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不極簡」的家人相處?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心態,將界線劃分清楚之後只要專注於自己範圍內的物品就好。blah blah blah......

說著說著,我似乎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音,原來是自己的腦袋瓜,突然開竅了.............!

我與鄰居說的那番道理,不正是我與先生過去的相處模式嗎? 只是,家中的極簡者 always 是先生,而我,直到兩年前,都還一直是那個愛亂買,又捨不得丟東西的太太。

以我先生的個性,將他歸類為「天生的極簡人」挺合適的(雖然他並不自稱極簡主義者):他有一種「不將就」的性格,20多年前我們剛認識時,他就已習慣在買任何東西前先研究產品的性能,精挑細選。價格固然是主要考量,但他更注重產品的功能和品質是否符合需求。

除此之外,先生還很有環保意識,他認為擁有的東西少一些,就是對節能減碳有貢獻。所以在入手每一件物品前都要深思熟慮,確保這是他會長久使用的。因此,衝動購物這種事幾乎很少在他的身上發生。

這篇文章讓我來聊聊我在還未成為極簡主義者前,與先生的相處模式,以及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後,對孩子教養的看法。我以自己曾是「非極簡者」的親身經歷,歸納了極簡主義者與非極簡家人相處時,該抱有的心態。只要擁有這幾個心態,你就能按自己的家庭狀況,找到最有效的實作方法。

心態(一):獨善其身

越是親密的家人,彼此間的界限感就越模糊,容易將自認理所當然的觀念和做法強加於人。但我先生雖然很少為他自己買東西,卻不會限制我去購物,更不會在我亂買一通的時候嘮叨我(大概只在心碎碎唸吧)。回想我這些年來的愛亂買行徑,真的蠻感激他的包容。

先生「精挑細選」所帶來的好處,我也一同享受。舉例來說,家裡的鍋具和刀具並沒有成套購買,而是按平時的飲食和下廚習慣去個別選購。果然,家中4個鍋子和兩把刀的使用率100%,完全滿足烹飪需求。

raw-image

而我也在多年相處的過程中受到他的影響,漸漸改變。看到先生幾乎從來不為整理他的物品煩心,我也開始會在買東西之前多想一想它的實用性。年輕時的我認為,出去旅遊如果不買很多紀念品和伴手禮,旅遊怎能算是完整? 現在的我,就算要買紀念品也會仔細挑選,而不是只跟著感覺走,照單全收。

因此,誰說獨善其身不會給非極簡家人帶來改變?只要對方體會到了極簡能帶來的益處,相信他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向你看齊。

心態(二):尊重各自的「人生時間表」

除了我先生那樣少數的「天生極簡者」,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成為極簡主義者的契機,都是因為生活經歷帶給了啟發。例如有些人受夠了物質的羈絆,有些人想為環保盡一份心力。而我則是在COVID疫情期間的搬家過程中,意外享受到了「少物的好生活」,才決定學習極簡。

與非極簡的家人相處,除了抱持著「獨善其身」的心態之外,還需要將眼光放遠,並用包容的心來看待家人的生活模式。對於非極簡家人的愛買和不整理,除非是病態的囤積症需要治療,我們只能告訴自己:他們「覺悟」的時機還未到。

再舉另一個例子:孩子。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尚淺,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再加上愛探索的天性,難免會有許多物質渴望。 我總認為,與其想盡辦法灌輸孩子極簡和斷捨離的概念,倒不如抱持開放的態度,順其自然。只要繼續以身作則,其它的,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人生時間表」來走吧

心態三:提升對「雜亂」的容忍度

家裡有小朋友的你,一定很了解這些場景:撒了滿地的玩具,用抱枕和被子做成的「堡壘」,隨處可見的文具和美勞用品...當媽的不愛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想培養孩子主動收拾的習慣,還真的不容易,時常喊破喉嚨仍沒人理。

raw-image

這時候我就會羨慕那些獨居的極簡主義者,對家中的環境有100%的掌控權,然而就是身不由己....

後來我想通了。每當看到兒子製造的混亂狀況時,我都會先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的天性!接著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東西全部被拿出來玩,不就代表了家裡的東西都有被「物盡其用」嗎?

沒錯!「東西多」與「環境亂」是兩碼子事。這些物品被兒子充分發揮了它們的價值,不就是「極簡」的最高原則嗎?而環境亂只是暫時的,稍花些時間就能恢復原狀。

我們大概都有被社群網路上的極簡風格家居圖片給洗腦過,因此很直覺地會認為「極簡」就是「整齊不亂」。然而它們並不能被畫上等號,因為家庭生活(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本來就是動態的,會產生雜亂是天經地義。

