業使命核心。原因有五:過於抽象主觀、多樣性期望歧異、與商業目標關聯性低、執行挑戰、形成過度正面的文化。企業使命應具體可執行,與業務目標直接相關,幸福與尊敬更適合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失敗是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結果。本文嘗試將失敗分為十個層次~從小失誤到終極失敗。失敗會對個人、團隊和組織產生影響。它可能導致沮喪、損害士氣、蒙受財務損失等,但也可能成為成長、反思和改革的契機。也許失敗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應對挑戰、珍惜成功。
    • 日本四大商社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既是追求商業利益的企業,同時也是國際政治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在地緣政治的挑戰中尋找平衡,如何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貢獻於全球的和平與繁榮,是一個持續觀察和思考的課題。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HR需要具備採購職能,以提升企業內部運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 人資管理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連,因此採購職能成為人資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採購職能包括需求分析、市場調查、評估議價、合約管理以及績效管理。 HR為提升採購職能,需要刻意參加相關課程訓練、閱讀書籍、向專業人士請教以及累積實務經驗。
    「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幸福與尊敬是人類普世價值,但可能不適合作為企業使命核心。原因有五:過於抽象主觀、多樣性期望歧異、與商業目標關聯性低、執行挑戰、形成過度正面的文化。企業使命應具體可執行,與業務目標直接相關,幸福與尊敬更適合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失敗是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結果。本文嘗試將失敗分為十個層次~從小失誤到終極失敗。失敗會對個人、團隊和組織產生影響。它可能導致沮喪、損害士氣、蒙受財務損失等,但也可能成為成長、反思和改革的契機。也許失敗並非一無是處。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應對挑戰、珍惜成功。
    • 日本四大商社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既是追求商業利益的企業,同時也是國際政治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在地緣政治的挑戰中尋找平衡,如何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貢獻於全球的和平與繁榮,是一個持續觀察和思考的課題。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HR需要具備採購職能,以提升企業內部運作效率與員工滿意度。 人資管理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緊密相連,因此採購職能成為人資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採購職能包括需求分析、市場調查、評估議價、合約管理以及績效管理。 HR為提升採購職能,需要刻意參加相關課程訓練、閱讀書籍、向專業人士請教以及累積實務經驗。
    「無知比知識更常孕育自信。(Ignorance more frequently begets confidence than does knowledge.)~出自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所著的《人類起源》(The Descent of Man)一書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青少年為什麼會拍攝性私密影像?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討論拍攝性私密影像的行為?影像外流對孩子及家庭會有什麼影響?同時提供避免孩子在處理事件時的二次傷害的建議。
    Thumbnail
    💐開始於結束之後的故事 最近開始看《葬送的芙莉蓮》的動畫,改編自原作山田鐘人,作畫阿部司的同名漫畫。一部平淡卻很有餘韻的動畫,圍繞的主題是「離別」。看動畫圖片的時候,以為是又是組一個team冒險的那種故事,結果第一集故事是魔王已被打敗,以「冒險的結束」作為開始。 一起花了10年冒險打敗魔王後人
    Thumbnail
