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不極簡」的家人相處?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幾天和一位鄰居媽媽閒聊,談到了「極簡」。鄰居說她很嚮往極簡生活,也多次想把家裡的物品好好斷捨離一番,然而一想到她先生很愛追逐潮流(尤其是電子產品),總是東買西買,讓她覺得要把這個家變極簡是不可能的事。

我告訴她,別因為夫妻倆的價值觀不同而阻擋了你想極簡的決心。除了互相尊重,還要抱有「獨善其身」的心態,將界線劃分清楚之後只要專注於自己範圍內的物品就好。blah blah blah......

說著說著,我似乎聽到「轟隆轟隆」的聲音,原來是自己的腦袋瓜,突然開竅了.............!

我與鄰居說的那番道理,不正是我與先生過去的相處模式嗎? 只是,家中的極簡者 always 是先生,而我,直到兩年前,都還一直是那個愛亂買,又捨不得丟東西的太太。

以我先生的個性,將他歸類為「天生的極簡人」挺合適的(雖然他並不自稱極簡主義者):他有一種「不將就」的性格,20多年前我們剛認識時,他就已習慣在買任何東西前先研究產品的性能,精挑細選。價格固然是主要考量,但他更注重產品的功能和品質是否符合需求。

除此之外,先生還很有環保意識,他認為擁有的東西少一些,就是對節能減碳有貢獻。所以在入手每一件物品前都要深思熟慮,確保這是他會長久使用的。因此,衝動購物這種事幾乎很少在他的身上發生。

這篇文章讓我來聊聊我在還未成為極簡主義者前,與先生的相處模式,以及成為極簡主義者之後,對孩子教養的看法。我以自己曾是「非極簡者」的親身經歷,歸納了極簡主義者與非極簡家人相處時,該抱有的心態。只要擁有這幾個心態,你就能按自己的家庭狀況,找到最有效的實作方法。

心態(一):獨善其身

越是親密的家人,彼此間的界限感就越模糊,容易將自認理所當然的觀念和做法強加於人。但我先生雖然很少為他自己買東西,卻不會限制我去購物,更不會在我亂買一通的時候嘮叨我(大概只在心碎碎唸吧)。回想我這些年來的愛亂買行徑,真的蠻感激他的包容。

先生「精挑細選」所帶來的好處,我也一同享受。舉例來說,家裡的鍋具和刀具並沒有成套購買,而是按平時的飲食和下廚習慣去個別選購。果然,家中4個鍋子和兩把刀的使用率100%,完全滿足烹飪需求。

raw-image

而我也在多年相處的過程中受到他的影響,漸漸改變。看到先生幾乎從來不為整理他的物品煩心,我也開始會在買東西之前多想一想它的實用性。年輕時的我認為,出去旅遊如果不買很多紀念品和伴手禮,旅遊怎能算是完整? 現在的我,就算要買紀念品也會仔細挑選,而不是只跟著感覺走,照單全收。

因此,誰說獨善其身不會給非極簡家人帶來改變?只要對方體會到了極簡能帶來的益處,相信他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被影響,向你看齊。

心態(二):尊重各自的「人生時間表」

除了我先生那樣少數的「天生極簡者」,我相信大部分的人成為極簡主義者的契機,都是因為生活經歷帶給了啟發。例如有些人受夠了物質的羈絆,有些人想為環保盡一份心力。而我則是在COVID疫情期間的搬家過程中,意外享受到了「少物的好生活」,才決定學習極簡。

與非極簡的家人相處,除了抱持著「獨善其身」的心態之外,還需要將眼光放遠,並用包容的心來看待家人的生活模式。對於非極簡家人的愛買和不整理,除非是病態的囤積症需要治療,我們只能告訴自己:他們「覺悟」的時機還未到。

再舉另一個例子:孩子。小朋友的生活經驗尚淺,容易受到同儕的影響,再加上愛探索的天性,難免會有許多物質渴望。 我總認為,與其想盡辦法灌輸孩子極簡和斷捨離的概念,倒不如抱持開放的態度,順其自然。只要繼續以身作則,其它的,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人生時間表」來走吧

心態三:提升對「雜亂」的容忍度

家裡有小朋友的你,一定很了解這些場景:撒了滿地的玩具,用抱枕和被子做成的「堡壘」,隨處可見的文具和美勞用品...當媽的不愛跟在孩子屁股後面收拾,想培養孩子主動收拾的習慣,還真的不容易,時常喊破喉嚨仍沒人理。

raw-image

這時候我就會羨慕那些獨居的極簡主義者,對家中的環境有100%的掌控權,然而就是身不由己....

