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常常有些無力的時刻,在心裡對他人大喊著「我都這麼努力了,不然你還要我怎麼樣?」
走囉,上好胸背了嗎?我們要去散步囉!
炎熱的夏天,出門一趟真的好辛苦阿!這是每天的日常,除了颱風天下大雨的日子以外,和捲捲散步是我每天的日常,在我很困難的時刻,因為有她陪著我散步,所以我才能安穩地生活下去。
鄰居怕狗,開門前,我得先開裡面的門,趴在第二層玻璃門上,確認鄰居門是關著的,接著確認電梯沒有經過這層樓的可能,最後盡可能的快速移動進電梯裡。
太好了,一切確認妥當。「我們出發吧!」我轉頭對著孩子們說。
一出門,糟糕,另一側的鄰居沒有關門,看來是在施工,可能是在換門片吧。我得快一點,希望電梯也快一點,我心裡這麼想著。
「汪汪汪汪汪」唉呀,捲捲小聲,沒事沒事,電梯就要來了,是施工的聲音,我…
「狗為什麼一直叫?你不會教狗嗎?為什麼讓她一直吵人?吵死人了!」
「我已經在安撫她了,我們等電梯到馬上就要走了。」好可怕,他會衝出來嗎?小孩要躲哪裡?狗要怎麼辦?
「你什麼意思?你的狗吵到人了!你讓她一直叫,吵死人了!」
「我就已經要走了啊!」快點,電梯拜託快一點。
「什麼叫你要走了,她就是一直叫阿,你就是沒在教,已經吵到我們了!」好可怕,我該說什麼?
碰!
門已經狠狠甩上,我的心臟怦怦跳,劇烈的跳動聲呼應著那一聲閉門。
故事先停在這裡。
然而,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就是希望得到理解。在關係或生活中被誤解、不被理解,會令人深感沮喪。 《有界限,才有自由》
我一直相信,人類是群體生活的物種,從出生開始,我們仰賴周遭給予的食物、庇護、關愛,才得以順利(或不順利)長大成人。而這過程,我們發展出依附行為,我們學著愛與被愛,也許也期許自己可以走到同理他人,同時也追求被理解的狀態。
換句話說,某個面向的我們,都追求被看見。
有一次,家中老二提議我們全家一起去騎腳踏車,難得老大也願意奉陪,我們就興沖沖的一起出發了。因為距離上次騎車已經隔了好長一段時間,老二對騎車有點生疏了,起先興致盎然,經過兩三次歪歪扭扭差點倒下,讓她在距離家門約莫一百公尺處,嚎啕大哭,怎麼也不願意再上腳踏車。
先生和老大心裡閃過的幾種想法大略不外乎是:
但老二還是哭個不停,不願意回應。我蹲下來,看著她說「其實你很想騎車,以為自己像以前一樣騎得好,但是現在騎不好,很希望可以跟以前一樣,騎得很順、很快。」
說完,孩子抱著我大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嗚嗚咽咽的說著「對,我想騎得好。」那一瞬間,一切都通了,她被理解了、被看見了、被讀懂了。然後,我們那天慢慢的,順利的騎到了想去的地方。
可控的是自己的行為、信念,不可控的是他人的一切。當我們清楚掌握住可控的條件之後,就坦然接受不可控的那些吧!
回到故事裡,生活的現實往往是我期待別人看見我的努力,但他看不見。說實在,那天我原本很害怕(他會不會衝出來打我?),從害怕轉為生氣(難道他沒看見我在努力了嗎?),然後生氣轉為沮喪(是不是我不夠努力?),沮喪轉為對自己的失望(我真是差勁,遛狗也處理不好)。
經過幾天的沉澱,開始進一步釐清自己和他人的狀態。
可控的部分:安撫狗狗、觀察環境、加快腳步(行為);我相信自己已經盡力(信念)。
不可控的部分:鄰居的心情、環境其他噪音干擾。
當我界限清楚劃分出來之後,我突然覺得海闊天空。對耶,我不用負責不可控的部分,畢竟我本來就控制不了別人啊!我能做的就只是接受那些不可控的事情,而不是用不可控的事情來懲罰自己。
何苦因為別人心情不好,而演變成對自己失望呢?(笑)
如果你也正站在那扇緊閉的門前,不要等著別人為你開門,也許不妨想想你手上有鑰匙嗎?你想轉動門把嗎?還是你要走向另一扇門呢?找到自己可控的部分,然後順應自己的心,去嘗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