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十歲嗓音退化? 實在是言之過早囉!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前陣子看到看到民歌49的演出片斷,幾位年長的歌手嗓音退化的真有些嚴重,不過這演唱會聽的是回憶,倒不全然是歌聲,也不至於會用”翻車現場”來形容。

傳聞民歌50會成為絕響,聽起來也覺得時候差不多了。

聲音的退化在所難免,不過健康的發聲卻能對聲音延年益壽,我學生中目前正在上課超過60歲的有三位,分別是74、66與62歲,74歲的學生跟我說過年時跟她妹妹唱歌,她妹跟她說:"妳為什麼能唱這麼高,以前也沒聽妳唱這麼高!"

學生跟我說:"因為老師教的好!"

62歲的學生是退休的國小老師,她說40多歲時嗓音的狀況有些嚴重,去看耳鼻喉科醫師,醫師只說嗓音隨年紀退化正常,但現在退休兩年,上了我的課一段時間,嗓音卻比40多歲來的年輕、響亮。

聲音的退化在所難免,不過健康的發聲卻能對聲音延年益壽,有位男高音Angelo Lo Forese (1920~2020)活了百歲,在92歲時還能唱威爾第歌劇遊唱詩人的Di quella pira,年逾90了反應是差了,常跟不到節拍,但那High C (C5)卻響亮的感覺不到是個90多歲的老人家。


關鍵是用聲音的方式,不是什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雖然這老人家也是這麼教,但實際上是聲帶閉合、拉長的獨立性,以及舌咽肩頸的放鬆這兩個因素所致。

唱古典的會比唱流行的嗓音健康,因為少用咽部肩頸的力量,音質比較立體、穿透,唱流行的則咽部用力較多,聲音會集中在500~1500Hz的泛音較明顯,這樣唱不論好不好聽,對咽部與聲帶的承受壓力較大。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像是許多唱聲樂的嗓子也不好,但聽起來是美聲唱腔,這細微的差異一般人是無法聽的出來的,但泛音結構裡中頻段的聲量就是會較大,聲音的立體、穿透性會差一些,6000Hz的泛音結構就會比較出不來,少了金屬質聲響。

這方面的差異,耳朵的聽覺就要很細了,不一定做音樂的人就聽的出來,因為"技能樹"點在了音準、節奏、情緒表現上,而不是在音質與發聲用力、動作的關聯性上。

所以,會唱的歌手普遍教不出能唱的聲音,因為會去學的學生大部份問題都還不在音準、節奏、聲音情緒上,而在發聲能力的不足,像是音域不夠寬、音量無法大小控制、音質不夠亮響、穿透等問題上,而會唱的歌手則天生構造就不太需要考慮這些問題的多。

人的能力發展都是靠著"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給他",但初始的能力缺乏了,起點不夠高,或"用進癈退",或隨時間老化,就會變成"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總之,大部份人五、六十歲嗓音退化,大部份都是沒用對聲音,經過訓練後,都能"七老八十還嗓音洪亮!"


~~~~~~~

📂課程詳情~ https://pse.is/583cx5

~~~~~~~

或想跟河西羊老師聊聊自己的需要,請私訊,加入後請按下”聊天”哦!

