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抉擇是成長的命題,躊躇就是悲傷的答案。
躊躇的定義有五:1. 躑躅, 徘徊不進;2.猶豫,遲疑不決;3.研究,反覆思量;4.從容自得;5.忐忑不安,極度痛心。讀完陳列歷時十載寫作而成的「躊躇之歌」這本書,道盡被政治迫害致曲折迂迴的人生。原來躊躇之歌就是循著這五種定義─受傷、孤單、徬徨以及勇氣與希望,交織成一首命運交響曲。
這是時代悲劇,也是個人悲劇。在極權政治時代農村長大的年輕人,因為受教育讓他有了思辨能力,懷有想要改變現狀的理想。這樣單純的想法,在二十六歲時,辭退國中教職,掛單花蓮山中佛寺苦讀考研究所的他,竟遭遇一場詭譎突兀的深夜審訊,此後在入獄前幾個月的百口莫辯、矛盾與憤怒,開啟了他於文學與政治之間,一路走來的徬徨與躊躇。
只因為年紀輕輕辭職隱居深山佛寺讀書,情治單位以動機不單純為由,用恐怖的手段將作家治罪,他用寫意的文字敘述:「他們(偵訊者)好像在用隨手撿拾的樹枝棍棒鐵條或利刃之類的任何東西,從四面八方隨意挑逗戳刺翻轉玩弄著一隻小蟲,並且經常顯露出得意快樂,或也不時表現惋惜遺憾的樣子,在整個過程裡,我一直有一種不斷被逼迫著往濁糊糊的泥淖深淵陷落的感覺。」當一個充滿希望理想的年輕人,一夕間變成有如一隻被玩弄的小蟲,那樣的驚嚇、鬱悶、無助,讀來不勝唏噓。想想型塑一個陽光正向的年輕生命,需要多少日月精華的含蘊,但要摧毀一個年輕人卻像隨意踐踏地上的螞蟻般容易。
因政治事件繫獄四年八個月後,重返社會談何容易。像胎記般的標籤,讓鄰居舊友與之疏離,求職更是到處碰壁。能夠隱忍包容他的,也只有自己的父母。這樣的背景經歷,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地,將他推向正崛起的反對黨陣營。一個原本念文學,也以文學為職志的文人,命運的船隻載他駛向複雜的政治舞台,也曾粉墨登場,但終究是個溫文敦厚的人,看清了政治的爾虞我詐,或虛妄浮誇,暮年後又重溫年輕的文學夢,並回返滋養他長大成人的田園農耕生活。
作家在年輕遇到那場浩劫時,曾想藉助佛書找回內心的一些平靜及依靠。但一度沮喪的質疑:佛對於統治者的統治方式似乎毫無興趣,關注的焦點是-社會邊界以外的人的生死,及一個據說更高更大的生命,而非在難以棄俗絕世的境況裡,人的企盼與尊嚴,反抗與自由。但三十年過後,重返隱居的佛寺,大殿的佛像,照舊端坐在大殿深處的高台上,照舊垂目無言,神色木然。回想過去種種遭遇與心境的起落,那些挫折與屈辱或是虛榮的尊嚴,那種種的癡心,無論為期久暫,在記憶裡,也全只是瞬間而已。而且,都已經過去了,無論美好或醜陋,世間裡的一切,都終將過去。時間繼續,並且保持著它那疏冷虛空的面容!領悟了佛法中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自淨其意深邃的意義後,作家以慈悲的心和往事和解,以冷靜委婉的筆調省思回顧過往,撫平曾被迫害的創傷,也救贖那些迫害者扭曲的靈魂,讓這首生命交響曲餘韻不歇。
#2013年開卷好書十大好書
#2014年國際書展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