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節島的全盛時期到底有多少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太平洋群島上,最受人注意的地方,一定會有復活節島(Rapa Nui)。島上近千個巨大的石像,讓在1722年的復活節週日(四月五日)「發現」該島的荷蘭探險家Jacob Roggeveen非常驚訝,也讓這個島在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之一。


但是,當初歐洲人來到復活節島時,島上的石像東倒西歪,島民大約為兩千到三千人,但也早已不再製作石像(稱為Moai)。


石像到底是誰做的?為什麼要造這麼多的石像?又為何不再製造石像呢?這些謎題吸引了許多歐洲科學家的注意力。他們來到復活節島,進行了許多研究。


最後,有一個說法,成為主流的說法:復活節島上的石像,是在他們的文明發展到全盛時期時建造的。當時的島上,有不同的部落,他們爭相製造石像,做為誇耀之用。


但是,由於人口無限制的增加與石像的建造,造成當地資源消耗過快,最後使得復活節島走向全面的生態崩潰。饑饉導向戰亂,最後反叛方推倒了石像。


但是,從這個說法建立以來,一直有些科學家不以為然。當然,也有科學家提出各種證據,想要反駁這個說法;另一方面,也有科學家提出新證據支持這個說法。


最近一個國際研究團隊,使用了一種新的分析方法,研究復活節島上的農田遺跡。復活節島上的農田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原來復活節島上風很大,所以當地的耕種方法很類似於澎湖的耕種方法,居民會用石塊築矮牆來防風。所以,如果能準確地辨認這些殘留下的石牆的結構,應該可以知道復活節島上過去曾有多少農田。他們把這種耕種方式稱為「岩石花園」(rock gardening)。


這種新分析法使用 Worldview-3 衛星拍攝的短波紅外(SWIR)衛星圖像。另外,他們還利用機器學習模型來識別岩石花園的特徵。


類似的研究,之前有其他的團隊在2013年已經做過。但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 WorldView-2 衛星的視覺和近紅外 (VNIR) 圖像,相對於這次的SWIR準確性低得多,所以他們決定重做一次分析。


為什麼他們認為新技術比較好呢?原來,SWIR 對水分和氮含量很敏感,這有助於區分因礦物吸收特性不同而產生的不同植被和土壤成分。因此,SWIR 能夠區分環境條件的細微差異,從而突顯人類對土壤特性和植被的影響。相比之下,VNIR 光譜缺乏區分岩石花園與復活節島上其他岩石景觀成分的光譜鑑別能力。


於是,他們使用了SWIR,透過結合考古調查數據和機器學習模型,研究團隊估計岩石花園的總面積只有 0.76 平方公里,這大約是先前估計的五分之一。


這麼少的農田,那麼能夠養活多少人呢?研究團隊認為,大概只能養活3901人。


因此,研究團隊反駁所謂的「生態崩潰」說,認為既然農田那麼少,人口怎麼可能增加那麼多呢?另外,近年來也有一些考古的發現,支持復活節島上並沒有那麼多人。


研究團隊也不認為復活節島上曾經發生過生態崩潰的現象。但是,當荷蘭探險家發現該島時,該島的文化已經式微,無人建造石像,島上的石像也東倒西歪,但是研究團隊並未對這些提出解釋,僅僅只是提出生態崩潰未曾出現、人口過剩不曾發生。

個人覺得,好像不是很有說服力...


參考文獻:


Davis, D. S., DiNapoli, R. J., Pakarati, G., Hunt, T. L., & Lipo, C. P. (2024). Island-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allenges the demographic collapse hypothesis for Rapa Nui (Easter Island). Science Advances, 10(25), eado1459.


