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山茶的「山頭氣」,大自然給台灣的禮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高山上的茶女

高山上的茶女


大家好 我是製茶師的女兒 謝蕙鎂。其實呀 ! 台灣茶知名度很高,也讓不少對茶有研究茶飲的客人,只要是喝到自己合得來的好茶,茶葉一買則是好幾斤的收購,其中 ! 最讓人直接聯想到有「高度」的茶,就是台灣高山茶,我自己也實在不喜歡去定義高山就是「好茶」,因為在台灣或是其他國家,低海拔的茶也是也不少好喝的茶,如果你今天遇到的是自己喜歡、順口的茶湯,那麼它就是最適合自己的好茶了不是嗎?

台灣高山茶,有哪幾座茶區呢?

在台灣這塊寶島,高山茶的茶區有三大茶區,其中是阿里山的茶園、杉林溪、梨山,接這在近年來「拉拉山」也被列入高山茶區其中之一。

  • 阿里山茶區 : 奮起湖、石棹、頂湖、達邦,品種以清心烏龍為大宗,還有金萱,最有名的是「阿里山露珠茶」。
  • 杉林溪茶區 : 位在南投縣竹山鎮,有名的茶區有羊仔彎、龍鳳峽,在大片杉樹中種質茶樹,土壤營養足夠、雲霧繚繞是它們獨特的山頭氣。
  • 梨山高山茶區 : 是大禹嶺最高茶區之一,只是收成次數不高,因為氣候冷要不好到達茶山,所以梨山茶區的茶葉搶手,其中有青心烏龍茶、武夷茶、鐵觀音,如果是在海拔比較低一點的地方,也會有紅香茶。據說,因為梨山茶園跟鄰近的果園香林的關係,再加上早晚的溫差比較大,儲存糖分跟營養上足夠讓梨山茶區的茶葉,有種冷峻內斂氣息,當地茶農稱之為「冷韻」,當沖泡熱水這股香氣賄緩慢的是放開來,這樣的香氣很純粹不帶有強烈的刺激性,也會有淡淡的花果香。


所謂的高山茶,它並不是因為樹種而被定義,它是指海拔超過1,000公尺以上的茶區所種出來的茶,也因為台灣的地形比較高,山區的氣候溫差變化極大,這樣的生長環就對茶樹是很友善的,然而每一座山的山頭氣雖然不同,就算種的是同一種茶樹,也會帶有不同的風味


我們如何去定義「高山茶」?

談高度 : 海拔1,000公尺以上

談氣候: 在海拔高的山上,日夜溫差大時長會有雲霧繚繞的狀況,日照也較短、溫度較低,這樣的生長環境都是比較適合生長的,當茶樹可以在是盒的環境中慢慢地長大,葉子也會顯得比較肥厚、膠質也比較多,相對的茶多酚的豐盛程度會因為海拔越高而降低,做出來的茶也相對比較爽口、清甜不容易有苦澀的味道。

談香氣: 味道較不濃烈、口感也可以較溫和滑順,尾韻清香持久,若自己是喜歡爽口一點的人,可以嘗試看看。

談價格: 因為高山茶的產量不高,家讓手採的工人難找,照顧茶樹等等的肥料、運輸成本,都是讓採茶成本往上疊的關係,茶葉的售價也會因為海拔高越來越貴。


高山茶的「山頭氣」是如何來的呢?

不只是台灣人喜愛高山茶,台灣的高山茶也響名國外去,這「山頭氣」的魅力,會隨著海拔的高度、日曬、土質水氣、茶葉的種質手法、製作的風是有點不大一樣,前面也稍稍提到,不同茶區的山頭氣不大相同。


實際上山頭氣是甚麼?到現在都還無法有個明確的定義,若簡單的說那就有點像是在地茶區才有的味道,就像高山梨山上的高麗菜跟南部的高麗菜,口感脆度竟不相同,普遍來說偏愛阿里山上高山茶的人,因為茶湯中帶有蘭花的清香,而梨山的高山茶則是帶有花果的香氣,有名的大禹嶺因為茶樹種在杉林溪的檜木中,自然中帶有高冷的礦味還有檜木香氣。