https://lin.ee/vL89jFP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西羊的養聲坊
36會員
110內容數
一位致力於改善嗓音能力的發聲老師,研究與教學令音色明亮、音量放大、音域寬廣的發聲訓練方法。2016年10月前任職於財富管理、投資理財業10餘年,曾擔任投研主管、理財講師、FC等職務;10月後成為全職的發聲老師,研究人聲科學,提升訓練成效,使學生音域更廣、音量更大、音質更響、嗓子更耐用。
河西羊的養聲坊的其他內容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4/15
前言 聲音,作為我們與世界連結的重要工具,似乎理所當然地一直存在。然而,當人到七十歲、八十歲時,許多人會發現:自己的聲音變了。不只是說話變慢,連唱歌也不再輕鬆,氣息難以維持,聲音忽高忽低,甚至尾音常帶著氣音。 這些變化,其實在語音科學中有明確的描述與解釋,被統稱為 Presbyphonia(老年
Thumbnail
2025/02/18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Thumbnail
2025/02/18
2009年時,在金融業的工作有些停滯,就想學點東西,其中一項去學發聲,目的是想"飆高音",找到一位對的老師教我"鴨嗓音",原本唱"你是我的眼"的最高音G4,會被老婆擔心我似乎快中風,學到第四週,我第一次唱出C5的音高,也就是男聲的High C。 去年滿五十歲了,離開金融業全職投入發聲教學也八年了,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2025/02/15
"聲帶閉合"是近幾年來歌唱發聲教學的顯學,很多老師都會強調"聲帶閉合"這件事。的確,相較於"丹田發聲"、"共鳴位置","聲帶閉合"對音色的影響是直接明顯的,以下我會透過內視鏡的影片,以及所發出的聲音的聲譜分析來向大家說明這影響有是什麼? 先請大家看下面這個影片,我剪輯重製了兩個有關聲帶內視鏡的影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看著眼前已經老去的鋼琴家,眼淚止不住地。 衰老、歲月,和美麗到讓人窒息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當音樂廳充斥著樂句漸息的殘響,他毫無畏懼時間的流逝,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寂靜何時將被再次進入的琴聲擁抱。 而當樂曲回到了主題的開頭,那種純粹與細膩的脆弱讓我無法停止哭泣。
Thumbnail
我看著眼前已經老去的鋼琴家,眼淚止不住地。 衰老、歲月,和美麗到讓人窒息的聲音形成強烈的對比。當音樂廳充斥著樂句漸息的殘響,他毫無畏懼時間的流逝,所有人屏息凝神地等待著寂靜何時將被再次進入的琴聲擁抱。 而當樂曲回到了主題的開頭,那種純粹與細膩的脆弱讓我無法停止哭泣。
Thumbnail
最近有兩位學生都有唱過女高音,不約而同的跟我說以前唱久了女高音的聲音,有時低音與真音會出不來,只能發出近似假音且音調偏高的聲音。 這就牽涉到真音、假音的發聲在聲帶閉合程度上有所不同的問題了。 先談假音,假音是聲帶的不完全閉合,這一點無庸置疑,幾位有聲帶溝問題的學生,聲帶閉合會留較大的縫,
Thumbnail
最近有兩位學生都有唱過女高音,不約而同的跟我說以前唱久了女高音的聲音,有時低音與真音會出不來,只能發出近似假音且音調偏高的聲音。 這就牽涉到真音、假音的發聲在聲帶閉合程度上有所不同的問題了。 先談假音,假音是聲帶的不完全閉合,這一點無庸置疑,幾位有聲帶溝問題的學生,聲帶閉合會留較大的縫,
Thumbnail
今天剛剛因為閱讀了 花茶菓子的文章,她推薦了三首歌, https://vocus.cc/article/66344dd9fd89780001097ecc 然後突然回想到,幾年前我也有演奏此曲錄音在YT上面 落雨聲(聆聽時,喇叭切忌太大聲,因為我吹單簧管的聲音穿透力很強XD) https:
Thumbnail
今天剛剛因為閱讀了 花茶菓子的文章,她推薦了三首歌, https://vocus.cc/article/66344dd9fd89780001097ecc 然後突然回想到,幾年前我也有演奏此曲錄音在YT上面 落雨聲(聆聽時,喇叭切忌太大聲,因為我吹單簧管的聲音穿透力很強XD) https: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我深知這些身懷才華的演奏家、歌唱家、指揮者,都曾經過長期磨練,在最適當的時機,最佳狀態,成就完美的演出,是他他們畢生的心願。然而時間的考驗也是嚴苛的, 公認最完美的演出,常出現在不同的人生時段。 在音樂世界的競爭,又是如此無情, 新星的崛起,巨星的殞落,可謂家常便飯。
Thumbnail
『Stephen!幫我打發他們。』中年人擋在中間,不讓這群人接近。 『出來了,出來了,準備奏樂。預備,起!』 六十人的樂隊所吹出來聲響可說是響徹雲霄。 半推半擠地走了一段路,年輕人終於停了下來。他大喊了一聲:『Don't make so much noise!』。
Thumbnail
『Stephen!幫我打發他們。』中年人擋在中間,不讓這群人接近。 『出來了,出來了,準備奏樂。預備,起!』 六十人的樂隊所吹出來聲響可說是響徹雲霄。 半推半擠地走了一段路,年輕人終於停了下來。他大喊了一聲:『Don't make so much noise!』。
Thumbnail
他們背著一把吉他、真誠地呈現出的音樂,實在太純粹,就像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高喊著「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呀」的音樂一般。
Thumbnail
他們背著一把吉他、真誠地呈現出的音樂,實在太純粹,就像是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中,高喊著「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呀」的音樂一般。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當初踏上聲音療癒學習之旅的原因,主要只是因為我很喜歡發出奇怪的聲音,還有唱歌。 打從我會說話開始,我就喜歡發出聲音和哼調子,小時候常被同學老師嫌大嗓門很吵,大笑起來連隔了一面牆的鄰居都很像坐在我旁邊聽我笑,興致來了就隨著心情大聲唱歌,那時候覺得發出聲音、說話、唱歌就是給予我動力和能量的源頭。
Thumbnail
聲音療癒這幾年蔚為風潮且走進人們的日常,許多人也會將各種聲音療癒樂器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像是水晶砵、頌缽、銅鑼或手碟,作為轉換身心壓力的紓壓方法。2024年丹麥靈魂男聲安德斯與伴侶卡西娜將再次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帶領我們唱出最真實的自己,並且憶起那些我們所遺忘的愛與美好。
Thumbnail
聲音療癒這幾年蔚為風潮且走進人們的日常,許多人也會將各種聲音療癒樂器帶進自己的生活裡,像是水晶砵、頌缽、銅鑼或手碟,作為轉換身心壓力的紓壓方法。2024年丹麥靈魂男聲安德斯與伴侶卡西娜將再次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帶領我們唱出最真實的自己,並且憶起那些我們所遺忘的愛與美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