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4 關於投稿這檔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筆者對於投稿這檔事,不論是有償的,或是無償的,都是覺得很累人的事。

雖然說是累人,但自己也是很熱衷吧。畢竟對於喜歡寫作,喜愛分享的人而言,投稿可以是得到獎項去肯定自己,也可以是爭取曝光率去讓更多人看到自己想分享的東西。

筆者投稿的經驗始於國中至高中時代,那時候都是小說和散文為主,也僥倖的是大多數情況下也都能得到刊登的機會。

這當然是良性循環,因為不斷的成功刊登,才有之後繼續投稿的事情,才會有動力去推動自己寫作。才成就了我年輕時那種低成本高娛樂性(對自己而言)的課餘活動。

農曆新年前,我和師父喝茶聊天,竟然也有聊到學術的投稿事情。師父是我其中一個碩士班的論文導師,一直也有聯繫,尤其是過時過節我喜歡找他喝茶送禮。他說到對於很多做學術的,因為學院要求關係,也有很多不同的,大大小小的論文需要提交。

這就不是自己興趣玩玩,或者是娛己娛人的寫作了。是一種關係工作,關係到自己能否在未來得到續約受聘於大學的機會。

筆者雖然沒有這方面的壓力,但的而且確我也希望能將自己的心得讓更多人知道。於是師父就提議我不如投稿到一些有權威性的機構,以增加一下曝光率,也可以挑戰一下自己。

ISACA(國際電腦稽核協會)無疑是其中一間我可以選擇的。近年在亞洲區雖然也有很多人對於電腦審計越來越重視,但很多仍然只局限於審計下的其中一個小部件,要完全獨立出來好像還有一些時日。反而在國際社會上,電腦審計已經完全是一個很獨立的行業或部門。而ISACA在國際社會其實已經累積了很龐大的會員數量,其影響力當然也非常之大。

ISACA有不同地區和國家的分會,但總會還是以英文為主,這方面對於向來是使用華語的我們來說,要投稿就變得多了一重挑戰,就是我們先要將自己想寫的東西轉換成另一種語言。而且可能是亞洲區和美國的做法有些不同吧,有些我們行內常見得不用解釋的事情,原來在美國是不常見(這可能是因為企業規模、公司空間大小的分別吧。像香港這類地租太貴的,你想的話真的一百步內隨時就能衝進CEO房裡掌刮CEO也是可以做到的!在美國,可能CEO是在另一個州份的!),也因此令我要額外多寫一些去解釋情況。

好不容易,我投了五份稿,起初信心滿滿的。然後協會那邊蠻認真的安排了一個責任編輯和我聯繫,然後也很「客氣」地退了其中四份。真的非常不容易才有一份稿件收了。弄得我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這退稿率80%的情況,最後收了的一份是否只是可憐我才勉強收下的?

還好我很快就打消了這個想法,因為責任編輯收了的這一份稿件並不是立刻可用,而是被圈了很多大大小小的不同意見,然後將文檔發回來要求修改。似乎他們的要求真的不是一般的嚴格,而是非常嚴格!

看到編輯這麼認真,我當然也不能想胡混過關了,也只有認真地逐個意見回應,或是修改或是加入更多的文字解說。好不容易才真的令自己的稿件正式納入隊列裡。

然後我才發覺這個隊列蠻長的,單是排隊刊登已經要兩個月時間!今天刊出的文,其實是在兩個月前已經修改完成,但實際投稿時間是在3月左右的時間。

還好之後我開始摸索到編輯們想要的東西了,這幾個月也開始了再投了三份稿件,也全數採用了。終於一洗之前失敗率80%的頹風。但是不變的是,每篇文還是會被圈起很多地方,結果又是要廢很多勁去修改才能正式獲採用。

這亦令我想起了很多很多年前,自己投稿也是會先看看是誰做評判。因為有些評判有自己的閱讀口味,寫他們喜歡看的一定有更大的成功率。這可能也是投稿的一個局限吧!並不是你寫得好,寫得美就一定獲獎,評判也是人也有他們的偏頗地方。有時候為了能提高自己的成功率,也只有跟着遊戲規則去玩了。

