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到大四分別修習了資教所林育慈老師的「電腦科學教育導論」、「電腦科學教學法」以及這學期修習的「電腦教材設計與發展」,分別在三個學期的課程,而在期末報告冥冥之中串在一起了。過往的兩門課加上畢業專題設計了一本程式概念學習的繪本,在這學期加以完整,由繪本延伸設計了四個單元的課程,以下擷取部分與大家分享:
在故事背景掙扎了許久,從最初的「未來世界 」因為覺得我們曾經的未來已經在發生,「真實環境的議題」怕學習重點失焦,最後決定採用孩子們熟習的《三隻小豬》最為故事背景,引起孩子好奇,也引起孩子思考。
不帶思考的 Trial and Error 靠的是運氣,運氣不好的學生容易挫折就放棄,運氣好的學生會誤以為自己會了
Trial and Error(試錯)是初學者很常使用的方法,要搭配思考與規劃,才能成為有用的方法,且所學才能延續。在繪本轉課程時,特別注重這個點。最後採用最簡易的方法「用學習單紀錄」。簡易的方法,但要學生寫字不是件容易的事,分享搭配此課程所設計的「紀錄單」,但最重要的是教學者的引導與鼓勵。
第一張圖為任務的再次說明(前次課程已建立學生概念),再者教師先說明「目標」及「路徑規劃」,接著搭配實體底圖與錯誤的機器車程式執行結果(如同學生常發生的狀況),帶著學生一起發現錯誤。一起練習 (1)觀察執行結果 (2)發現問題,回推到程式碼的錯誤 (3)提出解決方法。且提供學生不同的紀錄方法,讓沒有想法的學生能有所遵循的依據。同時,教師也能藉由此紀錄單在課後再次瞭解每一組所面臨的困難。
此課程設計教師並不會直接展示拖拉欲執行的程式碼給學生學習。重在觀察與思考,為的是能讓學生進行有意識且有意義的思考。往後學生再遇條件判斷時,能提出理由說明使用所選方法的原因。
簡短的與大家分享,若想進一步瞭解與討論繪本、教材或是課程設計,可與我聯絡(shuangshuang.il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