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千禧曼波》:乘願再來,作單純的人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第一次看《千禧曼波》,是將近十年前。第二次是在《單純的人》合輯發表的二〇二〇年。第三次是幾天前的首映,恰巧是我二十五歲的最後一天。

我經常覺得世界是充滿機緣的,我們總會在某些時刻,發現彼岸有人,正在為你照路。前兩次看《千禧曼波》只覺得遙遠,生在九〇年代的尾巴,錯過人心單純的年代,我的成長過程,一切過分騷躁。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看第三次《千禧曼波》,大概是運命使然,從開場鏡頭的〈單純的人〉配樂漸入,我開始感覺比起這個明亮乾淨、近乎透明的版本,林強後來選擇收錄在合輯裡的新版本,更適合二十年後的現世。不同於合輯中另外五首由不同音樂人詮釋的〈單純的人〉,林強創作了名喚〈念〉(Recite)的新作,前段以召請神祇護持的經文開場,兩軌樂音以林強念道「飛上天」、「單純的人」作結,又在以〈單純的人〉前段的電子樂重新變奏、再次開場,林強誦唱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貫穿全曲,與二十年年前的版本相比,依然靈動,但更加超脫。

電影拍的也是超脫。捷哥遁入中年,撫去一身躁動,轉經輪日夜轉動,他亦日日念佛持咒;Vicky 幽幽滑過陸橋,行向自己劃下的節點,遂迎來真正地闊別過往,也不看現在,亦無未來的空無。

或許就連豪豪也是超脫的。在某個層面上,他也選擇不被資本社會綁架,遁入不選擇,亦不被選擇的自己的世界。不過既然還生於世,人總還是得覓得生命中亙古的、不偏不移的信念,方能尋得超脫之道。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合輯裡,接在〈念〉後頭的是許志遠版本的〈單純的人〉。「多往後看自己古老的一些東西,它也許可以幫助我們面對這些複雜的、眼前的一些困難,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要選擇衝突的方式?」其中混錄的這段口白,似是為了豪豪而念的,也更像是許志遠站在我們都渡不過的那年的夕張,在他的身體被大雪覆蓋之前,最後想說的話。

林強的第一版〈單純的人〉,像是年輕的我們,面對混亂的世界,依然有所祈願;第二版的〈念〉則是在二十年後,望世間還能有一寸淨土,為依然的單純祝禱。

回到《千禧曼波》,上完片名接著是 Jenny 的生日派對,眾人為她慶祝,可鏡頭卻始終落在 Vicky 身上。捷哥說「Jenny,生日快樂」,我恍然出神,似是以為這句話在對我說。我又再一次在高捷身上望見父親的影子。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第一次在高捷身上看見父親,是《少年吔,安啦!》裡捷哥說「做流氓也要學做人」。第二次則是《千禧曼波》裡 Vicky 的口白:「捷哥從來不會拒絕別人」。第二話才是我的咒語,似催眠般將我引入恍惚的,遠離肉身所在的電影院的,一座連結了父親的過往與我的過去記憶的陸橋。

年輕時候的父親身上有著豪豪的氣息,還未褪去的張狂,但那更多時候帶來的是傷害。父親即使成了他人的丈夫、父親,也只想當那個不羈少年。父親賭博,輸錢的時候便將酒當水喝,偶爾躺個三日不起身,我曾經問過母親,為什麼這樣還愛得下去?

她說,父親其實很單純,很善良。當時的我不解,直到他離開了,當時正逢疫情,不能辦公祭,家人決定舉辦公開的家祭。前來與父親訣別的人近百,多半都是他在江湖上認識的各路朋友。守靈的幾個夜半,我看著母親翻著二十多年前的結婚紀念照,叨念著父親總是拒絕不了別人。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以前做警察,他為朋友頂下罪咎,後來和親戚做生意,領著零工錢,卻被親戚騙了。再後來,我想是他發現世界並不單純,遂選擇走進只有自己的世界,才能繼續單純。父親選擇繼續做一個單純的人,所以當親戚有求於他而再次上門,他依然操起電話喬起事情,朋友反覆入獄,他便接濟朋友的妻子與小孩。父親的反反覆覆,是他一直想要相信,善良,平凡,快樂,做一個純粹的人,生活就有希望。

父親開始抄起《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迴向給他自己的父母,也望生活和生命能夠捨得,能夠超脫。父親死後,我亦抄念起心經,在守喪期間為他助念,在他離世的這三年裡,以此憶起只有我們兩人共處的,最後的時間。

我反反覆覆地思念起他,是反反覆覆地將我留在過去的咒語,而機緣彷彿也在觀影的那刻降臨。我希望自己就是 Jenny,那句「生日快樂」是父親對我說的。電影結束後依然大雨,在父親離世的二〇二一年,告別式那天是我的二十三歲生日,算命的說只有選在六月六日,才能搭上父親的命格,才能走得順遂。那天也是大雨滂沱,我與父親訣別,沒能等到他再和我說生日快樂。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於是那句「生日快樂」成了催眠語,電影後半段我始終將目光放在捷哥身上,當他消失在大雪中,我發現自己的視角真的是屬於 Jenny 的。屬於配角的。就像影中人的目光總停留在 Vicky 身上,不為他人多所停留,而電影的時間線、敘事視角全都屬於 Vicky。那是並不屬於我,也不屬於大多數人的主角人生。當所有人的故事都被劃下終點,唯有 Vicky 還能以回首之姿再憶當年。