avatar-img
150會員
399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AI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或許有一些工作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不會有哪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人來做。 人類能做什麼?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馬鈴薯發芽有劇毒!與「1水果」放一起就免擔心〉,馬上就想,這是真的嗎?
有些水果(如香蕉)只要一個成熟,很快一下子全部都成熟了?像這類的水果,之所以會讓我們「吃都來不及吃」,是因為它們在成熟的時候,會釋放乙烯(ethylene, C2H4)的緣故。 而哈密瓜的有些品系,也會有這樣的現象。最近發現,有一個基因對哈密瓜的這個生理機制很重要!
戲劇中有時會出現植物。有些是重要的植物,有些只是陪襯;但是有些植物會讓我一秒出戲。 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呢?你看過哪些呢?
我們一直都認為在都市中種樹好處多多,可以讓空氣變得清新、讓人們心情愉快;卻沒想到,植物釋放出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怎麼會這樣?
水稻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熱病的兇手。稻熱病在85個國家(包括台灣)都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更可怕的是,在1985年,水稻稻瘟病菌把魔爪伸向小麥!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小麥有個叫做Rmg8的基因,可以抵抗此病。 但是,這個基因到底怎麼出現在小麥中,又怎麼取得抗稻瘟病的技能的?
AI真的能取代人類嗎? 或許有一些工作不再需要那麼多人,但是,不會有哪一種工作完全不需要人來做。 人類能做什麼?
早上看到一則新聞〈馬鈴薯發芽有劇毒!與「1水果」放一起就免擔心〉,馬上就想,這是真的嗎?
有些水果(如香蕉)只要一個成熟,很快一下子全部都成熟了?像這類的水果,之所以會讓我們「吃都來不及吃」,是因為它們在成熟的時候,會釋放乙烯(ethylene, C2H4)的緣故。 而哈密瓜的有些品系,也會有這樣的現象。最近發現,有一個基因對哈密瓜的這個生理機制很重要!
戲劇中有時會出現植物。有些是重要的植物,有些只是陪襯;但是有些植物會讓我一秒出戲。 大家來看看是哪些呢?你看過哪些呢?
我們一直都認為在都市中種樹好處多多,可以讓空氣變得清新、讓人們心情愉快;卻沒想到,植物釋放出來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也會造成空氣污染?! 怎麼會這樣?
水稻稻瘟病菌,是引起稻熱病的兇手。稻熱病在85個國家(包括台灣)都有發生,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更可怕的是,在1985年,水稻稻瘟病菌把魔爪伸向小麥!後來科學家們發現小麥有個叫做Rmg8的基因,可以抵抗此病。 但是,這個基因到底怎麼出現在小麥中,又怎麼取得抗稻瘟病的技能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紐西蘭慶祝英王官方壽辰的日子,也是宣告當地雪季的開始。連假三天的時間,與老婆決定去南島的南方旅遊,出發尋找「尋找南太平洋的魚子醬」。
Thumbnail
聽到「富國島」,你想到的是什麼? 是跨海纜車?是年初的「富國島丟包事件」?或是「一個越南的島」? 這篇主要重點: 1. 富國島在 2017 年後才比較有討論度 2. 富國島旅遊的搜尋趨勢高峰,基本上皆是靠新聞話題獲得 3. 除了「丟包」和機票、旅行社之外,大家最愛搜尋富國島的相關話題竟然是「雨季」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島嶼週記是作者參與朋友發起的一個充滿感動與美好回憶的活動,時隔多年發起人再次發起島嶼週記活動,構起許多島嶼的故事,想起我的第一次環島初體驗,是因為客戶要求,那年旅程由南到北,有許多特別而美好的回憶,也沒想過這次的環島意外成為實現客戶夢想的推手。
Thumbnail
復活節的終極定義,是昭示著人類從此要充滿信心地,充滿鬥志地,充滿喜樂平安地,將天上跟地上合一,把人間建設成天堂,把愁苦轉檔成喜樂,把不安淨化成平安。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年六月的第一個星期一,是紐西蘭慶祝英王官方壽辰的日子,也是宣告當地雪季的開始。連假三天的時間,與老婆決定去南島的南方旅遊,出發尋找「尋找南太平洋的魚子醬」。
Thumbnail
聽到「富國島」,你想到的是什麼? 是跨海纜車?是年初的「富國島丟包事件」?或是「一個越南的島」? 這篇主要重點: 1. 富國島在 2017 年後才比較有討論度 2. 富國島旅遊的搜尋趨勢高峰,基本上皆是靠新聞話題獲得 3. 除了「丟包」和機票、旅行社之外,大家最愛搜尋富國島的相關話題竟然是「雨季」
Thumbnail
每逢旺季,離島們又開始活絡了起來,千里迢迢來到了蘭嶼,早知道就...。 蘭嶼,位在台東東南外海,鑲嵌在太平洋上的第二大離島,共分為六大部落:東清、野銀、漁人、紅頭、椰油、朗島。褪去了想對綠島的觀光化,多了一些原始風貌和文化底蘊,島嶼周圍黑潮流經,魚群豐富,也是世界少數的天然潛點
Thumbnail
島嶼週記是作者參與朋友發起的一個充滿感動與美好回憶的活動,時隔多年發起人再次發起島嶼週記活動,構起許多島嶼的故事,想起我的第一次環島初體驗,是因為客戶要求,那年旅程由南到北,有許多特別而美好的回憶,也沒想過這次的環島意外成為實現客戶夢想的推手。
Thumbnail
復活節的終極定義,是昭示著人類從此要充滿信心地,充滿鬥志地,充滿喜樂平安地,將天上跟地上合一,把人間建設成天堂,把愁苦轉檔成喜樂,把不安淨化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