後來我想通了。每當看到兒子製造的混亂狀況時,我都會先告訴自己:這是孩子的天性!接著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東西全部被拿出來玩,不就代表了家裡的東西都有被「物盡其用」嗎?

沒錯!「東西多」與「環境亂」是兩碼子事。這些物品被兒子充分發揮了它們的價值,不就是「極簡」的最高原則嗎?而環境亂只是暫時的,稍花些時間就能恢復原狀。

我們大概都有被社群網路上的極簡風格家居圖片給洗腦過,因此很直覺地會認為「極簡」就是「整齊不亂」。然而它們並不能被畫上等號,因為家庭生活(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本來就是動態的,會產生雜亂是天經地義。

從新思考對極簡的認知,明白「物盡其用」才是極簡的真諦,能讓你的眼中不再只看見家中的雜亂,而是孩子的成長軌跡。

總結

以上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歸納出一位極簡者在與非極簡的家人相處時應抱有的三種心態:獨善其身、尊重家人的時間表、以及提升對「雜亂」的容忍度。有了這幾種心態,你將能依照自家的狀況,找出一套最適合自家人的相處方式。

5會員
43內容數
生活越簡單,心靈就越豐沛。 減少物質的羈絆,你就能過著擁有餘裕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race 的生活簡學 的其他內容
無意中發現佐佐木典士這位極簡主義者,是在閲讀他的書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做到的習慣》時。 那是一本關於習慣養成的書,從書名、主旨、到大部分内容都並不會讓人聯想到極簡主義。不過,當作者提及自己的極簡生活降低了習慣養成的門檻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立刻對他產生了好奇和
還記得有一年,我和左鄰右舍的幾位媽媽們聚在一起,在家門口來了一場 ladies' night。 我們各自搬來自家的露營椅,圍繞著一個活動火爐 (其實那火爐看起來就像是在台灣用來拜拜燒紙錢的那種爐子),喝喝小酒,聊聊天。 在寒冬中,這是爲了疫情不在室内群聚,又要滿足三姑六婆愛聊天的下下策。 可惜火
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讀到一名網友的抱怨:「我準備放棄極簡了!為什麼我不停地扔東西,但我的家還是完全營造不出像IG相片上看到的風格?」 你嚮往的是哪一種極簡? 相信你一定曾從網路上看過許多對於極簡主義者的分門別類。 但你知道你所嚮往的極簡,究竟是視覺上的舒服乾淨,還是生活上的簡單呢? 極簡風格和極
記得前幾年,很熱衷研究極簡主義的時候,我在Netflix上看了這部 Less is Now,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極簡主義二人組 The Minimalists 的第二部紀錄片。 第二部紀錄片和第一部的内容其實差不多,同樣是介紹他們兩位從拜金主義蛻變成極簡主義者的歷程,以及提倡極簡主義的能帶來的好處。
初次聽到極簡主義,是幾年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説,有些人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只擁有少量的衣服、物品,甚至沒有家具,就能過生活。 當時的我沒法理解,直覺的反應就是: 如果沒有寺廟裏和尚尼姑的清心寡欲,那極簡生活大概就是 「節儉生活」 和 「窮苦生活」 的美名吧?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張 Steve
多年前,仍居住在蘇州時,「扔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紙類和瓶瓶罐罐拿給想收集去賣錢的清潔阿姨;淘汰下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讓同事寄回鄉下給他們的親戚;讀過的書和雜誌也有愛書人願意收。任何物品只要是功能仍完整,就一定有人不嫌棄,想接收,即使是壞掉的電器也有人願意接收後再拿去修理。 我不必費什麼力氣就能幫家
