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路線的歷史(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早期的陸路探索

中世紀晚期,有一系列的歐洲探險隊曾跨過歐亞大陸前往亞洲,他們是探索時代的先驅者。儘管統一了大半個歐亞大陸,將中國到中亞的商路悉數納入囊中的蒙古正對歐洲覬覦萬分;一部分歐洲人還是利用這個機會前往了東方。隨著歐洲到中亞的商路逐漸為義大利城邦的商人所控制,義大利人成為了前往東方的主要人群。他們與近東地中海的親密關係,使得他們更願意同這一地區貿易,而不是與更東邊的地區。教宗國亦派遣了探險隊,希望能夠找到基督教的皈依者,或尋到傳說中祭司王約翰的王國。

在已有的史料中,有記載的第一名前往東方的旅客名叫柏郎嘉賓,他於1245年至1247年間到達了蒙古並返回歐洲。然而,馬可·波羅在1271年到1295年的旅行才是其中最知名的一次:他穿越了整個歐亞大陸,並抵達了大陸的最東面。後來,《馬可·波羅遊記》以故事的形式詳細地記錄了他的旅程,這本書在歐洲流傳甚廣。

這些旅行並沒有發揮立即的作用。實際上,蒙古帝國在不久後便以其擴張的速度瓦解了。前往東方的商路變得更加危險,更不容易穿越。14世紀的黑死病同樣牽制了東西方的旅行和貿易。此外,通往東方的陸上路線太長,且多被與歐洲作戰了多個世紀的伊斯蘭帝國控制,商隊幾乎無法維持有利可圖的貿易。隨著熱衷於侵略擴張的鄂圖曼帝國的崛起,歐洲與亞洲的交流變得更加困難。

鄭和下西洋

鄭和(1371年-1433年)是一位回族的探險家和航海家,中國也是歐洲以外少數具有遠洋航行能力的發達文明之一,因此明朝期間明成祖曾多次命其率領船隊遠航至印度洋,這史稱「鄭和下西洋」。鄭和航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條:一為安撫東南亞諸邦,「宣德化而柔遠人」;二為尋找惠帝允炆,這一點可在《明史》中得到查證;三為同印度諸國建立聯繫,以便從腹背夾擊帖木兒帝國。此外,現代鄭和研究者亦總結了其他的一些原因,譬如建立從南亞向西航行的中途候風轉航的據點、開闢新航路,使海外遠國「賓服」於中國等等。

在航行中,鄭和船隊採用了多種導航方式,主要有:被稱為「過洋牽星」的星座觀測方法,與使用羅盤測定針路的指南針方法。此外,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海圖亦出自鄭和船隊之手,其中流傳至今的有茅元儀《武備志》中收錄的《鄭和航海圖》。鄭和探索了東南亞與南亞的大部分地區,如交趾支那、馬六甲、暹羅、爪哇、加爾各答、斯里蘭卡等。此外,他還到達過波斯灣、東非與埃及。有少部份學者甚至認為鄭和曾經抵達過美洲大陸,也即是認為他先於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這批學者中的代表人物當推《1421:中國發現世界》的作者加文·孟席斯。在途經的國家,鄭和船隊用中國的特產換來了象牙、染料與寶石等商品,並為皇帝帶回了長頸鹿、鴕鳥、金錢豹、獅子等珍奇動物。

從1405年到1433年,鄭和共計下西洋7次。在第1、3、4、7次的出航中,艦隊的隨船人員均超過27,000人。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極有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艦隊,其第一次下西洋所攜帶的船隻共計208艘。鄭和乘坐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有9條桅杆與12張帆,並由約200名船員操作。