Line ID: @burgeontea

facebook : 夏蟬孜孜 Burgeon tea
IG : 夏蟬孜孜

製茶師的女兒 謝蕙鎂

製茶師的女兒 謝蕙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夏蟬孜孜
5會員
6內容數
讀到的書,喝過的茶,睡得舒服的床。
夏蟬孜孜的其他內容
2024/05/07
宜蘭在地茶的豐富歷史與獨特風味,在該地區蓬勃發展和開展自產自銷,在宜蘭平原理三面環繞大山,東部面向著海洋,濕氣夠重時也會出現雲霧繚繞的景象,宜蘭愛哭愛下雨,隱藏著茶樹的豐富生長環境。文章介紹了宜蘭的不同茶區,包括大同玉蘭跟鬆羅茶區、三星鄉茶區、冬山茶區、礁溪茶區,每個茶區皆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色。
Thumbnail
2024/05/07
宜蘭在地茶的豐富歷史與獨特風味,在該地區蓬勃發展和開展自產自銷,在宜蘭平原理三面環繞大山,東部面向著海洋,濕氣夠重時也會出現雲霧繚繞的景象,宜蘭愛哭愛下雨,隱藏著茶樹的豐富生長環境。文章介紹了宜蘭的不同茶區,包括大同玉蘭跟鬆羅茶區、三星鄉茶區、冬山茶區、礁溪茶區,每個茶區皆有其獨特的風味和特色。
Thumbnail
2024/04/12
在這篇文章中,部落客細談了她與丈夫在假日前往宜蘭的趣事,並分享了從家到頭城車站的交通細節。她描述了在宜蘭的田野間漫步以及充滿懷舊和家鄉味的早餐店美食。文章以個人感受及細膩的描寫呈現多樣旅行及飲食感受。
Thumbnail
2024/04/12
在這篇文章中,部落客細談了她與丈夫在假日前往宜蘭的趣事,並分享了從家到頭城車站的交通細節。她描述了在宜蘭的田野間漫步以及充滿懷舊和家鄉味的早餐店美食。文章以個人感受及細膩的描寫呈現多樣旅行及飲食感受。
Thumbnail
2024/04/09
這是前言,在我所認識的三星鄉,一直到我去到縣市讀大學後才慢慢地發展起來,讀國中時開始有了第一家全家的便利商店、再來是萊爾富,才再有7-11,24小時營樣的便利商店,稍稍點亮了鄉下農村的夜生活,在三星鄉長大的我來說,這裡真是無聊透頂,從小生活像隻野孩子的我,並沒有下課後去補習班的生活,往往一到假日,媽
Thumbnail
2024/04/09
這是前言,在我所認識的三星鄉,一直到我去到縣市讀大學後才慢慢地發展起來,讀國中時開始有了第一家全家的便利商店、再來是萊爾富,才再有7-11,24小時營樣的便利商店,稍稍點亮了鄉下農村的夜生活,在三星鄉長大的我來說,這裡真是無聊透頂,從小生活像隻野孩子的我,並沒有下課後去補習班的生活,往往一到假日,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悶熱台北,冷氣罷工,鍋煮著單品天然茶糖漿,身體挺折騰,而裝瓶殺菌後,療癒感十足! 天然茶糖漿,陌生冷門,我卻視之為寶!既自許為茶風味設計師,自然得費盡心思,結合過去所累積茶飲/莊園茶/鍋煮奶茶/茶果醬等系統知識,挑戰以工藝及工程思維,琢磨每款優質且鮮明之天然茶糖漿。 而最近花了諸多時間研讀ARM
Thumbnail
悶熱台北,冷氣罷工,鍋煮著單品天然茶糖漿,身體挺折騰,而裝瓶殺菌後,療癒感十足! 天然茶糖漿,陌生冷門,我卻視之為寶!既自許為茶風味設計師,自然得費盡心思,結合過去所累積茶飲/莊園茶/鍋煮奶茶/茶果醬等系統知識,挑戰以工藝及工程思維,琢磨每款優質且鮮明之天然茶糖漿。 而最近花了諸多時間研讀ARM
Thumbnail
奇萊山春韻烏龍茶,臺灣在地深耕50餘年老茶莊的積極推薦。茶館推出了「奇萊山春韻烏龍茶」,產地在奇萊山屯原部落,海拔高度在1800M-2000M之間。茶莊與在地茶農合作已超過40年,口碑良好。推出了三種不同價位的茶品供消費者選擇。而「春茶」的重點,是要求茶香飽足、回甘以及入口順滑。
Thumbnail
奇萊山春韻烏龍茶,臺灣在地深耕50餘年老茶莊的積極推薦。茶館推出了「奇萊山春韻烏龍茶」,產地在奇萊山屯原部落,海拔高度在1800M-2000M之間。茶莊與在地茶農合作已超過40年,口碑良好。推出了三種不同價位的茶品供消費者選擇。而「春茶」的重點,是要求茶香飽足、回甘以及入口順滑。
Thumbnail
瞭解臺灣高山茶的種植區域和特色,以及高山茶的特殊風味和價值。從海拔高度、氣候和香氣來探討高山茶的特質和品質。
Thumbnail
瞭解臺灣高山茶的種植區域和特色,以及高山茶的特殊風味和價值。從海拔高度、氣候和香氣來探討高山茶的特質和品質。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本文摘要】 在台灣的茶葉世界中,南投名間的不知春茶顯得尤為獨特。這款茶以其精緻的製作過程和豐富的口感而著稱,特別是採集於冬茶與隔年春茶之間的時期,氣候變化為其添加了獨特風味。採用團揉技術製成,不僅保留了茶葉的完整性,還增強了茶湯的圓潤和飽滿感。
Thumbnail
蜜香紅茶是源自中國福建省的珍貴茶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與製茶工藝。本文將從蜜香紅茶的歷史來源、製作過程、風味特點和品鑒技巧進行全面介紹,讓讀者深入瞭解蜜香紅茶的魅力。
Thumbnail
蜜香紅茶是源自中國福建省的珍貴茶葉之一,具有豐富的歷史故事與製茶工藝。本文將從蜜香紅茶的歷史來源、製作過程、風味特點和品鑒技巧進行全面介紹,讓讀者深入瞭解蜜香紅茶的魅力。
Thumbnail
在挖貝平臺上,鶴茗提供了一個訂閱制的服務,每個月選用主題茶樣,來品味臺灣茶的多元。他們家的包裝精美,內容是精心挑選的臺灣茶,對於想累積臺灣茶知識的人來說很有價值。
Thumbnail
在挖貝平臺上,鶴茗提供了一個訂閱制的服務,每個月選用主題茶樣,來品味臺灣茶的多元。他們家的包裝精美,內容是精心挑選的臺灣茶,對於想累積臺灣茶知識的人來說很有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