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專訪|死是通向生的大門,亦是覓得真理的解方──莉拉.亞維列斯談《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

更新於 2024/03/26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編按:內文之片名將以原文片名《TÓTEM》表示。


《TÓTEM》導演莉拉.亞維列斯(Lila Avilés)出身自劇場演員,在成為電影編劇、導演之後,亦恰如其分地將劇場的紀實與魔幻融入在電影作品中。莉拉.亞維列斯的首部劇情長片《厭世女傭日記》(La Camarista,2018)靈感取自藝術家蘇菲・卡爾的攝影集《旅館》,莉拉以極簡、洗鍊的視覺手法,打造出陰鬱、壓迫的飯店場景,墨西哥裔的清潔女工被忽視的、不可見的身分/階級,與潛藏在其中暗湧的情慾,都在導演紀實的拍攝方式下被展現,並由此帶出了導演的種族身分,以及對墨西哥女性的勞動環境、生存權利的思考。該片入選 2019 年台北電影節國際新導演競賽,那也是台灣影迷第一次看見莉拉.亞維列斯的相關作品。

導演的第二部劇情長片《TÓTEM》台灣翻譯為《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莉拉決定回頭探詢生命的根源:家庭。全片以貼身的中近景拍攝墨西哥大家庭的紀實群像,跟隨著攝影機的視角,觀眾仿若成為家庭的一分子,或是牆壁上的蒼蠅,靜默地從旁觀看著所有家庭成員在派對之外的、在特定家庭成員之間的、或是獨自一人自處時的景況。

電影更像是回到「電影藝術」的原始──紀錄。莉拉在鏡頭的使用上揚棄了電影工業化的鑿刻,將現場的環境音如實呈現,專注地拍攝在大房子裡的、一天一夜的故事本身。但為了讓觀眾不只是「純粹地觀影」,莉拉於後製期堆疊了更為細緻的音效與聲響配樂,如片頭與片尾相互呼應的雜訊聲,以及在底噪聲之外、需要專注聆聽才會注意到的嗚咽。

這是莉拉.亞維列斯在創作形式上,試圖在紀實與人造之間覓得的平衡。而回到故事核心,《TÓTEM》亦是導演意圖在死與生之間尋求的解方。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導演莉拉亞維列斯/好威映象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導演莉拉亞維列斯/好威映象

「死與生一直都是二元對立、一體兩面的存在,如同智慧與無知,白天與黑夜,太陽與月亮,光明與黑暗,其實就是『Yin and Yang』(陰陽)。」

「TÓTEM」一詞源自印第安語、意表「親屬」、「標記」,亦即「圖騰」。其後,關於尋根的標記,亦發展出了「圖騰柱」,以木頭雕刻家徽、格言於柱上,且多以真實存在的動物為主,如:鸚鵡、海狸、蜂鳥⋯⋯等。

電影以一天一夜的生日派對為故事發展的核心,這場既是祝禱、同時也是哀悼的家庭聚會,圍繞著罹癌的父親 Tonatiuh、等待父親康復的女兒 Sol,以及所有的家庭成員。但電影情節不見「圖騰」亦無「尋根」,導演直言,家庭的根其實並無具象化的體現,家庭的根,是如天賦般地深植在「理解」與「溝通」之中。

「我想拍攝一部關於溝通的作品,從最外層的社會意義來看,社區、家庭的團體功能越是薄弱,屬於人性本身的善良、寬容與智慧就會變得渺小。我才決定創造一個成熟的七歲小孩,可以用相對純粹的目光重新建構、理解一個變動中的世界。」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同樣出生在家庭成員眾多且關係密切的拉丁美洲家庭,莉拉直言身在巨大的家族譜系中,生活就像是熱鬧喧騰的派對,她想重新描繪記憶中的家庭場景,並於片中再現家庭、部落中特殊的語言模式、民俗儀式。這一次的拍攝,更像是導演在創作的過程中,逐漸辨明「語言」在不同家庭中各異的展現,關於語言能帶來的理解,以及無法用言語表意的理解。

「即使只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閒談,其中也存在著屬於個人的語言,與身分所帶來的責任。好比你和父親的說話方式是不同於和母親或孩子的,每個人之於不同人的溝通方式其實都是一種新的語言。這樣的多樣性是很美麗的,即使它難以被具體地描述。」

導演嘗試以作品向家庭的核心叩問,並以此呼告著越發式微的家庭制度、語言功能;同時也向自己提出問題:我們該如何繼續與人、自然、世界保持聯繫?

