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間的送禮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記得好幾年前的這個兩個月,小孩的同學都會時不時分送一些糖果餅乾,因為很多人會趁著暑假出國,帶回很多禮品分享,久而久之蔚為風氣,彼此送禮變成大家的一種習慣。

我們家的小孩幼幼班就讀的是一所離家近的私幼,當時沒想太多,覺得只要接送方便即可。可是每隔幾天我就會在他的書包裡拿到同學善意的餅乾糖果,因為他年紀尚小,我們是不太給他這些,但慢慢的,他也會開始表達同學都能吃,為什麼他不能。我漸漸退讓到只堅持巧克力絕對不行,其他只要他主動問我,我確定沒有安全疑慮,就會一個禮拜開放幾次Happy time讓他也嚐嚐糖果的滋味。

因為平時真的拿同學太多零食,在小孩生日當天,我也自己手工包好一袋袋自認相對健康的小零嘴請老師分送。可是我很清楚,當時這麼做或多或少也是迫於群體的壓力,禮尚往來似乎是種傳統文化。

直到我慢慢察覺幼兒園的理念跟我大不同,開始尋找更適合的學校也順利入學後,我才發現原來很多事不是「應該」就要這樣。新的學校在孩子生日前幾天,會發一張慶生邀請函,壽星當天除了全校歡唱生日快樂歌慶生外,園長會親自帶著當月壽星烤小餅乾,而慶生會當月壽星要帶一個對自己有意義的東西,學校將這些充滿意義的各樣物品固定佈置在校園一隅,當天一位位小壽星上台分享自己帶來的珍貴回憶。

除了上述的內容外,平時學校嚴格規定不准帶任何東西分享,尤其是餅乾糖果,也不能私下送禮物給同學。

當時我真的鬆了一大口氣,覺得真是太好了。學校嚴格,家長的壓力真的會減輕許多。不過,也可能大家想感謝彼此的心意壓抑太久,在畢業的時候,我們收到班上家長各式五花八門的禮物。有姓名貼、文具組合包、口罩、肥皂⋯⋯就是畢業快樂的祝福吧!

