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 AI 工具學習:NotebookLM、Notion、GPT 整合全攻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已經很習慣生活中有 AI 了,來分享一下把 AI 融入之後的學習方式有什麼新方法。


快速列出我自己可能有的問題


像我最近在看 Andrej Karpathy “How I use LLMs” 的影片,影片兩個多小時,我大概只能調整成 1.5 倍速,所以整個要看完還是很花時間,不確定自己看完會得到什麼知識

所以在看影片以前我就會把影片丟上 NotebookLM,請它提供 Q&A。


這樣掃視過 Q&A 一次,就可以知道他講的哪個問題我有興趣,提前暖身。


raw-image

(搜尋 reasoning model 怎麼訓練)


真的看到他講的段落,我就會停下來慢慢思考


停留段落的時候快速翻譯概念


從卡片盒筆記裡頭學到,如果需要把一個知識記錄下來,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它轉換成小卡片,作為靈感筆記或是日後變成永久筆記。


但是通常要轉譯的過程需要花力氣想,有時候不一定能馬上就懂。


所以我如果看影片看到喜歡的概念時,我會直接複製貼上逐字稿,請 GPT 幫我更正文法以及換句話說解釋。


用簡單一點的方式說明這個概念,減少吸收知識的阻力。


raw-image

(幫忙解釋知識)


把轉譯的知識畫上基本座標


當有了基本的了解後,如果覺得概念不錯或是日後可能會用到,那我就會把這個知識放上一個簡易的座標,讓我日後回頭來看的時候知道當時的想法。


這時我會在 Notion 上面做筆記,記錄自己的想法,然後幫關鍵知識上色,這樣回頭來看才知道我當下的想法。


  • 黃色代表全新的知識,還沒有準備好利用它
  • 紅色代表就有知識有已知的 reference 或是關係鏈
  • 藍色代表自己有換句話說的想法,已經知道大概怎麼用
  • 綠色代表之後要採取行動,可能要實際應用才能內化


raw-image

(小卡片的筆記長這樣,藍色代表自己的想法)


打散概念後重新排序


因為不一定所有的知識都是新知識,所以在筆記中我可能會篩選掉那些已知的訊息。


剩下留下來那些知識可能不一定符合原本影片的架構或邏輯。


這時候就需要打散重新分類 (利用 MECE),或是排序。


排序可能是按照發展時間軸,可能是由淺入深,也有可能是由大致小,基本上就是把資訊換成有邏輯的論述。


假設我整部影片看完後我截取這幾個概念,那我可能重新排序成學生學習的進程。


  1. Why is token expensive & how clearing chat helps
  2. 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asoning & traditional fine-tuning
  3. What is memory feature & how does it work


⚠️ 這邊我不會仰賴 AI,因為 AI 的思維鏈和自己的非常不同,我覺得這是人類少數可以保有的特色


排序完之後把大的想法列下來


想法 1,死記硬背的讀書方式就像是 LLM 達到 Context window 裡頭的 Token 上限,記得愈多,截取知識的速度愈慢


想法 2,Reasoning 超像系統二的思考方式,需要花很多時間想,更多腦力思考。但是不一定所有時候都需要系統二,像有些成績好的學生還是可以靠系統一記得答案輾壓那些慢慢想的人


想法 3,Memory 使用的方法就像是學生做了筆記,這樣下次在複習的時候就不用從頭開始讀書然後轉換知識


加上一些因果關係,解釋整個思維架構:讀書的時候也是這樣,有些人靠死記硬背一開始知識量少的時候可以考得很高分。但是當開始面對需要慢慢思考,強調邏輯的數學題目時就不太只能靠死記硬背。如果筆記做得好,那麼回頭學習的速度就會快又精準。


⚠️ 這邊也無法用 AI,因為 AI 的學習背景和自己不一樣,有些時候思維必須要納入生活體驗


把不同節點的想法拼湊起來


最後請我會請 AI 根據我的思路幫忙寫說 Pre-training,Post-training,Reasoning RL 分別像什麼。


如果有其他已知的 reference 或是關係鏈可以加進來更好,等於觸類旁通找到新的 Knowledge Graph。


所以現在很少純手打文章了,通常是把大方向的想法丟進去 GPT 寫一篇文章。


等 GPT 寫出文章後,校稿讀一次,加深記憶,貼出去。


最後像連連看一樣,幫知識座標強化資訊


資訊之間都會有關聯,就像我們走進圖書館,如果書全部丟在地上疊成一堆那一定找不到自己想找的書。


但是如果能:


