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三部曲三:從《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談政策的文化性思維

更新於 2024/03/12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化部長鄭麗君在接任文化部長時說:「文化部政策絕對不是文化部自己的事,應如同法國文化政策核心概念是「44個文化部」,部部都是文化部。」日前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則說:「文化工作需要看得很遠,我做的工作,是讓我的孩子未來長大成人,或是50年後的台灣,能夠以文化立國,能夠真正建立文化主體性,以文化來提升這個國家。」文化是無所不在、耳濡目染的,而文化政策,應該如同教育,向下扎根,並且由下而上的發展,最後庇蔭我們的下一代。當部部都是文化部時,是各部會的政策「文化」化了?還是各部會擁有了文化性的「思維」呢? 


中央機關各部會是政策擬定的機關,任何政策皆是價值選擇的結果。文化治理便是以文化為媒介、載體、工具,以達到政策、管理眾人之事的治理目的。空間政治;反應的便是政治執行落實之後的社會現象,正因為政策是價值的選擇,因此必然無法包括所有價值,進而加劇或舒緩原先價值,產生階級化、對立化、邊緣化、核心化的結果,空間不過是其結果的一種可能。說空間,或者更精確地說,空間的「使用」反映了政治(策)關係的結果。若空間真能完全反映或落實政策,那為何從古至今始終無法解決貧民窟的問題?都市中三流(流鶯、流氓、流浪漢)又始終存在呢?價值的本質是多元、對立的,反映在空間上便是,豪宅區、貧民窟、海景第一排、捷運10分鐘等隨多元價值(地價)選擇的差異結果。空間政治的結果與文化治理的關係,我認為是誤解了:第一,空間的使用皆是有意識的。第二,使用經驗是能夠被空間捕捉、固定塑造的。第三,空間使用的價值選擇與政策的價值選擇的關係是相等的。但事實卻是,空間權力常常是無意識的被使用,使用經驗更是隨著時間、經驗、文化、傳統、歷史等而不斷變動,更重要的是,當我們價值化了空間時,空間便有了界限,而不再流動與擁有各種其他價值的可能了。因此,空間並不「完全」反映政治(策)的權力關係,與其利用空間作為檢視政治關係,文化如何深化、普及化政策的可行性、永續性是我比較想探討的。 


文化之餘政治是先有文化才有政治,還是先有政治才有文化呢?抑或政治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政治的工具之一呢? 


在部部都是文化部的概念之下,文化不再是多元、跨際的文化,而是成為了一種價值的工具性選擇。管理眾人之事的政治,其發展以霍布斯的社會契約理論而言,人們先是處於自然權利的戰爭狀態,後因為選擇追求和平,而各自放下、限縮無限的自然權利,進而去追求和平。因此,政治其實是文化的一部分,而非文化是政治的一部分。當政治假文化之名行壟斷歷史詮釋、價值選擇之實,此文化並非文化本身(本質),而不過是一種有某種文化特性的政治實踐過程。因此,部部都是文化部的文化是不是政策「文化」化了,因為任何政策都在文化之中,而是各部會擁有文化性的「思維」。什麼是文化性的思維呢?文化性思維的政策又有何優劣呢? 


舉例來說,目前教育部欲藉由課綱之調整,達到假文化、歷史知名,行壟斷歷史詮釋之實,以期達到治理之效的文化治理過程。文化性的思維便是,在多元價值的前提下,雖然制定任何課綱、又受到老師教學時個人的詮釋、考試引導教學等因素,必然因為選擇而犧牲其他價值。既然價值必然有正反面,解決對立價值的可能便是跳脫對立的層次思考問題,當站在更高的位置看問題時,將對立視為整體,如此多元文化價值便有整體性文化價值的關係。 


又例如,經濟部政策以文化為工具,便是發展文化產業。以文化產業為媒介(載體),達到重新塑造權力與產業(市場)關係的可能,但是市場的權力關係是否應該經由政府介入,如同凱因斯經濟理論那雙看不見的手,市場如何伸入一雙文化產業的手,進而轉型市場呢?文化或說任何政策的介入,皆是去價值又再現新價值的,文化產業不是追求短期利潤、效益最大化的資本商業模式,而是追求長期個人化、塑造多元生活選擇可能的幸福經濟模式。 


