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17:16/王爾德獄中書讀後感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正在讀王爾德獄中之書後半段,好幾段都能深感受。我經歷過痛苦,就像他在獄中一樣,想死過,卻又不斷理出一層又一層(現在看來很無敵的)人生信念。好幾次的痛楚已化成經驗深刻在骨子裡,讓我能感受更多,「就像天啟,讓我看見從前所未看見。」雖然靈魂同在,我卻和他不同,我還是一塊未被世人注意的一塊小石子,沒有產出。我的痛楚只有在與同樣感受過之人身上能夠自我感觸、自我提醒。與他人相處時,曾經的痛苦就像是一段對他人無痛的秘密,不被注意。

-

就像王爾德看待波西一般,我同樣認為「只有自身才能讓自己悟明。」他們大多缺想像力及不敏感,都是和我巨大不同之處。痛苦之後,我也學會了「歡快和快樂之道」,接納自己的悲傷。接著,便是很神奇的體驗,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愛來自各處、各個細節。文學、歷史、人與人的相處、大自然、藝術、心理學、哲學。我告訴自己原來這就是悟明了的視野,不過卻常常忘了那是「悲傷之真理」引領我到這不同的世界。「快樂是給美麗的身體,但痛苦卻是給美麗的靈魂。」真的好神奇,P100,我的心情完全能與王爾德匹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子的沙龍
1會員
6內容數
21歲小林子,對文學、心理學、哲學、大自然、美,藝術深陷其中。請多多指教;-)。主要分享感觸創作、讀後感、生活提問#
林子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Thumbnail
2024/07/23
不誠實的後果是傷害別人及自己。即便是短暫的善意的謊言也會產生鴻溝、恐懼、不安。 隱藏秘密像是用筆刷模糊邊界,使邊界變成理想的樣子。然而原有的瑕疵依舊會透過時間的積累慢慢浮現。無法估計的時間壓力,也像是一顆未爆彈。 沒有人是完美的,那些瑕疵或許反而是具意義的、是特別獨有的。不要害怕,唯有坦
Thumbnail
2024/05/25
看著窗外的風景一幀一幀地在眼前翻過,感覺像是在觀看一部電影。被觸動、回憶、忍不住的反思每個細節。雖然和平常一樣,但是這裡更平靜,只有自己、過去、此刻、和未知,是個讓我忍不住發揮想像力的精神時光屋:我其實很獨立欸、還是和要他分手r、、、、
2024/05/25
看著窗外的風景一幀一幀地在眼前翻過,感覺像是在觀看一部電影。被觸動、回憶、忍不住的反思每個細節。雖然和平常一樣,但是這裡更平靜,只有自己、過去、此刻、和未知,是個讓我忍不住發揮想像力的精神時光屋:我其實很獨立欸、還是和要他分手r、、、、
2024/05/08
我想告訴自己:請拋下一切,記得曾經受過的苦楚,享受離開苦海見到的的視野,是多麼美好。在那裡,沒有曾經的夥伴,即便他們在你身邊,你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你能清楚地看見。 - 你無法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有多特別,你變得好愛自己。對世界的所有大小事充滿好奇心。無心在意你和他們之間愈變愈深的鴻溝。
Thumbnail
2024/05/08
我想告訴自己:請拋下一切,記得曾經受過的苦楚,享受離開苦海見到的的視野,是多麼美好。在那裡,沒有曾經的夥伴,即便他們在你身邊,你們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你能清楚地看見。 - 你無法告訴他們你的感受有多特別,你變得好愛自己。對世界的所有大小事充滿好奇心。無心在意你和他們之間愈變愈深的鴻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梁寒衣 死亡, 以面對面, 揭開存在的底蘊──    如此,我們活著,我們呼吸,我們行走,緣於經緯交織,命運穿梭無數知與不知,識與不識,愛與非愛的生命,以自身的行為滲入,聯結,支撐,且補綴了此存有的巨網   面對「失卻」,人們總是痛苦不堪,疑懼交迸,而狂吠不止── 我們不是試圖
Thumbnail
「在這種時候,人對自己心靈正好有足夠的了解,隱約知道心靈超脫肉體的侷限,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跳脫塵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Thumbnail
「在這種時候,人對自己心靈正好有足夠的了解,隱約知道心靈超脫肉體的侷限,具有強大的力量,能跳脫塵世,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是心理學家、精神科醫生維克多·弗蘭克,他在此書分享自己在納粹集中營的經歷;並分析集中營倖存者的心理特徵。 整本書以敘事性的方式講述作者在集中營看到的故事,讓讀者透過這些故事及心理分析的內容去尋找「自己人生的意義」。   書中一段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擁抱夢想,不等於要拿另一座集中營來換,我們可以將理想跟犧牲脫鉤,以免養成衡量生命價值的習慣。或許麻煩,但正因為不容易、違反直覺,所以更加值得努力跟堅持。很可惜身為觀眾的我們,無從得知在 Höss 的內心是否有過掙扎,但至少現在,我們還來得及,也還能擁有不一樣的選擇。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主角安德魯從對自己隱藏的過去到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義的故事。他透過教導他人如何尊重「臨終者」,重新與人接觸,並放下過去的自我偽裝,這本書充滿了愛和治癒的故事。
Thumbnail
這本書講述了主角安德魯從對自己隱藏的過去到重新找到生命中的意義的故事。他透過教導他人如何尊重「臨終者」,重新與人接觸,並放下過去的自我偽裝,這本書充滿了愛和治癒的故事。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活出意義來》這本書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曾經在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如同地獄般的生活,但是在那極度惡劣的環境中,他因為心裡強大而活下來 這本書是他在倖存後的回憶,第一部分書寫在集中營中的經歷和想法;第二部分則是談到意義療法 以下列出書中部分的內容,以及我的一些想法
Thumbnail
近期,閱讀了一本與二戰時期集中營有關的書籍–《活出意義來》。以心理層面去探討那些非人道的遭遇,我很喜歡其中作者下的註解,大意大致為:他們能剝奪我們外在的自由,但卻無法奪去我們內在的自由。以此核心概念出發,也與電影《依然相信》欲表達的理念有所關聯;我們無法逃避命運拋來的苦難,但我們能夠抉擇如何面對,只
Thumbnail
近期,閱讀了一本與二戰時期集中營有關的書籍–《活出意義來》。以心理層面去探討那些非人道的遭遇,我很喜歡其中作者下的註解,大意大致為:他們能剝奪我們外在的自由,但卻無法奪去我們內在的自由。以此核心概念出發,也與電影《依然相信》欲表達的理念有所關聯;我們無法逃避命運拋來的苦難,但我們能夠抉擇如何面對,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