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俄國滲透文宣,以台灣民間抵抗作為借鏡- 法國新聞台 France info 再次提到台灣民主化經驗

對抗俄國滲透文宣,以台灣民間抵抗作為借鏡- 法國新聞台 France info 再次提到台灣民主化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法國近兩天,新聞二十四小時不斷議論,俄國如何用無限資源的文宣手法,滲透法國民主社會,最近的重要事件,為於歐洲議會大選不到一個星期之前,三位疑似俄羅斯秘密資助的外國特工,於艾菲爾鐵塔下,放置五個棺木,上面蓋著法國國旗,象徵五位在烏克蘭戰死的法國人。三位外國人在做完「裝置藝術」之後,旋即逃離法國,於火車上被補調查。

如此俄國文宣的滲透手法,法國從朝野到民間都一致譁然。首先,這是普丁政府直接或間接的秘密政宣操作;第二,專制政權利用民主國家的言論自由精神,見縫插針,以「藝術」、「自由」之名,從事反事實假新聞,虛構訊息作戰。

法國電視台 France Info 於專家評論之中,特別提出台灣作為結論,台灣不僅面對中國的文宣武嚇,更不斷被中共的假新聞無孔不入滲透。然而,台灣長期養成警覺的習慣,從政府到非營利組織,都持續進行新聞事實調查,更重要的是,民間自發的行動實踐,如利用空暇時間,以公民意識,於各種管道如社群媒體,進行反專制政宣的揭露示警,值得民主國家,面對「中俄軸心」醞釀,以光鮮漂亮「顛覆世界秩序」之名,進行政宣滲透,之一種民間自發,由下而上的抵抗實踐。


raw-image



【延伸閱讀】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個人有幸於第一時間,主動翻譯、分析、彙整 57 篇重要媒體報導,在此摘要如下:

1,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前夕,習近平與普丁宣布「無止境友誼」,歷史意義有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成為俄羅斯侵略其他憲政國家的一個信心保證。

2,「中俄軸心」(l’axe Pékin-Moscow)成形,共謀「新帝國主義」(néo-impérialisme),其方法為:

逾越國際法:「對烏克蘭特別軍事行動」不受國際法制裁

顛覆國際組織:挑戰【北約】存在,顛覆【歐盟】、【聯合國】約制

重新定義國際秩序:破壞「沒落美國」為首的「民主國家聯盟」

3,中俄聯合大文宣,「不追求真實」,只以「蒙太奇手法」,「製造混亂」,目的只為其死而復活的幽靈意識形態-「侵略性國族主義」。


將繼續為大家服務,敬請支持,歡迎分享。俄對烏戰爭探討四大主題如下:

1.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根本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柴可夫斯基的妻子》俄國導演,流亡反戰宣言

「特別行動」下的俄羅斯【教育場景】

「反普丁化」是俄羅斯人共同職責

664 位俄國學者,反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2. 專制國家「中俄軸心」:

俄羅斯與中國「無止境友誼」,共謀「新帝國主義」

「中俄軸心」對抗民主聯盟

中國選擇「專制軸心」,陷入兩難

3. 菁英階層語言操縱:

中國與俄國「相互支援」,運作「造謠計畫」

普丁「黑道語言」,鼓動一個「流氓世界」

傳播俄式謊言,中國作繭自縛

4. 如何以文學對抗侵略:

俄裔烏克蘭作家,安德烈‧克考夫,以筆對抗侵略

烏克蘭戰爭議題,佔據法國書市

對抗普丁侵略語言,一本烏克蘭的愛戀字典


avatar-img
陳潔曜的沙龍
325會員
239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最近為了徹底了解班雅明的「歷史哲學概念」,努力研究神話、史詩作為「說故事的人」之三千年傳統,除了希臘、印度文化對照之外,竟也將德國史詩的精髓-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歌劇,約十五小時的篇幅,重新看了一輪...
《質量效應三代》因其爭議性結局,掩蓋其充滿細節與情感的內容刻畫,似可以從這次三部合輯之中,更能顯示出其能夠總結三部史詩的艱鉅任務。 《質量效應一代》:90 分 如《柏德之門一代》奠定其遊戲設定的龐大宇宙,《質量效應一代》橫空出世,創建一個太空歌劇的史詩結構,從日常細節、人物性格,到物
感謝陳郁分牧師之協助,這次個人於倫敦兩場講座,有幸獲得詩人、導演、各行各業的人士參與分享,得到個人舉行二十多場活動以來,最多之聽眾與最飽滿的回饋,十分感激! 這次兩個講座,為個人多年研究的精華,作為知識分享的長期實踐,將持續進行研討、推廣工作,期待與各方人士共同合作,共謀文化的長遠建樹。
最近為了徹底了解班雅明的「歷史哲學概念」,努力研究神話、史詩作為「說故事的人」之三千年傳統,除了希臘、印度文化對照之外,竟也將德國史詩的精髓-華格納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歌劇,約十五小時的篇幅,重新看了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