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文章
釀影評|《火上鍋》:陽光燦爛的日常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沒有高潮起伏的劇情、沒有煽情激動的台詞,陳英雄導演的新作《火上鍋》(La Passion de Dodin Bouffant,2023)影像平靜地呈現備菜烹飪的工序,文火慢燉地勾畫出人物的日常。這些質樸的瑣碎,讓我回想起大一時代,教授在文學選讀課堂上以低沉、緩慢的聲調爬梳文章的紋理,並對字裡行間的典故、器物、儀制、時令逐一說明和回顧,而這些看似零散的資訊細節,往往才是串成整篇文章的真理。

如今,《火上鍋》完全體現了教授當年強調的義理。因此我想用鬆散迂緩、甚至有些跳躍的思緒和節奏,以幾筆抒情,記錄下自己看完《火上鍋》後,吉光片羽的感動。

《火上鍋》導演陳英雄與男主角 Benoît Magimel/海鵬影業

《火上鍋》導演陳英雄與男主角 Benoît Magimel/海鵬影業

廚房與子宮

雷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的藝術歌曲集《美味佳餚》(La bonne cuisine)的歌詞,從 1890 年法國出版的同名食譜中選取了四道菜餚:聖誕布丁、牛尾、雞胸肉布丁、快燉野兔。每樣食材、每道工序隨著音符的跳動、人聲的起伏、琴鍵的擺盪,輕盈地流瀉而出。同樣以食物為媒介的《火上鍋》的敘事結構,也分成了「宴饗友人」、「王子盛宴」、「求婚晚餐」、「回請王子的事前準備」四個篇章,串起一個夏日煦光般的人情故事。

19 世紀作為法式飲食成熟的年代,一如 Priscilla Parkhurst Ferguson 所說,複雜細密的烹調作法、飲饌器具、用餐禮儀,形塑了資產階級的文化生活型態。具有高度消費力的中上階層享用勞動階級的生產成果,也在咀嚼啜飲間從事著階級分化的「生產」,這正是 Pierre Bourdieu 所提出的文化生產場域,是製造出階級意識型態以及文化資本的場域。

而陳英雄的可貴之處,就是避免了「以法式精緻美食服務特權階層」的陳腔濫調,跳脫了文化生產,把視角轉向主角尤金妮和多丹──在庖廚中從事飲食生產的勞動者。

《火上鍋》劇照/海鵬影業

《火上鍋》劇照/海鵬影業

鍋子裡,丁香、肉桂、孜然、香菜、百里香、月桂葉的氣息,在鼻子和舌尖上留下永久的記憶。這是大地的味道、母親的味道。

而電影藉著中途入席的醫生拉巴茲之口,轉述他為產婦接生的插曲,還有新生嬰兒享用降臨世間的第一餐──母親的奶汁。畫面再切回尤金妮在廚房內準備餐飲,還有鍋中食物的剪輯。畫外音的產婦生產、銀幕上的廚娘備菜,還有嬰兒吸吮母乳、賓客享用美食,形成二重並置的陰性生產模式,互為隱喻,並在食的生產上建立賓客(嬰孩)和廚娘(母親)的互動關係。

在廚房裡,蔬菜、肉品、奶、蛋這些來自大地的乳水,也經過後天的匠心轉化、加工,被尤金妮演繹成法式奶油酥盒、烤羊排的乳化醬汁、火烤阿拉斯加、奶汁燉翻車魚等多樣菜色。象徵幼孩的食客們即使在斷奶、成長後,仍在尤金妮象徵的母親的盛情款待下,繼續藉由美饌與舌尖的接觸、與食道的揉合,來滋補豐潤他們的身體和心靈,並把母親哺乳最初的味覺記憶,展延成更加細膩複雜的飲食儀式,以及對酸、甜、鹹、辣、香的品味賞鑑。

《火上鍋》劇照/海鵬影業

《火上鍋》劇照/海鵬影業

廚房是子宮,賓客則是嗷嗷待哺的嬰孩,品嘗著尤金妮為他們烹調的生命之源。她把女性懷胎生產的職責,轉化為烹飪之天職,日夜在廚房裡展開生產活動:知識的創造、技藝的操演、味覺記憶的傳承。母親懷胎妊娠的每個勻息、舒張、收縮的動作,轉化成尤金妮掌廚的每個律動、以及食物在火爐鍋盆中歷經的化學變化,就像經歷一場生產。

