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者教我的事 – Dawn the Minimal Mom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大約10年前,家中最小的兒子剛出生,做爲全職媽媽的 Dawn 整天待在家裏過著 ‘1打4’ 的生活,一個人照顧四個小小孩,聽起來就已經很可怕了,更不用提那些做不完的瑣事,收不完的玩具,令她身心俱疲,勞心又勞力。她對自己的處境很無奈,羡慕自己的老公每天都有藉口 ‘逃離災難現場’ 出門工作,但又無法改變現狀。

在瀕臨崩潰之際,她聼到了關於極簡主義的理念,和極簡生活能帶來的種種好處。或許是太渴望改變,她馬上就説服先生並開始行動。先從 ‘不在使用’ 的物品開始清理,完成之後繼續思考,再清理那些 ‘可用,但沒有也沒關係’ (can do without) 的物品。

剛開始清理的時候,他們情緒激動,對於要扔掉的物品感到各種遺憾、可惜、和捨不得。不過當達到了 ‘沒有也沒關係’ 的那個層次後,清理開始變得有趣,他們從中獲得小小成就感,轉換成動力,繼續找尋可以處理掉的物品。

一轉眼,這個6口之家已極簡了10年。隨著4個孩子逐漸長大,物質需求也越來越多,更不用説日常的衣食住行育樂會製造出多少雜物和髒亂。Dawn在她的YouTube頻道中分享她在日常生活中收拾和整理家中各角落的訣竅,以及處理孩子們衣服玩具書籍的經驗。

這篇文章和你分享我從這位極簡主義者身上學到的事。

raw-image

1)極簡生活的彈性

就如文章開頭所提,從前的我 (或許和大部分的外行人一樣)有個對極簡主義者的固有印象,認爲一定要擁有極少量的物品才能被稱爲 ‘極簡主義者’。而對於有家庭有孩子的人,極簡生活是根本沒法達成的。

然而 The Minimal Mom 的生活模式讓我明白,極簡生活不是只有黑、白、灰和空蕩蕩的屋子、冷冰冰的家俱。它可以是彩色的、有溫度的、有彈性的

誰説有孩子的家庭不能過極簡生活?家中有孩子,那就按照有孩子的方式來過極簡生活,玩具、衣服、書籍,該有的都不會少,就如 The Minimalists 二人組中的 Joshua Fields Millburn 曾說的,極簡生活從來就不等於 ‘匱乏’ (deprivation)

撒了一地的玩具、滿桌的蠟筆和塗鴉紙張、從學校帶回家的美勞作品,只能穿幾個月的衣服,都是生活中的常態。但因爲有了極簡主義者的心態,我們不迷失於物質生活,並懂得去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事物。

無需在乎擁有物品的數量,只要隨時掌握和關注你擁有的物品, 做到物盡其用,並且確定擁有的每件物品都是你喜愛的,屬於你的極簡生活目的就已經達成了。

2)別成爲 ‘物品經理人’

Don't be a 'stuff manager'! 就是這句話讓 Dawn the Minimal Mom 下定決心成爲極簡主義者。擁有的物品越多,就要花越多時間和精神去維護、收拾、和清潔。一天24小時,如果把大量時間精力花在 ‘物品管理’ 上,那我們還剩下多少時間精力給自己,給家人,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呢?

raw-image

我覺得Dawn 的觀點和山下英子在《斷捨離》書中所提到的 ‘物品軸’ 思維方式很相似。何爲 ‘物品軸’? 假如我們在面對物品的態度是 “這個東西能不能用?” ,這個從物品角度為出發點的思考模式就會讓那些 ‘還能用’ 的東西一直留在身邊,即使那些物品是不需要的、不合適的。就是這樣的思維模式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成爲了 ‘物品經理人’ 。

我們可以擁有物品,但不要被物品擁有 (被控制)。因此,把家中物品縮減成適合的量,才不會爲了管理大量的物品而犧牲了享受生活。

3)無負擔的整理方法

這應該是我學到過的最簡單、最無心裏負擔的整理方法了。

把 ‘不在用’ 的東西打包起來,放在紙箱或垃圾袋(方便在丟棄、捐贈時能連箱子袋子一同處理掉,不必再換箱換袋),先 ‘暫時’ 放在儲藏室,3個月内(或按你自己的制定時間)如果沒再想起它,便可以直接處理掉。不過如果在這段期間你發覺某件被打包的物品是有需要的,或者突然反悔,捨不得了,仍然能隨時將它從儲藏室拿回來。

這個方法可以運用在厨房用品、衣服、玩具等各類家中的物品處理。我很喜歡這個 ‘過渡期’ 的概念,由於知道自己仍有機會去修正和調整所做出的決定,在整理的過程中就不會有擔心做錯決定的壓力