無意中發現佐佐木典士這位極簡主義者,是在閲讀他的書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做到的習慣》時。 那是一本關於習慣養成的書,從書名、主旨、到大部分内容都並不會讓人聯想到極簡主義。不過,當作者提及自己的極簡生活降低了習慣養成的門檻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立刻對他產生了好奇和
還記得有一年,我和左鄰右舍的幾位媽媽們聚在一起,在家門口來了一場 ladies' night。 我們各自搬來自家的露營椅,圍繞著一個活動火爐 (其實那火爐看起來就像是在台灣用來拜拜燒紙錢的那種爐子),喝喝小酒,聊聊天。 在寒冬中,這是爲了疫情不在室内群聚,又要滿足三姑六婆愛聊天的下下策。 可惜火
曾經在社群媒體上讀到一名網友的抱怨:「我準備放棄極簡了!為什麼我不停地扔東西,但我的家還是完全營造不出像IG相片上看到的風格?」 你嚮往的是哪一種極簡? 相信你一定曾從網路上看過許多對於極簡主義者的分門別類。 但你知道你所嚮往的極簡,究竟是視覺上的舒服乾淨,還是生活上的簡單呢? 極簡風格和極
記得前幾年,很熱衷研究極簡主義的時候,我在Netflix上看了這部 Less is Now,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極簡主義二人組 The Minimalists 的第二部紀錄片。 第二部紀錄片和第一部的内容其實差不多,同樣是介紹他們兩位從拜金主義蛻變成極簡主義者的歷程,以及提倡極簡主義的能帶來的好處。
初次聽到極簡主義,是幾年前我先生告訴我的。他説,有些人對於物質生活不重視,只擁有少量的衣服、物品,甚至沒有家具,就能過生活。 當時的我沒法理解,直覺的反應就是: 如果沒有寺廟裏和尚尼姑的清心寡欲,那極簡生活大概就是 「節儉生活」 和 「窮苦生活」 的美名吧? 後來,在網路上看到一張 Steve
多年前,仍居住在蘇州時,「扔東西」是一件容易的事:紙類和瓶瓶罐罐拿給想收集去賣錢的清潔阿姨;淘汰下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讓同事寄回鄉下給他們的親戚;讀過的書和雜誌也有愛書人願意收。任何物品只要是功能仍完整,就一定有人不嫌棄,想接收,即使是壞掉的電器也有人願意接收後再拿去修理。 我不必費什麼力氣就能幫家
本篇參與的主題策展
大掃除是過年諸多傳統之一,不只是趁著年節把家裡打掃一番,更有「除舊佈新」的意涵在;藉由大掃除掃掉惡習厄運,迎來嶄新的開始。今年過年來得早,在傳統習俗上,大掃除也有不少眉角喔!來看看大掃除該怎麼掃吧~
節目內容 衣服好好的、也會穿、穿起來也舒服,空間也夠放,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那為何要考慮斷捨離? 你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嗎? 為什麼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呢? 其實你內心渴望更好版本的生活? 把狀態好的衣物捨棄,會感到「可惜」的原因是什麼? 信念1:環保更重要? 信念2:感情更重要? 信念3:錢很
大家好,之前寫過裝修浴室的文章,相信看過這些文章的朋友都有很大的收穫。然而除了好的裝修外,日後的浴室保養也很重要,否則浴室臭氣熏天可就不好了。今天第一水電要跟大家聊聊浴室為什麼會發臭?該如何解決? 造成浴室發臭的原因有很多,專業的水電師傅會根據浴室發臭的原因分成「先天不良」以及「後天失調」兩大類,
有很多媽媽曾跟我說過她們的煩惱,覺得家裡的物品太多。 有太多玩具、爸媽時常收玩具收到一把火; 買太多衣服,或者恩典牌多到穿不下,包包、帽子、可愛的小配件太多,當初覺得可愛忍不住買了,但不會搭配,或者買來後孩子根本不給戴,不知道該怎麼辦? 或提早超前部屬孩子鞋子,先買了大1-2號的尺寸放著,結果放到
農曆新年剛過,年節大掃除相信讓大家清出了不少雜物垃圾!近年來,日本「斷捨離」主義盛行,幾乎成了一門顯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然而,在我們邁向簡約生活之前,是否真的認識斷捨離,還是在盲目的追尋下,不知不覺掉入了以丟棄之名,行消費之實的欲望陷阱呢?
今天農歷過年,全球各地都會疫情管制。 反正,哪裡都會去不了,可以好好做日常生活的家務事吧! 研究人員發現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動,本身也能夠提升你的幸福感呢。相不相信呢? 這些日常生活的活動家務事就是 :  做飯/炒菜/洗碗/掃廁所/洗衣服/大掃除/整理擺飾/走路/爬梯/搬東西/除草/澆水... 這是來