於是捷哥與我父、Jenny 與我,與世間一眾人,都只是配角。一眾人的反反覆覆,是爭相模仿那一抹天橋上的回眸身影,是逃離不了世間,遂無法迎來清淨,亦無法繼續常保單純。電影行至結尾,我忽然確信,這個夜晚,父親曾經前來為我祝禱,他帶來的不只是生日快樂,而是讓我再次明白自己是配角,方能捨得,做為一個善良,平凡,快樂,單純的人,就算是配角也罷。

文末,將〈單純的人〉送給乘願再來仍要做少年的成哥,〈念〉就送給現在跟著佛祖一起修行的黃家爸爸。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千禧曼波》電影劇照/IMDb

全文劇照/IMDb
責任編輯/張硯拓
4.6K會員
1.8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愛是一把槍》:用餘生施放一場煙火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Thumbnail
avatar
陳育萱
2023-11-20
釀影評|《惡女》:綠茶標籤與綠茶濾鏡若說《惡女》這部電影,為的是顛覆某些刻板印象,那麼這樣的表演,事實上正是對立美也對觀眾的冷酷凝視:你相信的是成見還是你看到的?你看到的是演繹了你的成見,還是呈現了真相?你確定真相在你眼前時,真的看得見嗎?這看似刻板印象的表演,實際上正是對刻板印象最冷酷的嘲弄,彰顯出刻板印象有多麼、多麼難以扭轉。
Thumbnail
avatar
劉芷妤
2023-11-06
釀影評|《曼哈頓》:很陳腔濫調,但我信了你的故事重看一次《曼哈頓》,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這部片,電影裡大量置入的壯麗城市景觀與文化人優越感,明顯是刻意用精緻糖衣包裝的虛華,奪人眼目的外貌卻藏不住編導伍迪.艾倫自詡為知識份子(實則放不下老白男心態)意識下的自溺與耽戀,缺乏對中產階層偽善文化的有力批判與深刻自省。
Thumbnail
avatar
涵柳
2023-09-19
釀影評|《漂浪人生》揭示千瘡百孔的歷史共業,動畫成為樹洞讓傷痛安放《漂浪人生》霎時成為冷戰時期鬥爭下的產物,致使阿富汗國內分裂的一大主因,即是美蘇於背後暗地操盤。阿敏作為「真聲」口述,以及動畫「虛影」呈現,讓此段浮於檯面底下的歷史重現,令人看清致使阿敏一家四散分離、家破人亡的原因,即是國際政治角力的共業。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2-04-28
釀影評|在體貼與自傷之間,仍然相依緊牽──《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電影版黑澤與安達都為了對方、壓抑自己真正的想法,這份體貼在不知不覺間傷害了彼此;看他們兩人在一進一退、或雙雙退開的過程中神傷,又意外地讓人感受到「愛」最真實、赤裸,以及不那麼美好的樣貌。這一點點的缺陷,完整了兩人如華爾滋般的戀曲,在前進與退後之中,找到適合兩人的節奏和步調。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2-04-08
釀影評|《世界上最爛的人》:擱淺於青春的荒唐茱莉的愛雖然真摯,卻未必就如社會期待的純粹,與其說癡迷於某個人,不如說陶醉於安全的臂彎中。所謂愛情、親密,之於茱莉,同時是抹除不安的路徑:無人陪伴的孤寂、喪失自我的疏離,甚至是被父親拋棄導致的自我否定。相似榮格強調的,進入一段關係,讓人彌補內在的創傷與空洞。
Thumbnail
avatar
怒怒心理師
2022-02-22
釀影評|她有一個從不敲門的父親──《鈦》「因為你有你的人生我有我的旅程/在前方還有等著你的人/你會哭會笑會愛會傷神/你會不會敲我的門」——筆者在看《鈦》的時候一直想到葉倩文這首〈愛的可能〉。什麼是「愛的可能」呢?對《鈦》的文森,和扮作「阿德里安」的艾利西亞來說,都是找到那個願意「敲你的門」的人。門,是心門。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2-01-03
釀影評|金馬 58|《修行》前的迴光,與修行後的日常時隔多年,角色隨著演員而變,看似問題已有方法解決,答案卻又引發另一層問題,環環相扣。先後觀看兩部電影,總感覺角色是往上疊加,卻又不斷修正發展軌跡。陳湘琪飾演的嚴太建築在玲子的基礎之上,同時拋出反饋,質詢一路上的決定。也因此,《修行》看似是對《迴光》的解套,卻其實是拖著這層關係,走進更幽微封閉的牢籠中
Thumbnail
avatar
15噸的書
2021-11-26
釀影評|《從前,有個好萊塢》:毫無例外地,又是從後現代去看昆丁.塔倫提諾他們就像佛教裡面講的「無明」,被某些衝動與環境所限制,然後忽然之間會做出不可思議的舉動。但這些舉動很難說是瘋狂,《從前,有個好萊塢》的人並沒有辦法瘋狂。他們只是不斷地練習練習,或試著接受各種命運所增添之台詞,然而在某一瞬間,你好像突然通曉了一切,完成了一次無與倫比的演出,就像最後拿著噴火槍狂噴一樣。
Thumbnail
avatar
汪正翔
2020-02-08
<p>釀影評|《你只欠我一個道歉》——當故事從我們身邊的一場衝突開始</p>理解與尊重是不能停止的方向,但在這個故事下,關鍵的命題似乎又有另一個指向:在擁有任何標籤、任何身分之前,我們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好人。那就別忘了這件事。
Thumbnail
avatar
蔡曉松
201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