而且Dawn的方法還有一個重點,就是 ‘紙箱和垃圾袋’。她認爲,已經要捨棄的物品,如果你爲了要換袋子換箱子,就會再度看到它們,再度拿在手中。萬一滿滿的回憶再度涌上心頭,你反悔丟掉它們的機率會提高。因此爲了避免再度看到、摸到後反悔,乾脆一開始收拾就把它們放在能一道送走的箱子和袋子裏。

raw-image

總結

以上介紹了 Dawn the Minimal Mom 成爲極簡主義者的原因,以及她對我的影響。她們一家6口的生活模式和理念讓我顛覆了對極簡主義者的固有刻板印象,也給予我啓示,讓我在收拾、整理、清潔打掃家裏這方面更能抓住重點。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觀看她的一段影片,是她和先生清理物品的心路歷程,與你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race 的生活簡學
6會員
43內容數
生活越簡單,心靈就越豐沛。 減少物質的羈絆,你就能過著擁有餘裕的生活。
Grace 的生活簡學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日本整理女王山下英子在她的暢銷書《斷捨離》中,提到了「One Out, One In」這個方法: 把雜物整理完畢,並按照7、5、1的公式收納好之後,未來若想入手一件新物品,就必須先捨棄一件現有的物品。注意要先「捨棄」,再「補上」,這樣才不會因疏忽而讓物品變多。反覆進行「一出一進」,我們將會發現,自
Thumbnail
2024/06/05
日本整理女王山下英子在她的暢銷書《斷捨離》中,提到了「One Out, One In」這個方法: 把雜物整理完畢,並按照7、5、1的公式收納好之後,未來若想入手一件新物品,就必須先捨棄一件現有的物品。注意要先「捨棄」,再「補上」,這樣才不會因疏忽而讓物品變多。反覆進行「一出一進」,我們將會發現,自
Thumbnail
2024/06/04
「女人的衣櫃裏總是少了一件衣服」,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人都同意。明明衣服很多,每天卻仍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一套令自己滿意的穿搭。 我也曾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直到近幾年學習了膠囊衣櫥的原理之後,才漸漸懂得衣櫥內的大學問。 其實並不是沒有衣服可以穿,而是衣櫥裏面有許多讓你因種種原因而不願意穿的衣服。如果
Thumbnail
2024/06/04
「女人的衣櫃裏總是少了一件衣服」,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人都同意。明明衣服很多,每天卻仍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一套令自己滿意的穿搭。 我也曾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直到近幾年學習了膠囊衣櫥的原理之後,才漸漸懂得衣櫥內的大學問。 其實並不是沒有衣服可以穿,而是衣櫥裏面有許多讓你因種種原因而不願意穿的衣服。如果
Thumbnail
2024/06/03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2024/06/03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提供了幫助媽媽們成為家庭CEO的幫手。從滿足自己的需求、將爸爸也視為育兒高手、讓孩子學會自己成長、利用外部資源,提出了幫助媽媽們更輕鬆愉快地過日子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作者從小被母親要求獨立生活,進而影響了她的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母親的生活習慣和對待個人的態度也對作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母女關係是一個值得深入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最近在看「我們這一家」,看到花媽(花師奶)樂觀的性格,跟家人有趣的生活,覺得很溫馨。日本YouTuber Kimono Mom跟女兒煮飯,好味小姐一家的教育,也讓我想成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努力認真生活,溫柔堅定地處理對待家人。 從小到大的學習和環境,都在告訴我女性應該要獨立,為了自己賺錢,儲些本錢…
Thumbnail
最近在看「我們這一家」,看到花媽(花師奶)樂觀的性格,跟家人有趣的生活,覺得很溫馨。日本YouTuber Kimono Mom跟女兒煮飯,好味小姐一家的教育,也讓我想成為像他們這樣的人,努力認真生活,溫柔堅定地處理對待家人。 從小到大的學習和環境,都在告訴我女性應該要獨立,為了自己賺錢,儲些本錢…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説來也真見笑,叮噹不過是一介女流,一個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婦,然而卻常常大膽學着人家去評論世情政事,回想起來,她也真捏一把汗,可幸讀者沒有嫌棄,還花時間前來閱讀,這都是叮噹的福氣,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她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説來也真見笑,叮噹不過是一介女流,一個不折不扣的家庭主婦,然而卻常常大膽學着人家去評論世情政事,回想起來,她也真捏一把汗,可幸讀者沒有嫌棄,還花時間前來閱讀,這都是叮噹的福氣,能有一個地方可以讓她毫無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