至於這次的投稿,說實話是沒有稿費也沒有報酬的(就連續證照的學分也沒有!),真的純粹是自己做這行做多了,多少有些話想說。

當然,我也不否認我是沽名釣譽的希望令自己的領英多一點東西看(笑)。


avatar-img
20會員
89內容數
現職風險管理部總監、兼任大學資安講師及博士研究生。語言學、電腦罪案、工商管理及傳媒管理碩士學位。CISSP、CISA、CISM、CRISC、CHFI、PMP及ISO27001首席審計師資格。也是一名被資安生涯耽誤的詩人及酒徒,作品散見於網路及台港詩刊,持國際唎酒師資格......興趣太廣泛的大孩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左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2024年的7月1日,換句話說也過了這一年的一半。 今年於筆者而言是過得太快了,因為中間很多工作上的動盪問題,太多矛盾與猜疑,終於還是在某一天要爆發。 沉靜了的這數月,是因為筆者自身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我於四月下旬收到公司的通知,因為業績上的倒退,沒法再「養活」我們這些人
  筆者本着這個理念已經很久,並且一直勸戒朋友不要將自己的職場未來,押注在自己的老闆或上司身上。 原因很簡單,除非你的老闆或上司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不然每個人的關係是可以轉變的。今日稱兄道弟的,可能他朝某些原因此情不再。也可能是職場上他需要自保。 在職場上,有很多是互為利益的關係,
在職場上,不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並不存在「沒有了誰活不下去」的。 做一份工作,年資久也好;崗位是核心也好;職位只有一個也好,但絕不代表沒有人可以取替你。 我遇過一些年輕人,有一個是去年的暑期實習生,其實做事就不過一般,在快將完結時竟然「認為」我們公司很想要他留下,自己走到人事部門說可以轉兼職.
我常和一些朋友聊起這個關於同事和朋友的界線問題,也常常希望一些入世未深的朋友不要將同事太早視為朋友,這是我的經驗之談,盡管我知道他們沒領教過的話,並不會明白我的意思。 大抵上,我會這樣認為同事和朋友之間的關連性: 1.      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有根本性的分別:前者公司聘請,後者你的選擇
世界太大,資訊太多,變化太快。進修是其中一個可以讓自己保持戰力的方法。去到我這種既全職工作,也偶然做志工和教大學課的,也得抽時間去進修一下,不然我會感到自己很快被淘汰下去。
時間飛快的來到了2024年的7月1日,換句話說也過了這一年的一半。 今年於筆者而言是過得太快了,因為中間很多工作上的動盪問題,太多矛盾與猜疑,終於還是在某一天要爆發。 沉靜了的這數月,是因為筆者自身也有很多事情要處理。 我於四月下旬收到公司的通知,因為業績上的倒退,沒法再「養活」我們這些人
  筆者本着這個理念已經很久,並且一直勸戒朋友不要將自己的職場未來,押注在自己的老闆或上司身上。 原因很簡單,除非你的老闆或上司是和你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姊妹,不然每個人的關係是可以轉變的。今日稱兄道弟的,可能他朝某些原因此情不再。也可能是職場上他需要自保。 在職場上,有很多是互為利益的關係,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從開始經營方格子到現在已經十個月了。說實話,這是從我淡出巴哈姆特四年後,再次有意識的經營作品。   雖然從事小說創作,我卻是一個只要講述自己的情感就會有些嘴笨的人,心中有太多太多感受,很難一次表達出來,只能再次說,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沒有你們,我走不到現在。   今年是很特別的一年,我的沙龍
虛構故事,我們得以暫時忘記活著的殘酷。賣火柴的小女孩燃盡自己的生命,讓我們在死亡陰影中感受到溫暖。未來無非是死亡的延伸,現實並不比童話更仁慈,但在故事中,我們看見了比真實更真實的光芒。故事不是真相,卻教我們如何面對真相。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是寫著自己故事的小女孩,藉由夢境短暫取暖,直到生命的火光熄滅。