送禮文化沒有對錯,但在孩子還小時,我傾向嚴格一點的學校,少了攀比的童年,真的純粹許多。至於我們現在就讀的小學,又是另一種極端的風氣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7/24
童年的確不能學到攀比文化,這樣會讓小朋友價值觀扭曲。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4
熟齡文青 我相信家長們是出於善意,可是真的不是每個家庭都有預算可以一直出國😉
懷念,不握攀比真的不好,我喜歡還手寫卡片的時代~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4
Only Two 翁立兔 我都手寫卡片耶🙌🙌🙌
兒子小時候也是,送乖乖桶和蛋糕,好像沒請就是異類🙄我後來也轉了!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5
林燃(創作小說家) 的確是,還好換了😰
石頭哥-avatar-img
2024/07/28
時代變得這麼多啊!以前晴暄幼稚園到高中,培養最好的習慣是:不喝飲料,只喝開水。這是學校老師從幼稚園、國小、國中,甚至高中都有宣導叮嚀的事情。而且國中時,我還真的不相信,特別去福利社稽核(因為我是家長會副會長),竟然真的萊爾富便利商店配合學校規定,連利潤不錯的飲料都不擺放,不得不佩服啊!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7/28
石頭哥 有一陣子的確如此,但也要到國民義務教育才能規範🥲🥲🥲
喵喵-avatar-img
2024/08/03
有些還成為大人的競賽。😅
玄玄心-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03
喵喵 想到就累😮‍💨
avatar-img
玄玄心的沙龍
177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玄玄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19
本文分享了作者陪伴孩子參加羽球課程的經歷。雖然孩子一開始很興奮,但後來因為壓力而產生退縮。作者強調了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鼓勵孩子堅持學習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父母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建立多元的關係,以拓展其視野與經驗,最終希望孩子能從運動中找到樂趣與自信。
Thumbnail
2024/10/19
本文分享了作者陪伴孩子參加羽球課程的經歷。雖然孩子一開始很興奮,但後來因為壓力而產生退縮。作者強調了家庭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鼓勵孩子堅持學習的重要性。文章中提到父母希望孩子能在生活中建立多元的關係,以拓展其視野與經驗,最終希望孩子能從運動中找到樂趣與自信。
Thumbnail
2024/09/23
這是一本書名,也是分享關於金錢的心理學書籍。人人追求財富自由的背後,真正想要的「自由」,帶,為什麼需要透過金錢才能圓滿這樣的願望呢? 舉凡我們所認識的所有名人,沒有一個是跟榮耀或金錢扯不上邊的,尤其是錢財的的部分居多。財富自由一詞我想替換成財務自由更貼切,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真正想實踐的是對於一切
Thumbnail
2024/09/23
這是一本書名,也是分享關於金錢的心理學書籍。人人追求財富自由的背後,真正想要的「自由」,帶,為什麼需要透過金錢才能圓滿這樣的願望呢? 舉凡我們所認識的所有名人,沒有一個是跟榮耀或金錢扯不上邊的,尤其是錢財的的部分居多。財富自由一詞我想替換成財務自由更貼切,因為在內心深處,我們真正想實踐的是對於一切
Thumbnail
2024/08/10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每年八月多個節慶帶來的壓力及送禮的焦慮。面對丈夫的拖延決策,作者期望能用一雙鞋子支持他的工作,尤其是新學年對於情障生的挑戰。文章探討了對伴侶的理解與支持,並呼應了內心需求的重要性,最終選擇放鬆心情,享受簡單生活。
Thumbnail
2024/08/10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每年八月多個節慶帶來的壓力及送禮的焦慮。面對丈夫的拖延決策,作者期望能用一雙鞋子支持他的工作,尤其是新學年對於情障生的挑戰。文章探討了對伴侶的理解與支持,並呼應了內心需求的重要性,最終選擇放鬆心情,享受簡單生活。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心想,這週有什麼大節日嗎? #禮物 ?! 
Thumbnail
心想,這週有什麼大節日嗎? #禮物 ?! 
Thumbnail
我家一向不過父親節,母親節的。 自然不曾在這特定日子請爸媽吃飯,或是送禮物給他們。 當學生時,美術老師讓我們做卡片或是用皺紋紙或緞帶摺出康乃馨花,石斛蘭花做為節日禮物,送給父母。 父母收到小孩親手製作的小小禮物,心情好時,故做高興的讚美兩句,心情剛好不美麗時,只是嗯一聲。 禮物的結局都是擺在
Thumbnail
我家一向不過父親節,母親節的。 自然不曾在這特定日子請爸媽吃飯,或是送禮物給他們。 當學生時,美術老師讓我們做卡片或是用皺紋紙或緞帶摺出康乃馨花,石斛蘭花做為節日禮物,送給父母。 父母收到小孩親手製作的小小禮物,心情好時,故做高興的讚美兩句,心情剛好不美麗時,只是嗯一聲。 禮物的結局都是擺在
Thumbnail
「當櫻花花瓣輕輕飄落,我們即將是背著書包的小一生了。」
Thumbnail
「當櫻花花瓣輕輕飄落,我們即將是背著書包的小一生了。」
Thumbnail
在蒲公英家裡的孩子很幸褔, 除了每季的慶生會結合節氣慶典活動以外, 多數的孩子們會刻意在自己生日這天, 帶著自己想跟同學分享的禮物或是小點心, 來跟同學共度一年一度的生日。而隨著時間的流逝, 我們也來到了最後在蒲公英家的最後一個學期, 雖然仍是可以跟同學慶生, 但也
Thumbnail
在蒲公英家裡的孩子很幸褔, 除了每季的慶生會結合節氣慶典活動以外, 多數的孩子們會刻意在自己生日這天, 帶著自己想跟同學分享的禮物或是小點心, 來跟同學共度一年一度的生日。而隨著時間的流逝, 我們也來到了最後在蒲公英家的最後一個學期, 雖然仍是可以跟同學慶生, 但也
Thumbnail
每個節日營造出的儀式感,重要角色不是禮物,而是成人的用心。是大人對節日的用心安排,讓孩子明瞭有人是這麼愛著他。而那種愛,是永遠可以信任的。 像是透過一年一次的生日派對,讓孩子有機會聽聽,他的存在,如何影響或溫暖跟他一起生活的、愛他的人,也讓他有機會可以表達出,針對他對這些人所給他的愛,想要回應
Thumbnail
每個節日營造出的儀式感,重要角色不是禮物,而是成人的用心。是大人對節日的用心安排,讓孩子明瞭有人是這麼愛著他。而那種愛,是永遠可以信任的。 像是透過一年一次的生日派對,讓孩子有機會聽聽,他的存在,如何影響或溫暖跟他一起生活的、愛他的人,也讓他有機會可以表達出,針對他對這些人所給他的愛,想要回應
Thumbnail
生日,每年都在過,或大或小,即使自己一個人,也會買塊蛋糕對自己說聲"生日快樂"。那今年特別在哪裡呢?
Thumbnail
生日,每年都在過,或大或小,即使自己一個人,也會買塊蛋糕對自己說聲"生日快樂"。那今年特別在哪裡呢?
Thumbnail
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我就會覺得好羨慕
Thumbnail
小朋友都玩得很開心,我就會覺得好羨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