莉拉回頭審視日常的細節,並從中發現一個家庭中相似的連結與各異的行為,她才意識到,自己或許可以從最微小的生活觀察,發現事物、世界的真理,以及面對死亡時可能的解方,正如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最為人所知的四行詩: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TÓTEM》正是如此單純,卻同時存在著光明與黑暗的電影。導演表示在劇本撰寫時期,她便決定要以「TÓTEM」為片名,由此找到關於根與語言的故事。在莉拉成為母親之後,電影的靈感也悄悄地找上她,仿若這是女兒帶來的禮物。女兒的熱情與狂野,以及她身為母親、面對著孩子而長出的耐心與愛,成就了故事,亦使她開始思考,關於家庭中的愛與失去。

片中的小女孩 Sol 作為看似與群體脫節的、沈默而疏離的孩子,在本質上仍然不忘對動物、自然以及自身的內在關注,當大人們汲汲營營地透過派對消解自身面對別離時的痛苦,Sol 轉而將目光聚焦在生活的內裡,即使面對還不一定能全然理解的「死亡」,她始終願意越過理解的藩籬,建立自己與父親之間的連結,重建自己的內心家園。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面對朦朧卻即將臨來的死亡,Sol 與其他家庭成員對 Tonatiuh 不願意積極治療的決定,真的能全然地接受嗎?只得尊重其決定的、留在世上的家庭成員,又該何以重建自己的生活?面對這些矛盾且並無明路可指的問題,莉拉如此回答:

「生死之間的問題,我們只能帶著不盡人意的結果繼續尋找那一條明路,才能找到內心世界真正的居所;為了要找到居所,我們就必須減少對外在世界的探求、而應專注於本質的探索。」

當然片中的所有角色與導演心中,都存有暗影,但《TÓTEM》就像一幅畫,為了表達光明,必將刻鑿陰影;即使陰影是困頓的,但同時也充滿彈性;陰影讓生活成為待解答的謎團,才讓一個人本身充滿活力。

莉拉又再引用了托爾斯泰說的話為自己作結──Truth, like gold, is to be obtained not by its growth, but by washing away from it all that is not gold.

即使真理本身是難以捉摸的,但莉拉仍如 Sol 純淨的心一般純淨,相信真理本身,存在著愛的本質。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最後一次的生日派對》電影劇照/好威映象

