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raw-image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的一個幻影。許多人在心靈之旅上逐漸明白,所有外在的現象,都是內在心靈的反映。佛法亦有言:「萬法唯心造。」我們所見的世界,只是心靈的夢境。

想像你自己身處於一場夢中。夢境中的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的感官覺受,似乎都是真實的。你能看到夢中的景象,聽到夢中的聲音,甚至感受到夢中的觸感。這些感官經驗,讓你相信這夢境是真實的。然後你醒來,才驚覺這一切只是幻象,並沒有真實存在過。

我們的現實生活,就像這場夢。所有的感官經驗,看似真實,實際上都是心靈的投射。這些投射來自心靈深處的集體潛意識,讓我們產生了「自我」的錯覺,讓我們誤以為自己擁有獨立的想法與感知。

然而,實際上,我們所謂的「想法」,也只是心靈的產物。身體並沒有真正的思考與決定能力,一切都是心靈在背後操控。心靈透過眼睛觀看,透過耳朵聆聽,身體只是心靈的工具。當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會對自己以往所認知的「自我」感到驚訝,原來那是如此虛幻。

那麼,如果我們根本沒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又是什麼?我們能做什麼?當我們放下這個虛幻的自我感,我們會發現,自己原來是無所不包的一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選擇認同或抵制眼前的幻覺與隨之而來的想法。認同它們,我們將繼續迷失於幻境;抵制它們,幻覺會逐漸消退。

當所有的幻象徹底消散,這局限的自我感也會隨之消失。我們將會發現,自己其實是一個無限的存在,那原來的「自我」只是心靈的幻影。在這一刻,我們將回到最單純的存在,體驗到真正的平靜與智慧。

當夢境消散後,心靈就像一片寧靜的湖面,恢復了本來的平靜與清明。此時,心靈不再需要去創造或投射幻象,而是回歸到其最純粹的狀態——單純的存在。在這種狀態下,心靈的作用並不是去做什麼,而是去體驗什麼。這種沒有束縛、無限開闊的存在狀態,本身就是一種深邃的智慧和極致的平靜。

所以,當夢境消散後,心靈的「用處」就是無所用。它不再需要扮演任何角色或達成任何目標,而是回歸到最本初的狀態——純然的存在。這是一種超越任何世俗成就的終極狀態,心靈在這裡找到了真正的自由和安寧,不再受任何幻象的牽絆,這便是覺醒後的真正生命。