政策的核心是記憶,讓過去的人們有記憶與情感的延伸外,也讓未來的人們有創新記憶與延伸情感的可能。而文化性思維的政策,在官方保有文化正當性與文化詮釋的穩固地位上,能夠讓政策在一步到位、快速看見成果的思維之外,提供了一種漸進式、有跡可循思維的可能。

2017/7/6

    avatar-img
    46會員
    574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將文化資產分為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分別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及自然景觀等9大類,無形文化資產則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等5大類。文化資產存在的基礎是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維護計畫如同古蹟歷史建築的使用手冊,它提供一個方法與共同的語言,來協助解決歧異,以及達到新舊平衡。理想上的維護計畫似乎能夠取得某種「共識」,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維護計畫真的有一套標準可循嗎?本書為詹姆士.克爾(James Kerr,1932-2014)撰寫的第七版《維護計畫》,從1982年第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將文化資產分為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有形文化資產分別為: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文化景觀、古物及自然景觀等9大類,無形文化資產則為: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口述傳統、民俗、傳統知識與實踐等5大類。文化資產存在的基礎是
    孔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描述了世界觀之所以改變,在於科學典範paradigms)間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移轉,產生了新的信念、新的理論、新的方法與新的標準。從亞里斯多德、托勒密系統、牛頓物理學、愛因斯坦物理學及量子力學,世界觀便是隨著這些典範移轉而改變。但是,世界觀難道全權由科學典範所主宰嗎?
    維護計畫如同古蹟歷史建築的使用手冊,它提供一個方法與共同的語言,來協助解決歧異,以及達到新舊平衡。理想上的維護計畫似乎能夠取得某種「共識」,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維護計畫真的有一套標準可循嗎?本書為詹姆士.克爾(James Kerr,1932-2014)撰寫的第七版《維護計畫》,從1982年第
    本書以一位城市記憶守護者的角度出發,描繪了許多台灣文化資產的故事,有城市發展脈絡的故事,例如:台北城方位的演變考證、台北街道命名的由來。有保存的故事,例如:下半年打算開放預約導覽的台北機廠。有對於場所精神不同看法的故事,例如:因西區門戶計畫,於去年底已完成解體,打算遷移的三井倉庫。有連意象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又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
    Thumbnail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Thumbnail
    精品?奢侈?流行?時尚?快時尚?既然當代的企業營運詞彙都是透過翻譯而來,也就代表當這些詞彙在中文語境中有許多誤用、代用、或是甚至一字多譯的情形發生。本篇希望藉由範例,將這些詞彙推回西洋根源,並且簡介現有商業策略理論中的定位應用,並期待這些可以給更多台灣文化企業以及價值行銷更明確的方向。
    Thumbnail
    駱以軍確實挪(你若堅持,盜)用了劉芷妤的點子寫在《明朝》裡,這是怎樣也無法辯解或開脫的(不知為何突然有種風聲鶴唳感,我們還可以信任自己參與的寫作團體或寫作班嗎?);倘若劉芷妤求的只是個「不希望被當作是抄襲者」,確實,大家都很清楚了,妳沒有抄。
    Thumbnail
    本篇接續上一篇 “文化的距離 - 淺談各國旅人的文化素養與言行舉止差異 (上)” 接下來看看這些傳統非華人的國家地區來的旅人 ...
    Thumbnail
    常常出遊的朋友或許不經意的發現,你可以從一群遊客的穿著打扮或是行為舉止上,大致猜得出他們是從哪個國家或是區域來的。這是一篇很有趣的觀察心得分享,可以一起來驗證看看是否大致符合。   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我常常需要接觸世界各地有興趣或是計畫想來台灣包車旅遊的旅客 ...
