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剛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我頗為疑惑,我的想法不是花掉的錢如何自己流回來,而是花掉的錢為什麼會流回來?以甚麼形式流回來?後來在看完書的簡介與前言後,就了解了這本書的主旨。


這本是由方言文化所出版,作者是日本的Mentalist DaiGo,Mentalist這個字的意思是 Mind Read,也就是會讀心術的人,作者是日本唯一的讀心師,活躍於企業研習活動、演講、諮詢服務等領域,著作發行量已累計超過130萬冊。


你有想過你這輩子需要多少錢嗎?你的退休金需要準備多少?錢是不是越多越好?有位身價百億的富翁,因為投資不慎損失了99億元,因而走上絕路,但對我們一般人來說,他不是還剩下1億元嗎?這筆錢絕對夠他衣食無缺了,但他卻無法接受失去99%的衝擊而走上不歸路。


人生到底需要多少金錢才夠呢?擁有多少金錢才能感覺到幸福呢?就算有人給你1百萬、1千萬、1億或甚至更多錢,都只能得到一瞬間的滿足而已,我們要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我們在買咖啡時,會依據自身需求決定要買小杯、中杯或大杯的咖啡,但如果今天不管你點了甚麼,店員端給你的都是裝滿一大啤酒杯的咖啡,你會有甚麼感受呢?


這麼大一杯咖啡怎麼喝的完啊!喝不完拿去倒掉不是很浪費嗎?若我們將上述的咖啡換成金錢,又會如何呢?人們在點咖啡時,會自然以自己想喝的量選擇大小,可是許多人卻無法將這種觀念應用在金錢上。


金錢與幸福不平衡,是生活不滿足的主因。只要弄懂金錢和幸福之間的平衡關係,不論何時,你都能用正確的方式立刻做出調整,第一要務是先找出自己的幸福感從何而來,哪些事情會讓自己感到幸福。


伊斯特林悖論主張,當人們處於貧窮,收入的增加會帶來幸福感,然而當年收入達到某個高度之後,就算收入再增加,幸福感也不會有所改變。以2010年時在美國的調查,一個人的年收入超過7萬5千美元後,伴隨著收入提高而來的幸福感將隨之停止增加。


那些不清楚多少錢對自己來說算適量的人,就會找不到能滿足自己幸福感和滿足感的花錢方式,於是他們為了得到更多的幸福感,開始花大錢買一些生活中不太需要或用不上的奢侈品。


高級轎車、名牌精品、奢華旅行,可以選購的東西目不暇給,然而這些都不是他們內心所追求的正確花錢方式,所以就算花了再多錢,還是無法讓自己的心靈得到滿足與充實,甚至開始把目光投向遠遠超過自己的經濟實力所能負擔的消費,誤以為透過花大錢可以得到幸福。


能夠在金錢與幸福間取得平衡的人,不但清楚多少錢對自己來說適量,同時也知道如何賺到這筆錢,並且靈活的運用自身財富。幸福通常來自於滿足基本物質需求後,還能自由的從事自己的興趣,所以找到自己的興趣非常重要。


舉例來說,一個很愛閱讀與追求新知的人,他的金錢支出可能會集中在「購買書籍」、「打造一個舒適的閱讀環境」、與「創造用來讀書的時間」這三件事情上,只要賺來的錢能夠滿足這三件事情,就可以持續這種讓自己感到幸福的狀態。


因此,只要不斷挖掘自己喜愛的事物,你終會找到屬於自己在金錢和幸福間的平衡,為了不再為錢所惱,你首先需要知道容量多大的杯子能讓你得到滿足,還有在甚麼樣的環境下,你可以獲得充實感。


所謂的金錢螺旋,就是選出自己喜歡的事物,把錢集中投入在這件事情上,以此磨練謀生技能與賺錢技術,然後使其成果反映在收入增長上。能夠在金錢與幸福間建立穩定平衡,過著人人稱羨生活的人,大半都是在這個螺旋延長線上站穩腳跟的。


原來這就是書名所說的《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把錢花在自己有興趣的項目上,並為其找到一個能同時藉此找到收入的方式,形成一個正向循環,就可以在金錢與幸福上取得一個令人羨慕的平衡生活。


這個螺旋並不是一次性的,透過螺旋所得到的金錢,應該要再一次投入喜歡的事物裡。由於再次投入的金額比之前更多,你便可以更盡情的浸淫在自己的興趣之中,並從這個過程獲得知識和技能的進一步提升,然後報酬也跟著水漲船高。


人生最重要的目的不在於賺得比別人多,過多享受多奢華的生活,或是把更多錢存進銀行裡,而是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無悔的度過這一生。所謂自由,就是遵循自己的法則採取行動,換句話說,就是自律。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將收入用在自己身上,進行再投資,作者分享再投資的七個原則:


  • 買經驗比買東西更重要,不要花錢買尊重。
  • 購買價值大於價格的東西,炫耀式購物讓你越買越貧窮。
  • 把錢花在買書上,裝進腦袋與吃進肚裡的東西是別人拿不走的。
  • 把錢用在別人身上,最後能獲得到巨大利益的都是給予者。
  • 把錢拿來打造一個值得信賴的團隊,團隊互補比志同道合更重要。
  • 為了減少麻煩事,花錢買時間,將20%的時間拿來對興趣再投資。
  • 把錢投入到能讓力量最大化的組合,對第二專長再投資,打造個人品牌。


書裡面對於金錢的價值觀與興趣的開發有更深入的說明,教讀者如何進一步的利用興趣或第二專長打造出額外的收入,並讓你能把花在興趣上的錢再賺回來,現在就開始打造屬於你自己的金錢螺旋吧。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277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91會員
403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5/01
我相信投資人應該都很怕自己投資的市場崩盤,不論是股票市場或是房地產市場,或甚至是原物料市場。但投資人應該要知道,金融市場的崩盤是無法避免的,只是何時發生與幅度多大的差別。 金融市場的崩盤無法避免,但人生可千萬不能崩盤,不是每個人崩盤後,都可以像金融市場一樣重新再站起來。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就
Thumbnail
2025/05/01
我相信投資人應該都很怕自己投資的市場崩盤,不論是股票市場或是房地產市場,或甚至是原物料市場。但投資人應該要知道,金融市場的崩盤是無法避免的,只是何時發生與幅度多大的差別。 金融市場的崩盤無法避免,但人生可千萬不能崩盤,不是每個人崩盤後,都可以像金融市場一樣重新再站起來。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就
Thumbnail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只看書名以為是講金錢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金錢和幸福的平衡以及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Thumbnail
只看書名以為是講金錢的書,讀了覺得更接近引導人培養「志業」的書。 整本書主要談論兩件事,金錢和幸福的平衡以及金錢螺旋的概念。 金錢和幸福的關係,不一定錢越多就越幸福。 當金錢超過一個門檻,再多的金錢對提升幸福感是有限的。每個人對於多少錢才足夠的標準不同,甚至不知道要多少才夠。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金錢螺旋一書提倡花錢的概念,並解釋人類心理機制,主要推行金錢螺旋的概念,讓錢花在最未來有利增值或加倍回饋的地方,源源不絕地創造財富。
Thumbnail
金錢螺旋一書提倡花錢的概念,並解釋人類心理機制,主要推行金錢螺旋的概念,讓錢花在最未來有利增值或加倍回饋的地方,源源不絕地創造財富。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需要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需要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
Thumbnail
【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讀書心得】書裡面有一段話很有意思,現在給你一萬元跟下周給你一萬五百元,會選擇那一個,大多受訪者會選擇前者,因為距離自己較近的事情,越有價值,但合理來說後者應該更有價值,心理學上的雙曲貼現,應該用長期的視野來判斷價值。放在投資裡面也有類似的效果,對於很多人也許不
Thumbnail
💰在看到這個書名的當下, 我想著不賺錢要怎麼活? 這本書是要寫什麼? 但是這只是我自己很表面的想法, 這本書幾乎把和「錢」相關的都談了。 記得這本書之前, 還有過一本《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本書的資訊量也是極為豐富, 所以在翻開這本書之前, 我抱著滿滿
Thumbnail
💰在看到這個書名的當下, 我想著不賺錢要怎麼活? 這本書是要寫什麼? 但是這只是我自己很表面的想法, 這本書幾乎把和「錢」相關的都談了。 記得這本書之前, 還有過一本《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 這本書的資訊量也是極為豐富, 所以在翻開這本書之前, 我抱著滿滿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隨筆,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賺錢的目的不是為了存更多錢,而是要讓自己活得更自由! 過去我們總是把金錢和幸福畫上等號,認為越有錢越能夠有幸福感 但現實是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對於金錢的幸福感究竟有多少? 比較總是會讓你持續走在追逐財富的路,而永遠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關注如何利用個人興趣和專長來創造財富,並建立持續增值的金錢循環。作者強調將錢花在真正喜歡的事物上,並利用興趣和專長來創造價值,再將收益再投資,形成金錢循環。每一章節都討論了不同的觀念和策略,旨在幫助讀者找到啟動金錢螺旋的關鍵。
Thumbnail
這本書主要關注如何利用個人興趣和專長來創造財富,並建立持續增值的金錢循環。作者強調將錢花在真正喜歡的事物上,並利用興趣和專長來創造價值,再將收益再投資,形成金錢循環。每一章節都討論了不同的觀念和策略,旨在幫助讀者找到啟動金錢螺旋的關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