  • 幫書本上 Taxonomy 或 metadata labeling,那麼書本就會出現在對的櫃子以及好的分類底下
  • 如果書本可以按照作者知名程度排序 (Ranking),那麼有用的資訊就更容易浮上來
  • 然後書本如果又記錄了相關性 (Knowledge graph),那麼就會知道看了這本,之後還要另外看哪些延伸閱讀


所以寫完的文章也是一樣,我最後會把這個輸出的知識放進 category 以及上 metadata label,方便之後由上而下透過巢狀方式找或是由下而上的搜尋關鍵字,如果資料庫是建立在強大一點的系統上還可以連結 API,讓 RAG 下來找資訊 (像 Notion AI)。


這樣方便以後要找靈感的時候可以更快的抽取相關的知識,加速整個學習的過程。


raw-image

(上了標籤之後的文章,方便之後再利用)


這樣一來就完成了:


  1. Capture,一開始用 NotebookLM 加速吸收資訊
  2. Organize,中間開始用 Notion 整理
  3. Distill,利用轉譯功能或是重新打散排序吸收知識
  4. Express ,把想法打成一篇文章輸出


一整個循環,這個概念出自於 Tiago Forte 的打造第二大腦。


avatar-img
63會員
78內容數
任職外商,旅居荷蘭,分享職場日常。✏️ 著作:一週一道面試題 | 我的客服人生 | 生產力駭客 | AI 生活應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的外商隨筆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利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並分享三個步驟:拆解工作流程找出 AI 可取代的部分、從外包「系統一」工作開始、提升「系統二」思維能力。作者強調 AI 無法取代人類獨特的思考和經驗判斷,應著重於 AI 與人類的協作,而非完全依賴 AI。
本文分享作者十年來養成的四個高效時間管理習慣:正念冥想、慢跑、提前行程安排和深度閱讀,並說明如何透過這些習慣提升生產力、訓練思維能力,以及如何避免過度消耗自身時間。
這篇文章描述專案即將落地時,面臨來自各國的眾多問題,並透過 GPT 的幫助,設計連鎖思考流程來處理問題。具體步驟包括參考現有 Q&A 文件、整理問題、分類與配對答案,並利用 GPT 將問題與答案整合成 Excel 表格,提升效率,解決繁瑣的問題處理挑戰。
作者分享了三本他最推薦的自助書籍,這些書籍對於提升生產力和改善習慣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作者學會如何專注於重要事務。第二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透過實驗教會了作者如何追蹤和優化生產力。最後,《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習慣形成和改變的過程。
本文介紹瞭如何運用反問方式進行有效對話,並利用 GPT 開啟對話方式,達到更有效的溝通。探討了在專案進行中,希望透過問答的方式刺激思考,引導規劃產品導入的思考流程。並提供了實際案例和選定不同專業腳色時的發現。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利用 AI 提升工作效率,並分享三個步驟:拆解工作流程找出 AI 可取代的部分、從外包「系統一」工作開始、提升「系統二」思維能力。作者強調 AI 無法取代人類獨特的思考和經驗判斷,應著重於 AI 與人類的協作,而非完全依賴 AI。
本文分享作者十年來養成的四個高效時間管理習慣:正念冥想、慢跑、提前行程安排和深度閱讀,並說明如何透過這些習慣提升生產力、訓練思維能力,以及如何避免過度消耗自身時間。
這篇文章描述專案即將落地時,面臨來自各國的眾多問題,並透過 GPT 的幫助,設計連鎖思考流程來處理問題。具體步驟包括參考現有 Q&A 文件、整理問題、分類與配對答案,並利用 GPT 將問題與答案整合成 Excel 表格,提升效率,解決繁瑣的問題處理挑戰。
作者分享了三本他最推薦的自助書籍,這些書籍對於提升生產力和改善習慣有著深遠的影響。首先是《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讓作者學會如何專注於重要事務。第二本《最有生產力的一年》透過實驗教會了作者如何追蹤和優化生產力。最後,《為什麼我們這樣工作那樣生活》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習慣形成和改變的過程。
