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偏差的孩子,其實是一位內心受傷的孩子
因為,當孩子的努力從未被看見,而一些不被接受的行為卻一再被放大檢視,孩子便會不斷展示無能來提醒大人:別忽略我的存在。
而一個越是內在無力的人,越是要用大聲、嘶吼、憤怒與誇張的肢體,來展現自己的力量,唯有如此,才能感受自己對生活有支配權。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全感是來自父母的關愛。所以,孩子不是變壞,只是需要我們幫忙。不是孩子不願意改變,而是時間未到。只要父母不放棄,孩子永遠有機會。只要看出孩子願意改變的心,就應該要拿出耐心給他機會。信賴孩子,然後等待再等待。
------------------------------------------------------------------------------------
參考資料:《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十年》、《不教養的勇氣》、《華頓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