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6
立法委員郭昱晴今(6)針對文化部、教育部、原民會、客委會之《國家語言發展法》推動相關報告,以國家語言傳承危機、本土語言師資缺口兩大方向,敦促相關部會面對問題需對症下藥。此外,郭昱晴也向新任文化部長李遠再次提醒,如何在中國威逼下照顧關心台灣的文化工作者,以及國內影視業職業災害預防相關辦法的檢討,都仍亟需文化部正面、積極處理。
郭昱晴分析,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語言瀕危級別判斷,台灣除華語以外的四種語言,都面臨一定程度的瀕危狀況:台語(閩南語)、客語屬於兒童少用、父母輩才用的「明確危險」;馬祖語、原住民族語則介於「嚴重危險」與「瀕臨滅亡」之間,僅祖父母輩使用,狀況嚴峻。且根據2020年文化部「面臨傳承危機國家語言調查」數據顯示,七萬名受訪者中,有50.82%的受訪者以台語作為與父母交談的主要語言,卻只有21.65%的受訪者用台語和子女對談,三代間母語流失比率達57.4%;客語、原住民族語、馬祖語流失比率則更為嚴重,三代間母語流失比例分別為72.15%、91.94%,與94.23%。
郭昱晴表示,根據教育部最新統計,113年度本土語課程授課教師人數共2萬2,442人,其中包括閩南語教師1萬4,993人、客語教師5,305人、原住民族語教師2,075人、閩東語教師69人。然而,學生各學習階段的語言師資比差異懸殊、教師資格取得與後續增能資源,以及本土語言分級上課等更細緻的執行面問題,都仍待教育部持續精進。郭昱晴舉例,目前原住民族語在職教師與專職族語老師總計2075人,但全台有2,657所國小、747所國中、712所高中,平均下來一校都分配不到一位族語在職教師,師資極為不足。對此,國教署則回應,師資進用與增能、授課辦法,都在持續改進中,將納入委員建議,進行相關調整。
郭昱晴表示,前年3月中苗栗神仙谷拍攝意外,使社會大眾開始關注影視產業人員職安問題,雖勞動部已於同年6月訂定「影視業職業災害預防指引」,但日前仍接獲陳情,有產業相關人員反應,目前國內職安法規並無針對影視產業訂有適用專法,不符合現實狀況。郭昱晴說明,由於影視產業職種和工法複雜,需要專屬的職業安全規範,以高空作業為例,目前勞檢是以營造作業職安法規為準,規範對象為「鷹架」,而非影視產業常用、可快速拆裝的攝影高臺「螃蟹車」。文化部應考量影視產業的作業現場特性,研議增訂影視產業專章或專條,以強化對影視產業職安之規範。
郭昱晴也提到,中國近期軍事演習、施壓文化工作者表態的力道加劇,在中國有市場的台灣藝人,都面臨更強大的被表態壓力。文化部應更加支持心繫台灣、關心台灣、為台灣發聲的文化工作者,多照顧這些台灣藝人,成為他們最強大的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