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製造業看全球化困境(13)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很奇妙的是,2008金融海嘯、1997亞洲金融風暴,明明就是我們這個世代遇到的事情,現在的大學新鮮人當年還小似乎沒感覺,或對於其影響毫無概念,跟我們同年代的,不少人也都忘了。(編:就像過再十幾年,更年輕的世代跟你說他不知道武漢肺炎是怎麼回事)一旦終端市場的購買力大損,台灣的代工廠是直接無薪假,沒單就是沒單,沒辦法。為何這不能只看人口?蠻複雜的,我們得要把前面10多篇都湊在一起去思考。

上週提到的再講一次,許多人會用人口基數去思考終端市場,這確實很直觀但並不正確,若人口多就買得起,那印度怎麼沒變成全球最大市場?

製造業有金字塔結構,上層產業的產品,可以帶動中下層許許多多的加工業。技術本質就是如此,一個國家若擁有最大的尖端產品購買力,才能帶動其他產業在全球的運轉。

先進國是製造業火車頭,技術與市場非朝夕可成


簡單說就是,最有錢的國家會用智慧型手機,我們窮一點的只好去用按鍵式,更窮的只能用有線電話了。那麼在這之前的?有錢的國家用按鍵式手機,我們窮一點用有線,更窮的國家連電話都沒有。

換言之,現在的世界市場驅動力,來自於原本的工業國家,因為工業先進國擁有最強的資源利用效率,有最好的科技技術,其他後進國只能等著接收淘汰的技術,不然就是投入可以發展的,走自己的路。

所以,驅動力在技術上是能源利用效率,代表對各種資源的利用率也提高,在人性上則是工業先進國的市場,以現在來說就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

就這樣,沒有別的,若沒有先進工業國還在大量消費,我們後進國的工業就得停擺。筆者來比喻一下,今天高階手機技術消失,設計師、工程師被外星人照射遺忘光線,再也沒有智慧型手機了,相關產業必定瞬間崩潰,許多工廠關門,勞工失業,在購買力回升之前,都只能靠存款過日子。

那如果先進國消費、生產斷鏈後,巴西說自己有錢買得起沒那麼智慧的手機,會不會扛起消費市場拯救整個產業?不會,因為大家都忘記怎麼打造智慧型手機,不代表變笨。而且全世界懂做沒那麼智慧手機的人很多,市場要不就是次級技術產品先飽和,要不就是被照射遺忘光線的工程師,比其他人早一步想起怎麼製造。

raw-image

講白一點,一個工業強國之所以強,是因為有積累,這個積累來自於螺旋成長的歷史,各行各業都有強者,即便高階技術莫名其妙消失,要重新創造回去的機會,遠遠高過沒有積累的國家。

後進國想彎道超車是不存在的,純屬幻覺。

跨國製造非昔日低階代工,彎道超車有如大躍進幻夢


對技術越熟的人,就越能從龐大的產業鏈中,發現大大小小的專業技術,都需要人去累積。就算你抄襲了一份電子產品的布局,全部的零組件都能照抄,完全仿造出來,你也只是知道了這份電子產品的邏輯。至於為何使用這個材料,如何取得,相關的經驗缺乏,只能複製出外型。

我們會以為複製簡單,是台灣過去身為海盜王國,抄習慣後覺得抄襲沒什麼。早期的電子產品還有道理,進入奈米製程後沒有可能,即便你知道組成成分,依舊不曉得生產工序,給你抄到生產資料好了,沒有下苦功研究,這道鍍膜10秒、那一道50秒,原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研究知道為什麼跟曉得怎樣生產,又是兩回事。

各位可以拿頭幾篇的產業鏈展開圖去看,你知道了某一項產品的生產邏輯,相關原物料、零組件、生產工藝流程參數,通通展開。我們會得到一副跨國生產的龐大架構。打個比方,彎道超車的前提是這個展開圖的規模是一張A4紙,但如果展開後是A2、A1,甚至是A0呢?

