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叛逆&挫敗打擊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情緒真的會讓一個人不講理

即便平時再有邏輯、理性的人

遇到自己無法控制的情緒席捲而來的時候

還是會招架不住、不知所措

導致到最後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想什麼

所講出來的話沒有邏輯就算了

真正正在做的事還可能做不好、力不從心、翻天覆地、歪斜倒曲

雖然我們人類本來就有七情六慾

時不時感性的那部分會跑出來

擾亂自己平常的思想、干預自己

使自己做出日後會懊悔的無理事物

但是既然我們已經認識了這一事實

就不應該任由自己的情緒肆意流淌、毫無秩序

而是應該學會控制(不是抑制、克制)

有效的操使、運用、掌控情緒

必要的時候將情緒收起來

需要的時候將情緒放開

每個人身上都一定會有理性與感性這兩種元素

什麼時候該用理性、什麼時候該用感性

沒有人不知道

但是為何我們還是會常常用「感性人」、「理性人」來描繪、闡述、介紹一個人呢?

每個人的感性/理性程度佔比、比重不能用幾%來訂定

而是在於若干情境之下

每個人所拿出來的外顯特質

沒有任何人是感/理性人

每個人這兩種屬性都同時並存在自體當中

沒有誰感性的比例天生就比較多比較或少

只有個體主動自願將感/理性面袒露較多出來而已


有時候叛逆的必要性是永遠都在的

有時候要(也不得不)相信自己的聲音、直覺、當下的感知想法以及腦中立即浮現的概念

並且應該馬上記錄、保存、留檔、把握住

因為這樣的機會可能不會再有了

也不會常有

是偶爾遇到突發狀況或他人給予自己的評價導致自己可能會有心態、情感上的上下起伏時才會出現

但這都不能阻礙自己展現真實的感受與看法最直接赤裸的表示出來的慾望

除非違反法律(基本底線)

否則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做出任何事都是可行的

不會、也不應該遭受到阻擋

一切都是自由自在、自我意志、可以自己全然操控決定的

有時候甚至任何時候自己都可以不用聽取、參考周遭身邊其他人的話

只活在自己的世界

因為此時此刻的自己永遠都是正確的

應該說沒有所謂正確/錯誤的事

只有每個人所選擇的道路與做出來的事情不一樣

沒有誰對誰錯、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這種二元對立的評判標準

我最討厭人們用主觀意識的形容詞

毫無頭緒的直接將好/壞、對/錯等等一點都不具體、沒有標準、一切基於個人感受的詞彙強力輸出

冠加在某個人身上

世界上完全沒有任何一個事物是可以用好、壞來形容的

用好/壞來作為平時日常生活上口語的立即快速回應與反饋

以展陳自己的想法

這樣可以勉強接受

但是如果套用於較為正式、嚴肅的場合與環境、情景之下

可能就不太適當

一點信效度、話語的品質都沒有

雖然人受到當下的心靈與外界感官刺激的感覺衝擊、撲襲之下

很可能流於自己個人的情緒上的字眼

此時可能就會很容易用上大量比例過多的形容詞

尤其是直接用好與壞來作為認定、看待每個人的方式

這樣非但不公平

還可能因此造成接收者理解錯誤

因為形容詞擺在那邊

每個人就會衍生出自己的方式與主觀立場

來去自己解讀、詮釋、感覺、認為

往往每個人認為的好與壞都各不相同

可能會因而造成某些人心裡失衡、憤恨不平

只因為言語的表達者用他自己認為的好與壞來看待這個社會週遭的人事物

而導致傳遞不清、語義斷裂、碎片化敘事

產出沒有前後上下文的獨立言語

因為此時的自己都已經被情緒佔領了

無法再說出經過思考、有邏輯的語言

讓人有聽沒有懂

因此造成誤解、曲解

就不是有效的溝通往來、互動交流的對話模式

如果這種現象出沒在教育場域上

就被稱為「低級教育」

沒有良好的「教」、就當然不會有好的學習


果然人都是需要一些挫折、打擊

才能輸出有價值、意義的觀點想法與文本論述內容

人一旦遭受到這些必要的打擊

心中萬頭攢動、隨之迸發的感受想法就皆會一次沒來由的全跑出來

沖刷、沾滿自己的腦袋迴路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許多知名的文學家創作曠世鉅作的時候