訪談原文之使用授權:好威映象
劇照提供:好威映象
翻譯、撰稿:黃曦
責任編輯:張硯拓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吳子霏喜歡學習新語言。成長時期還不覺得,然而拍《鹽水大飯店》的時候,她更深刻感受到台語表達之美:「台語很能夠表達情緒,尤其氣口的表現是可以很細膩地傳達感情,語助詞的親切感也很好。」身為台南人的她,自認台語程度有及格,也還有進步空間。事實上,成長過程浸淫在台語環境中,讓吳子霏接演時幾乎沒有遇到障礙。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香港女演員蔡思韵,在她的少女時代就隻身來台灣念大學,畢業後也持續在台灣演戲,一待就是七年。聊到港台文化差異,蔡思韵說最有感之處在於台灣人「很客氣」,而這份禮貌需要學習。蔡思韵分享來台的第一件文化衝擊:「2013 年剛來台灣,跟同學傳訊息的時候,常常會被他們問『你在生氣嗎?』」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你是否,也需要偶爾暫別生活、逃進記憶裡,或是走進漆黑的電影院,才敢把自己寄情於影中,好好地哭?電影存在於世,為的是什麼?將記憶與生活凝練成氣味,為的又是什麼?轉開鑰匙前就能聞到的飯菜香,戀人身上安定的氣息,風吹過髮梢而出的芳香──氣味代表著親密,你得要夠靠近一個人,才會聞到他的味道。
《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吳子霏喜歡學習新語言。成長時期還不覺得,然而拍《鹽水大飯店》的時候,她更深刻感受到台語表達之美:「台語很能夠表達情緒,尤其氣口的表現是可以很細膩地傳達感情,語助詞的親切感也很好。」身為台南人的她,自認台語程度有及格,也還有進步空間。事實上,成長過程浸淫在台語環境中,讓吳子霏接演時幾乎沒有遇到障礙。
「活在當下」從律令變成某種自在的話,也是有著如同生活的方式和生命的格式的辯證與交互性那般的,精神即物性。在《火上鍋》的勞動中,愛的技藝化為記憶與愛,一切是當下,一切當下都變成記憶;只要處在其中,記憶再不重要,只有記憶的技藝、和技藝的記憶在流轉。一切流轉。
香港女演員蔡思韵,在她的少女時代就隻身來台灣念大學,畢業後也持續在台灣演戲,一待就是七年。聊到港台文化差異,蔡思韵說最有感之處在於台灣人「很客氣」,而這份禮貌需要學習。蔡思韵分享來台的第一件文化衝擊:「2013 年剛來台灣,跟同學傳訊息的時候,常常會被他們問『你在生氣嗎?』」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經驗特別美好,因為在看的當中,你會感覺到自己是獨立的,感覺到電影好像是為你一個人而拍的;可是當周遭傳出笑聲、啜泣聲的時候,你又可以感覺到自己並不孤單。這是只有在電影院裡面,才能體會到的私密又共享的感覺。」
你是否,也需要偶爾暫別生活、逃進記憶裡,或是走進漆黑的電影院,才敢把自己寄情於影中,好好地哭?電影存在於世,為的是什麼?將記憶與生活凝練成氣味,為的又是什麼?轉開鑰匙前就能聞到的飯菜香,戀人身上安定的氣息,風吹過髮梢而出的芳香──氣味代表著親密,你得要夠靠近一個人,才會聞到他的味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Thumbnail
對高偉晏而言,他追求的不是聲音本身的「完美」,而是讓聲音設計能用聽覺說故事。導演能掌握的是故事的主軸與架構,關注的聲音是角色的台詞與戲劇整體,但聲音設計所追求的,是讓故事裡的環境與物件也加入說故事的行列。
Thumbnail
電影《黑的教育》講的是台灣高中男生之間、友誼與精神價值悉數被砍掉重練的殘酷成人式。意外地,這竟也成了演員朱軒洋的真實人生成年禮。老天爺不知道是愛他還是玩他?總之,他闖蕩台灣演藝圈的成年禮物是一座金馬獎。
Thumbnail
算上《少年吔,安啦!》的金馬獎最佳錄音,杜篤之共獲 12 座金馬最佳音效、最佳錄音獎項,豐功偉業早已無需贅言;談起生涯早期,新電影影人拚搏奮鬥的時光,充滿革命情感的過往,更有藏不住的飛揚神采。
Thumbnail
「我希望作品是完整的。不是只拍給現在的香港人看,而是給世界上所有人看。甚至,我希望,在幾十年之後,這部電影都有歷史價值。可能五十年之後的香港人,都能透過它去明白五十年前發生甚麼事。這是我的自我要求。」
Thumbnail
這樣的一位女人,似乎可以擁有千百種面孔,而導演卻在找特定的元素。「導演說,當初找我飾演品文,是看見我跟角色很像的一個特質:『優雅』。導演也很擅長把演員與角色的特質融合,所有關於品文的訊息都已經在劇本裡面了,我所要做的就是去跟她的狀態接近。」
