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適逢5/1勞動節,免看盤,
漫談聊聊。
2024年的營建股實在太火了,
不得不抽一些資金來投入,
已經搜集了一些資料,
買了10檔營建股,
有機會再來分享。
在投資的學習過程中,
有感受到房地產與指數投資,
有一些可以討論的點。
一般來說,房地產只要地點不要太差,
屋況不要太差,不是有問題的房屋,例如海砂輻射兇宅等,
放超過5年,應該都是增值的。
已搜集加權指數與營建指數的長期走勢比較圖,
如圖:
發現都是長期向上的,
營建指數在2014見高,
之後景氣下行,
2020疫情之後開始向上,
2024迎來大爆發年,
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研究,
將一部分資金撥入營建股,
今年在1~3月有買入營建股的,
帳上應該都是賺錢的,
在指數陷入高檔盤整的此時,
營建股漲幅真的令人咋舌。
房地產跟指數有一些投資漫談,
第一就是長期持有,
房地產因為流動性差,
從決定買進到賣出,到實際的錢入帳,
光跑程序、授信、代書等等,至少也要3個月,
不像正2,手機點2下,2天到帳。
因此投資房地產的人,應該都有較長期持有的打算,
我想指數的投資觀念也是一樣,
買了指數,應該有較長期的考量,
而不是短線就想進出。
第二:越來越貴:
我長期觀察房市跟加權指數的一個感想是,
「新屋只會越來越貴」,
「中古屋跟著漲,不願低賣」,
「新屋中古屋行情好,導致買不起的人越來越多,租屋也跟著漲,」
變成螺旋式效應。
指數也是一樣,越晚買,就越來越貴,
指數從8千、1萬、1萬2、1萬4,到現在1萬9,
指數只會越來越貴?
第三:越晚賣,價格越好?
2024年營建實在太火,
有些建商乾脆封盤,
聽說還有預售不得轉單的法令,
導致建商不必急推預售,
預售的時候開1P/30,
蓋到一半1P/35,
蓋好1P/40,
乾脆封盤,
越晚賣,可以賣的越高。
第四:都可以開槓桿
這個毋庸贅述,
房子一般是5倍槓桿,
加權指數從2倍到10倍都可以。
第五:胃納量大
胃納量大不代表流動性佳,
房地產胃納量大,但流動性差。
另外之前在
「不敢重押,就不能成大器」這篇文有提到,
選擇投資標的時,
胃納量、成交量、流動性是一個考量,
當資金來到八位數以上時,
很自然的會將眼光投向房地產,
房地產的胃納量是八位數到十位數以上,
甚至更高,
因此絕對足夠,
指數也是一樣,
臺灣及美國的大型指數,
胃納量都十分足夠,
適合高資產的人配置。
還有一些漫談,
有機會再分享。
指數正2雜談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