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隨想》What to do when you're gon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A mother's wisdom to her daughter.

一位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這是一本關於失去母親的故事,

是一對母女的合作繪本,其中一位寫文字,另一位畫圖創作出來的繪本,

主題是女兒要如何應對母親離開的那一天,

所以每一頁都有一段媽媽寫給女兒的話,讓他好好活著的生活提案。


「我離開的那天,大概會長這樣⋯⋯」

「切一大堆洋蔥,讓自己好好哭吧⋯⋯」

「門鈴會響不停你得起床開門。讓人們關心你⋯⋯」

「你可能覺得天崩地裂,或是渾渾噩噩。這時你可以打掃你的房子。將每樣東西好好歸位,讓屋子井然有序,近一切所能遠離生命的無常和死亡的殘酷。」

「今天嚴禁思考,只要放手去做就好⋯⋯」


我看見的是一位母親把女兒放在心上想,

想著她一天一天心情轉換時所需要的不一樣的陪伴和發洩。


我會先墜落。會一直往下掉下去,會需要一直一直哭,所以就好好地哭。

但是,媽媽會很心疼吧!會希望我不要一個人哭一個人墜落一個人痛苦,

所以媽媽會想要我讓人陪伴,會希望我把房門打開,

會希望我還是可以從很可能的一片混亂中感受到可以控制,感受到希望。


死亡。到底是什麼樣的一件事情?當我理解的時候,就會是來不及的時候。

那我到底能怎麼為此準備呢?


我想要爸媽離開的時候可以很放心,可以很安心,可以覺得此生很值得,可以知道自己很棒很棒了,沒事的。


這本書一直被我放在我的房間的展示架上,

好像是一種提醒吧!提醒著自己,要知道父母親隨時會離開,然後希望自己知道就算爸媽離開,他們都掛念著我們,希望陪著我度過他們死亡的這悲痛。

那天,有位朋友跟我說,

她母親是癌症離開的,所以他其實為了母親離開的這件事準備了很久,可是當事情真的來了,就完全不一樣了。

她吃得下飯,因為那是他唯一確認他有活著的方式,她吃下去然後拉出來吃下去然後拉出來。

她在家的時候,會覺得媽媽也就在家,然後又會想起來,媽媽不在家了。然後再來一次,媽媽也在家的感覺,媽媽其實不在家了⋯⋯

他說,「像是沒有地板一樣,完全無法言喻」。


我好害怕。


其實我跟爸媽也沒這麼好。我們不一定都有話可以聊。我們不總是欣賞彼此。或是說,他們總是很欣賞我,但我不一定。我總覺得媽媽很焦慮讓我很疲憊,我總覺得爸爸很有距離感我碰觸不了。可記得幾個月前,我在機場被騙了好幾萬塊,回到家哭得像淚人兒,然後也氣自己為了幾萬塊就這麼難過,但爸媽沒有罵我一句,只說人沒事就好,然後跟我說,最近股票有賺錢。背後要講的話沒講完,所以我可以給妳錢,你不要擔心不要難過。


其實我很長的一段時間都覺得媽媽很煩,覺得他總是要過度要求自己然後焦慮萬分,接著再把這樣的焦慮跟憤怒帶給身邊的人。她會控制很多的小細節,然後默默對我們有不一樣的期待卻沒有說出來,而那些期待落空的時候便會遭來許多莫名的情緒轟炸,你也無從收拾,因為你甚至不知從何而起的。


我總覺得她不夠堅強,總在我痛苦難熬的時候要我放棄事情,給我很多很多很多的退路要我不要勉強。動不動就撤退,很快就下結論。但其實,他是因為太捨不得我受傷,捨不得我辛苦,所以才總是如此。我忍得了,我能受苦,可他沒辦法看著我受苦而不感到辛苦、心疼。


我總覺得她一直跟我抱怨阿嬤,都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問題,這樣跟我抱怨到底有什麼用?但其實他也不是要我解決他什麼問題,她只是心裡很苦還不知道怎麼消化,還不知道怎麼回應,所以他需要找人說話,就說說話而已。可我每次聽到,都會進入很嚴苛的狀態,好像要急著解決什麼苦痛一樣。接著就對不能解決他問題的自己生氣,再把這樣的生氣丟到他身上。


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那我整理行李的時候就不會有人給我一百個建議,讓我知道我有多少東西沒收好。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那我沒有自信的時候,就沒有人會讓我知道自己是多厲害多美好多棒的人說我是小菩薩我是樂樂。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那我很難過的時候,就沒有人跟我說你就當個小公主去躺著吧,沒辦法,我太疼你了。如果有一天她不在了,那就沒有人來跟我撒嬌,說全世界只有我會說她最棒最聰明了。


沒有地板,到底是怎麼樣的感覺呢?


avatar-img
21會員
17內容數
是個老師,是個大人,是個小孩,是個人。 喜歡交朋友,喜歡跟自己相處, 喜歡探索世界,也喜歡探索內心。 喜歡的事情太多了,又愛想東想西, 只好找個地方寫下來。 希望在快速的世界中,找到一個可以好好交流好好紀錄的地方。 聯絡方式:tfg10132518@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孩子對母親的感受常常是複雜的,但如果在那些複雜的感受裡,還找得到感謝,那麼,如何運用這份感謝,就是件值得思考的事…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WHAT TO DO WHEN I’M GONE》 ✍️作者:蘇西.霍普金斯 原文作者:Suzy Hopkins 譯者: 吳愉萱 🎨繪者: 哈莉.貝特曼(Hallie Bateman)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思念,透過對黑夜的對話,表達了對母親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文章中描述了母親生前的點滴,以及作者在失去母親後的感受和內心掙扎。通過文字記錄,表達了對母親的緬懷和愧疚之情。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新瀏覽自己摘錄的字句,能幫助記憶回到這趟閱讀旅程剛開始出發的時候。 大約十年前,對母女之間的心理課題有越來越清晰的意識,開始留意、閱讀相關書籍,想要好好認識以及梳理內在的起伏,發掘藏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聯。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孩子對母親的感受常常是複雜的,但如果在那些複雜的感受裡,還找得到感謝,那麼,如何運用這份感謝,就是件值得思考的事…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樣的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我離開之後: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 以及那些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WHAT TO DO WHEN I’M GONE》 ✍️作者:蘇西.霍普金斯 原文作者:Suzy Hopkins 譯者: 吳愉萱 🎨繪者: 哈莉.貝特曼(Hallie Bateman)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敘述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與思念,透過對黑夜的對話,表達了對母親的眷戀和懷念之情。文章中描述了母親生前的點滴,以及作者在失去母親後的感受和內心掙扎。通過文字記錄,表達了對母親的緬懷和愧疚之情。
Thumbnail
透過孩子的教養,媽媽經歷了身心靈的重大轉變,從而找到自己更好的版本。這篇文章探討媽媽所面對的生活挑戰,以及改變思維、增強心理韌性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