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致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今天我要推薦一本我認為很值得閱讀的書,這本書不是在教你如何在股市賺錢,而是要讓人知道,如何面對與認識金錢,與找到自己人生與金錢的相對關係,獲得富足的人生。


這書是由今周刊所出版,作者聰明主婦是位家庭主婦,同時也是講師與財務導師,經營「聰明主婦の生活投資學」粉絲團,應該也是我粉絲團的常客,滿常在我的文章看到作者的讚。


這本書的架構很清楚,從第一篇郝旭烈(致富覺察的作者)所寫的推薦序就可以看到,這本書讓大家一起盤點自己的財富,先盤點你擁有甚麼,接著盤點你想要甚麼,最後盤點你應該做甚麼。


你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不管是工作還是投資,先了解你目前已經擁有了哪些,然後認真想想,你的人生到底想要追求甚麼,哪些對你來說是相對重要的事情,要達到這些目標,你需要追求多大的財富,需要在家庭裡扮演甚麼樣的角色,與負責哪些責任,最後在想清楚,要達成目標,需要做哪些事情。


這本書很容易閱讀,作者也透過自己過去的經歷,分享許多值得深思的財富觀點。光從第一章就可以獲得不少的省思,譬如人們很容易掉入金錢的圈套,明明已經賺足夠多的錢了,卻還是一昧的在追求更多的錢,但常常最後都失去一切回到原點。


作者認為,要擁有富足的體質感覺很抽象,但其實是非常務實的概念,這強調的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平衡狀態。書中也分享了五帖內外兼修、養成富足體質的良藥,我認為這是要成為真正的富人的重要內功。


第一帖是設定合理的期待,多數人對於投資的報酬率或獲利金額所期待的數字,答案都是越多越好,但再進一步問要如何達到越多越好這個目標時,很多人會說不知道,或是還在學習,又或是舉例某某人因為做了甚麼投資而大賺一筆。


作者認為,合理的期待絕對是打造財富體質最重要的第一步,可以幫助我們設定正確目標,擬定可行策略,錯誤的期待只會帶來錯誤的策略與結果。巴菲特以將近20%年化報酬率獲得股神之稱,你若要追求更高的報酬率,記得先問問自己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可以超越他,追求更高報酬時又承擔了哪些風險?


第二帖是擁抱長期思維和時間做朋友,有了合理的期待後,我們需要的便是時間與耐心,所有事情在一開始總是進度緩慢,看似離目標還非常遠,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累積後,成長幅度與效果會越來越明顯。譬如學習新語言、減肥、鍛鍊肌肉與學習某項技能皆是如此。


套用到投資上也是,即便是最單純的定期定額投資方法,也有許多人興致勃勃地開始後,卻成受不了短期的下跌,或是一兩年內看不到優渥的投資績效而放棄,自然也就看不到多年後複利累積的豐碩果實。


第三帖是安住當下保持彈性,理財、投資或是面對金錢關係,雖然看似很理性,但很多時候真正在處理的都是我們內心的矛盾,譬如長期計畫與短期需求的衝突與矛盾,到底該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是安全穩定的長期計劃。


在真正的財務規劃中,我們所能提供的從來都不是對未來規劃的保證,而是此時此刻對現有資源與條件所能做出的最好的決策與行動方案,當我們持續在每一個當下做出我們所能做的最好決定,那麼未來會是麼樣子自然也是相對安心並且可以期待的。


安住當下、為每一個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是減少焦慮、打造良好財富體質非常重要的關鍵,保持彈性則是為了容納更寬廣的未來。


第四帖是全局觀,談論到與金錢有關的決策,發現大多數的人都很習慣聚積在單一的問題上,譬如一檔賠錢的股票到底該不該賣?雖然每個人一定會在意賺錢與賠錢,但在決策過程中,我們該練習用全局觀的角度來思考,譬如:


當初為什麼買?現在為什麼想賣?賣掉能不能承擔損失?能不能承擔賣了就漲的打擊?有沒有急著用錢?這筆錢佔多少投資比例?賣掉之後有沒有更好的打算?在這次經驗中有學到甚麼?