都是處在他們人生中最黑暗痛苦的時候

甚至有些藝術家需要、刻意的追尋這種創痛、折磨的過程經歷

且要在suffering、遭受苦楚的情況之下

才能進行創作、揮灑天份的原因吧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個夠認真、用心的人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複執行、操作一些一樣的事項、事務
    其實有時候不是或不一定是我們所印象中想像的事物是錯誤的
    「輕鬆、適意」對一位時時刻刻維持警覺、緊張、警惕的人來說
    原來往往時時刻刻都逼迫、說服自己產出文本時不要陷入老生常談的陳腔濫調中
    也許不用過於擔心自己會無法產生什麼東西出來
    一個夠認真、用心的人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重複執行、操作一些一樣的事項、事務
    其實有時候不是或不一定是我們所印象中想像的事物是錯誤的
    「輕鬆、適意」對一位時時刻刻維持警覺、緊張、警惕的人來說
    原來往往時時刻刻都逼迫、說服自己產出文本時不要陷入老生常談的陳腔濫調中
    也許不用過於擔心自己會無法產生什麼東西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人的情緒就像一汪湖水 外界的影響如同投入潮水的石子 即使是微小也能激起層層漣漪 這些漣漪就是我們內心的各種情感 悲傷 不安 憤怒 焦躁 以及喜悅 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但它們確實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情緒能滋養我們的內心 而負面情緒 如果長時間累積 或頻繁出現 可能是我們的心
    每每都是有所情緒時,文字才會浮現。突然可以明白,那些詞曲創作或是真的文字創作的人兒們,有多少情緒或是有多少想像。很多文字都是再明白了些什麼道理之後,得以整理,得以記錄下來。當時的心情,與當時的感受。也許日後再讀,會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但值得記得的是,當下,妳是被愛的,被傷害的,又或是感到到自己的靈魂
    自從內觀過後,遇到情緒就能直接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及感受 也因為如此,情緒已經在被覺察的時候就消散一半了 只是情緒的覺察並不如表面上的容易 最難的是,情緒與念頭的起頭點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某人做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怎樣怎樣 短短幾秒鐘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感受如何升起的 因為我們的本
    Thumbnail
    情緒: 情緒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就好比說踢到桌腳會痛一樣的意思。 所以一個人常常有情緒出來,這代表說意識下的自己是很需要被保護,因為自己覺得不平衡,對於現況不滿意和不滿足。 所以當自己的情緒出來時,該做的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然後內化…。 妳該想的是 自己
    下班後回家拿了錢,去了家裡附近的全聯買了簡單的食材準備做兩人的晚餐,回到家問了好,順便討論打了樣的商品,平順的對話開始演變成互罵的畫面,小狗們紛紛逃出躲藏,氣憤之下,我帶著食材離開現場走去了廚房,背後是你追來的聲音,旁邊是你丟過來的塑膠椅,來不及回頭的我已被推倒在地,你的罵聲你的動作,讓我一直無法起
    請問一下~~~(大聲公) 有爲情緒找到出口了嗎? [這篇是插隊進來的啦(攤手)~] 在念書時期和剛出社會頭幾年的晴天是較易壓抑情緒的。 直到某個思路被啟動開關,才驚覺!為什麼我需要去承擔別人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真正的責任!! 電影票不小心訂錯時間,一聲「靠」就出來了! 遇到非常無理的人事物,
    Thumbnail
    聽到情緒這兩個字 你~ 第一個想到是什麼? 憤怒 恐懼 悲傷 內疚 羞恥 痛苦 難過 害怕 自貶 是不是?! 哈哈,我不知道~ 但我所認識的人呢,幾乎都是想到這些負能量情緒,但這是非常非常正常!因為這就是「人」,我也會這樣想啊,我也是一想到情緒就想到都是負能量的。 但我沒想到是,情緒也是有正面的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是你的,但它不是你, 當你知道自己有了情緒, 觀察它,允許它,接納它,釋放它; 情緒需要流動,而不是壓抑, 情緒需要理解,而不是忽視, 情緒是內在小孩,渴望你的關懷與在意。 你若聚焦在事件與問題上,忽略情緒帶來的提醒, 時間久了,情緒僵化, 就如同你與孩子的相處需要花費更多心力來彌補; 情緒是你