是故,廚房是陰性化的空間、子宮的所在,通往飯廳的樓梯是產道,主廚尤金妮則是生產的母親,盤中美饌則是她辛勞生產的成果。

《火上鍋》劇照/海鵬影業

《火上鍋》劇照/海鵬影業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10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4.6K會員
1.8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落葉》:咫尺生活與遠方戰火遠方戰爭槍聲大作,咫尺生活和勞動則震耳欲聾。Aki Kaurismäki 有意讓遠方戰火與眼前生計兩者並行。儘管戰爭痛苦、失業痛苦,但《落葉》提醒我們生活並不只有這些,還有卡拉 OK 裡的好音樂跟別人秉著善意送的新外套,以及兩個人牽著小狗一起散步,走過滿地落葉的秋天午後。
Thumbnail
avatar
彼得吳
2024-05-15
釀影評|《愛是一把槍》:用餘生施放一場煙火再也不想湊合下去的番薯,在海邊放了一場煙火,足夠讓人記得一輩子的煙火。他要大海見證,就算他一輩子不可能成為將才,他還有抵抗狂奔的力氣。他有一條命讓槍口找,他是自己的導火線與火藥。如同他載著七號同學,歪歪扭扭迎著風,隨口說出的陷阱與子彈。預言的幸福美好從沒有到來,犯了錯的人,就算活著也沒有更好的命運。
Thumbnail
avatar
陳育萱
2023-11-20
釀影評|《霍爾的移動城堡》:愛在戰火蔓延時回首再看《霍爾的移動城堡》,見到的是與完美沾不上邊、甚可說是充滿缺陷的人們,願意給彼此機會、試著相愛。蘇菲自怨自艾時,霍爾不會否定她的情緒,只是堅定喊著:「蘇菲很美啊!」;霍爾化身怪物、差點變不回人形時,蘇菲並不懼怕,反而主動親吻了他。他們選擇愛著對方本來的樣子,千瘡百孔在戀人眼裡盡是可可愛愛。
Thumbnail
avatar
Sophie Yang
2023-10-21
釀影評|《如果驢知道》(Eo):如果驢子並不知道就像美國知名科幻小說家菲利浦.K.迪克書名問我們的,「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讓我們回到這部片的中文片名:《如果驢知道》,我們見證的到底是驢子的歐洲,還是人類的歐洲?如果驢子知道歐洲是什麼呢?如果驢子並不知道歐洲是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3-03-12
釀影評|《法貝爾曼》:史匹柏的初心和痛心史匹柏的意識也潛藏成了電影的一部分,調皮的尾鏡留下了無比餘韻,讓影像真正有了生命力般地誕生成夢。這樣的把戲讓電影雖然有著些許散漫,但也能夠用創作者的浪漫蓋過。當那些畫面不斷被放慢、暫停、倒帶,這都一一提醒我們電影不過是一種把戲、不過只是照片串成的,而創作者的手可以恣意地擊碎其連續性。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3-02-25
釀影評|拆解《日麗》──虛構影像的真實之力前文我們定義了銳舞場景乃編導利用電影之力連結「虛、實」與「戲裡、戲外」的關鍵,那麼片尾讓劇中父親堅定地走入舞池,等於是賦予了他主動性,使他不只是被夢見,而是「選擇」走進 Sophie 的夢中,召喚女兒來面對、完成她未盡之遺憾。 而且這名父親帶著攝影機。
Thumbnail
avatar
花神沒有咖啡館
2023-02-21
釀影評|是枝裕和《嬰兒轉運站》是一部優異的電影嗎?是枝裕和與他融合台灣新電影寫實拍攝「方法論」的神話,被社會上流行的一種造神運動,反覆堆疊,彷彿我們都忘了是枝裕和作為「類型」嘗試者、失敗者的過去。這段作為嘗試者、失敗者的「黑歷史」其實歷歷在目,觀眾別因為《小偷家族》的盛名在外,就把《嬰兒轉運站》當作是「亞洲驕傲」的重挫⋯⋯
Thumbnail
avatar
沈怡昕
2022-10-24
釀影評|《時代革命俄羅斯》:當代俄國的異議之聲本片是一部異議與溝通並存的作品,導演揀入的許多新聞片段、歷史畫面不僅定錨時代,亦代表了俄羅斯社會的集體記憶與共享文化。許多歌曲、電影和文學塑造了一直以來的俄羅斯政治及文化基礎,而今也有完全不同的多股激流正試圖衝破、溶入這套既定的俄羅斯模式,《時代革命俄羅斯》正是其中既堅定、激進,但也溫柔的一種。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2-10-24
釀影評|從唐代傳奇文本到《刺客聶隱娘》:在隱娘有了名字之後侯孝賢醞釀十多年,終於拍出他心目中的聶隱娘,《刺客聶隱娘》在 2015 年上映,替他拿下當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不同於原著裴鉶的小說,在電影裡,侯孝賢讓隱娘有了本名──姓聶,名窈,排行七,多稱窈七,於是,讓觀眾有機會走近、窺視隱娘私底下的樣子,不再只是裴鉶筆下遙不可及的傳奇女子。
Thumbnail
avatar
釀電影
2022-08-13
釀影評|慾望之火燃盡一切──《愛的亡靈》世俗眼中的「姦夫淫婦」痛下殺手那晚,柴火在兩人臉上忽明忽暗地閃爍,後來鬼魂如常飲酒、拉車,女人瀕臨瘋癲地尋愛祈性,男人深陷逃避愛與罪的輪迴,一切都被鎖在車輪日復一日輾過的小鎮巷弄。
Thumbnail
avatar
吳思恩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