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頭會覺悟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們並不知道「思想」,我們知道的都是關於思想的知識和概念。例如,大學裡面有心理學專業,你可以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成為心理諮詢師,為那些困擾於心理問題的人開解,或把他們的注意力轉移到正面方向,這些關於思想的知識和學問不等於你知道了「思想」。你永遠無法真正知道思想是什麼,就像人們有很多關於夢的知識和學問,但沒有人會告訴你到底什麼是夢。我也無法告訴你夢是什麼,我只能說,無論你稱思想為思想還是稱夢為夢,它們都不是思想上想像出來的那個可以確定的東西。

釋迦牟尼的教導

我們尊敬的釋迦牟尼大師也沒有告訴你思想理智到底是什麼,他乾脆否定了思想理智的存在,他在《心經》中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他否定了色、感受、思想、行為、識別,也否定了眼界,即視覺世界,最後他否定了整個意識世界。讓我用白話來補充一下,就是無論現實到底是什麼,都不是「色、受、想、行、識、視覺、意識」這些概念或東西。換句話說,是思想把現實解釋為以上這些確定出來的情況,以上這些情況都不真的成立。現實就是無法言說的「那個」(THAT),它太無限了,以至於無法言說,無法確定。

(編者註:明亮先生使用THAT來表達最真實的我們,我們的生命本質,不可言說的存在)


假設概念成立的情況

好了,究竟的講完了,讓我們利用概念做一些假設,假設這些概念是成立的,也就是說真的有思想這個東西,真的有意識這個東西,真的有感受、行為、識別、視覺這些東西或屬性。回到最前面的問題:為什麼當你開始觀察思想後,逐漸地思想就被觀察沒了?然後,當你不觀察了,思想就會照常地湧來。為什麼?

因為觀察思想的那位本身就是思想!是思想在觀察思想自己!是思想解釋出來:「啊,我感覺好像思想停滯了」這個結論。其實,思想沒有停止,思想僅僅改變了顯現質地,從「思考日常生活事件」的一段段因果關係的分析切換成「我在觀察思想」這個意識狀態了。你明白了嗎?「觀察思想」這個邏輯本身就是思想。也就是說「觀察思想」無法超越思想。思想是沒有可能超越它自己來觀察它自己的。這個悖論等同於:我是無法超越我來觀察我的。也等同於:意識是無法超越意識來證明意識的存在。


思想和意識的統一性

讓我們稍微究竟一點,我們發現,思想和意識看似是兩個不同的詞彙,其實是同一個能量顯現效應:THAT。只不過在邏輯上我們把不可分割的THAT分割成這是思想,那是意識。也許你會說,某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我只體驗到意識存在,但還沒有思想。對,這樣的說法是可以的,但不等於說思想和意識是兩樣不同的東西。人們把「思考邏輯問題」的顯現效應定義為思想,而不把純粹的意識定義為思想。其實,這是狹義的定義。我說,只要你感受到了意識,廣義的思想已經出現了。意識等同於廣義的思想。


觀察思想的過程

我沒有建議你不觀察思想。我以前在靜坐開始的時候都是這樣做的,一開始一段時間,比如幾個月中,無論你怎樣觀察思想,思想都會頑固地涌上來,但逐漸地,思想會隨著觀察時間的延長而逐漸變慢,然後減少,然後看似停歇了。但意識還在,好像進入了一種不黑不亮的意識真空,這時候會出現一些特殊經驗,比如能量填滿整個一切的感覺,比如自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的感覺,比如超越時間空間的感覺,這些都是特殊的體驗,挺美好的。如果你沒有體驗過,不妨去體驗一下。但不要把這類看似神聖的特殊經驗當成為「覺悟」。


覺悟的真諦

不,如果「覺悟」就是這類看似美好的特殊經驗,你太小看了THAT了,你把THAT定義為有限的經驗形式了。這種體驗和你第一次去海中游泳一樣是特殊經驗,讓你開了眼界,知道了經驗顯現效應是無限多樣的,也就是說讓你知道了你自己的魔術是無限多樣的,沒有任何限制。