如果這些問題能一一回答,相信心中自然會有清晰的答案。我們在談理財和投資,表面上計較的是數字,實際上更多的是觀念與心性,因為,困難的並不是數字,而是那些隱藏在數字背後卻無法用數字計算的真實感受。


第五帖是知行合一,知指的是知道、理解、認同、接受,除了知道與理解,認同與接受也非常重要。行則是與知匹配的行動。知行合一的狀態就像是我們開著車,前面的路況清晰可見,開起車來就非常輕鬆,反之,若能見度很差,就只能小心翼翼的緩慢前行。


以投資來說,大家都知道盲從與聽明牌不好,但如果身邊的人都在傳說某支股票潛力無窮,錯過可惜,甚至以英九人因此賺了不少。試想在這個情況下,即便心癢難耐,我們依然能理性判斷,克制住自己的貪念嗎?


在知行合一的觀念中,我們要覺察每一個起心動念與財務決策的連結,只有當核心信念如此確定時,我們才能避開六大金錢決策陷阱,並且穩定持續的前進著。知行合一看似沒甚麼,卻是鍛鍊財富體質最難也是最終極的一步。


光是第一章就已經列出了培養人生金錢觀的重點,這幾帖良藥會大大影響人們對自己的金錢使用與投資方式的選擇,進而決定了目標的設定與可行性的高低,真的值得大家先做一輪內化與省思。


後續的章節也都很精彩,練習生活中的金錢覺察,輔助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還有長期投資的資產配置方法,最後找到與自己人生匹配的財務目標,不要盲目地追求更多的金錢,卻失去或錯過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作者建議大家寫下自己的使命宣言,清楚明白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想要的,其實並不是內心真正想要的。作者也有分享他自己的使命宣言,讀者可以當作參考,也想想自己真正重視的是甚麼,並以此為方向,寫下自己的使命宣言。


然後依據這個宣言,建立與自己人生目標匹配的財務目標,你到底是需要年收入100萬還是500萬,你的退休金目標到底是1000萬還是8000千萬。設定目標本身就是一切的起點,你的目標應該要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與需求來設定,千萬不要複製別人的目標,因為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接著將大目標落實為小目標的行動方案,相信很多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錢,常見的包括買房、退休金、育兒金與旅遊計畫等。在實踐的過程中,將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小目標的存在讓我們能以更務實、更有方向、也更有信心地往前邁進。