    Thumbnail
    「善良者不會創造。他們缺乏想像力。」作者在這本書一開頭就很勇敢地引述哲學家蕭沆的話,讓總是為了媒體上那些窮凶惡極形象的壞孩子搖頭的大人們,震驚之餘有了不同面向的思考。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人的情緒就像一汪湖水 外界的影響如同投入潮水的石子 即使是微小也能激起層層漣漪 這些漣漪就是我們內心的各種情感 悲傷 不安 憤怒 焦躁 以及喜悅 情緒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但它們確實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 良好的情緒能滋養我們的內心 而負面情緒 如果長時間累積 或頻繁出現 可能是我們的心
    每每都是有所情緒時,文字才會浮現。突然可以明白,那些詞曲創作或是真的文字創作的人兒們,有多少情緒或是有多少想像。很多文字都是再明白了些什麼道理之後,得以整理,得以記錄下來。當時的心情,與當時的感受。也許日後再讀,會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但值得記得的是,當下,妳是被愛的,被傷害的,又或是感到到自己的靈魂
    自從內觀過後,遇到情緒就能直接感覺到身體的變化及感受 也因為如此,情緒已經在被覺察的時候就消散一半了 只是情緒的覺察並不如表面上的容易 最難的是,情緒與念頭的起頭點 當情緒發生時,我們通常想到的是某人做了什麼事,讓我覺得怎樣怎樣 短短幾秒鐘我們根本不會去想感受如何升起的 因為我們的本
    Thumbnail
    情緒: 情緒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它並不是什麼不好的事,就好比說踢到桌腳會痛一樣的意思。 所以一個人常常有情緒出來,這代表說意識下的自己是很需要被保護,因為自己覺得不平衡,對於現況不滿意和不滿足。 所以當自己的情緒出來時,該做的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壓抑自己的情緒然後內化…。 妳該想的是 自己
    下班後回家拿了錢,去了家裡附近的全聯買了簡單的食材準備做兩人的晚餐,回到家問了好,順便討論打了樣的商品,平順的對話開始演變成互罵的畫面,小狗們紛紛逃出躲藏,氣憤之下,我帶著食材離開現場走去了廚房,背後是你追來的聲音,旁邊是你丟過來的塑膠椅,來不及回頭的我已被推倒在地,你的罵聲你的動作,讓我一直無法起
    請問一下~~~(大聲公) 有爲情緒找到出口了嗎? [這篇是插隊進來的啦(攤手)~] 在念書時期和剛出社會頭幾年的晴天是較易壓抑情緒的。 直到某個思路被啟動開關,才驚覺!為什麼我需要去承擔別人的情緒,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才是真正的責任!! 電影票不小心訂錯時間,一聲「靠」就出來了! 遇到非常無理的人事物,
    Thumbnail
    聽到情緒這兩個字 你~ 第一個想到是什麼? 憤怒 恐懼 悲傷 內疚 羞恥 痛苦 難過 害怕 自貶 是不是?! 哈哈,我不知道~ 但我所認識的人呢,幾乎都是想到這些負能量情緒,但這是非常非常正常!因為這就是「人」,我也會這樣想啊,我也是一想到情緒就想到都是負能量的。 但我沒想到是,情緒也是有正面的
    Thumbnail
    情緒不是敵人,他只是內在需求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有時候因為成年了,所以可以在當下轉而面對其他人事時可以快速地轉換情緒和心態,但依然需要回頭關注它的存在,還有情緒出現的原因,如果讓它過了就算了,就會不斷的累積,不斷的在需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在內在需求無法得到解決,最終可能引發的是崩潰或憂鬱。
    Thumbnail
    情緒是你的,但它不是你, 當你知道自己有了情緒, 觀察它,允許它,接納它,釋放它; 情緒需要流動,而不是壓抑, 情緒需要理解,而不是忽視, 情緒是內在小孩,渴望你的關懷與在意。 你若聚焦在事件與問題上,忽略情緒帶來的提醒, 時間久了,情緒僵化, 就如同你與孩子的相處需要花費更多心力來彌補; 情緒是你
    Thumbnail
    「善良者不會創造。他們缺乏想像力。」作者在這本書一開頭就很勇敢地引述哲學家蕭沆的話,讓總是為了媒體上那些窮凶惡極形象的壞孩子搖頭的大人們,震驚之餘有了不同面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