這是我們個人窮盡一生都不可能掌握的範圍。

這個範圍跨國、跨領域,需要很多團隊下功夫研究,還要能夠信任彼此,在相同價值觀下,遵守共同規範。

互利各得技術、資本,妄想全拿困境由之而生


先進工業國家為何可以掌控現代製造業的系統,從製造技術到市場,有其歷史因素。技術當中最重要的當屬能源控制,目前有最多能源控制技術,還能新創的國家,依然是這些工業先進國。

以礦藏來說,先進工業國擁有更好的利用技術,那麼今天你是有礦藏的後進國,可不可以隨意抬價?這是不行的,假設是智利銅礦,智利人把價格抬高兩倍,不買拉倒,那工業國家會不會認栽?不會,他們會找其他產銅國,談技術合作條件,提高銅的產量,讓衝擊變低。然後智利就失去利用技術,失去市場,直到降價求售。

也就是說,想要壟斷的大前提,是你要有幾乎絕對的富礦持有,別人怎麼打算盤都繞不過你。就算放到短時間內也贏不了,你的全球第一儲量富礦用人工開採,人家找了第三富礦用機器,產量是你100倍,比量比價都輸。

撐到人家挖光,自己有壟斷資格呢?別傻了,現代礦藏動輒挖幾十年,你可以等,其他人呢?

這就是全球化的真正樣貌,後進國拿礦藏、人力交換技術,先進國用技術得到廉價生產基地。在市場面,後進國拿到技術後提升競爭力,從而得到購買力,先進國技術提升後的產品可以賣後進國,也得到更廉價的低技術產品。

雙贏。

沒有這種概念,全球化就會活不下去,所以中國那種雙贏法,註定會破壞掉全球化基礎。

raw-image


 

 

