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推薦一本我認為很值得閱讀的書,這本書不是在教你如何在股市賺錢,而是要讓人知道,如何面對與認識金錢,與找到自己人生與金錢的相對關係,獲得富足的人生。
這書是由今周刊所出版,作者聰明主婦是位家庭主婦,同時也是講師與財務導師,經營「聰明主婦の生活投資學」粉絲團,應該也是我粉絲團的常客,滿常在我的文章看到作者的讚。
這本書的架構很清楚,從第一篇郝旭烈(致富覺察的作者)所寫的推薦序就可以看到,這本書讓大家一起盤點自己的財富,先盤點你擁有甚麼,接著盤點你想要甚麼,最後盤點你應該做甚麼。
你在追求財富的道路上,不管是工作還是投資,先了解你目前已經擁有了哪些,然後認真想想,你的人生到底想要追求甚麼,哪些對你來說是相對重要的事情,要達到這些目標,你需要追求多大的財富,需要在家庭裡扮演甚麼樣的角色,與負責哪些責任,最後在想清楚,要達成目標,需要做哪些事情。
這本書很容易閱讀,作者也透過自己過去的經歷,分享許多值得深思的財富觀點。光從第一章就可以獲得不少的省思,譬如人們很容易掉入金錢的圈套,明明已經賺足夠多的錢了,卻還是一昧的在追求更多的錢,但常常最後都失去一切回到原點。
作者認為,要擁有富足的體質感覺很抽象,但其實是非常務實的概念,這強調的是一種內外兼修的平衡狀態。書中也分享了五帖內外兼修、養成富足體質的良藥,我認為這是要成為真正的富人的重要內功。
第一帖是設定合理的期待,多數人對於投資的報酬率或獲利金額所期待的數字,答案都是越多越好,但再進一步問要如何達到越多越好這個目標時,很多人會說不知道,或是還在學習,又或是舉例某某人因為做了甚麼投資而大賺一筆。
作者認為,合理的期待絕對是打造財富體質最重要的第一步,可以幫助我們設定正確目標,擬定可行策略,錯誤的期待只會帶來錯誤的策略與結果。巴菲特以將近20%年化報酬率獲得股神之稱,你若要追求更高的報酬率,記得先問問自己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可以超越他,追求更高報酬時又承擔了哪些風險?
第二帖是擁抱長期思維和時間做朋友,有了合理的期待後,我們需要的便是時間與耐心,所有事情在一開始總是進度緩慢,看似離目標還非常遠,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持續累積後,成長幅度與效果會越來越明顯。譬如學習新語言、減肥、鍛鍊肌肉與學習某項技能皆是如此。
套用到投資上也是,即便是最單純的定期定額投資方法,也有許多人興致勃勃地開始後,卻成受不了短期的下跌,或是一兩年內看不到優渥的投資績效而放棄,自然也就看不到多年後複利累積的豐碩果實。
第三帖是安住當下保持彈性,理財、投資或是面對金錢關係,雖然看似很理性,但很多時候真正在處理的都是我們內心的矛盾,譬如長期計畫與短期需求的衝突與矛盾,到底該追求今朝有酒今朝醉,還是安全穩定的長期計劃。
在真正的財務規劃中,我們所能提供的從來都不是對未來規劃的保證,而是此時此刻對現有資源與條件所能做出的最好的決策與行動方案,當我們持續在每一個當下做出我們所能做的最好決定,那麼未來會是麼樣子自然也是相對安心並且可以期待的。
安住當下、為每一個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是減少焦慮、打造良好財富體質非常重要的關鍵,保持彈性則是為了容納更寬廣的未來。
第四帖是全局觀,談論到與金錢有關的決策,發現大多數的人都很習慣聚積在單一的問題上,譬如一檔賠錢的股票到底該不該賣?雖然每個人一定會在意賺錢與賠錢,但在決策過程中,我們該練習用全局觀的角度來思考,譬如:
當初為什麼買?現在為什麼想賣?賣掉能不能承擔損失?能不能承擔賣了就漲的打擊?有沒有急著用錢?這筆錢佔多少投資比例?賣掉之後有沒有更好的打算?在這次經驗中有學到甚麼?
如果這些問題能一一回答,相信心中自然會有清晰的答案。我們在談理財和投資,表面上計較的是數字,實際上更多的是觀念與心性,因為,困難的並不是數字,而是那些隱藏在數字背後卻無法用數字計算的真實感受。
第五帖是知行合一,知指的是知道、理解、認同、接受,除了知道與理解,認同與接受也非常重要。行則是與知匹配的行動。知行合一的狀態就像是我們開著車,前面的路況清晰可見,開起車來就非常輕鬆,反之,若能見度很差,就只能小心翼翼的緩慢前行。
以投資來說,大家都知道盲從與聽明牌不好,但如果身邊的人都在傳說某支股票潛力無窮,錯過可惜,甚至以英九人因此賺了不少。試想在這個情況下,即便心癢難耐,我們依然能理性判斷,克制住自己的貪念嗎?
在知行合一的觀念中,我們要覺察每一個起心動念與財務決策的連結,只有當核心信念如此確定時,我們才能避開六大金錢決策陷阱,並且穩定持續的前進著。知行合一看似沒甚麼,卻是鍛鍊財富體質最難也是最終極的一步。
光是第一章就已經列出了培養人生金錢觀的重點,這幾帖良藥會大大影響人們對自己的金錢使用與投資方式的選擇,進而決定了目標的設定與可行性的高低,真的值得大家先做一輪內化與省思。
後續的章節也都很精彩,練習生活中的金錢覺察,輔助檢視自己的財務狀況,還有長期投資的資產配置方法,最後找到與自己人生匹配的財務目標,不要盲目地追求更多的金錢,卻失去或錯過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作者建議大家寫下自己的使命宣言,清楚明白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想要的,其實並不是內心真正想要的。作者也有分享他自己的使命宣言,讀者可以當作參考,也想想自己真正重視的是甚麼,並以此為方向,寫下自己的使命宣言。
然後依據這個宣言,建立與自己人生目標匹配的財務目標,你到底是需要年收入100萬還是500萬,你的退休金目標到底是1000萬還是8000千萬。設定目標本身就是一切的起點,你的目標應該要依據自己的價值觀與需求來設定,千萬不要複製別人的目標,因為那是他的人生,不是你的人生。
接著將大目標落實為小目標的行動方案,相信很多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錢,常見的包括買房、退休金、育兒金與旅遊計畫等。在實踐的過程中,將大目標拆解為小目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小目標的存在讓我們能以更務實、更有方向、也更有信心地往前邁進。
最後分享,我們的每一個金錢決策並不是為了得到更多,而是為了實踐生活與心靈上的平衡自由,金錢雖不是目的,但金錢可以協助我們衡量付出與收穫之間剛剛好的拿捏。金錢問題不是事實而是狀態,所顯現的是過去到現在的結果,當感到與金錢關係不和諧時,不妨先停下來反思,到底是我們要得太多,還是獲得的太少。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89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