本篇文章介紹了麗薩·克龍的著作《你能寫出好故事》,她是一位知名的故事教練,透過腦科學與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了成功故事的要素與寫作方法。文章詳述了吸引讀者的故事要素,包括情節、人物、挑戰和變化等,並強調了突出焦點及製造衝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高效構建引人入勝的故事。它是每位寫作者不可或缺的創作指南。
回想起來,五年前剛剛使用方格子寫教學心得時,往往想到什麼點子寫什麼、遇到什麼教學狀況寫什麼……毫無組織架構可言。然而,隨著越寫越多,這些文章竟然漸漸在我眼前相連成幾條清晰的脈胳,每一條脈胳都是一個主題,每一、兩個主題似乎都有寫成一本書的價值。
同樣是表達「某件事的原因」,Because、As、Since 和 For 這四個詞看似相似,實際上各有不同的常用情境和細微差異! 許多學生常在練習英文寫作中問我:「這四個詞到底該怎麼選?」、「哪種情況適合用哪一個『因為』?」為了一次解開這個疑惑,我整理了一篇關於這些「因爲」的特性與常見用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忙著寫threads 的占星日更文,再減去工作這幾日在threads 看到多有關於導流量、文字變現,和作家類型的熱門話題,得出的一個結論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網友分享自己畫的圖,他說很喜歡這個風格,得知我一直有出版夢之後,他就鼓勵我要再去投稿,我猶豫了一陣子,一邊也傳訊息給一家出版社詢問是否接受投稿,對方提供了投稿信箱,我還是糾結了一天,剛好媽媽來台北找我,她很鼓勵我投投看,我自己也覺得,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先給自己機會,那誰要幫我?所以我忙了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我想透過寫作賺錢,參加比賽並分享作品,期待得到支持和建議。未來會創作各種風格的作品,歡迎大家觀看並給予評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
Thumbnail
最近忙著寫threads 的占星日更文,再減去工作這幾日在threads 看到多有關於導流量、文字變現,和作家類型的熱門話題,得出的一個結論
以下全都是筆者自己觀點,如有引戰,那絕對是我故意的。
Thumbnail
最近因為和網友分享自己畫的圖,他說很喜歡這個風格,得知我一直有出版夢之後,他就鼓勵我要再去投稿,我猶豫了一陣子,一邊也傳訊息給一家出版社詢問是否接受投稿,對方提供了投稿信箱,我還是糾結了一天,剛好媽媽來台北找我,她很鼓勵我投投看,我自己也覺得,如果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先給自己機會,那誰要幫我?所以我忙了
Thumbnail
對於文字工作者來說,有合適發揮的平台就試試,尤其是對於日更的創作者來說,可以有更多曝光度的地方都值得努力看看。
Thumbnail
前幾天matters上面舉辦一篇徵文活動,我藉由閱讀他人作品後,寫下些自己的經驗和心得
Thumbnail
我想透過寫作賺錢,參加比賽並分享作品,期待得到支持和建議。未來會創作各種風格的作品,歡迎大家觀看並給予評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從開始寫文章以來的心路歷程,描述了寫作過程中的挑戰和成就感。作者分享了堅持寫文章的重要性,以及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方式,包括工具型文章、課程心得文章和心情抒發型文章。最後,作者強調寫作不僅是知識的整理,還能帶來雙贏的收穫,雖然過程中偶爾也會面臨手部疲勞等問題。
Thumbnail
最近加入了這個有趣的地方 ,收到了系統關切 ,怎麼還沒看到你的創作 文字,是人們用來溝通交流的工具。 常常會很佩服能把文字依照自己想法,打成一大串文章的創作者。 總是想像,能一直不斷的創作文章,以此維生的人,到底是如何文思泉湧的。 也許真的需要不斷的大量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文字素材可以隨時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