Thumbnail
黃開璟說紀錄片的魅力也正是在於「站在鏡頭後面,你可以放下原有的觀點,重新去看待一些事物,幫助你去拓展自己的視野,去聽見別人的聲音」。正如同她在 Cling 和小畢的婚姻中,省思自己在過去那段感情中的不成熟之處。黃開璟導演也透露,目前《幸福無公式》的長片版正在剪輯中,大家可以好好期待這部片的上映。
Thumbnail
《老鷹之手》是賴麗君「嘉義三部曲」的第二部。不同於《神戲》是關注新住民與傳統戲曲,這次她將觀眾帶回她懷念的八〇年代牛斗山。牛斗山盛產蓮藕,在過去完全靠人力的時代,藕農必須徒手將蓮藕挖出,長久下來導致手指彎曲變形成了「老鷹手」。
Thumbnail
為今年高雄電影節開幕的《狂徒》,是國片少有的搭擋喜劇(buddy comedy)/警匪動作類型片,由影帝吳慷仁聯手《自畫像》林哲熹主演,電影節奏明快,角色互動有火花,情節有趣之餘,幾場大亂鬥式的動作場面更是拍得虎虎生風。在此,釀電影特別約訪導演洪子烜,請這位新生代作者,跟我們聊聊他的第一部長片作品。
Thumbnail
讀書考上好大學,賺錢找份好工作,存錢供座好房子,成為這代香港年輕人的「生存目標」。當這世代長大所接受的資訊,是賺錢最重要時,他們也漸漸放棄對夢想的堅持。「你不能說是軟弱,其實他們好堅強,願意放棄夢想,只為配合生活的需要。但我是不想放棄,不想放棄任何一個追夢的可能。」岑珈其堅定地補充著。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鹽水大飯店》全劇拍得清流感十足,明明也有抗爭、流血,刑求,甚至「無間道」式情節亦穿插其中,但整部戲緊抓著理想主義的純粹性不放,有著滿滿覺醒青年的萌動感,以及眾人齊心緩步、往共同志向邁去的不卑不亢。
Thumbnail
對高偉晏而言,他追求的不是聲音本身的「完美」,而是讓聲音設計能用聽覺說故事。導演能掌握的是故事的主軸與架構,關注的聲音是角色的台詞與戲劇整體,但聲音設計所追求的,是讓故事裡的環境與物件也加入說故事的行列。
Thumbnail
電影《黑的教育》講的是台灣高中男生之間、友誼與精神價值悉數被砍掉重練的殘酷成人式。意外地,這竟也成了演員朱軒洋的真實人生成年禮。老天爺不知道是愛他還是玩他?總之,他闖蕩台灣演藝圈的成年禮物是一座金馬獎。
Thumbnail
算上《少年吔,安啦!》的金馬獎最佳錄音,杜篤之共獲 12 座金馬最佳音效、最佳錄音獎項,豐功偉業早已無需贅言;談起生涯早期,新電影影人拚搏奮鬥的時光,充滿革命情感的過往,更有藏不住的飛揚神采。
Thumbnail
「我希望作品是完整的。不是只拍給現在的香港人看,而是給世界上所有人看。甚至,我希望,在幾十年之後,這部電影都有歷史價值。可能五十年之後的香港人,都能透過它去明白五十年前發生甚麼事。這是我的自我要求。」
Thumbnail
這樣的一位女人,似乎可以擁有千百種面孔,而導演卻在找特定的元素。「導演說,當初找我飾演品文,是看見我跟角色很像的一個特質:『優雅』。導演也很擅長把演員與角色的特質融合,所有關於品文的訊息都已經在劇本裡面了,我所要做的就是去跟她的狀態接近。」
Thumbnail
黃開璟說紀錄片的魅力也正是在於「站在鏡頭後面,你可以放下原有的觀點,重新去看待一些事物,幫助你去拓展自己的視野,去聽見別人的聲音」。正如同她在 Cling 和小畢的婚姻中,省思自己在過去那段感情中的不成熟之處。黃開璟導演也透露,目前《幸福無公式》的長片版正在剪輯中,大家可以好好期待這部片的上映。
Thumbnail
《老鷹之手》是賴麗君「嘉義三部曲」的第二部。不同於《神戲》是關注新住民與傳統戲曲,這次她將觀眾帶回她懷念的八〇年代牛斗山。牛斗山盛產蓮藕,在過去完全靠人力的時代,藕農必須徒手將蓮藕挖出,長久下來導致手指彎曲變形成了「老鷹手」。
Thumbnail
為今年高雄電影節開幕的《狂徒》,是國片少有的搭擋喜劇(buddy comedy)/警匪動作類型片,由影帝吳慷仁聯手《自畫像》林哲熹主演,電影節奏明快,角色互動有火花,情節有趣之餘,幾場大亂鬥式的動作場面更是拍得虎虎生風。在此,釀電影特別約訪導演洪子烜,請這位新生代作者,跟我們聊聊他的第一部長片作品。
Thumbnail
讀書考上好大學,賺錢找份好工作,存錢供座好房子,成為這代香港年輕人的「生存目標」。當這世代長大所接受的資訊,是賺錢最重要時,他們也漸漸放棄對夢想的堅持。「你不能說是軟弱,其實他們好堅強,願意放棄夢想,只為配合生活的需要。但我是不想放棄,不想放棄任何一個追夢的可能。」岑珈其堅定地補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