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珍貴的孩子

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母親負責生,也負責死。

溫絲黛.馬汀《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

2023年,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辦「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可以清楚看見身為引路人的曹開與歐陽劍華,以其生命尺度烙下的刻痕,成為晚生共感彼時精神的在場導師。

但是,與此同時,他們也都是母親珍貴的孩子啊。為此,2024年「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菲比決意邀請兩名身兼「母親」身份的創作者──黃裕智、紀釉維──加入。這兩位都是將孩子放在優先區 (priority) 的已婚女性居家創作者。

一旦母親與創作難兩全,孩子優先。

母親負責生,也負責死。

一個嬰兒或孩子死去時,世界停止轉動
你無法阻止,無法否認,世界真真實實停下腳步
然後慢慢地,過了幾週,幾個月,幾年
所有愛過那個孩子的人,他們有義務讓世界重新轉動
……
她們得想辦法活在壞事會發生的世界
她們每天苦澀地活著,在不公平中活著
她們得忍受極度的痛苦,內心被挖空,知道自己在世上毫無保障
……
我知道這是女人的集體記憶

溫絲黛.馬汀《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紀釉惟,為您我預備一處安息之所

「除了蒼空,誰有龐大的肚量,能容納太陽?」
有顆星發問

「有,我雖然是一滴,卻能收容他,把他放於我的內在」一顆露珠微笑著說

曹開〈蒼穹與露珠〉

1999年和菲比一同登島的紀釉惟,正如曹開詩中那顆能包容的露珠,外型纖細,內在海量。過去,一門心思撲向創作的紀釉惟在作品裡閃閃放光,有了孩子後,全心全意對他們付出身為母親所有的關愛與能量。25年後再次相見,紀釉惟帶著微笑,和這些年因照顧家庭被束之高閣的創作之手,重新把藝術的自我從碎片堆裡拼湊回來,做出心可安居的作品。


在「安息之所」的系列創作中,紀釉惟透過反情境的安心歸屬,試著撐起曾經被關押在獨居房內的無所適從。苦痛雖然一直都在,但如今我們可以知道還有一份愛在那裡,成為我們軟弱時的後盾,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人子禱告。

愛是決定,是承諾。心安即歸處。我已出發,正在路上。

獅尾狒、黑猩猩與山地大猩猩的母親,全都會抱著死去嬰孩的屍體梳毛
而且牠們這麼做的時間,通常長到遺體變成乾屍
黑猩猩與獅尾狒媽媽會以不尋常的方式帶著孩子的屍體
用一隻手拿著,或是用嘴叼著
顯示牠們依舊愛撫著孩子,牠們知道牠們已經死亡