    Thumbnail
    科索沃Kosovo作為巴爾幹半島最後一個新生國家(2008年正式獨立),當代藝術在前南斯拉夫地區與科索沃的發展值得台灣借鑒(如何在藝術方面尋找與界定台灣性),本文透過梳理巴爾幹半島歷史背景、科索沃藝術發展與國家文化策略的強勢部署來討論關於藝術、國族、文化建構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到台灣留學後,才發現台灣人其實蠻在意你說他們講的是國語而不是普通話, 也很常被他們糾正說台灣的叫「國語」....
    Thumbnail
    2017 年初,剛上市就紅遍世界的電腦遊戲《返校》選用《月夜愁》、《望春風》等台語歌曲作配樂。2017 年,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由台南歌手謝銘祐奪得,他在專輯《舊年》裡也大量運用日本時代台語流行歌元素。究竟日本時代的台語流行歌藏有什麼瑰寶,值得一提再提?
    Thumbnail
    別擔心,這是個人感想,不是什麼深奧的玩意。 這算有感而發,筆者最近在巴哈姆特看到一些文章,屬於那種老玩家與新玩家價值觀對立的「月經文」,這種文章每一陣子就會出現,要表達的都是一種「我的價值才對」的看法。坦白說啦,這種想法很受主觀意識支配,但禁不起客觀事實檢驗。 筆者之前那一篇舊文重貼 - 一個線上遊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媒體老喜歡用「策展是一種顯學」之類的方式來形容各式展覽蓬勃發展的狀態,使得有時不論展覽大小,策展角色的鮮明程度反而蓋過了展覽內容本身,反倒是有時不是看展覽本身,而是去看是哪個策展團隊在這回新規劃的展覽裡又有什麼新的亮點來引人目光。又好像是廚師料理冠軍秀一樣,看誰能把相同的食材料理出一桌的豐盛美味..
    Thumbnail
    走進圖書館裡找一本設計雜誌,然後在閱讀區拉個椅子坐下來,享受安靜的空間、剛好的視野與光線,無論是眼前空間配置的景色抑或手上的書刊,都會油然而生有一種寧靜而悠然的充實感......
    Thumbnail
    精品?奢侈?流行?時尚?快時尚?既然當代的企業營運詞彙都是透過翻譯而來,也就代表當這些詞彙在中文語境中有許多誤用、代用、或是甚至一字多譯的情形發生。本篇希望藉由範例,將這些詞彙推回西洋根源,並且簡介現有商業策略理論中的定位應用,並期待這些可以給更多台灣文化企業以及價值行銷更明確的方向。
    Thumbnail
    駱以軍確實挪(你若堅持,盜)用了劉芷妤的點子寫在《明朝》裡,這是怎樣也無法辯解或開脫的(不知為何突然有種風聲鶴唳感,我們還可以信任自己參與的寫作團體或寫作班嗎?);倘若劉芷妤求的只是個「不希望被當作是抄襲者」,確實,大家都很清楚了,妳沒有抄。
    Thumbnail
    本篇接續上一篇 “文化的距離 - 淺談各國旅人的文化素養與言行舉止差異 (上)” 接下來看看這些傳統非華人的國家地區來的旅人 ...
    Thumbnail
    常常出遊的朋友或許不經意的發現,你可以從一群遊客的穿著打扮或是行為舉止上,大致猜得出他們是從哪個國家或是區域來的。這是一篇很有趣的觀察心得分享,可以一起來驗證看看是否大致符合。   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我常常需要接觸世界各地有興趣或是計畫想來台灣包車旅遊的旅客 ...
    Thumbnail
    科索沃Kosovo作為巴爾幹半島最後一個新生國家(2008年正式獨立),當代藝術在前南斯拉夫地區與科索沃的發展值得台灣借鑒(如何在藝術方面尋找與界定台灣性),本文透過梳理巴爾幹半島歷史背景、科索沃藝術發展與國家文化策略的強勢部署來討論關於藝術、國族、文化建構之間的關係以及藝術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Thumbnail
    到台灣留學後,才發現台灣人其實蠻在意你說他們講的是國語而不是普通話, 也很常被他們糾正說台灣的叫「國語」....
    Thumbnail
    2017 年初,剛上市就紅遍世界的電腦遊戲《返校》選用《月夜愁》、《望春風》等台語歌曲作配樂。2017 年,金曲獎最佳台語男歌手由台南歌手謝銘祐奪得,他在專輯《舊年》裡也大量運用日本時代台語流行歌元素。究竟日本時代的台語流行歌藏有什麼瑰寶,值得一提再提?
    Thumbnail
    別擔心,這是個人感想,不是什麼深奧的玩意。 這算有感而發,筆者最近在巴哈姆特看到一些文章,屬於那種老玩家與新玩家價值觀對立的「月經文」,這種文章每一陣子就會出現,要表達的都是一種「我的價值才對」的看法。坦白說啦,這種想法很受主觀意識支配,但禁不起客觀事實檢驗。 筆者之前那一篇舊文重貼 - 一個線上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