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語言治療師---多元類型的玩具要準備什麼?是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意思嗎? 】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玩”是此刻孩子早療年齡的天性!

藉著這時候孩子的"就監餒!乾那蟲咧坐賣條”的特質從玩中學習,腦袋會分泌快樂的激素,會有愉悅感,這個感受會儲存在細胞記憶中

另外由腦袋視覺、聽覺、觸覺整合起來所建立的記憶迴路,因為成了聯合大公國所以記憶的經驗會格外鞏固,會好好備儲存在我們的海馬迴記憶區、情緒杏仁核,以及視覺、聽覺、觸覺、肢體動覺的學習也會存檔在大腦皮質區裡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所以”玩”,成了孩子的學習動力源

所以”玩”是孩子發展主動探索以及探索觸角廣度的媒介

所以”玩”是孩子將任何事物進行串聯學習,建立刺激配對連結的的橋樑

而治療師在準備不同教具、遊戲時,就要由以上幾點去做思考的脈絡,去準備內容,去設計玩法教案,去觀察孩子的行為回應、去隨時調整治療師自己的引導策略….

視覺的多彩會讓孩子有豐富的感受

視覺的多彩會讓孩子有豐富的感受


不同的教具玩具,思考的點會包括:

玩具要怎麼操作怎麼玩、
刺激了那些感官運作、
背後串起的認知學習意義是什麼


上面這3項層面的思考順序,每個治療師會不一樣,所以治療師自己要常常去幫孩子準備教具遊戲,藉由準備的過程才會知道自己的思考脈絡最先觸碰到的是什麼…

 

我的順序,在看著每一樣玩具時,

最先啟動的是(感官運作)à這個玩具會讓那些感官覺得被吸引然後覺得好玩?

進而會觸碰到(那孩子要怎麼操作)à才會體驗到這些好玩的感覺,而我這隻孩子的認知與精細動作技巧此刻做得到嗎?

最後,我才會連結(這個玩具在語言治療上的意義是什麼?)-à藉由這個玩具我要去引導些什麼? 我衛教家長時我要著墨在什麼層面,更甚讓家長進而也跟著我開始瞭解自己孩子的發展里程碑…

 

所以幫孩子準備教具是一件享受的事情呢,可以找回失去已久的”好奇心”,也驚嘆現在廠商的腦袋好聰明喔,怎麼會想出那麼多花花綠綠的東西呢!!!

早療碩士x語言治療師,我想讓孩子,因信任想學說話,因開心開口說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