本文介紹瞭如何運用反問方式進行有效對話,並利用 GPT 開啟對話方式,達到更有效的溝通。探討了在專案進行中,希望透過問答的方式刺激思考,引導規劃產品導入的思考流程。並提供了實際案例和選定不同專業腳色時的發現。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 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 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Google 推出了一款令人興奮的生產力工具—NotebookLM。這款結合 Gemini 1.5 Pro 模型的筆記本工具不僅能輕鬆生成問題、快速摘要文檔,還能幫助你建立專屬知識庫。今天,我將介紹 NotebookLM 是什麼、如何使用它,以及在三種不同情境中的應用方法。
Thumbnail
NotebookLM 是一款人工智慧筆記本工具,利用 Gemini 1.5 Pro 模型分析資料,幫助使用者輕鬆地彙整內容,包括教學研究、訪談逐字稿、文件、網頁和其他資料。AI 會自動整理所有資料並生成摘要。並提供解答或協助完成相關任務。
Thumbnail
台灣也開放使用了! 你知道除了 ChatGPT、Gemini、claude 3.5等等AI工具之外,還有一個超好用的AI工具叫做NotebookLM嗎?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上週發了一篇AI書單推薦 今天來談談,我是怎麼學習的,我總共學了七年AI,自然對於一個小白想入門有更深刻的體悟,更能了解怎麼樣學習才能不至於一次面臨太多困難而放棄 我的建議是這樣: 先花兩年把Machine Learning學完,當中會遇到很多數學問題,這方面可以「在遇到問題時」再去翻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12 個超酷的免費 AI 工具,讓你讀書事半功倍,成績突飛猛進!從課堂筆記到科研論文,這些 AI 工具都能助你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成效。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分享我怎麼「用 AI 設計一個學習流程」讓我把學過的英文「真的記住,並且用的出來」 這個過程不會碰到複雜的技術, 只需結合基本學習原則,還有在ChatGPT用中文下指令的技巧 這樣你以後就可以針對自己想學的英文內容設計客製化的學習材料跟練習過程喔!
Thumbnail
隨著 AI 技術的進步,Google 推出了一款令人興奮的生產力工具—NotebookLM。這款結合 Gemini 1.5 Pro 模型的筆記本工具不僅能輕鬆生成問題、快速摘要文檔,還能幫助你建立專屬知識庫。今天,我將介紹 NotebookLM 是什麼、如何使用它,以及在三種不同情境中的應用方法。
Thumbnail
NotebookLM 是一款人工智慧筆記本工具,利用 Gemini 1.5 Pro 模型分析資料,幫助使用者輕鬆地彙整內容,包括教學研究、訪談逐字稿、文件、網頁和其他資料。AI 會自動整理所有資料並生成摘要。並提供解答或協助完成相關任務。
Thumbnail
台灣也開放使用了! 你知道除了 ChatGPT、Gemini、claude 3.5等等AI工具之外,還有一個超好用的AI工具叫做NotebookLM嗎?
Thumbnail
最新的AI趨勢讓人眼花撩亂,不知要如何開始學習?本文介紹了作者對AI的使用和體驗,以及各類AI工具以及推薦的選擇。最後強調了AI是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可以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並提高效率。鼓勵人們保持好奇心,不停止學習,並提出了對健康生活和開心生活的祝福。
上週發了一篇AI書單推薦 今天來談談,我是怎麼學習的,我總共學了七年AI,自然對於一個小白想入門有更深刻的體悟,更能了解怎麼樣學習才能不至於一次面臨太多困難而放棄 我的建議是這樣: 先花兩年把Machine Learning學完,當中會遇到很多數學問題,這方面可以「在遇到問題時」再去翻
Thumbnail
AI 相關的內容每天都非常多,有聽過很多人因此感覺到焦慮,怕錯過了最新資訊就會趕不上,這篇內容會跟大家詳細的分享我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經驗,並且會在最後分享一些我的學習資訊來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 12 個超酷的免費 AI 工具,讓你讀書事半功倍,成績突飛猛進!從課堂筆記到科研論文,這些 AI 工具都能助你提高效率,增進學習成效。
Thumbnail
瞭解讓AI寫文章的好處,包括提高效率、快速獲取答案和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