大掃除是過年諸多傳統之一,不只是趁著年節把家裡打掃一番,更有「除舊佈新」的意涵在;藉由大掃除掃掉惡習厄運,迎來嶄新的開始。今年過年來得早,在傳統習俗上,大掃除也有不少眉角喔!來看看大掃除該怎麼掃吧~
節目內容 衣服好好的、也會穿、穿起來也舒服,空間也夠放,也沒有影響到自己的生活,那為何要考慮斷捨離? 你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嗎? 為什麼會覺得他人的衣物太多呢? 其實你內心渴望更好版本的生活? 把狀態好的衣物捨棄,會感到「可惜」的原因是什麼? 信念1:環保更重要? 信念2:感情更重要? 信念3:錢很
大家好,之前寫過裝修浴室的文章,相信看過這些文章的朋友都有很大的收穫。然而除了好的裝修外,日後的浴室保養也很重要,否則浴室臭氣熏天可就不好了。今天第一水電要跟大家聊聊浴室為什麼會發臭?該如何解決? 造成浴室發臭的原因有很多,專業的水電師傅會根據浴室發臭的原因分成「先天不良」以及「後天失調」兩大類,
有很多媽媽曾跟我說過她們的煩惱,覺得家裡的物品太多。 有太多玩具、爸媽時常收玩具收到一把火; 買太多衣服,或者恩典牌多到穿不下,包包、帽子、可愛的小配件太多,當初覺得可愛忍不住買了,但不會搭配,或者買來後孩子根本不給戴,不知道該怎麼辦? 或提早超前部屬孩子鞋子,先買了大1-2號的尺寸放著,結果放到
農曆新年剛過,年節大掃除相信讓大家清出了不少雜物垃圾!近年來,日本「斷捨離」主義盛行,幾乎成了一門顯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推崇。然而,在我們邁向簡約生活之前,是否真的認識斷捨離,還是在盲目的追尋下,不知不覺掉入了以丟棄之名,行消費之實的欲望陷阱呢?
今天農歷過年,全球各地都會疫情管制。 反正,哪裡都會去不了,可以好好做日常生活的家務事吧! 研究人員發現做一些日常生活活動,本身也能夠提升你的幸福感呢。相不相信呢? 這些日常生活的活動家務事就是 :  做飯/炒菜/洗碗/掃廁所/洗衣服/大掃除/整理擺飾/走路/爬梯/搬東西/除草/澆水... 這是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本文透過火災事件,說明了重要且緊急事項的立即處理與重要但不緊急事項的預防性管理的重要性。通過火災案例,強調了在緊急情況下採取迅速行動的必要性,以及事後進行覆盤、記錄來預防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文章提倡預防意識,指出通過預先處理可以有效減少未來緊急事件,提高決策質量、運作效率及應變能力。
Thumbnail
不論在職場中或是生活中,會有與自己磁場不同,自己討厭.不喜歡的人,是否有過想陷害對方,想盡辦法讓他離開,這樣的做法乍看下有用,實際上會將你們陷入泥濘中呢
Thumbnail
根據紀錄,超級月亮和藍月合而為一的「超級藍月」從1951年到2050年的一個世紀內,只會在1996年、2010年、2023年和2029年出現過,所以錯過今年2023年還要再等六年。超級藍月的能量是一個特殊的許願時機,有極大的可能心想事成,這兩天的藍月又屬「雙魚滿月」,因此與雙魚座的特質像是實現夢想、
Thumbnail
你現在也許單一個句子可以說得溜,但持續說話覺得尷尬的原因在於:缺乏連接詞。好的連接詞會讓口語表達更精確有力,讓韓國人聽到你說的話不需要猜測意思或重新思考,表達能力也就跟著上升!
Thumbnail
就像我們常說的:「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曖昧的最終或許無法讓我們得到一段明確的感情,但是能夠讓我們體會到與一個人相識、相處的單純美好,就已經足夠了,如果我們因為結果的不如預期,而去否定曾經的美好,那好像才真的是全盤皆輸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能夠理解並接納自己脆弱的對象,那就像是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卸下外在長期的武裝,內在的脆弱被灌溉滋養、長出力量,讓我們能夠勇敢以真實的自己去面對現實世界的殘酷,而且有一個人也會陪著我們一起在世界冒險,那是如此難能可貴且令人期待。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在工作中被主管或老闆批評的情況在所難免。每個人被批評時的反應大不相同,而這些反應也會直接影響了我們與主管或老闆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對於工作的後續態度;作為幕僚角色,這件事甚至直接影響到工作上的評價與發展。那麼,在面對他們的批評或質疑時,我們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又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深陷焦慮、憂鬱或恐慌,卻都被視為個人問題。《焦慮世代》引經據典,爬梳比較歷史上不同文化風俗,指出當代的精神健康議題很大原因是由社會環境變遷導致,而這要從現代人普遍有的焦慮思維開始談起。