從新思考對極簡的認知,明白「物盡其用」才是極簡的真諦,能讓你的眼中不再只看見家中的雜亂,而是孩子的成長軌跡。

總結

以上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歸納出一位極簡者在與非極簡的家人相處時應抱有的三種心態:獨善其身、尊重家人的時間表、以及提升對「雜亂」的容忍度。有了這幾種心態,你將能依照自家的狀況,找出一套最適合自家人的相處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Grace 的生活簡學
6會員
43內容數
生活越簡單,心靈就越豐沛。 減少物質的羈絆,你就能過著擁有餘裕的生活。
Grace 的生活簡學的其他內容
2024/06/05
日本整理女王山下英子在她的暢銷書《斷捨離》中,提到了「One Out, One In」這個方法: 把雜物整理完畢,並按照7、5、1的公式收納好之後,未來若想入手一件新物品,就必須先捨棄一件現有的物品。注意要先「捨棄」,再「補上」,這樣才不會因疏忽而讓物品變多。反覆進行「一出一進」,我們將會發現,自
Thumbnail
2024/06/05
日本整理女王山下英子在她的暢銷書《斷捨離》中,提到了「One Out, One In」這個方法: 把雜物整理完畢,並按照7、5、1的公式收納好之後,未來若想入手一件新物品,就必須先捨棄一件現有的物品。注意要先「捨棄」,再「補上」,這樣才不會因疏忽而讓物品變多。反覆進行「一出一進」,我們將會發現,自
Thumbnail
2024/06/04
「女人的衣櫃裏總是少了一件衣服」,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人都同意。明明衣服很多,每天卻仍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一套令自己滿意的穿搭。 我也曾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直到近幾年學習了膠囊衣櫥的原理之後,才漸漸懂得衣櫥內的大學問。 其實並不是沒有衣服可以穿,而是衣櫥裏面有許多讓你因種種原因而不願意穿的衣服。如果
Thumbnail
2024/06/04
「女人的衣櫃裏總是少了一件衣服」,相信這句話大多數人都同意。明明衣服很多,每天卻仍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到一套令自己滿意的穿搭。 我也曾總是被這個問題困擾,直到近幾年學習了膠囊衣櫥的原理之後,才漸漸懂得衣櫥內的大學問。 其實並不是沒有衣服可以穿,而是衣櫥裏面有許多讓你因種種原因而不願意穿的衣服。如果
Thumbnail
2024/06/03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2024/06/03
將近5年前,跨國搬家到美國的特殊經驗讓我意外地體驗到了極簡生活的益處,並開始學習極簡的真諦和方法。 其實我原本就是個不知斷捨離為何物的人,既愛亂買東西,又很難把東西給扔掉,還經常對家裏的雜亂視而不見。因此雖然有先天優勢 (從零開始的新家),仍需要更多後天努力,才能在極簡路上走得更順利。 經過這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中國式父母神奇之處: 你跟他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你跟她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Thumbnail
中國式父母神奇之處: 你跟他分享快樂,快樂就會消失 你跟她傾訴煩惱,煩惱就會加倍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
Thumbnail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家裡的長輩如果有行善的觀念和習慣,很容易影響下一代模仿,耳濡目染下,善的種籽理所當然埋進子輩的心田,就好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在我周遭有許多家庭,經濟富足、生活無虞,但是煩惱也沒有比較少,一下子擔心老大工作太操勞,一下子嫌棄媳婦貪婪、好吃懶做,一下子又擔心孫子學業跟不上,天天操煩到睡不著吃不好需要靠安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說來有趣,當我準備開始面對第25關的任務時,不久後便發現自己跟「家」的概念有種命運中的隔離感,彷彿我與家之間的緣份註定要和一般的想像迥然不同,我也只能臣服這股力量的安排,不過我猜想也不會僅僅只有我一個人如此。 從小我們就被媽媽送往姨嬤家長大成人,在我們出社會前,媽媽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這些人不過是仰賴你做為完人的品質,著實是欺善怕惡的孝順版本而已。
Thumbnail
2024/02/16 過年回娘家小住,我跟妹妹聊到父母對於金錢和資產的態度,我們的父母是那種什麼都不跟孩子們說的方式,家裡重要的資料放在哪裡、有些什麼需要注意的資產配置等等,他們有自己的顧慮,甚至對於生活生命的態度,在曾經歷經經濟生活滄桑的年代,他們那一代人們都是屬於保守無聲的面對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2024/02/16 過年回娘家小住,我跟妹妹聊到父母對於金錢和資產的態度,我們的父母是那種什麼都不跟孩子們說的方式,家裡重要的資料放在哪裡、有些什麼需要注意的資產配置等等,他們有自己的顧慮,甚至對於生活生命的態度,在曾經歷經經濟生活滄桑的年代,他們那一代人們都是屬於保守無聲的面對自己的孩子,
Thumbnail
現代人「為己」的心態嚴重,都是小家庭各自「獨善其身」,就算有能力有財力也不願意「兼善天下」造福眾人,只想守著自己的家業就好。 不要說為眾人,一個人的私心若發作,其實是連父母、手足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有些人,事業鴻圖大展賺很多錢,偏偏自己的兄弟姊妹每一個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三天兩頭就跑來借錢,為了
Thumbnail
現代人「為己」的心態嚴重,都是小家庭各自「獨善其身」,就算有能力有財力也不願意「兼善天下」造福眾人,只想守著自己的家業就好。 不要說為眾人,一個人的私心若發作,其實是連父母、手足也是要分得一清二楚。有些人,事業鴻圖大展賺很多錢,偏偏自己的兄弟姊妹每一個都像扶不起的阿斗,三天兩頭就跑來借錢,為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