鄭一鈞認為,鄭和的航海建立了亞非國際間的和平局勢,促進了亞非國際貿易的發展,傳播了中國的文化,並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海外知識。此外,他亦指出了鄭和下西洋的局限,認為鄭和的航海並未帶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學者張箭認為,鄭和下西洋並沒有太大的經濟需求,他的七次大規模航海不僅沒有為明朝帶來巨大的利潤,反而令國庫空虛。但是,鄭一鈞並不同意導致國庫空虛一說,並以鄭和六下西洋所帶回的100多萬兩銀子均被用於修建南京大報恩寺,而未被納入國庫的事例來加以佐證。廈門大學教授莊國土認為,鄭和下西洋打擊了海外華商和海上遊民,使中國海商無法出洋,就算冒險出洋無利可圖,壓縮了中國海商的活動空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illiam Liou的沙龍
45會員
166內容數
透過經濟、科學、歷史發展的相互結合 ,以新角度詮釋人類社會從古至今發生事情的真正原因,因為傳統的學科分科有其限制在,但真實的世界卻是相互影響且混雜的,全方位的看事情才能了解全貌而不失偏頗。
William Lio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5/01/07
隨著大航海發現新大陸與新航路,除了找到新資源與新貿易路線,同時因為發現更多新土地上述三者相互結合引發數百年的殖民熱潮,而台灣也是在大航海時代開啟後的一百年走進世界歷史的舞台。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戰爭或其他方式尋求或取得另外土地及其土著居民的政策。殖民者通常會取得當地的實質性特權,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31
征服的開始與發現美洲 首航美洲(1492~1493) 1492年8月3日夜裡,哥倫布的艦隊從西班牙西南海岸的帕洛斯港出發了。他的艦隊由3艘帆船和90名船員組成,旗艦是一條大型的克拉克帆船——聖瑪利亞號(諢名「加利西亞」號),以及兩艘小型的卡拉維爾帆船——平塔號和聖塔克拉拉號(諢名尼尼亞號)。平塔
Thumbnail
2024/12/10
從上一篇文章中漢朝與羅馬的貿易路線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傳統絲路、南方絲路與海上絲路等三條連接古代歐亞大陸的交通路線,但因交通手段與地理環境等因素,一直到元朝歐亞大陸上的來往仍以傳統絲路為主,不過到了十五世紀開始有了轉變。 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英語: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
2024/12/10
從上一篇文章中漢朝與羅馬的貿易路線圖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有傳統絲路、南方絲路與海上絲路等三條連接古代歐亞大陸的交通路線,但因交通手段與地理環境等因素,一直到元朝歐亞大陸上的來往仍以傳統絲路為主,不過到了十五世紀開始有了轉變。 地理大發現 地理大發現(英語: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葡萄牙人發現通往印度的海上航線,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從歐洲經由好望角直接到達印度次大陸的航行。此航海計畫由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指揮,於1497年至1499年國王曼努埃爾一世統治期間進行。它是大航海時代和葡萄牙帝國時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開啟了葡萄牙在馬拉巴爾海岸和印度洋其他地區的海上貿易。
Thumbnail
達迦瑪 Vasco da Gama與哥倫布 Cristóbal Colón,一個往東走,繞過大半個非洲到達印度;一個往西走,越過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來到美洲。他們倆分別為葡萄牙與西班牙開拓了新航道與新世界,為當時的兩個王國帶來巨大財富,也開啟了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波。 旅遊的想像 到西班
Thumbnail
達迦瑪 Vasco da Gama與哥倫布 Cristóbal Colón,一個往東走,繞過大半個非洲到達印度;一個往西走,越過一望無際的大西洋,來到美洲。他們倆分別為葡萄牙與西班牙開拓了新航道與新世界,為當時的兩個王國帶來巨大財富,也開啟了之後的大航海時代,全球化的第一波。 旅遊的想像 到西班
Thumbnail
現在的歐洲不管在科學、經濟或政治等層面都位居主導位置,許多現代社會制度也都源於它們。但過去西方世界曾只是歐亞大陸的政經邊緣地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們一轉頹勢,成為當今世界的核心呢?這本《巨變時代》認為關鍵就發生在 1490~1530這 40 年中。
Thumbnail
現在的歐洲不管在科學、經濟或政治等層面都位居主導位置,許多現代社會制度也都源於它們。但過去西方世界曾只是歐亞大陸的政經邊緣地帶,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它們一轉頹勢,成為當今世界的核心呢?這本《巨變時代》認為關鍵就發生在 1490~1530這 40 年中。
Thumbnail
在大航海時代,義大利諸邦出了不少知名探險家;但由於種種因素,義大利各邦國對於新世界顯得興趣缺缺。在19世紀義大利成功整合前,只有一個義大利邦國嘗試殖民美洲。
Thumbnail
在大航海時代,義大利諸邦出了不少知名探險家;但由於種種因素,義大利各邦國對於新世界顯得興趣缺缺。在19世紀義大利成功整合前,只有一個義大利邦國嘗試殖民美洲。
Thumbnail
數百年來,西方的冒險家在海陸、島嶼、山岳、河湖,以及異文化的風土間探索未知,使地理上相互隔絕的世界,成為今日交融的世界。
Thumbnail
數百年來,西方的冒險家在海陸、島嶼、山岳、河湖,以及異文化的風土間探索未知,使地理上相互隔絕的世界,成為今日交融的世界。
Thumbnail
是說在人類歷史上盛極一時的阿拉伯世界,曾發展出無比璀璨的文明。而支持阿拉伯人創造這些偉大遺產的背後力量,則是龐大的財富。那是個還不知道如何運用石油的時代,阿拉伯人因身處歐亞大陸的中央位置,控制了商道,因而壟斷了東、西方世界的貿易。絲路長期以來因各種因素而屢有變動,但不論換到哪一條路線.....
Thumbnail
是說在人類歷史上盛極一時的阿拉伯世界,曾發展出無比璀璨的文明。而支持阿拉伯人創造這些偉大遺產的背後力量,則是龐大的財富。那是個還不知道如何運用石油的時代,阿拉伯人因身處歐亞大陸的中央位置,控制了商道,因而壟斷了東、西方世界的貿易。絲路長期以來因各種因素而屢有變動,但不論換到哪一條路線.....
Thumbnail
是說就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去建立蒙古帝國的蒙古人與今日稱霸全球海洋的美國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3世紀的蒙古人捲襲了當時已知的「全世界」,也就是整個歐亞大陸,創建史上最龐大的帝國,其建立的商業貿易網絡,北從西伯利亞,南到印度洋海濱。21世紀的美國人則控制了地球上的多數海域......
Thumbnail
是說就某種程度上來說,過去建立蒙古帝國的蒙古人與今日稱霸全球海洋的美國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13世紀的蒙古人捲襲了當時已知的「全世界」,也就是整個歐亞大陸,創建史上最龐大的帝國,其建立的商業貿易網絡,北從西伯利亞,南到印度洋海濱。21世紀的美國人則控制了地球上的多數海域......
Thumbnail
是說近來看到一部在介紹古絲路的記錄片,從中國一路旅行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並沿途介紹古絲路上的貿易遺跡。在講到波斯人於古絲路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訪問了一名伊朗歷史學家,這位伊朗學者提到粟特人是如何組成商隊,從中國商人的手上買來各種物品,再轉賣給波斯人,而波斯人再組成商隊,將商品轉賣出去,賣給土耳其人.
Thumbnail
是說近來看到一部在介紹古絲路的記錄片,從中國一路旅行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並沿途介紹古絲路上的貿易遺跡。在講到波斯人於古絲路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訪問了一名伊朗歷史學家,這位伊朗學者提到粟特人是如何組成商隊,從中國商人的手上買來各種物品,再轉賣給波斯人,而波斯人再組成商隊,將商品轉賣出去,賣給土耳其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