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與個人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這個社會 在玩著一種把戲

玩著,我是學生,你是老師的把戲

玩著,我是老闆,你是員工的把戲

玩著,我是大的,你是小的的把戲


社會責任,社會角色

將我們個人吃乾抹淨


我是我的腳色,而你是你的腳色


sop制度讓每個人變成流水線的人類

想下班的心,趕上明天要上班的晨報

忘了耐心


與放心



-

困境,就是絕處逢生的逆境


我看見

這個社會的制約組成

人們不快樂,是因為原始社會組成是由:「我希望你成為這個樣子,進而幫助我(的利益.慾望.成就.事業.感情)」


而揚升

就是覺醒:

找到自我

真正重要的那一個


在臨死時

會照見

而感於此生圓滿地的那一個


從靈魂綻放的那一個

自我




-

平權

是真正看到彼此的不同,真正的認識一個人

而了解自己是誰,而別人是誰

而不是別人是「我的」誰


-

如果對一個人說的話感覺困惑,建議直接詢問他是甚麼意思。

而非他人講了一句話,就用意識形態貼標籤。


我們抱怨媒體,卻也忘了真正的事實是甚麼

備受薰陶

諷刺



-

我不上班

我生活。

這件事不想做,今天還是活著

這件事做了,今天還是活著


我不上班

我生活。

不把自我價值建立在"上班"上面

於是沒了工作,等於失去價值


無論如何我都是我

職場只是我生活的軌跡。


5會員
21內容數
將生命帶給我的洗鍊,轉化成文字,供人賞析。 文章類型 √散文詩 √靈性社會觀察 √生命制約破解 √靈旅遊記 歡迎留言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逸安的寶藏庫 的其他內容
那些對立的我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關係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影響力網紅指南:個人品牌策略與社會影響力的塑造影響力網紅是在社交媒體上擁有大量追隨者、 影響力的個人品牌策略。 他們透過分享各種內容, 如生活方式、 產品評測等, 影響粉絲的消費和品牌偏好, 從而在社會上產生影響力。 成功的KOL不僅需要吸引人的內容, 還需要建立真實、 具有誠信的形象, 以獲得持久的社會影響力。 KOL不僅是品牌代言人, 更
Thumbnail
avatar
Monicaca
2024-04-03
[讀書]《我說,所以我存在》|言語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力我們每天都在應用語言,包括我正在寫的這一篇。語言還能夠影響政治、社會,一個人的人生就更易受影響。這本書的作者以作為土耳其裔伊斯蘭教徒在德國及歐美其他地區所面對的歧視,探討言語對人的身份認同、權力彰顯、壓迫誤解等。
Thumbnail
avatar
自由業女子
2024-02-15
最沒用的的主角,最平凡的英雄《軒轅劍外傳:天之痕》看個人情感與社會責任的兩難軒轅劍參外傳天之痕,是許多玩家認為此系列作品劇情最動人的。但很多人又覺得主角陳靖仇的個性優柔寡斷,不像是英雄的存在,反而被另一個反派宇文拓的英雄氣勢壓下去。不過隨著年紀有了小小的一把,在經歷過一些事情後,我反而覺得就是因為陳靖仇平凡的設定,讓同樣是凡人的我更能同理他遭遇的困境。 陳靖仇,夢想責
Thumbnail
avatar
Camby
2023-11-21
《持續買進》01 分享知足與持續投資的重要性,避免盲目的社會比較,珍惜所擁有,並努力追求個人的幸福與成功。在這個變動快速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安心的投資方案。透過最近讀到的這本書,我發現了一個核心的觀念,就是「知足常樂」。不管是投資或是生活,知足與持續努力是走向成功的關鍵。 首先,投資的智慧不僅僅是選擇正確的資產,更重要的是持續的買進。就像書中所述,只要你找到了一個好的資產,持續投資,最
Thumbnail
avatar
阿龍安安
2023-10-26
變革時代:了解氫能、PDCA目標法在個人與社會轉型的關係|資訊篇|前導|【怪獸】你與科技的距離 EP2.1你有沒有想過,現在除了企業要數位轉型外,能源也要轉型,既然這樣,在這個變化快速的社會,我們是不是也要「轉型」成更好的樣子?這篇文章要談的是社會層次以及個人層次的目標,我們會以 2050 淨零排放目標相當為例來談替代能源,以及聯發科、亞馬遜常用的 PDCA 工作法。想了解當前趨勢,就從氫能開始談起。
Thumbnail
avatar
王政皓|怪獸科技公司
2023-07-05
讀《歡迎光臨人類學》所思:當今社會同時強調集體與個體之怪現狀閱讀到人類居住環境變遷一章,不知道為什麼會頻頻讓我想起讀得沒有很好的解構主義,也讓我想起現在強調去中心化的社會。於是試著找出三者之間的相似性。
Thumbnail
avatar
Sharon Tsai
2023-04-28
社會觀察與心理|小心!十個虛榮人特點(論現代虛榮與焦慮)比較於無形,成了無人能夠倖免的遊戲。虛榮是什麼?
Thumbnail
avatar
陳穩
2022-12-03
在進步的口號背後,失落的個人與社會【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下】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4-18
avatar
We Are Young Family
2017-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