最後分享,我們的每一個金錢決策並不是為了得到更多,而是為了實踐生活與心靈上的平衡自由,金錢雖不是目的,但金錢可以協助我們衡量付出與收穫之間剛剛好的拿捏。金錢問題不是事實而是狀態,所顯現的是過去到現在的結果,當感到與金錢關係不和諧時,不妨先停下來反思,到底是我們要得太多,還是獲得的太少。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973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果的理財生活觀的沙龍
485會員
382內容數
本專欄會分享生活中投資理財的相關話題,包含理財觀念、退休金準備、保險、儲蓄等理財話題探討,協助建立日常生活中清晰的理財價值觀。
2025/05/01
我相信投資人應該都很怕自己投資的市場崩盤,不論是股票市場或是房地產市場,或甚至是原物料市場。但投資人應該要知道,金融市場的崩盤是無法避免的,只是何時發生與幅度多大的差別。 金融市場的崩盤無法避免,但人生可千萬不能崩盤,不是每個人崩盤後,都可以像金融市場一樣重新再站起來。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就
Thumbnail
2025/05/01
我相信投資人應該都很怕自己投資的市場崩盤,不論是股票市場或是房地產市場,或甚至是原物料市場。但投資人應該要知道,金融市場的崩盤是無法避免的,只是何時發生與幅度多大的差別。 金融市場的崩盤無法避免,但人生可千萬不能崩盤,不是每個人崩盤後,都可以像金融市場一樣重新再站起來。今天分享的這本書,就
Thumbnail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24
前年無意間翻到一本書叫《精準投資》,光看書名以為會是一本教你如何買低賣高,精準進出場的一本書。但翻了敘論與目錄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本有系統、有邏輯、有執行方法的一本財務規劃書籍。內容相當有價值,不知不覺就把整本書看完了。 這兩位作者,洪哲茗與邱茂恒,分別都是財務顧問,這次由幸福文化出版社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2025/04/17
許多人都有拖延症,一件事情總是要拖到截止日快到了才開始處理,甚至毫無頭緒不知從何開始。在有限的時間裡,加上截止日的壓力,常讓事情變得潦草處理,不僅任務可能無法完成,即使完成了也是品質不佳,草草了事。 這本由幸福文化出版的《哈佛日曆快十天》,作者是韓國的河知銀,他是生活顧問專業教育企業的執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人類金錢觀的形成及影響,並提出了改變金錢觀的方式和具體步驟。透過分析金錢腳本來瞭解自己的財務決策過程,並提出了實際的財務調整方案,包括儲蓄、投資、理財計劃以及與配偶共同制定的願景目標等。
Thumbnail
本書探討了人類金錢觀的形成及影響,並提出了改變金錢觀的方式和具體步驟。透過分析金錢腳本來瞭解自己的財務決策過程,並提出了實際的財務調整方案,包括儲蓄、投資、理財計劃以及與配偶共同制定的願景目標等。
Thumbnail
在致富理財書上到底要看什麼鬼? 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呢?? 最近我們在社群上跟一些群友討論到這個議題。   窮苦翻身最吸睛 我覺得有些讀者的認知裡面,理想的書籍作者是什麼? 這種投資理財書的這種讀者,你到底想看的東西是什麼? 我覺得有些人想看的應該是,作者人設應該是窮苦人家,想要看翻身致富的故
Thumbnail
在致富理財書上到底要看什麼鬼? 到底有什麼好看的呢?? 最近我們在社群上跟一些群友討論到這個議題。   窮苦翻身最吸睛 我覺得有些讀者的認知裡面,理想的書籍作者是什麼? 這種投資理財書的這種讀者,你到底想看的東西是什麼? 我覺得有些人想看的應該是,作者人設應該是窮苦人家,想要看翻身致富的故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這本書結合漫畫圖解,輕鬆理解人生中重要的理財觀念,包括投資自己、成為聰明的消費者和累積資產,讓人學會理財、致富人生從小做起。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本關於新時代理財觀的書籍,內容包括如何掌握正確的金錢法則,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建立新時代理財觀,以及書籍的優點和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本關於新時代理財觀的書籍,內容包括如何掌握正確的金錢法則,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建立新時代理財觀,以及書籍的優點和實用建議。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追求財富時,不要忽略財商的重要性。書中提到,致富心態不僅指賺錢能力,也是能夠明智地運用財務資源,做出有利於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決策的能力。學習財商,建立對的致富心態與觀念,能讓我們擁有富足的一生。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想開始理財的人、想盡早達成財務自由的人、怕理財書籍很難懂的人 推薦指數:🧧🧧🧧🧧🧧 這本書自1997年出版以來,一直是榜上有名的暢銷書。作者用淺白的文字說明財務相關的觀念,引導讀者思考。容易理解也很有內容,值得推薦。
Thumbnail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想開始理財的人、想盡早達成財務自由的人、怕理財書籍很難懂的人 推薦指數:🧧🧧🧧🧧🧧 這本書自1997年出版以來,一直是榜上有名的暢銷書。作者用淺白的文字說明財務相關的觀念,引導讀者思考。容易理解也很有內容,值得推薦。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書名: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擁有正確的金錢觀,比賺多少錢重要 因此這本書就是我的致富守財寶典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本書不是教你怎麼理財,反而在講述人生在世必須擁有的心態和價值觀。
Thumbnail
如果你想變得富有,你就必須學會賺錢。那怎麼賺錢呢?用你的頭腦。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那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後只是祈禱,那便是在賭博。
Thumbnail
如果你想變得富有,你就必須學會賺錢。那怎麼賺錢呢?用你的頭腦。 如果你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那就不是在賭博;如果你把錢投進一筆交易然後只是祈禱,那便是在賭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