21.2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前面幾篇的重點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寫就對了。」 你是否有很多想法卻說不出口的狀況? 你曾經感到許多靈感但記不下來? 你覺得心靈不平靜? 你相信有神嗎? 別擔心,多寫多練,遲早會的。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寫作的歷程,從短篇開始累積到長篇,還要篇篇有意義,很花時間喔。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你寫論文的感覺,怎樣組織出有意義,可以自圓其說的論文,讓無數研究生生不如死。但要長篇變短篇,要花更久的時間,並不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是閱讀量不足。我們可以簡稱:「沒有抓到重點。」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前面幾篇的重點可以歸納成一句話:「寫就對了。」 你是否有很多想法卻說不出口的狀況? 你曾經感到許多靈感但記不下來? 你覺得心靈不平靜? 你相信有神嗎? 別擔心,多寫多練,遲早會的。
扣掉核融合,即便今年已經聽到輸出大於輸入的好消息,走到商轉、普及,進而開始改變世界,筆者大概看不到了,依照經驗幾十年跑不掉。技術的驅動力如此,但這只是指整個系統的技術性,人性的驅動力是什麼?這個答案,叫做「市場」。
寫作的歷程,從短篇開始累積到長篇,還要篇篇有意義,很花時間喔。要比較的話,大概就是你寫論文的感覺,怎樣組織出有意義,可以自圓其說的論文,讓無數研究生生不如死。但要長篇變短篇,要花更久的時間,並不是駕馭文字的能力,是閱讀量不足。我們可以簡稱:「沒有抓到重點。」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不要想得太複雜,筆者當年剛開始時,寫作功力也很低,內容往往是擷取閱讀過的片段,硬是加入到文章中。類似填空,自己想了一個概念,然後找可以用的內容填進去。 年紀比較輕的族群,寫出的網文往往有這種特性,這是理所當然的,年齡跟閱讀總量一定有關,所以習慣引經據典,非得要找到大師、師傅、導師的語錄進去。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單純?一點都不單純,筆者上篇的示意圖,嚴格說算傳統產業,若是現在講的科技業,情況更為複雜。因為,每一道製程,每一個零件,由於其精密程度提高,限制更加嚴重。我們可以理解為工具機需求變高,愈發精密的零件需要更精密的工具機,而製程從毫米到微米再到奈米,能夠生產的廠商更少。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講全球化困境,透過解說製造業的形式,所以筆者不打算把每個產業都科普,再說也做不到。 花了五周,大致談了鋼鐵製造,有興趣的朋友只要稍微查一下,就會發現鋼鐵品項非常多,會用到各種元素摻雜。稍稍思考,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冶煉或許過程都差不多,但原物料的獲取就絕對不單純。 
Thumbnail
自從美中科技戰開打後,許多企業開始將廠房遷出中國,而中國周遭的許多國家如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則成為企業遷廠的首選。而這些國家也祭出各種政策補助來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在國內設廠。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
Thumbnail
八十-二十法則提到,在多數生活的現象中,約80%的效果是來自於20%的原因,除了經濟學、學習理論外,這個法則同樣也可以應用在生活中的幸福感上。 我們需要認知到擁有的越多不一定會越快樂,反而有可能會因為無法專注在少數事物上而產生空虛、迷茫的感覺。「極簡」精神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放下對於「多」的執著,將有
Thumbnail
1.加權指數與櫃買指數 週五的加權指數在非農就業數據開出來後,雖稍微低於預期,但指數仍向上噴出,在美股開盤後於21500形成一個爆量假突破後急轉直下,就一路收至最低。 台股方面走勢需觀察週一在斷頭潮出現後,週二或週三開始有無買單進場支撐,在沒有明確的反轉訊號形成前,小夥伴盡量不要貿然抄底,或是追空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國際地緣政治的動盪促使全球貿易結構發生了很大改變,其中中美貿易戰加速了全球供應鏈的重組,而受益最大的無非是東南亞國家,不僅成為重要的製造和出口中心,更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成為全球第三大投資目的地。伴隨著國家經濟的飛躍性成長,東南亞的消費力也有了顯著性的提升。
Thumbnail
人都是趨利的,只要有利可圖,風險高也有人想試試看。我們要找到的是驅動力,從這邊切入就能明白,以中國有很多人口,故可以填補一切的思維,為何打一開始就弄錯方向。
Thumbnail
全球化的困境最後還是會回到原物料產區,這並非是指製造業邏輯,而是距離。 今天會有全球化的出現,是因為有國際安全,所以海盜國家無法存在,追溯這個全球安定力量,就是美軍。
Thumbnail
單純?一點都不單純,筆者上篇的示意圖,嚴格說算傳統產業,若是現在講的科技業,情況更為複雜。因為,每一道製程,每一個零件,由於其精密程度提高,限制更加嚴重。我們可以理解為工具機需求變高,愈發精密的零件需要更精密的工具機,而製程從毫米到微米再到奈米,能夠生產的廠商更少。
Thumbnail
進入整個系列的主題,為何現代製造業跟前幾篇說的關聯如此之大?這就回到最前面幾篇,解釋原物料生產邏輯的路上,我們可以稍微想一下,在台灣的台GG工程師群,與一萬公里外的稀有元素礦廠工程師群,哪一個說罷工不幹,對這個世界的影響比較大?或者說,缺了誰,誰會活不下去?
Thumbnail
所以,這一切都要怪中國,又一個逢中必反?看看,咒語用到最後自己都中咒了。 不是怪中國,是中國本身即是問題,就算中國完全不違背市場經濟原則,一切遵從信用慣例,一樣會出事。量體過大,就注定今天的局會出現,除非當年是有限度改革開放,或是已開發工業國家,非常緩慢且有限的放出技術。
Thumbnail
不是只有中國會喊逢中必反,日本當年經濟超強,強到對美國有威脅時,日本本國一樣有類似的口號,台灣其實也有過,只是沒那麼激烈。 為何?
Thumbnail
這次的主題是講全球化困境,透過解說製造業的形式,所以筆者不打算把每個產業都科普,再說也做不到。 花了五周,大致談了鋼鐵製造,有興趣的朋友只要稍微查一下,就會發現鋼鐵品項非常多,會用到各種元素摻雜。稍稍思考,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冶煉或許過程都差不多,但原物料的獲取就絕對不單純。 
Thumbnail
自從美中科技戰開打後,許多企業開始將廠房遷出中國,而中國周遭的許多國家如印度、泰國、馬來西亞、越南等人力成本較低的國家則成為企業遷廠的首選。而這些國家也祭出各種政策補助來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在國內設廠。
Thumbnail
我們現在所生存的這個世界有很大一部份已經脫離不了全球化商業的供應和需求,全球化和台灣住民的「常態經濟」牢牢結合在一起是進入二十世紀後由十九世紀的帝國主義產業鏈基礎擴張而成,這種經濟現象在一百年前是很難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