    陸陸續續接案了這些年,對於「出版」一事,過去我總只關注於實務的操作:企劃、編輯、翻譯、校對、處理資料、排版、設計⋯⋯雖然追蹤了一些出版相關的臉書粉絲專頁,也偶有聽聞業界趣聞,但讓我說點出版相關的歷史,我的腦內還真的毫無框架,無從說起。 《出版島讀》便是為此惑而生。
    ※放下擔憂的重擔,成為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賽斯觀點強調放下擔憂的重擔,成為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釋放擔憂和負面情緒,轉而擁抱樂觀主義的心態。這種心態將我們的焦點放在積極的方面,相信事情會有好轉的可能性,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機會。 放下擔憂的重擔意味著不讓擔憂和恐懼佔據我們
    Thumbnail
    學習歷程檔案的初階樣貌, 適合尚在高一,對於學習歷程還在散點狀學習階段的同學 讓點狀的成果作品,向外拉為線狀的學習思索 而若進到了高二,則可以有以下的中階版可以參考。
    Thumbnail
    讀這本書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通常我們讀書可能是為了看看某些新觀點,或者學習自己還不懂的東西,但這本書我看的時候,是在印證我自己想的東西,同時補充更多學術資料。 簡單說,作者所說的東西,其實我已經歸納出同樣結果了,只是我沒有做這種學術性研究,而是在大量閱讀與思考中,自己得出同樣結論。 當然,自己猜想就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自由” 在疫情下面臨諸多限制,而於疫情下反思自由主義更成為一項課題。龍應台基金會4月11日舉辦思沙龍講座邀請中研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錢永祥,在民粹浪潮、疫情改變國際秩序的情況下以《艱困時刻中思考自由主義:我的樂觀與悲觀》為題,分享他對於國際局勢以及台灣社會內部的看
    Thumbnail
    Hi 我是 VK~ 在 8 月底寫完〈探索 AI 時代的知識革命:NotebookLM 如何顛覆學習和創作流程?〉後,有機會在 INSIDE POSSIBE 分享兩次「和 NotebookLM 協作如何改變我學習和創作」的主題,剛好最近也有在許多地方聊到關於 NotebookLM 等 AI 工具
    Thumbnail
    國泰CUBE App 整合外幣換匯、基金、證券等服務,提供簡便、低成本的美股定期定額投資解決方案。 5分鐘開戶、低投資門檻,幫助新手輕鬆進軍國際股市;提供人氣排行榜,讓投資人能夠掌握市場趨勢。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青少年為什麼會拍攝性私密影像?家長該如何和孩子討論拍攝性私密影像的行為?影像外流對孩子及家庭會有什麼影響?同時提供避免孩子在處理事件時的二次傷害的建議。
    Thumbnail
    💐開始於結束之後的故事 最近開始看《葬送的芙莉蓮》的動畫,改編自原作山田鐘人,作畫阿部司的同名漫畫。一部平淡卻很有餘韻的動畫,圍繞的主題是「離別」。看動畫圖片的時候,以為是又是組一個team冒險的那種故事,結果第一集故事是魔王已被打敗,以「冒險的結束」作為開始。 一起花了10年冒險打敗魔王後人
    Thumbnail
    陸陸續續接案了這些年,對於「出版」一事,過去我總只關注於實務的操作:企劃、編輯、翻譯、校對、處理資料、排版、設計⋯⋯雖然追蹤了一些出版相關的臉書粉絲專頁,也偶有聽聞業界趣聞,但讓我說點出版相關的歷史,我的腦內還真的毫無框架,無從說起。 《出版島讀》便是為此惑而生。
    ※放下擔憂的重擔,成為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 賽斯觀點強調放下擔憂的重擔,成為無可救藥的樂觀主義者。這意味著我們要學會釋放擔憂和負面情緒,轉而擁抱樂觀主義的心態。這種心態將我們的焦點放在積極的方面,相信事情會有好轉的可能性,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機會。 放下擔憂的重擔意味著不讓擔憂和恐懼佔據我們
    Thumbnail
    學習歷程檔案的初階樣貌, 適合尚在高一,對於學習歷程還在散點狀學習階段的同學 讓點狀的成果作品,向外拉為線狀的學習思索 而若進到了高二,則可以有以下的中階版可以參考。
    Thumbnail
    讀這本書是個有趣的經驗,因為通常我們讀書可能是為了看看某些新觀點,或者學習自己還不懂的東西,但這本書我看的時候,是在印證我自己想的東西,同時補充更多學術資料。 簡單說,作者所說的東西,其實我已經歸納出同樣結果了,只是我沒有做這種學術性研究,而是在大量閱讀與思考中,自己得出同樣結論。 當然,自己猜想就
    Thumbnail
    撰寫:蔡苡柔 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自由” 在疫情下面臨諸多限制,而於疫情下反思自由主義更成為一項課題。龍應台基金會4月11日舉辦思沙龍講座邀請中研院人社中心兼任研究員錢永祥,在民粹浪潮、疫情改變國際秩序的情況下以《艱困時刻中思考自由主義:我的樂觀與悲觀》為題,分享他對於國際局勢以及台灣社會內部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