高級瑜伽的觀察方法

有沒有更有效的觀察思想的竅門?有,高級瑜伽也觀察思想,但已經超越了觀察思想內容的那種觀察方式。高級瑜伽的觀察思想不是按照「我在觀察思想」這個邏輯,而是類似享受思想邏輯流的升起、流過、消退的那種無介入方式來觀察思想。你只要隨著能量的起伏,享受其中,但沒有「我」這個主觀概念出發點。高級的觀察思想不關心思想在思考什麼故事內容,而是感受到思想能量類似海浪一樣一波一波地拍打海岸線的感覺,你不把思想當作壞蛋來處理,而是當作自己的固有本能能量來享受。

raw-image


隨思想流動的觀察

你感受到了思想來,流過了,然後走了,然後下一個思想來了,流過,走了,你享受在這個無害的能量顯現效應中。你不關心思想具體在想什麼內容,而是把它們當成無害海浪一樣。你會感覺到你不真正擁有思想敘述的那些內容,你就是思想能量本身,在震盪,在流動。就算一千萬個思想念頭流過,都無所謂。就像你在大遊輪上看著浩瀚無垠的大海,你會糾結到底有多少波浪嗎?你不會。


不排斥也不依附的態度

這就是不排斥也不依附的態度。你不在乎思想會怎樣,也不在乎思想有還是沒有,來了還是沒有來,內容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你對這些都不感興趣。但你知道,無論有沒有思想,無論有沒有意識,都是自己的終極生命力,都是OK的。


覺悟與觀念頭的關係

回到標題問題:「觀念頭是否會導致覺悟?」。

覺悟和觀念頭無關。真的有「覺悟」這回事嗎?假如有「覺悟」這個美好狀態,誰是受益者?如果你真的認為有一個覺悟的受益者在那裡,哪天這個受益者獲得了一個大獎:覺悟。只要這樣的信仰存在,這就不是覺悟。

不,當下此刻,從來沒有那個受益者的「你」。假如真的有覺悟這回事,當下此刻早已經是它了。是它了,為什麼還要節外生枝地添加一個「覺悟」的虛幻目標?

當你明白了當下此刻的自己是不需要節外生枝地添加「覺悟」這個狀態,沒有什麼獎杯可以拿,也許可以說這就是覺悟了

完美的當下此刻是不需要添加任何它沒有的東西的,包括根本沒有「覺悟」這個目標,發現了這個才是覺悟。

或者說,「覺悟」這個概念是思想創造出來的幻覺概念,就像昨晚夢中的那個「你」也期望覺悟一樣的荒謬。

我在說胡話嗎?從思想邏輯來聽,是不合邏輯的胡話。但我的話不是說給思想邏輯聽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7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楞嚴經》開篇就講如何找心,因為找到「心」,也就等於在成佛的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認真學習《楞嚴經》的人,不會在學佛的路上走偏,更不會落入邪道,能夠穩妥地依循佛陀教示,穩步前進,直至成佛。所以,魔才會視《楞嚴經》為「眼中釘」,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滅《楞嚴經》。
Thumbnail
《楞嚴經》開篇就講如何找心,因為找到「心」,也就等於在成佛的路上,邁出堅定的步伐。認真學習《楞嚴經》的人,不會在學佛的路上走偏,更不會落入邪道,能夠穩妥地依循佛陀教示,穩步前進,直至成佛。所以,魔才會視《楞嚴經》為「眼中釘」,不管用什麼辦法也要滅《楞嚴經》。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了正念(mindfulness)定義及相關翻譯名稱之緣由,例如,如正念、靜觀、覺察等,甚至在辯證行為治療之馬偕的翻譯為「了了分明」。正念所適合的對象包含了小孩到老年人,透過正念可以帶來許多的好處,身心靈的成長、自我成長、疼痛管理、調整情緒等。
Thumbnail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
Thumbnail
此文為明亮先生寫於2021年1月29號 觀念頭的本質 觀念頭,俗話說就是看著思想。據說這是佛經裡面推薦的竅門,也是很多禪師推薦的修行方法。但為什麼看著思想的時候,看著看著,思想就似乎停下來了,沒有思想了。然後你做別的事情,不再看思想了,思想就像潮水那樣湧來。為什麼? 首先講講比較究竟的說法,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