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咖啡店的成功味道並不是重點,聽起來有點難以理解,如果一間餐廳的東西不好吃你還會去吃嗎?但咖啡店就是這樣一個存在,人們去咖啡店已不是單純想喝咖啡,而是想有不同的體驗,這正是商周最近在youtube上對咖啡店的報道。我自己覺得原因可能是大部份人對於好的咖啡是什麼味道還不是太清楚,就算每一杯咖啡附上帶資料的小卡片,對很多人來說也是火星文。雖然越來越多人對咖啡有要求,對精品咖啡的認識也越來越多,但相比整個地區的人口比例可能還是不高。所以在選擇一間咖啡店除了方便之外,會考慮是否能帶給自己獨特的體驗。人們會在意拿著某間咖啡店的外帶紙杯能否讓別人覺得自己很有品味,至於杯內裝的是什麼其實已變得不那麼重要。
其實體驗行銷這概念並不新鮮,現在的社會已經不是一由間公司告訴你要什麼就買什麼,而是顧客覺得那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能帶給他們什麼價值才會加入他們。咖啡店也一樣,告訴顧客自己賣的咖啡豆有多厲害已經不是賣點,因為高質美味的咖啡已經是一間咖啡店的標配。當一樣東西變成了標配就不能成為賣點,要做出差異化就是在體驗那部份,商周的影片也提到很多時人們是被咖啡店的氛圍和給顧客的體驗所吸引,能在國際上做大的咖啡店也是在做這個策略,無論是星巴克、藍瓶或是商周說的例子Bacha。但要分清楚能帶給顧客體驗的咖啡店和裝修精美的打卡店又有不同,是品味上的不同,有品味的店如藍瓶,每間咖啡店也有品牌自身的特色,但又能夠溶入當地社區,不會有太突出的裝修,但給人一種簡潔和文化氣色濃厚的感覺,不自覺的會想走進去買一杯咖啡。打卡店通常東西賣得比別人貴一點,而顧客光顧一次打完卡後未必會再去第二次。
咖啡豆的質素就如人的外表,高質的始終會吸引多些人想嚐試,人越漂亮越多人想認識。但想成為長久的男朋友或女朋友關係,就要看那人的內在,是不是一個善解人意,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並不會是那些只想著自己喜歡什麼就給別人什麼,不喜歡自己所喜歡的就覺得別人不懂得欣賞,而不會覺得是自己沒有主動去了解對方的需求。兩個人相處也很講求能帶給對方什麼樣的體驗,會不會很想主動去接近對方。只是外表漂亮而沒有內涵就像一間打卡咖啡店,認識了就不會想再去接近。所以說咖啡和人生是很相似的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