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社群接觸愈來愈頻繁,在Thread、X(Twitter)上時常看到男女間的正逢相對,女性對男性噁男的指控,男性對女性厭男的抨擊。為數眾多的女生受到男生騷擾的經驗,一些男生搭訕女生被拒絕的曾經,凡此種種皆種下男女雙方看不順眼的種子,然後成為現今性別議題網路筆戰的導火線。
=不扛責教育 不是我的錯=
有次走在騎樓人多,一個小女孩撞到了我,媽媽忙著顧自己孩子有沒有受傷,沒看周遭一眼。我是覺得無所謂,小小孩撞到難免,而另外一次被一個小男孩撞到,他媽媽報以不友善眼神,好似是我撞到他孩子,同行友人為此有點小生氣。就像是過往有些大人若孩子跌倒會告訴孩子是地板壞才讓他痛的。
成人後在工作上害怕受到指責,深怕犯錯顯得自己不小心不細心,同時恐懼承認自己做錯事。就我長期的接觸了解觀察日本美國對於錯誤的容忍包容力都相較台灣高些,居住台灣的越南YouTuber 阮秋恒有次訪問她曾來過台灣後回去越南創業的同鄉,他說他覺得台灣對於錯誤的忍受度比較低,對於創業來說,試錯是極為重要的,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曾經被趕出公司然後回歸,更曾向比爾蓋茲借錢度過難關。推卸責任受害者心態這會使得社會無法進步前進,個人無法改善缺點有所改變。
=情感教育失衡=
在情侶關係裡比起溝通,一些女生透過一直擺臉色發脾氣來表達不滿,造成男生需要猜測解讀,不了解女生需求,一個眼色一個動作,男生實際上內心不舒服 ,但為了有女友忍讓這一切,發洩不滿到其他女生身上。同時部分男性藉由隱性攻擊指責女性來排解內心的不愉悅,而女生對於物化偷拍父權的指責反擊會造成更大反效果。看到女性譴責男生以色情物化眼光來看車模、拉拉隊等,發現一個神奇的點,男生並不會因此感到我不該物化女性,而是會選擇把問題怪罪在女生身上,認為是她們要加入那行業要物化自己,所以我如此看待並沒有問題。
大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孩子不要發表意見,造成大家無法坦率地表達自己的需求感受。我認為社會存在種隱性單性別教育,將男女養育方式有所區分,一些男生成為社會重男輕女下的既得利益者,有些有所反思,而有些認為理所當然。此外,我們會要求男生不能哭,男生就更長期地壓抑自我情緒無法發洩。女生面對不善於表達的男生,在表達不滿時更容易衍生出發脾氣的形式,認為對方怎麼那麼木頭無法理解她想要的是什麼。
亞洲集體主義相較美國個人主義,強調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強調社會化,個人情感需求被長期漠視。法台情侶YouTuber路易在阿滴頻道採訪時有提到台灣男女關係比較像是討好,而法國比較是平等。周興哲跟李沐主演《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讓我想起和幾位二十出頭的男生聊過,他們一貫的追求女生方式就是送早餐、送飲料,而最後那些早餐往往落入旁人手裡。以外國來看,日本綜藝跟雜誌都會設計觀察應答、打扮讓男女學習如何應對吸引建立男女關係,而歐美則是有舞會。
=我們可以不一樣=
其實在跟男生們閒聊也是挺有趣的,不停送早餐飲料被拒絕他們依然感到很開心,只要心意被收到就夠了。跟拍騷擾造成女生的困擾,另一方面也是顯示男生在表達喜歡上的笨拙與不懂,就像是國小男生會故意捉弄喜歡的女同學。如果在學習成長時能有更多舞會的社交參與,想必大家會更懂得彼此的界線,慢慢能接受正常的搭訕增加一點浪漫情懷,而透過媒體社會的討論男女亦更能夠了解彼此的喜好差異。台灣社會被否定長大的孩子們需要感受到美國誇誇文化,感受到自己被肯定,如此成長的成人才會不用責怪的方式批評彼此,男女之間的關係可以更談心更坦然,而男性也能在學習跟告知下更懂得尊重異性間的身體邊界相互尊重,用堅定的溝通來化解彼此壓抑厭惡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