你所見的一切,不過是心靈的一場夢。當夢境消散,你會發現,自己始終都是那不可言說的生命。放下所有概念,回到最單純的存在,這便是真正的覺悟。記住,這個世界是夢,而你,是那超越一切概念的生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7會員
146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1/08
靈性,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內在的實修 在靈性學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閱讀各種靈性書籍,記錄下那些看起來美好又充滿智慧的語錄,彷彿掌握了某種高深的真理。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才發現,這些美麗的句子派不上太多用場。 知識與實修的落差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1/08
靈性,不是知識的累積,而是內在的實修 在靈性學習的路上,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陷阱——不斷地閱讀各種靈性書籍,記錄下那些看起來美好又充滿智慧的語錄,彷彿掌握了某種高深的真理。然而,當真正面對生活中的困境時,我們才發現,這些美麗的句子派不上太多用場。 知識與實修的落差 你可能有過這樣的經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的真實與平衡,提到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需求,以及追求圓滿生活的目標,對於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考驗。文章中對生命的掙扎和迷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夢境探索是一場深入潛意識的奇妙旅程,反映我們的內心。夢的結構包括場景、劇情、象徵和情緒。場景如學校象徵挑戰,家代表安全感;劇情通過具體情境表達情感和願望;象徵物如動物和顏色則承載特定意義;情緒在夢中被放大,揭示內心掙扎與渴望。透過解析夢境,我們能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並找到生活中的答案。
Thumbnail
我覺得夢就是潛意識的呈現,回顧夢境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在意的是什麼。 自從在愛沙尼亞生活,跟原本熟悉的人的距離變遠,無法時時刻刻知道每個人的狀態,我的夢常會有感受到親人或朋友過世的情境。為什麼說是「感受」到這個情境呢?因為這些情境在夢裡都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只能接受,夢裡沒有過程,只有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我覺得夢就是潛意識的呈現,回顧夢境可以知道自己目前在意的是什麼。 自從在愛沙尼亞生活,跟原本熟悉的人的距離變遠,無法時時刻刻知道每個人的狀態,我的夢常會有感受到親人或朋友過世的情境。為什麼說是「感受」到這個情境呢?因為這些情境在夢裡都已經是一個既定的事實,我只能接受,夢裡沒有過程,只有我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夢境是人類心靈的鏡子,反映潛意識中的經歷和恐懼。接受夢中的陰影有助於自我理解和成長。記錄和分析夢境符號能揭示內心狀態,面對恐懼和尋求支持能提升幸福感。通過理解夢境,人類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獲得成長力量。
Thumbnail
夢境是人類心靈的鏡子,反映潛意識中的經歷和恐懼。接受夢中的陰影有助於自我理解和成長。記錄和分析夢境符號能揭示內心狀態,面對恐懼和尋求支持能提升幸福感。通過理解夢境,人類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獲得成長力量。
Thumbnail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
Thumbnail
心靈的回歸:夢境消散後的真實 你是否曾經在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似真非真的世界?夢境中的一切,看似真實,卻在醒來時消失於無形。現實世界,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所認知的一切,都是心靈的投射,是一場精心編織的夢。 如《奇蹟課程》所揭示,我們的自我感,根本不存在。這個「自我」,不過是心靈創造
Thumbnail
初看未察這個夢蘊含的寓意,但後來的驟然離世,似乎又與夢境相互呼應。回首過往,平凡的日常,溫柔如沙,卻再也無法見到那個習以為常、長伴身邊的人了…。我們依舊很想你,你知道嗎?希望你一切都好。
Thumbnail
初看未察這個夢蘊含的寓意,但後來的驟然離世,似乎又與夢境相互呼應。回首過往,平凡的日常,溫柔如沙,卻再也無法見到那個習以為常、長伴身邊的人了…。我們依舊很想你,你知道嗎?希望你一切都好。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多夢的人。從小到現在都是。 或許有人會問,夢是什麼樣的夢? 如果我將啟發前跟啟發後的夢境敘述出來,我相信看過後絕對是感覺差異超級大! 感覺不同是從2023年開始,到底是有什麼不同? 我來分享一下之前的自己。
Thumbnail
我是一個很多夢的人。從小到現在都是。 或許有人會問,夢是什麼樣的夢? 如果我將啟發前跟啟發後的夢境敘述出來,我相信看過後絕對是感覺差異超級大! 感覺不同是從2023年開始,到底是有什麼不同? 我來分享一下之前的自己。
Thumbnail
你的夢是你自己的造作,上帝沒有看到你的夢,也不鼓勵在他選擇的時刻你去放棄夢境,而加深你以夢境為真的信念。因為實相世界中沒有時間存在,因此,你認為自己昏睡了的那一刻,與你必須選擇醒過來的那一刻,都是同一個時刻,夢境和醒來都是同一個時刻。 你目前參與的過程是記起你的真我,就是愛的一種表達。
Thumbnail
你的夢是你自己的造作,上帝沒有看到你的夢,也不鼓勵在他選擇的時刻你去放棄夢境,而加深你以夢境為真的信念。因為實相世界中沒有時間存在,因此,你認為自己昏睡了的那一刻,與你必須選擇醒過來的那一刻,都是同一個時刻,夢境和醒來都是同一個時刻。 你目前參與的過程是記起你的真我,就是愛的一種表達。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我終於意識到自己就像那夢中的生物,帶著擬態本性小心翼翼偽裝隱沒著。在現實被夢境鑿開的共時空隙,在潛意識催生的提點面前,我能否體會並承認這確實是「有意義的巧合」。此生,我們是否願與自己內在的導師持續合作?是否尊重內在的聲音,願意珍惜潛意識展露的訊息,讓意識與潛意識更常連通,使我們看見自己更完整的樣貌?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Thumbnail
夢境分享,夢境除了反映潛意識,在夢裡你能做出與現實生活不同的選擇,能彌補過去的遺憾、為有意識的自我賦權、重新清理內在情緒、整合不同意識層面的自我,關心自己、覺察自己,Loveyourself。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