溫絲黛.馬汀《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avatar-img
27會員
115內容數
藝文工作者,喜劇性格,老派思想,用力過著堅持與理想並進的人生 現以做展覽的、畫圖的、做菜的與教書的等身份切換中 Art Facilitator Phebea Chun-Yi She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沈菲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菲比於2002年進入職場,2013年起獨立接案至今。 既然劃歸於自由工作者,那就得名符其實將「自由」二字實踐出來。因此: (一)接案前採取「自由意志」。不喜歡的,覺得怪的。我都不做。 (二)接案後採取「自由意志」。喜歡、想做且合適的。我都要做。
那些過去發生過的事,您覺得只是故事嗎? 有時後我們很容易把過去發生過的事,視為一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稍有距離,甚或與我們無關的「別人的事」。透過2024臺南人權月,我們期望分享一個概念——過往發生過的,可能不只是故事。
1999年冬天,初見綠島。 2019年冬天,再訪綠島。 2024年,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
親愛的朋友,您覺得您看到的展覽是什麼呢? 在菲比眼中那些開展後的被看見的「展覽」其實都只是海上魔島。 每個展覽(應該)都得經過一段時間生長、發展、除錯、重來、再往前,最後終於突破意識水面,成為您我眼前的展覽。
特別關心「民眾參與」這部份 認識(實體)菲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菲比私心最愛的就是和「民眾參與」有關的這一part。包含:會與民眾實體面對面的工作坊、講座、導覽,以及與民眾互動的「教育推廣小禮物」,都是我特愛關注的(當然也是有在用心讀書與策劃展覽本人啦)。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在景美兵舍六內的觀展終曲是林靖偉創作的〈HIP練習室〉。這是一處全藍的密閉空間,除了譜架、木椅、吊燈之外,直笛亦吊掛其中。樂譜上有曹開詩句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自由頌》簡譜。 從《歡樂頌》到《自由頌》
菲比於2002年進入職場,2013年起獨立接案至今。 既然劃歸於自由工作者,那就得名符其實將「自由」二字實踐出來。因此: (一)接案前採取「自由意志」。不喜歡的,覺得怪的。我都不做。 (二)接案後採取「自由意志」。喜歡、想做且合適的。我都要做。
那些過去發生過的事,您覺得只是故事嗎? 有時後我們很容易把過去發生過的事,視為一個在時間與空間上都稍有距離,甚或與我們無關的「別人的事」。透過2024臺南人權月,我們期望分享一個概念——過往發生過的,可能不只是故事。
1999年冬天,初見綠島。 2019年冬天,再訪綠島。 2024年,在綠島,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
親愛的朋友,您覺得您看到的展覽是什麼呢? 在菲比眼中那些開展後的被看見的「展覽」其實都只是海上魔島。 每個展覽(應該)都得經過一段時間生長、發展、除錯、重來、再往前,最後終於突破意識水面,成為您我眼前的展覽。
特別關心「民眾參與」這部份 認識(實體)菲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菲比私心最愛的就是和「民眾參與」有關的這一part。包含:會與民眾實體面對面的工作坊、講座、導覽,以及與民眾互動的「教育推廣小禮物」,都是我特愛關注的(當然也是有在用心讀書與策劃展覽本人啦)。
「我們的世界不斷在開門」在景美兵舍六內的觀展終曲是林靖偉創作的〈HIP練習室〉。這是一處全藍的密閉空間,除了譜架、木椅、吊燈之外,直笛亦吊掛其中。樂譜上有曹開詩句與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自由頌》簡譜。 從《歡樂頌》到《自由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母親只說父親是瘋子。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你與生俱來 賦予了身分 渴望懷抱 我愛你 像是魔咒 將我與你捆綁 直到永遠 血脈相連 與你的相似 卻成了恐慌憂傷、恐懼、不安 想切割卻無法 捨去肉體還存在 卻已卸下的身分 必須哀悼 離去的母親 我愛你 卻成了束縛 我愛你 母親 卻又這何嘗不是
Thumbnail
“老娘我怕了你一輩子,懷孕時,怕你畸形;生下時,怕你生病;小學時,怕你成績差;初中時,怕你有叛逆;高中時,怕你搞早戀;大學時,怕你不回家;工作時,怕你不順心;結婚時,怕你不幸福;我老了,怕你不在身邊;我死了,怕沒人疼你。”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母親不僅是女兒的創造者與養育者,也是傳遞過去創傷的媒介,有意識無意識地讓女兒也背負著無形的枷鎖。本文從個人經驗出發,深入分析亞洲社會對女性的期望如何影響母女關係,並質疑母愛的理想化概念。
母親只說父親是瘋子。
Thumbnail
一個關於母親和女兒之間的創傷故事,談一談社會對母親角色的僵化觀念,以及施加在女兒身上的壓力與心靈掙扎。最後是針對震撼國際文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孟若與女兒史金納故事的小感想。
Thumbnail
母親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孩子建立連結的人,是神聖不可取代的存在,從生理到心理緊密相連,既甜蜜也痛苦,母親背負許多社會的框架及價值觀,犧牲在所難免,不斷地付出甚至筋疲力盡,過程難熬辛苦卻快樂著,這是大部分母親的常態,但也總有例外,不知道如何愛小孩,對小孩疏於照顧,或是過度的愛變成控制。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你與生俱來 賦予了身分 渴望懷抱 我愛你 像是魔咒 將我與你捆綁 直到永遠 血脈相連 與你的相似 卻成了恐慌憂傷、恐懼、不安 想切割卻無法 捨去肉體還存在 卻已卸下的身分 必須哀悼 離去的母親 我愛你 卻成了束縛 我愛你 母親 卻又這何嘗不是
Thumbnail
“老娘我怕了你一輩子,懷孕時,怕你畸形;生下時,怕你生病;小學時,怕你成績差;初中時,怕你有叛逆;高中時,怕你搞早戀;大學時,怕你不回家;工作時,怕你不順心;結婚時,怕你不幸福;我老了,怕你不在身邊;我死了,怕沒人疼你。”