從小我與長輩相處的時間,相較之下比同齡人相處時間多的不知道幾倍,導致我其實並不太會跟同齡人相處,比較會跟與我年齡有段距離的人相處。 我想這種社交養成,就必須要源自於小時候。 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直到小學前,我大部分時間身旁的人都圍繞在退休後的年齡層段,又或是差距有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於是我很會夾
Thumbnail
近期的「貼文發佈流程 & 版型大更新」功能大家使用了嗎? 新版式整體視覺上「更加凸顯圖片」,為了搭配這次的更新,我們推出首次貼文策展 ❤️ 使用貼文功能並完成這次的指定任務,還有機會獲得富士即可拍,讓你的美好回憶都可以用即可拍珍藏!
Thumbnail
本書收納了盧梭參加第戎學院論文獎獲獎的兩篇論文─〈論科學與藝術〉以及〈論人類不平等起源與基礎〉。第一篇論文中盧梭以「批判社會」的方式,提出科學與藝術等文明的發展,破壞了自然法,導致了人類的不平等。第二篇論文則以「歷史溯源」的方式,假設推理出歷史的「惡」建立在自然的「善」之上,提出對當時政治制
本文透過火災事件,說明了重要且緊急事項的立即處理與重要但不緊急事項的預防性管理的重要性。通過火災案例,強調了在緊急情況下採取迅速行動的必要性,以及事後進行覆盤、記錄來預防未來類似事件的發生。文章提倡預防意識,指出通過預先處理可以有效減少未來緊急事件,提高決策質量、運作效率及應變能力。
Thumbnail
不論在職場中或是生活中,會有與自己磁場不同,自己討厭.不喜歡的人,是否有過想陷害對方,想盡辦法讓他離開,這樣的做法乍看下有用,實際上會將你們陷入泥濘中呢
Thumbnail
根據紀錄,超級月亮和藍月合而為一的「超級藍月」從1951年到2050年的一個世紀內,只會在1996年、2010年、2023年和2029年出現過,所以錯過今年2023年還要再等六年。超級藍月的能量是一個特殊的許願時機,有極大的可能心想事成,這兩天的藍月又屬「雙魚滿月」,因此與雙魚座的特質像是實現夢想、
Thumbnail
你現在也許單一個句子可以說得溜,但持續說話覺得尷尬的原因在於:缺乏連接詞。好的連接詞會讓口語表達更精確有力,讓韓國人聽到你說的話不需要猜測意思或重新思考,表達能力也就跟著上升!
Thumbnail
就像我們常說的:「人生不是得到就是學到」,曖昧的最終或許無法讓我們得到一段明確的感情,但是能夠讓我們體會到與一個人相識、相處的單純美好,就已經足夠了,如果我們因為結果的不如預期,而去否定曾經的美好,那好像才真的是全盤皆輸
Thumbnail
當我們遇到能夠理解並接納自己脆弱的對象,那就像是我們突然發現自己可以卸下外在長期的武裝,內在的脆弱被灌溉滋養、長出力量,讓我們能夠勇敢以真實的自己去面對現實世界的殘酷,而且有一個人也會陪著我們一起在世界冒險,那是如此難能可貴且令人期待。
Thumbnail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但在工作中被主管或老闆批評的情況在所難免。每個人被批評時的反應大不相同,而這些反應也會直接影響了我們與主管或老闆之間的關係,以及我們對於工作的後續態度;作為幕僚角色,這件事甚至直接影響到工作上的評價與發展。那麼,在面對他們的批評或質疑時,我們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又該如何應對呢?
Thumbnail
越來越多人深陷焦慮、憂鬱或恐慌,卻都被視為個人問題。《焦慮世代》引經據典,爬梳比較歷史上不同文化風俗,指出當代的精神健康議題很大原因是由社會環境變遷導致,而這要從現代人普遍有的焦慮思維開始談起。
從小我與長輩相處的時間,相較之下比同齡人相處時間多的不知道幾倍,導致我其實並不太會跟同齡人相處,比較會跟與我年齡有段距離的人相處。 我想這種社交養成,就必須要源自於小時候。 我是外公外婆帶大的孩子,直到小學前,我大部分時間身旁的人都圍繞在退休後的年齡層段,又或是差距有五歲的大哥哥大姊姊,於是我很會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